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黃帝陰符經,也可能去看過,了解過。
給人一種很深奧,很玄門的感覺,但就是不能從中解讀出什麼!
今天,咋們就來一起探討——陰符經,究竟是什麼!
在網上查到陰符經時,會有很多種說法!但其實都只是各持己見罷了!
但毫無疑問,至今也沒人知道黃帝陰符經出至哪裡。
很多人可能知道,陰符經可以說是道家三式之中,奇門遁甲的心法要訣,那麼是不是可以說明,陰符經和奇門遁甲是同一時期的文化產物呢?當然,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談論的話題。
原文解讀: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本文第一句,如果是沒有太多接觸傳統文化的朋友,可能看著就很高深了,其實不然,道德經中闡述過什麼道,天地萬物,存在即為道,不存在也為道。那麼這裡所說的天之道,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要知道,華夏文明,是以農為本,在古時候,農業是國家第一要計,所以這裡說的天之道,就是說的天文觀測,以及天文計算,用以指導農業生產,中國的傳統的曆法,也是如此而來。也就有了咋們自己的農曆(包括二十四節氣)。
所以這第一句就是說得,要觀察天體變化,根據變化來施行計劃。
同樣的為什麼說它是奇門遁甲的心法呢?
咋們都知道,奇門遁甲就是一套全息理論,同樣的,他需要根據天時來進行定居,陰陽兩遁,總計18局;
根據二十四節氣:冬至——芒種,為陽盾;夏至——大雪,為陰遁;
所以有句話也叫做「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
關注一凡,帶你了解更多傳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