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通過鏡子測試或許只是一個悖論

2021-01-19 探索貓百家號

人工智慧通過鏡子測試或許只是一個悖論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正在攻讀演化心理學研究生的Gordon Gallup在晨起洗漱時突發奇想:他意識到,自己之所以能完成剃鬚的過程,是因為大腦識別出了鏡子中的像正是自己的鏡像,由此驅動手臂肌肉,完成對面頰上殘餘鬍鬚的剃除。在Gordon Gallup看來,這正好能用來解決一個學術上爭論已久的問題:除了人之外,其他動物是否會有自我意識?著名的鏡子測試由此誕生了。

鏡子測試是一個自我認知能力的測試,它基於動物是否有能力辨別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而完成。在實驗中,實驗者在動物身上標上兩個無味的顏料斑點。測試斑點被置於動物身體上在鏡中可見的部分,而對照斑點則放在動物身體上可觸及但不可見的地方。科學家們觀察到動物的許多反應可以顯示它意識到測試斑點是在自己身上,而同時忽視對照斑點。這些反應包括轉身和調整身體姿勢以便更好地觀察鏡中的標記,或在看鏡子的時候用肢體試圖觸碰自己身上的標記。

已經有不少動物通過了鏡子測試,如所有類人猿種(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人類,大猩猩),獼猴,瓶鼻海豚,逆戟鯨,大象,和歐洲喜鵲,就連某種魚類、螞蟻也通過了鏡子測試。人們時常懷疑螞蟻超個體是否有智能或自我認知能力。而實驗證明,螞蟻個體就通過了鏡子測試,說明極其簡單的神經構造就可以產生自我意識。

那麼,人工智慧能否通過鏡子測試?我感覺這是一個悖論。我認為人類可以用機器算法輕鬆實現人工智慧通過鏡子測試,因為鏡子測試的人類定製的針對動物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的測試規則,根據這個規則,理論上讓人工智慧通過圖像捕捉和自動識別做出相應動作不是難事,而且現在的技術條件就可以去實現我這個判斷。

既然人類製造的人工智慧可以輕鬆實現鏡子測試,那說明鏡子測試判斷是否有自我意識能力僅僅適用於動物,放大一點,也頂多只適用於生命,不適用於人類發明的人工智慧。

人類發明出來的「人工智慧」,其智能主要是通過符號系統實現的。而人類的智能,其智能是通過高分子物質引發的「意識」實現的。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智能。人類與其他動物的不同,或者說人類超脫了動物,就是人類發明出來了符號系統,通過符號系統,加載能量,實現對自然的熵減。而其他動物,包括人本身,僅僅依賴自身生命軀體,通過「意識」,加載能量,實現對自然的熵減。這兩種熵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具有更快的迭代性,升級換代更快,加載的能量可以是生命軀體的十倍百倍千倍量級以上。

人工智慧會不會「發覺」是人類創造了他們呢?

這個就比通過鏡子測試要難多了,如何找到一種方法來判斷人工智慧是否真的具有了自我意識呢?如果人工智慧具有了自我意識,那麼他們應該可以發覺人類創造了他們。

相關焦點

  • 自我意識起源:為什麼喜鵲、螞蟻能通過鏡子測試?
    鏡子測試是一個自我認知能力的測試,它基於動物是否有能力辨別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而完成。該測試是由蓋洛普小戈登在1970年,部分基於查爾斯達爾文的觀察結果所提出的。在參觀動物園時,達爾文向一隻猩猩舉起一面鏡子,並記錄了該動物的反應,包括作出一系列面部表情等等。
  • 神奇的鏡子測試, 哪些動物可以從鏡子裡認出自己?
    鏡子測試可以用來大致判斷一種動物是否具有自我認知能力,當然這個測試也不單單只是讓動物照鏡子這麼簡單,它有一套固定的流程。首先讓動物正常地觀察鏡子並等待,如果它能做到不停改變自己的動作並觀察鏡像中發生的改變而不是一直試圖去和鏡像發生交流,那就意味著它可能認出了鏡像中的自己,鏡子測試的第一階段即可通過。
  • 不一定,通過鏡子測試的鳥類只有喜鵲
    這種行為在鳥類學中有一個名詞叫「營疑巢」,只有智力水平到達一定高度的鳥類才能使出這種類似空城計的巧妙方法,雖然累了點兒,但是管用啊。值得一提的是喜鵲的智慧。眾所周知,烏鴉是很聰明的鳥類,但喜鵲的智慧程度尚在烏鴉之上,它們不但是鴉科最聰明的成員,還是整個鳥類家族的智商擔當。
  • 已通過圖靈測試,人工智慧緣何越來越聰明,它們會「覺醒」嗎?
    人工智慧機器人是否具有主觀意識,能不能自主思考,這個看似十分難以準確定義的問題,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由數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慧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給出了解決辦法。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圖靈測試,只要機器通過這項測試,便可認為它擁有智能。
  • 兩分法悖論以及祖父悖論,它們的出現,或許給你帶來新視野
    如今在地球上,仍然有很多事物,不能夠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解釋,而科學本身也是對自然規律的研究。毫不誇張地說,地球上所有科技的發展都是依賴於自然規律的推動。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夠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存在,而這也就是科學的局限性。說白了科學就是解決人腦海當中一個又一個困惑,但有時候科學也會給人帶來新的困惑。
  • 通過「自我意識」反思人工智慧
    從某種意義上看,但凡包含有社會歷史意識的文藝作品,從神話傳說《后羿射日》到戲劇《竇娥冤》,再到《白毛女》,直至科幻電影《人工智慧》等,無不是在以各種直接或曲折的敘事方式訴說這種追求自身利益和爭取自身權利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主體發生著變化,從人類發展的早期到古代再到現代,直至設想中某類可能的人工智慧。
  • 鏡子測試是真是假?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科學家戈登·蓋洛普提出了一種用鏡子來檢測黑猩猩是否存在自我意識的實驗,他認為,能夠通過鏡子察覺到自己身上特殊記號的動物,說明它們能意識到鏡中的對象並不是其他生物而是自己,由此判斷動物具有自我意識。
  • 張紹欣 | 普羅米修斯精神與人工智慧前史
    人工智慧從模擬人類思維開始。人工智慧概念得以成為現實,有賴於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對思維方法的程序化和數學化來作為理論起點。「數學是培養理性思維的利器,更是人類思維的體操。」笛卡爾在《方法論》中總結的「思維法則」,給出了能夠解決各種不同問題的「萬能方法」:第一,把任何問題化約為一個數學問題。
  • 照了鏡子之後,這些動物們居然……
    狗狗面對鏡中的自己怎麼照鏡子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到動物身上似乎就不一樣了呢?它們認識鏡中的自己嗎?鏡子測試基於這樣一種假設:要想成功認出鏡中的自己,動物必須能夠在腦中對自己、自己的動作以及在鏡子中所看到的畫面進行整合,這絕非易事。研究發現,人類嬰兒一般要到18月齡才能通過鏡子測試,我們現在對鏡中的自己司空見慣只是因為我們對鏡子過於熟悉,自動忽略了照鏡子背後複雜的思維過程。
  • 三個葉羅麗鏡子測試,難度特別大!全答對的肯定是真愛粉!
    而說到打扮自然也就不得不提到鏡子了,通過鏡子我們總能看出自己哪些地方搭配的不好。因此這些美麗的角色家中幾乎都有一些美麗的鏡子。而今天繽紛就來和大家做一個葉羅麗鏡子測試!通過看鏡子來猜猜它們的主人是誰。一共有三道測試,全答對的肯定是真愛粉!快來看看你能答對幾題吧!測試一:小提示:這是一面很漂亮的鏡子,顏色也很素雅,特別適合溫柔的女孩子。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時間」或許就是宇宙中最神奇的概念,時間的本質是「能量」的傳遞過程,也是「物質」的運動過程,在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發生的瞬間就是宇宙時間的起點,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前並沒有時間的概念,目前我們並不知道,在未來會不會有一個時間的「終點」。
  • 費米的悖論只是其一
    科學技術的發展,慢慢的讓人們看到地球的樣子,慢慢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並想通過先進的技術去更遠的外太空探索。然而,有些科學家指出我們站在宇宙這一整體上,就顯得我們是多麼的渺小,甚至我們在宇宙的存在就如同塵埃一樣看不見。看得出來人類活動的文明有點小巫見大巫。
  • 心理測試:隨身帶的小鏡子,能看出你未來一個月的運氣
    因為鏡子太大不能隨身攜帶,所以小鏡子就橫空出世,方便攜帶,可以在很多時候能夠照顧到自己的著裝,看隨身帶的小鏡子能測出你未來一個月的運氣,趕快來測一測吧。1.2.3.4.答案解析:1.未來一個月:桃花不斷說幸運不幸運,雖然來說桃花運旺盛是一件好事,但是想要在一堆的桃花中選中那個正桃花也是一個費心思的事情,更何況我們是人不是神,怎麼可能準確的判斷哪個是屬於我們的正桃花,這種事情真的得看你以往的時候看人的眼力了,雖然這聽起來很扯淡,但是不這樣選擇,哪裡會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有的時候桃花朵朵也是讓人很鬧心的一件事,不過就看你是怎麼看待了呢。2.
  • 微軟創始人Paul Allen與人工智慧:讓機器人通過高中生物考試
    40年之後,對於已經是90億美金身價的Allen來說,上述的東西可不僅僅只是奇思妙想了。今非昔比,很多當時電影中的技術已經變成了現實。每天我們都會通過語音向手機發出指令,然後收到它給予的反饋。搜尋引擎通過對信息結構的語意理解,可以回答幾乎所有問題。但是,這些工具實際上並不強大。Siri只能理解一小部分的問題,她不能進行任何方式的思考,比如推理。甚至是在Jeopardy!
  • 那些反直覺的統計學悖論(上)
    著名的數據專家塗子沛先生(著有《大數據》《數據之巔》《數文明》《數商》等)認為,「大數據」之「大」,更多的意義在於:人類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數據在大量增加,通過這些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人類可以發現新的知識,創造新的價值,帶來「大知識」、「大科技」、「大利潤」和「大發展」。塗子沛先生在《數據之巔》提到,對一個國家來說,統計什麼、不統計什麼,其實是個政治問題。
  • 狗為什麼總對著鏡子叫?是因為不認識鏡子裡的自己嗎?
    然而最近有個朋友又提出了另一個讓他感到詭異的畫面:他家的狗老是對著鏡子叫。是不是一個很有共鳴的問題,你家的狗子是不是也會經常對著鏡子亂叫一通?甚至被鏡子裡的自己嚇到的情況也並不少見。那麼問題來了,狗認識鏡子裡的自己嗎?其實在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並根據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更深奧的問題: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
  • 微軟和谷歌的人工智慧,在SuperGLUE基準測試中超越了人類
    它包括八個語言理解任務,這些任務來自於現有的數據,並附有一個性能指標和一個分析工具包。這些任務是:布爾問題(BoolQ)要求模型對一篇包含問題答案的維基百科短文作出回應。這些問題來自谷歌用戶,他們通過谷歌搜索提交問題。
  • 貓咪能認出鏡子裡的自己嗎?抱歉,離遠了鏡子它都看不見
    這個測試已經有人做過了,1970年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做了著名的「鏡子測試」,來觀察動物們是否有自我認知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能不能知道鏡子裡的人是自己。在此之前大家一直以為擁有這種能力的只有人類,人類在照鏡子的時候能將鏡子裡的鼻子、嘴巴,臉上的一個痘痘對應到自己身上。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如果認為這實際上是可以發出聲音的,則「針落無聲」的認知需要修改為「針落有聲」,如此提出了一個「落針的悖論」。最近在《自然-物理》上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量子悖論,再次使量子力學這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的科學、看起來更為奇特、怪異、與恐怖,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 另類解讀電影《機械姬》: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造福還是毀滅人類?
    02、獨特的主題隱喻方式:從道德和倫理以及對於宗教和哲學上的隱喻引發觀眾的反思;看似這部電影在講述人工智慧,其實還是在反思人類自身①道德和倫理的隱喻:通過人工智慧來反思人類自身,猶如穿過鏡子看到自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