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2020-12-14 教育是一場修行

這個假期應該來說比較漫長,主要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但是另一方面,停課不停學也給很多學生在家裡自己學習提供了機會,尤其是高一的同學,很多開學後面臨選課走班的問題,所以,利用好這個延長的假期,仔細,認真地選課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契機。

物理和化學是高中最難的兩門學科,

可以說跟數學不相上下,甚至比數學還難學,如果物理和化學不算很好的同學,應該如何選課呢?

一、3+1+2地區的考生

對於高考實行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打頭的組合,如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其次是以歷史學科打頭的組合,如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

如果物理和化學兩門學科都非常差,經常不及格,那麼可以考慮史政地,史政生,史生地三個組合,也就是完全避開有物理和化學的所有組合。但是這種是比較極端的選擇方式,李老師不建議這麼做。

如果物理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是特別差,這個不是特別差是個什麼概念呢?我給量化一下便於理解,假如你的物理或者化學平時都能夠及格,但是在班裡中不溜,具體考得分數在70分上下,那麼完全可以考慮選擇物理。至於化學,既然已經選擇了一個比較難的物理學科,化學就可以放棄。因為物理的影響比化學要大。

這樣就可以從

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史政地,史政生,史生地

幾個組合當中考慮。

二、3+3地區的考生

對於高考實行3+3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20 種組合可供選擇,這些組合分別是

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化生地,物化史,物生史,物地史,物政史,化生政,化政地,生政地。

同樣如果是成績非常差的學生,完全可以放棄物理和化學的所有組合,

可以選擇史政地,史生地,史政生,史政地等組合,這也是比較極端的選擇。通常情況下,如果物理成績和化學成績只要別太差就可以選擇,當然,如果真的太差,千萬不要因為心理過不去就硬性選擇,這是最要不得的。

三、總的原則

高中選課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選優不選劣,選強不選弱,選較強不選較弱,選能考出高分的,選排名單科靠前的,不按照自己的喜好選,不按照大人的意志選,不按照老師哪個好哪個不好選,不人云亦云選,不盲目跟風選,一切要符合自己,實事求是為好。

相關焦點

  • 高中選課,物理,生物和歷史組合,好不好?有什麼利弊?
    這是一個只能在3+3地區的考生可以選擇的組合。因為在3+1+2的地區,物理和歷史只能任選其中一個,不可以同時選。目前實行3+3的地區有四個,分別是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明年的新高考這四個地區的考生將第一次實行3+3模式。
  • 馬上要選課了3+1+2,選了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如何選擇?
    有網友諮詢:馬上要選課了3+1+2,物理和歷史都還不錯,喜歡歷史,加化學和地理,物理歷史不知道選什麼?根據題主的描述,我建議選物理!理由如下:1、從組合上看,選擇物理有利於孩子的專業發展。新高考為什麼實行「3+1+2」模式,為什麼要把物理和歷史設為必選?這是因為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礎,而歷史是文史類專業的基礎。到了大學,假如學習理工科專業,沒有物理的基礎,是很難學好的,甚至可以說寸步難行。從題主選擇的另外兩科化學和地理看,以後學習理工科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建議選擇物理。2、從學習和高考角度看,選擇物理更合適。
  • 高一選課,不選物理會有哪些損失?想不到這些大學專業也得選物理
    寒假過後一些高中的學生就要面臨選課走班的壓力,不少家長和學生在假期裡也準備好好研究到底選什麼?怎麼選?無論是傾向於理科的學生,還是打算考慮選擇偏文科的學生,其實都是對選課比較模糊,只是感官上或者聽別人說哪些學科好,哪些不好罷了。
  • 高中選課,無論你是學霸還是普通生這些組合適合你,選了能考高分
    這個原則就是:選那些很少會發生意外的學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講就是,選擇那些客觀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是主觀性很強的學科,建議學霸們要避開。物理,化學,生物包括地理學科都屬於真正的理科,這些學科的特點就是答案具有唯一性,確定性非常強。
  • 高中選課選了化學,到高二就後悔,不選化學,這些學校專業不能報
    高中選課對很多同學來說最糾結的不是物理學科,而是化學。選了物理到底還選不選化學呢?我看未必,看似理性,避開學霸組合,但是沒有化學將來很多專業和高校將無法報考。一、高中化學真的很難嗎?其實這是一句廢話,對於會的同學來說,化學很簡單,對於不會的同學來說肯定很難。所謂會了不難,難了不會。高中化學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高一和高二。
  • 高中選課,學生和家長很苦惱,怎麼辦?掌握如下技巧可以輕鬆選課
    目前在一些地區第一次實行新高考改革,很多考生和家長不知道怎麼選課,原來光知道文理分科,現在不知怎麼辦才好。今天,李老師言簡意賅,把選課的一些最關鍵的要點跟大家說一下,具體說一說怎麼好操作。一、為什麼而選?家長和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一點:你選課的目的是幹什麼的?
  • 孩子高一選課,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組合賦分高?這種可以考慮
    這種問法本身就看得出來對選課一竅不通,問得很不科學,不會問。不管哪個組合都有可能賦高分,也有可能賦低分,高分還是低分要看誰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哪種組合比較容易「考」高分客觀的學科比較容易考高分,什麼意思呢?高中同學都知道,高中政治容易學,老師講課都能聽懂,但是每次考試考不了高分。
  • 3+1+2地區考生選課,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
    這對於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可能會顯得比較倉促,尤其是對第一次實行選課走班的同學來說,還沒有完全搞清楚選課是怎麼回事,賦分制度是怎麼回事就業匆忙選課走班。所以,學生能在這12個組合當中任意選,但是物理和歷史不能搭配,因此,有的同學可能物理和歷史比較擅長,但非常遺憾。這些組合單就自身來說並沒有什麼優缺點,它適合於不同的同學。比如學霸可能會選物化生,程度比較差的同學會選政史地,居於中間的同學會選其他十個組合比較多。
  • 理科不好,化學和生物分數相同的女生,如何選課?
    有學生諮詢:我是女生,比較笨,理科不好,化學和生物分數相同,我想問問是選化學還是選生物?新高考選課,分數不是唯一的參考標準。這位同學可能有些謙虛了,如果理科真不好,怎麼會敢選擇化學或生物呢?新高考採取「等級賦分」的模式,學生的最終成績是按照在本學科的排名中獲得的「等級分」,而非卷面分,也就是說即便你的化學和生物都考慮70分,但是化學可能被賦分成60分,而生物可能賦成80分。所以,在選課時,不能只橫向比較化學和生物的成績,因為題目的難度不一樣,你所在的位置也不一樣,相對來說,你這兩科的名次比分數更具有參考價值。二、化學和生物分數一樣怎麼選?
  • 省教育廳:高中選課全面開始 物理選科未「遇冷」
    近半本科專業對物理有選考要求  省教育廳發布信息稱,全省高中選課走班工作已全面鋪開,未發生物理選科「遇冷」情況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我省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第二批試點省份,自2017級高中生開始實行「3+(6選3)」考試模式,本學年,已完成「6選3」的2017級學生正式開始走班學習
  • 新高考選課:這個組合選擇的人數不多,但是卻是一個值得選的組合
    在山東,選擇這個組合的人數只有6927人,佔比1.30%,屬於比較冷門的組合了。為什麼選擇這個組合的少?這是因為山東實行等級賦分,物理好的一般不選擇這個組合,物理差的不敢選擇這個組合。物理好的,一般來說化學、地理、生物這些學科也比較好,所以選擇理化生、理化地、理生地這些組合的人數都不少。而物理不好的學生,會放棄物理,選擇政史地、史地生、地化生等組合的比較多。
  • 高一選課,選擇生物,最好要選擇化學,除非是這種情況
    在大學,要學生物,必學化學;要想學好化學,最好學習物理。所以,對於想學理工科專業的學生,選擇理化生組合仍然是最佳的組合!所以,在山東省提供的第一批選課數據中,選擇理化生組合的人數在20種組合中排名第2,僅次於政史地的老文綜組合!一、學生物,需不需要化學?
  • 高中選課系列(六)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組合,你要考慮這些因素
    文/教師老李在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一)什麼是選課走班,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二)為什麼要選課走班,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三)究竟什麼是等級賦分,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四)選課注意6大誤區,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五)逃不掉的物理五篇文章中,李老師介紹了選課的一些注意事項,接下來,我要重點談談到底什麼樣的學生適合選什麼樣的學科組合
  • 女兒想學醫,高中可以選什麼學科?成績差可以學醫嗎?
    有位家長假期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孩子受刺激了,非要學醫,想問我學生們專業好,目前孩子讀高一,馬上面臨選科,問我選什麼學科比較適合將來學醫,孩子成績好像比較差,這位家長還問我不選物理和化學,選生物加歷史或者地理組合行不行?
  • 高一選課,興趣和成績之間如何選擇?有這麼幾種情況要考慮
    一般而言,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也是成績比較好的,但是,確實也有學生出現對某科感興趣但是成績不好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怎麼選擇?有一個學生來諮詢我選課,說要選化學,我問她為什麼要選化學,她說我對化學很感興趣,我看了看她幾次考試成績,化學基本上都不及格。我問她感興趣,為什麼考不及格?
  • 普通高中的學生如何選課?這些技巧你要是不懂,有可能就是炮灰
    一般是重點高中的學校師資力量比較強大,教學條件比較齊備。因此在組織選課走班方面,不會有太多的顧慮。我舉個例子來說。很多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紛紛跟我反應,說他們學校提供給學生可以選擇的組合很少,有的提供三到五個組合,而有的學校乾脆就直接由學校規定兩個組合,物化生和政史地。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新高考的3+1+2雖然將選科由兩種增加到12種,但是大家通過查看選科與大學專業對照表,就會發現物理是絕大多數熱門優勢專業的必選。先選擇物理,確定選科的大方向,這是毫不含糊的。因為這類學生有能力學好物理,將來在賦分時也能佔得先機。當然就高中物理來說,高一內容真的很基礎,真正的挑戰在高二,要想成為物理學霸,難度不小。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高考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改革一直是人們千呼萬喚的事情。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將會被改變,採用「3+1+2」模式讓學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
  • 新高考最難學的科目是什麼?數學公認第一,第二化學物理不分伯仲
    新高考下物理地位難以撼動 我們觀察一些省份新高考選科,在歷史和物理中,過半考生選擇物理,並且在剩下的兩門選科當中,生物和地理最受歡迎。
  • 高中選科-6選3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
    d.生物、歷史都是比較容易得分的科目,成績不會太差。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徵最明顯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學霸的必選科目,單學科賦分競爭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