無能的父母用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受傷的只有孩子

2020-12-23 大自然啟示

優秀的孩子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了。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把「棍棒教育」「暴力教育」當成是教育孩子的人生信條,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進行道德綁架,肆意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內心的傷怎麼癒合呢?

常人面對語言暴力或是武力暴力時都會忍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內心單純敏感的孩子呢?

童年經歷了父母的打罵,至今依舊沒有安全感

鑫鑫出生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爸爸媽媽為了養活家人,每天都要忙著上班,也沒有空餘的時間帶他玩耍。他時常很羨慕同齡的小朋友可以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而這對於鑫鑫來說只是一種奢望。

鑫鑫很用心的學習但是學習成績卻老是很不理想,這次考試只考了65分,比上一次整整落後了20分。這讓媽媽頓時火冒三丈,大吼道:「我每天累死累活的工作,供你讀書,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嗎?」「你究竟有沒有用心學習,才考65分,落後這麼多,你的腦子呢?」

鑫鑫想解釋,但是還是屈服於媽媽的怒火之下,沉默了……

儘管已經對媽媽的暴躁習以為常,但是那顆幼小的心靈時常還是會被嚇得一顫。每天在家的鑫鑫學會了小心翼翼看媽媽眼色,如履薄冰的生活。即便是現在已經三十而立的鑫鑫,有了自己的家庭,回想起以前的生活也還是會感到後怕和恐懼。

鑫鑫說:「原生家庭對我影響很深,到現在我都習慣了看旁人的眼色活著,不喜歡與人相處、有社交障礙,偶爾還會夢到媽媽打罵我的場景,依舊沒有安全感」。

不恰當的教育方式,真的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的傷害,對孩子來說很可能是一輩子的痛。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要知道,暴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只會強化矛盾。

作為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可能你就能明白孩子的想法了。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想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就需要自己成為什麼樣的父母,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吼不叫、用欣賞和鼓勵的語言去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才是育兒的良方。《正面管教》一書中講述了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正確和孩子溝通的育兒觀念,全面剖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和煩惱,帶領父母走進神奇的孩子行為和心理的探索,和孩子共同學習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對待動物的行為,跟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別對孩子宣洩情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果有親戚家的小孩子來家裡玩,想必很多養了寵物的年輕人,都會趕緊抱著自己心愛的小貓、小狗、小兔子等逃離家裡。她的舅媽和小表弟來家裡做客時,熊孩子對著小貓咪又是拍腦袋,又是拎起來晃著玩,引得母貓發怒,狠狠在他手上抓了一把。小表弟哇哇大哭,舅媽用掃把目露兇光的母貓趕走。小梁回家看到這一幕,趕緊去安撫好小貓。誰知舅媽竟讓她賠醫藥費,小梁很生氣:「是他先招惹我家貓的!」「貓怎麼能跟人比?我家孩子的手都受傷了!」舅媽一臉不耐煩地說。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雖然打罵教育對於父母來說省時省力,但是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真的有好處嗎?育兒專家李玟瑾教授曾表示,打罵教育會給孩子造成一生的創傷,並導致孩子出現愛無能。並且總是打罵孩子,也能體現出家長的無能。案例:信奉打罵教育的家長,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最後逼急了,孩子竟然憤怒地扯下口罩,哭訴道:「我太委屈了,每次犯錯都是打我、埋怨我,從不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席話,頓時讓很少陪伴孩子、習慣了用打罵來管教孩子的候大姐淚流滿面。如果這位母親能心平氣和的和兒子說話,給兒子一個擁抱,孩子怎麼可能走上這條絕路?有很多家父母在發現孩子犯了錯誤,就直接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動手。看似是在教育孩子,其實就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
  • 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一生陰影;父母情緒平和,讓孩子一生幸運
    她的媽媽經常發脾氣,情緒失控時就會對她進行打罵,她只能躲在牆角偷偷流眼淚,再痛也得忍著,不能大聲哭,否則,只會換來更激烈的打罵。 長期面對情緒不穩定的媽媽,讓小小年紀的她變得很敏感,只要聽到媽媽喊她的聲音很急促,她便知道媽媽要發脾氣,她就要遭殃了。
  • 孩子亂發脾氣,父母先接納才是正解,再用4步幫孩子處理不良情緒
    在被父母拒絕後,小俊立刻就來了脾氣,最後小俊是被邊罵邊拉回家的。相信大多數父母在面對孩子亂發脾氣時,都會像凌凌的父母一樣,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其實用這樣的方式並不能得到一個最好的結果,不知父母們是否有想過,為什麼孩子喜歡亂發脾氣呢?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打罵或服軟都不可,做好情感連接是關鍵
    最後,她們在罵罵咧咧和孩子的哭鬧聲中離開了商場……相信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也會像上述的媽媽一樣,通過打罵或者對孩子服軟來解決問題。這兩種方法或許都可以讓孩子在眾目睽睽下收住自己的情緒,避免帶來更多的困擾。但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長說的是,面對孩子動不動的情緒失控,打罵和服軟都不可取。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美國教育學家調查研究後表示,在童年經常遭受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遺傳父母的暴力傾向,並且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由此可見,打罵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要學會適可而止,別讓自己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輩子。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而自己呢,代數學起來麻煩得要命,有時候結果對了因為步驟不對還得扣好多分,自己現在一點信心也沒有,語文和英語心裡也沒底,馬上就要考試,心裡慌得不得了,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複習……看著她哭,我心一下子就軟了,回想一下,如果不是最後女兒爆發出來,帶著我們對她的評價「亂發脾氣、不懂事」,她內心的壓力如何排解呢?
  • 孩子敢跟父母發脾氣該慶幸,隱忍的孩子很可憐,原因值得父母思考
    其實,這時孩子在向父母尋求幫助,希望父母來幫助自己擺平困難和問題。希望父母能夠注意自己孩子們都希望父母的注意力始終關注著自己,孩子玩積木時,每搭一層,就會喊父母,快來看自己的成就,並且希望父母能夠誇獎自己。
  • 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孩子犯錯,聰明家長用6句話搞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犯些錯誤,而很多父母不管事情的緣由,就對孩子打罵一頓,教育一番。然而父母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往往事情還得不到解決。那麼孩子犯錯,父母到底該如何處理呢?不要批評,只要六句話就搞定。
  • 孩子晚上到點不睡覺,打一頓就好了?「無能」的父母才只會打罵!
    而這個時候大人如果還用打罵孩子,只會讓他更加緊張,就更睡不著了。2、身體不適其實孩子睡不著,也很有可能是身體上出現了不適,才讓他不願意去睡覺。為什麼打罵過後就老實了?大部分爸媽鍾情於用打罵的方式,來逼迫孩子睡覺的原因,是這種手段真的非常有效。平時忍著脾氣說上好幾遍,都不見得他聽一句,只要一打罵,就乖乖上床睡覺了。甚至還有人調侃:孩子不聽話,多半是欠的,打一頓就老實了。
  • 向陽花家庭教育微課堂開講啦 | 第2課 如何幫助孩子合理宣洩情緒
    01_課程介紹_在我們的周邊,有這樣一些孩子,只有在假期或者春節的時候,孩子們才能和父母團聚。如何幫助這些留守兒童走出心理困境,喚醒父母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襄陽市婦聯通過網上課程,和廣大父母們一起探討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問題。
  • 吼罵孩子真的能讓他更尊重自己嗎?「只有無能的家長才會這麼做」
    孩子的懼怕與畏縮又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孩子對家長的怕,漸漸會掩蓋親情的愛家長傾向通過爆發怒火的方式,甚至通過暴力行為展現自己力量從而達到讓孩子對自己心生畏懼的方式獲得孩子對自己的尊重,這樣的孩子即便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但從恐懼中生出來的尊敬只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不斷退減,並逐漸掩蓋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聯繫。
  •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鎧甲
    所以在這個階段之前,無論父母怎麼打罵孩子,呵斥孩子,他都會對你不離不棄。所以當孩子感受到父母要離開自己時,他小小的內心裡只有恐懼。孩子愛父母遠勝於父母愛孩子其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孩子一定很愛自己的父母。
  •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我就是父母暴躁情緒的受害者,小的時候,我懼怕他們發脾氣,不願意和他們交流。為了擺脫原生家庭糟糕的氛圍,我選擇早早嫁人了。等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本以為會好好愛她,一定不要像我父母那樣,結果我發現,原生家庭的那種影響已經刻在了骨子裡,我又用暴躁的情緒傷害了我的孩子。於是我不斷地自責,懊惱,恨我自己,也恨我的父母。
  •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被打罵後,有種情況就是孩子的「求救信號」,家長要注意了打罵孩子就像會上癮一樣,因為很多的教育家都說不要打罵和體罰孩子,可是孩子真的非常氣人的時候,家長跟孩子講道理都不管用,就直接用打罵來管教孩子,這招確實好用,所以家長以後就直接升級為打孩子
  • 孩子不聽話,總是撒謊怎麼辦?比起打罵,父母用這3招應對更管用
    孩子對於說謊總是樂此不疲,張口就來,這讓父母感到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說的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彼此的親子關係就會陷入懷疑之中。同時又害怕自己的孩子由此品行有失,走向錯誤的人生方向。成年人難免會出現撒謊的行為,孩子也不例外。
  • 經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怎樣?這四種危害父母別大意
    玉不琢不成器,不打不罵難成才,在老一輩的觀點影響下,即使是新時代的現在,也有很多家長把打罵當作自己的育兒理念,並奉行至此。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孩子被打後到底會對他們造成哪些危害成長的傷害,讓家長不再把自己的暴力掩蓋在為孩子好的想法下。
  • 《頭腦特工隊》:希望孩子永遠快樂是偽命題,別做情緒消除型父母
    3、 給孩子一個宣洩口讓孩子釋放情緒:影片的最後,本想離家出走的萊利回到家中,焦急著在找她的父母並沒有責怪萊利,而是輕聲地詢問她:"怎麼了?"感受到父母關愛的萊利瞬間釋放出自己的情緒,哭著告訴爸爸媽媽:"她想念家鄉了。"而萊利的父母並沒有阻止她的思念,而是尊重她,並告訴她:"我們也想念家鄉了。"釋放了情緒的萊利也逐漸開心起來。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無所謂,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孩子之所以產生消極情緒主要有三個原因:害怕父母訓斥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認可自己能夠讚揚自己。但是如果父母經常性責罵孩子,孩子就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在以後的生活中特別害怕父母的訓斥,從而導致自己在消極的情緒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