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創排民族管弦樂《蒙古馬》

2020-12-16 瀟湘晨報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按照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相關要求,該院民樂團所有創排工作都在有序進行,其中,最新創作的民族管弦樂《蒙古馬》正在緊張排練中,預計今年與呼和浩特觀眾見面。

《蒙古馬》是一部專門以馬文化為主旋律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是民樂團2020年的又一創新力作。《蒙古馬》的作曲與配器由國家一級作曲、指揮,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民樂團團長葉爾達完成。作品整體由序曲、8個段落、尾聲組成。作曲分別聘請自治區優秀作曲家李世相、色·恩克巴雅爾、伊拉圖、那日蘇、達楞巴雅爾等與葉爾達共同完成。

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民樂團擬通過民族管弦樂《蒙古馬》音樂會的形式,用跳動的音符,優美激昂的旋律,弘揚蒙古馬忠誠、勇敢、拼搏、奉獻的精神。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蒙古馬精神是「跑」出來的 亮麗內蒙古是幹出來的
    吃苦,就是啃硬骨頭,打攻堅戰,攀新高峰;耐勞,就是內蒙古全區各族人民要有耐心,有耐力,有耐勁,久久為功,把我們內蒙古的事情辦好。包思勤:蒙古馬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部分。芒  來:蒙古馬精神本質上是奮鬥者的精神。【訪談實錄】包思勤:201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首次提出蒙古馬精神。
  • 說說「蒙古馬精神」
    「來自歷史深處的蒙古馬,帶著汗血和榮光,桀驁不馴,從來不曾跌倒,從來不曾屈服,每一匹蒙古馬,都是一個倔強的靈魂……」,詩人蘇歷銘曾經用這樣的詩句來讚美蒙古馬。作為故鄉在內蒙古的我來說,記憶中對體形並不高大威猛的蒙古馬卻充滿了敬仰和崇拜,小時候讀過的《騎兵連》《最後的戰馬》的故事,都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 內蒙古:「弘揚蒙古馬精神」主題藝術展開展
    2020年8月9日,內蒙古2020「弘揚蒙古馬精神」主題藝術展在位於呼和浩特的內蒙古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327件以謳歌「蒙古馬精神」和展現馬文化為主題的雕塑、油畫、少兒繪畫作品。展覽將持續至8月31日。
  • 詩朗誦:蒙古馬
    蒙古馬作者:張子周 朗誦:馬智聰你從遠古走來,身披著歷史風塵。蒙古馬,誕生於蒙古高原的精靈。你飲過黃河長江水,你領略過印度河多瑙河的風情。鐵蹄踏遍了亞歐大陸,八百年前破土開疆東擴西徵。腥風血雨已經散去,山河無恙天下太平,忠誠的蒙古馬依舊陪伴著主人。蒙古馬千百年來,吃苦耐勞一往無前,山川大地任意馳騁。
  • 馬背上的內蒙古|草原初探 認識內蒙古馬文化
    圖片來源:劉鯨魚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推出內蒙古馬文化旅遊品牌——「馬背上的內蒙古」,通過定製化馬幫遊歷的體驗形式,串聯當地多元的歷史文化,帶遊客體驗原生態的牧民人家、宴飲、音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奉上一場融合豐富文化內涵的草原深度旅行。
  • 「學習」什麼是蒙古馬精神?
    蒙古馬精神紮根於深厚的草原文化,成長於草原人民長期的革命建設歷程中,形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度融合的智慧結晶,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精髓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具體體現。在實踐中,蒙古馬精神是堅持草原文化自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的重要支撐,本質上是奮鬥者的精神。
  • 以蒙古馬精神為抓手 提升文化軟實力
    提升內蒙古文化軟實力是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題中之義。新時代提升內蒙古文化軟實力,應緊緊抓住蒙古馬精神這一獨特文化優勢,立足蒙古馬精神內涵的三重維度,夯實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精神基石;建構蒙古馬精神文化符號,提振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品牌力量;發展蒙古馬精神的相關產業,增強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產業支撐。
  • 看馬,當然是來內蒙古!
    蒙古馬賽暨第七屆內蒙古國際馬術節開幕式的現場,這是內蒙古馬術運動管理中心民族傳統表演馬術隊「驚、險、奇、絕」的表演!賽事期間,安排直播賽事25場左右,其中重點賽事活動有場地速度賽5場、場地障礙賽4場、民族傳統賽9場、馴馬大賽和馬術大賽2場,還有7場特色馬文化活動。  自2019年首屆內蒙古馬賽成功舉辦,內蒙古馬賽成為了國際型、綜合型、互動型的賽事品牌。
  • 看馬,當然是來內蒙古
    ,這是內蒙古馬術運動管理中心民族傳統表演馬術隊「驚、險、奇、絕」的表演!賽事期間,安排直播賽事25場左右,其中重點賽事活動有場地速度賽5場、場地障礙賽4場、民族傳統賽9場、馴馬大賽和馬術大賽2場,還有7場特色馬文化活動。自2019年首屆內蒙古馬賽成功舉辦,內蒙古馬賽成為了國際型、綜合型、互動型的賽事品牌。
  •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蒙古馬
    蒙古民族自古以遊牧狩獵為生,在長年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飼養和馴化馬的經驗,培育出了優秀的馬種---蒙古馬。蒙古馬的特點 蒙古馬是中國乃至世界較為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
  • 「理論微課堂」第1085期:什麼是蒙古馬精神?
    一、蒙古馬精神的提出2014年馬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指導工作期間,勉勵幹部群眾「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考察調研,再次提到「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
  • 勇往直前的「蒙古馬精神」 是中國軍人的品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勉勵內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今天,奮力行進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尤需弘揚「蒙古馬精神」,向前,向前,向前,翻山越嶺,跨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 呼和浩特:馬文化節上演蒙古馬傳統技巧賽,選手動作驚險刺激
    2019年8月20日,內蒙古呼和浩特,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蒙古馬」傳統技巧賽在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中心上演,現場選手動作驚險刺激!本次比賽有來自內蒙古表演馬術隊、蒙馬馬術俱樂部、內蒙古雜技團、內蒙古藝術劇院等8支代表隊的48名選手參加。
  • 內蒙古這六所學校特色蒙古舞課間操網絡走紅
    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如此獨具特色的課間操,也傳承了學校特色,傳播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民族中學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民族中學蒙古族舞蹈課間操由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民族中學的老師和學生們自創的民族舞課間操火爆網絡!
  • 蒙古家具 馬背上的民族家具
    每一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經歷了複雜而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蒙古族的形成發展同樣經歷曲折。到12世紀初,北方各遊牧民族如匈奴、東胡等在與女真建立的金的長期鬥爭中,終於完成了民族的統一,「蒙古」一詞也因此成了統一後各民族共同體的總名稱。地域決定文化,早期的遊牧生活決定了蒙古族「馬背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與此相適應的圖騰崇拜、宗教信仰、日常生活都有鮮明的地方民族特點。
  • 【文萃】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作概覽
    在20世紀初以來的中國音樂文化中,民族管弦樂堪稱最具時代象徵意義的一個文化存在。從1920年鄭覲文(1872~1935)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算起,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進入新時代以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已成為文藝創作共同的時代主題;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引領下,包括民族管弦樂在內的中國音樂發展已呈現出新的走向,致力於民族管弦樂發展的音樂家們正以高昂的創作熱情不斷推出記錄時代的聲音文本。  據筆者統計,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民族管弦樂新作品竟有300多部(首)。
  • 新時代中國民族管弦樂創作概覽
    在20世紀初以來的中國音樂文化中,民族管弦樂堪稱最具時代象徵意義的一個文化存在。從1920年鄭覲文(1872~1935)在上海創立「大同樂會」算起,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進入新時代以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已成為文藝創作共同的時代主題;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引領下,包括民族管弦樂在內的中國音樂發展已呈現出新的走向,致力於民族管弦樂發展的音樂家們正以高昂的創作熱情不斷推出記錄時代的聲音文本。
  • 弘揚蒙古馬精神
    今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到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 推薦|馬背上的內蒙古·中國馬都錫林郭勒草原行攝體驗之旅
    而有一個民族,他們與生俱來便是伯樂。千百年來,他們深切地懂得馬的價值,通曉馬的語言,貼近馬的靈魂。在他們漫長的遊牧歲月中,馬與他們自身就像水與草的交融,相扶相依,不可分割。這便是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馬背上的內蒙古——2019年十大主題線路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開展「騎著馬兒遊草原」相關馬文化旅遊主題活動。
  • 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馬與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不解之緣
    中新馬,也稱草原古馬或原馬,它們的足跡遍布亞洲、歐洲、北美和非洲大地,漸漸離開森林,走向草原。在蒙古草原和華北地區多有發現這類草原古馬化石,說明中新世的黃河流域及北方的廣闊草原,是馬類繁衍發展的區域。迄今為止,內蒙古地區發現最早的草原古馬化石是距今2000萬年前中新世中期的戈壁安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