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課,無論你是學霸還是普通生這些組合適合你,選了能考高分

2020-12-14 教育是一場修行

高中選課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說學霸不用愁,就我們這些成績不上不下的最犯愁,其實也不是這樣。

最近就有幾個家長和我聯繫,他的孩子在年級172名,按理說年級3000多人,孩子成績排在172名應該是非常棒了,屬於學霸的行列,為什麼家長和孩子也這麼焦急呢?

原來他們聽說選物化生的競爭非常激烈,所以不敢選這樣的組合怕影響高考。

當然,給我打電話最多的就是那些成績中遊水平的同學,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怎麼辦。

一、學霸選物化生到底行不行?

其實,選課對於學霸生來講只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這個原則就是:選那些很少會發生意外的學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的講就是,選擇那些客觀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是主觀性很強的學科,建議學霸們要避開。

物理,化學,生物包括地理學科都屬於真正的理科,這些學科的特點就是答案具有唯一性,確定性非常強。

政治和歷史這兩門學科的主觀性更強一些,如果學霸因為喜歡政治或歷史而選擇這兩門學科,往往得不償失。

主觀性學科的最大特點是得分具有偶然性,比如一道主觀性試題,不同的老師同時改可能會給與不同的分數。

這在歷年的高考閱卷過程當中是經常會出現的,一些文科生平時高三學得不錯,高考的時候甚至還不如比自己成績差的同學,這裡面就存在著一些偶然的因素,譬如那位同學的書寫卷面更整潔,更具有條理,答案組裝的更合理等等。

所以學霸們一定要避開這種主觀性強的學科,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學科一般首選,對於學霸來講,物理和化學應該都不會太差,否則就不能叫學霸,至於生物和地理這兩門學科哪一個更好學?這這一點因人而異。

說白了,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化生地這四個組合都適合學霸去選,如果是頂尖學霸,一定要選物化生,或者物化地。如果是普通學霸可以考慮選擇物生地,這樣的學習難度會相對較小。

二、普通生到底應該選什麼樣的組合更有利?

普通的同學儘量不要選學霸們扎堆的地方,這是一個大的原則,千萬不要主動地去給別人當嫁衣。

普通生之所以普通,就是因為各科都沒有什麼強項,物理,化學六七十分,政史地也都六七十分,給人一種四平八穩的感覺。

記住一點,再怎麼沒有強項學科,也要瘸子裡面選將軍,也就是說要選出不那麼差的學科。

物理和化學對於普通生來講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別看高一的時候物理化學考的成績會比較高,但是高二會讓人懷疑人生,尤其是化學。

所以,我建議這些普通的同學,根據個人的情況,在物理和化學當中可以考慮是否選擇物理學科,之所以建議大家選物理,主要還是為了考慮將來的專業需要。

如果物理成績太差了,那就算了,然後就可以考慮在生物和地理以及政治和歷史這四門學科當中進行選擇。

如果平時學習感覺對文科興趣非常大,可以首選歷史和政治加一門生物或地理。

如果感覺自己的成績在中偏上的水平,可以考慮選地理,生物加歷史或政治。

這其實主要還是從學習的難度上來劃分的,也是就學科自身的特點來說的。至於有的同學特別擅長某一個學科,那就可以選不用懷疑。

三、可以考慮選擇關聯性強的學科

所謂關聯性強的學科是指他們之間,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彼此相互幫助。

比如說物理和化學這兩門學科的關聯性非常強,化學需要物理來支撐,尤其牽扯到很多的計算,生物學科也跟化學之間關聯緊密,很多醫醫學專業方面的內容,這兩個學科幾乎都是相同的。

歷史學科和政治學科這兩門也是一家人,現在歷史進行了新課改,政治也是,歷史現在變成了政治,政治似乎也變成了歷史。

唯獨地理學科相對獨立,但是不要小看地理,他其實和物理學科的關聯性也非常緊密,大學有一個專業叫地球物理學,可見兩者關係不一般。

所以像學霸們可以考慮的物化地,物化生,化生地組合都很好。而普通的同學選擇的政史地,政史生,政生地組合也都不錯。

高考選課一定要選擇自己擅長的,賦分容易賦出高分的學科,當然如果能適當的加上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普通高中的學生如何選課?這些技巧你要是不懂,有可能就是炮灰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專門提到了,即使是學霸,如果選科不慎也會成為炮灰。說的就是這些普通學校的所謂學霸,那究竟這些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應該怎麼選科比較好呢?一、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區別每個地方的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無論是在教學硬體設施還是在老師的師資配備上是不一樣的。
  • 高一選課選擇物化政好不好?老師:學霸不喜歡,但是適合這類學生
    能選物理和化學的學生,很少有選擇政治的,所以選擇這個組合的學生相對比較少。如果問學霸多還是學渣多,毫無疑問是學霸多,但是一般也不是真正的學霸,真學霸喜歡的組合是理化生的老理綜組合。一、選擇物化政的人數多不多?
  • 高中選課系列(六)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組合,你要考慮這些因素
    文/教師老李在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一)什麼是選課走班,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二)為什麼要選課走班,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三)究竟什麼是等級賦分,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四)選課注意6大誤區,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五)逃不掉的物理五篇文章中,李老師介紹了選課的一些注意事項,接下來,我要重點談談到底什麼樣的學生適合選什麼樣的學科組合
  • 高中選課,物理,生物和歷史組合,好不好?有什麼利弊?
    而這四個地區,現在的高二和高一的學生,要麼已經選課走班,要麼即將開始選課走班。如果有的考生想選物理,生物和歷史這種組合,到底好不好呢?李老師幫您分析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怎麼判斷好不好?有人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問題是很多同學和家長不知道什麼樣的組合才叫適合自己的。李老師把這樣抽象的概念給量化,具體來分析。
  • 孩子高一選課,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組合賦分高?這種可以考慮
    這種問法本身就看得出來對選課一竅不通,問得很不科學,不會問。不管哪個組合都有可能賦高分,也有可能賦低分,高分還是低分要看誰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哪種組合比較容易「考」高分客觀的學科比較容易考高分,什麼意思呢?高中同學都知道,高中政治容易學,老師講課都能聽懂,但是每次考試考不了高分。
  • 高中生即將面臨選課,選什麼,應該怎麼選?這些你可能想不到?
    這些學霸級別的高中最大的特點是軟硬體設施非常齊全,師資力量相當雄厚。所以這樣的學霸高中,學生所選的任何組合幾乎都可以開起來。另外,這些學霸高中由於在全省,全市處於頂尖地位,學生幾乎面向全省或全市甚至全國招生,生源質量相當高,整體實力非常強大。所以,在實行選課走班、等級賦分的制度下,他們會佔盡絕對優勢,整體排名非常靠前。這在各省聯考中已經體現出來了。
  • 高中生選課不慎,學霸也會踩到這些坑,做好這兩點可以避開
    高中選課對於學霸按理說沒啥好擔心的,甚至可以說任意學科組合對學霸來說都可以選,都不用犯愁,但實際情況卻讓人大跌眼鏡,完全不是想像的這樣。現在很多新課改地區的學校,高二學生在高一下學期就已經選完課了,現在已經走班一段時間了,而且也經歷了高一期末和高二期中兩次大的檢驗。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首先要注意新高考採用賦分制,並不是傳統的卷面分數相加,這樣大家肯定都會選擇容易考高分的科目。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一般要根據成績排名、學科的難易程度等因素進行賦分。比如物理科目比較難,賦分後的成績就會高於卷面分,一些難度簡單的科目賦分後的成績可能還會低於卷面分。
  • 高中選課,學生和家長很苦惱,怎麼辦?掌握如下技巧可以輕鬆選課
    以前有不少同學和家長糾結於選這一科那一科,偏離了選課的最終目的。選課是為了將來考大學的,當然要選那些有機會能考上大學的組合。以前很多同學盲目跟風看別人選物化生也跟著選物化生,甚至覺得不選物化生好像就是差生的行列。但是為了考大學的,那麼就要明白那麼多的考生,大學要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所以排名越靠前錄取的概率就越大。
  • 高中選課寒假延長正當時,物理和化學比較差可以選什麼組合?
    物理和化學是高中最難的兩門學科,可以說跟數學不相上下,甚至比數學還難學,如果物理和化學不算很好的同學,應該如何選課呢?一、3+1+2地區的考生對於高考實行3+1+2地區的考生來說,選課一共有12種組合可供選擇, 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打頭的組合,如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政地,物生政,其次是以歷史學科打頭的組合,如史政地,史政生,史化生,史政化,史地化,史生地。
  • 成績一般的女生,以後想當老師,你應該這麼選課
    有網友諮詢:孩子是高一的女生,成績一般,以後想考師範大學當老師,選擇物理+生物+政治的組合好不好?我覺著這個組合不是很適合,原因如下:一、新高考選課影響學校還是專業?經常有人這麼問,我以後想考某個大學,應該如何選課?
  • 高中選科-6選3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
    (2)該選科組合的劣勢: a.歷史和物理是文理科特徵最明顯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學霸的必選科目,單學科賦分競爭壓力大。 b.這兩個組合學習要想拿高分,要求考生有較好的記憶力,同時要有充分的理解力。一些喜歡歷史的理科學霸可能迫於學習壓力選擇放棄。
  • 3+1+2地區考生選課,物政地,物政生,物生地有什麼優缺點?
    寒假過後,有些地方新高一的同學就要開始進行選課走班了,雖然江蘇省已經通過官方規定不允許高一階段進行選課走班,但是別的省份沒有規定,所以,還是有很多學校提前在高一階段就完成了選課走班。所以,學生能在這12個組合當中任意選,但是物理和歷史不能搭配,因此,有的同學可能物理和歷史比較擅長,但非常遺憾。這些組合單就自身來說並沒有什麼優缺點,它適合於不同的同學。比如學霸可能會選物化生,程度比較差的同學會選政史地,居於中間的同學會選其他十個組合比較多。
  • 關注新高考:高一期末考試考了700分,應該如何選課?
    今天,一朋友問我:高一下學期就要選課走班了,孩子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考了700分,應該如何選課?我問他:」孩子各科成績和排名如何?「,他說不知道,這一下,我犯了難,不知道單科成績和排名如何提供選課建議?這其實是擺在高一學生和家長面前的一個難題:對於選課,毫無頭緒,不知道如何選,甚至都不會問怎麼選。儘管如此,我還是給他提供了選課建議:政史地組合,或者加上生物!為什麼給他這樣的建議?
  • 高中3+1+2模式選文科的最好搭配是什麼?
    其次,這個組合,可以避開學霸! 新高考實行「賦分模式」,你最終的成績,不僅取決於你自己,也取決於你的對手,對於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來說,選擇對手更重要。 在「3+1+2」模式下,歷史或者物理是必選學科,對於學霸來說,最喜歡的組合仍然是理化生的老理綜組合,其次,就是理化地、理生地這樣的組合,選擇理化政或者理生政的學生並不是很多。
  • 高中選科,為什麼這個組合的班級考得這麼好?聽聽老師怎麼說
    通過和已經畢業的這一屆高三老師深入交流,李老師發現,這一屆考生傳統的理科生組合如物化生發揮的很不理想,很多班級考得可以說很差,反倒是很多傳統的文科班,政史地組合班級發揮的非常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平時理科比較好,文科一般的學校,最後理科反倒成了犧牲品?李老師之前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學霸選課不慎也會成為炮灰。
  • 普通高中的學生,新高考模式應該如何「選科」?這3點你要知道
    第一:師資力量的差距 不知道大家在每年的高考結束之後,是否關注過考進名校的學生都是出自什麼樣的高中,據了解考進重點名校的考生中,重點高中的考生要比普通高中的考生多很多。
  • 高中選課有技巧,經驗之談不可忽視,選好才能「考好」
    新高考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再限定專業的選擇,而是充分考慮學生的自我發展意願,採用3+1+2的選課模式。三門主科不變,物理和歷史二選一,剩下的四門課程任意選擇2門。選擇學科的靈活度相比於過去的模式提高了很多。學生不再局限於理科生只是物理、化學和生物,文科生只是歷史、地理和政治。學生的科目組合高達12種。
  • 「3+1+2」高考模式怎麼選科更好 這些組合你值得看一下
    這是一種新的高考模式,需要自己選擇科目來考試,雖說自由多了,但是也增加了選擇的難度,那如何選科更好呢,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這些組合,考生們可以參考一下。這種學科組合可報98.9%的專業,對於一些頂尖的大學專業來說,能達到100%的可報率。
  • 高中選課選了化學,到高二就後悔,不選化學,這些學校專業不能報
    高中選課對很多同學來說最糾結的不是物理學科,而是化學。選了物理到底還選不選化學呢?選了學不來,難度大,不選,到了大學很多物理專業需要化學輔助,許多化工類專業離不開化學,總之,化學其實是僅次於物理學科第二重要的學科,其專業覆蓋面也是很大的,物理覆蓋高校90%以上專業,化學覆蓋80%以上。江蘇省新一屆學生棄化學現象很嚴重,數據統計來看30多萬考生只有不到區區3萬考生選化學,而且都是學霸在選。這樣真的好嗎?真的理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