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動作慢吞吞,家長急得「跳腳」?拼命催促不如用這4個辦法

2020-12-18 糰子媽育兒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當媽後經常說什麼?原本以為會是寶寶、我愛你等溫暖詞語,實際上隨著娃一天天長大,家長最常說的字是:快!

快走、快吃、快寫,我身邊東北家長口頭禪是:痛快兒地!趕緊的!什麼事情會讓家長這樣著急?還不是那個「慢吞吞」的孩子。

為何家長總嫌棄孩子慢?

在《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中,龍應臺寫過一段話: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而這樣美好的畫面很少出現在生活中,一般家長看到孩子沒有在幾秒內系好鞋帶,已經開始催促,或者伸手幫孩子系好。

家長之所以感覺孩子慢,是因為想讓孩子跟著大人節奏,風風火火、乾脆利落,用最少時間做出最多事情。

孩子的速度可以慢慢提升,前提是家長要了解孩子動作慢的原因。

孩子為何慢吞吞?

小孩子動作慢,不代表他很差勁,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難處。

1、能力差別

畢竟年齡小,以孩子的能力,很難做到與大人速度相同,這是他慢吞吞的根本原因。

2、孩子遇到困難

在寫作業、穿衣服、或做某件事時,孩子經常停下來還會做錯,這是因為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解決。

3、沒有時間觀念

學齡前孩子時間掛念不強,他不知道快和慢究竟有哪些區別,不知道1分鐘、5分鐘是什麼概念。

因此家長在旁邊急得跳腳,催促說你只有1分鐘時間了,孩子卻絲毫沒有反應,仍然慢悠悠地行動。

4、專注力不足

部分孩子是因為專注力不足,事情做了一半就跑開做另一件事,邊寫作業邊玩導致進度拖延。

解決以上問題最的辦法就是催促,孩子不僅沒有變快很多,而且會產生新問題,比速度慢更糟糕。

家長總催促孩子,會帶來哪些影響?

在這生活節奏快,人心浮躁的環境中,孩子內心那一份恬靜和耐心很難得,家長的催促會打破這種美好。

★ 孩子性格急躁

在沒人催促的情況下,孩子會很細心、耐心儘自己努力做好一件事,失敗了會多次嘗試

可是當家長在一旁催促孩子變得焦急,他會因達不到家長要求的速度而煩躁,或者乾脆放棄自己,長此以往變得性格急急躁。

★ 做事不注重過程和質量

孩子比較享受和看重過程,而家長對速度的要求會讓他慢慢忽略掉這件事。從一開始的認真,到後來糊弄、馬虎、敷衍完成任務。

速度提上來了卻變得粗心,養成壞習慣,對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有消極影響,

★ 越催越慢

孩子有自己的安排,催促會打亂節奏,讓孩子感到慌亂不知所措,越著急越做不好。

耳邊不絕的嘮叨聲,讓孩子產生不耐煩和牴觸心理,「屏蔽」家長催促信號,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

怎樣幫孩子改善慢吞吞的狀態?

1)掌握做事要領

先幫助孩子掌握一件事情的正確做法,給孩子嘗試機會和鍛鍊時間,正所謂熟能生巧,學會之後速度自然會提升。

2)做好安排

孩子大多關注眼前事,沒有大人想得周到,不知道應該先做什麼,還有哪些事情等著他做。

家長可以給孩子畫一個表格貼在牆上,以卡通圖案+時鐘+文字的方式,讓孩子大致了解每段時間要做的事。

3)留出多一些時間

避免家長著急孩子做不好,可以留出多一些時間給孩子,家長等待時心情不焦急時,就不會覺得孩子動作太慢了。

4)培養孩子專注力

上面說的是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幫助之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孩子以後自我提升效率的關鍵因素和基礎。

專注力要從小培養,只有先形成專注習慣,才能在以後做事全身心投入,不輕易被外界因素幹擾,提升每件事情的完成速度,從而讓孩子受益一生。

這本《幼兒學前專注力訓練100圖》可以幫助孩子鍛鍊專注力,以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認知能力、等多項技能鞏固專注力。

書中有給家長的貼心提示,是家長幫助孩子進行專注力訓練的好助手。

#孩子磨磨蹭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總急得跳腳,不止是耐心問題,3個方法幫孩子找回耐心
    為什麼孩子總那麼「急」?不止是思思的兒子,其實很多孩子都存在缺乏耐心的現象。其實你不知道的是,孩子對於時間的感知是於成年人不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夏天的時候我們打蚊子總打不到。這其實就是因為,你的手速在蚊子眼裡,其實是一個放慢很多的動作,它們自然能輕易躲開。2)當處理大量信息時,時間會被放慢在相同的時間裡,你處理的事情越多,你感知流逝的時間就會越慢。
  • 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便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
  • 教你3個小妙招
    現在,很多家長會發現,家裡面的孩子愛磨蹭。做事很慢而且心不在焉的,很多家長看著都要急死了。並且我們家長怎麼說,孩子還是磨蹭。我們針對「小磨蹭」,既然講道理和反覆催促都沒有很好的效果,那麼就要動腦筋來想想更好的對策了。我們來看看怎樣讓孩子不再磨蹭。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有些家長覺得很好,小孩子就應該有小孩子的樣子,不用急著長大,填鴨式的教育只會讓孩子筋疲力盡且受益甚微;另一些家長覺得此舉很不妥:幼兒園不教這些小學知識,孩子過得很輕鬆愉快。問題是:上了小學,孩子要在小學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掌握拼音,萬一孩子進度跟不上,孩子容易產生厭學心理不說,家長不也得為孩子的事忙得累死累活?
  • 家長別急著催,這4種方法讓娃自行提速
    孩子做事情總是容易分心,做啥事總喜歡磨蹭,可見孩子的做事情的專注力是不夠的,家長在一旁著急催促,往往取得的效果並不大,家長教育應該掌握方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家長們幫助。寶寶做啥都總是磨磨蹭蹭?
  • 網絡授課 學生反應沒啥,高中老師說還好,初中老師卻為啥急得跳腳
    因為這個節段的學生大多貪玩兒,自控力稍差,在開課前點個到、報個名就完事了,老師根本無法掌握他的學習狀態,無法通過視線觀察,學生是不是在認真聽課,有沒有在開小差玩遊戲,這些全不在老師的掌控中,這應該也是老師們感到很無耐又無力的地方。
  • 「這屆家長真難帶?」寶寶拍照不愛笑,媽媽給娃P上「燦爛笑容」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從出生就是父母的寶,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越來越調皮,很多時候可以把家長氣得跳腳。所以家長們給孩子起了一個稱號「熊孩子」,這個稱號可以說是非常貼合孩子的脾性。
  • 這才是「臺獨」聽得懂的語言,解放軍接連2個舉動,對岸急得跳腳
    據海外網4月13日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周六晚發布新聞稿稱,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艦率4艘戰鬥艦、1艘補給艦,總計共6艘,自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解放軍接連2個舉動,讓對岸急得直跳腳。臺防務主管部門在得知消息後,緊急派出位於蘇澳軍港的臺海軍168艦隊出港,進行全程監控。臺防務主管部門強調,「一切盡在掌握中」,臺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對於臺海周邊海、空域狀況,均能充分掌握,籲請島內民眾放心。
  • 與其拼命擇校,不如努力做個好家長
    【網言】據媒體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其實,學習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人大附中很好,每年考上清華北大近200人,但每年大部分孩子也是考不上985院校的。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 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所以家長的催促並不能解決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反而還會阻礙他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這樣孩子長大後學習能力也會變弱,成績自然越來越差。 小月媽媽在媽媽群裡求教家長陪讀的好辦法。她女兒小月才剛上一年級,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到十點、十一點,這還是有家長在旁邊盯著。要是沒人盯著,她可能都要寫到後半夜。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寶媽樂樂看到娃一學習英語就無精打採,內心十分惱火,她直接把手中的單詞卡片摔到桌子上:「你多大了知道不?你4歲了!人家楊冪的女兒小糯米3歲就會用英語跟媽媽交流了,你呢?連單詞都記不住幾個!」「我又不是糯米,我是小甜甜。
  • 這才是拖延的根源,父母早知早受益
    「我就是想和小朋友多玩一會兒,媽媽,你別扔下我……」這又是一個令孩子感到害怕的場景,這樣的戲碼每一天都在上演,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孩子拖延,結果惹怒媽媽,於是就上演了孩子抱媽媽大腿的場景。小編在想,如果孩子不拖延,或者媽媽用更好的辦法解決掉孩子的拖延問題,這樣的戲碼是不是就會少一些。
  • 希拉蕊急得跳腳,罕見發聲,歐巴馬或要失望
    這無疑給其支持者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正處在觀望的共和黨人紛紛站隊。12月10日,聯邦眾議院106名共和黨議員聯合發聲,支持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帕克斯頓要求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威斯康星和喬治亞等4個搖擺州選舉結果「違憲」的訴訟。前一天,17個州的總檢察長也都站隊川普,川普陣營的聲勢一時極為浩大。
  • 中國採取行動後,加拿大急得跳腳要「告狀」,澳方也有人坐不住了
    01加拿大對中國造謠前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加強對進口食品的新冠病毒檢測後,加拿大急得跳腳,因此就對中國採取了造謠的做法這就使得澳大利亞也開始坐不住了。澳大利亞媒體對外聲稱,最近幾個月以來,澳大利亞採取加大對中國商品出口的力度,而現在中國採取對進口食品採取檢疫的辦法,這讓澳大利亞損失慘重。於是澳大利亞就宣稱中國的做法"有悖"國際貿易的原則。加拿大對外宣稱,中國採取的這項措施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 25歲研究生自縊,給家長敲響警鐘:要給娃從小培養
    朋友有個4歲的兒子,最近總是吵著不想去幼兒園,每天都要連拖帶拽的才肯去,而原因就是老師因為他洗手慢,批評了一句,一提起這事就委屈得眼淚打轉。朋友搖頭無奈道:「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家娃的總是很脆弱,受點委屈就會哭。」
  • 爸媽急到跳腳,孩子卻在磨磨蹭蹭,到底是什麼原因看完再說!
    養了孩子才知道,有些孩子是真墨跡,即便家長早早提醒甚至都收拾好準備出門了,孩子還在那裡慢吞吞地穿鞋,家長幫他穿吧,他還不樂意了。很多媽媽都說過,自從當了媽,每天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但是你急歸你急,孩子反正不著急。
  • 重慶家長暑期帶娃實錄!娃:「好想媽媽去上班」……
    圖源@露豬的豬「佛系」家長到「雞血」家長的轉變這一年的暑假生活書法,奧數,編程,練字,英語...這讓GO妹想起了網上一個段子:為了防止娃在假期翻車老母親報了整整一表格的課語數外都排滿為的就是保住老母親一條命4、自己宅家,全方位雞娃
  • 「來自鹹寧一線的報導」10幾小時不回問候急得媽媽「跳腳」 雲南...
    「李老師,身邊同事都在關注你們的前方報導,現有外甥女許琳(雲南省疾控中心),也在赴武漢雲南抗疫醫療隊裡,據說一天忙十幾個小時,她媽媽問候也不回復,急的老人家『跳腳』,如果方便見到,務請敦促及時回復老人問候。順祝平安!」
  • 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家長試試5個方法,專治拖延症
    但是有的孩子卻總是拖拉磨蹭,做一件事慢吞吞的,很長時間也完不成讓家長很心急。其實如果說孩子總是做事磨磨蹭蹭的,不妨看看這5點建議,讓他做事變得"高效率"。很多父母因為孩子磨蹭,可以說是操碎了心。當上學快要遲到的時候,孩子可能還在悠閒的吃早餐;當孩子上廁所的時候,一待就是十多分鐘不出來。面對孩子的磨蹭,最受折磨的還是父母,做父母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