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年以來最為重要的行業事件,近日曝出「吉利控股集團正在謀劃旗下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的合併重組」的消息,在短時間內引起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進行初步探討,以探討通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併進行重組的可能性,擬將合併後的業務於香港及斯德哥爾摩上市,以使其能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此次合併重組和收購有什麼不同?
很多朋友對于吉利控股、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等主體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清楚,雖然從很多渠道都可以查閱到相關信息,但是相對複雜的描述難免還是讓人感到有些摸不到頭腦。所以,筆者打算用詳細的比喻來描述幾方的關係和發展。
首先,我們可以將吉利汽車看成是吉利控股的親生兒子。十年前,吉利控股通過旗下控股子公司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就等于吉利控股收養了沃爾沃汽車為養子,所以吉利控股就和沃爾沃汽車同樣也形成了父子關係。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則形成了兄弟關係。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十年時間裡,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兩兄弟並沒有一起做生意,而是各自開了公司各自做生意,只不過時不時兄弟之間相互幫襯一下,吉利汽車給沃爾沃更多資金,沃爾沃時不時放點技術給吉利汽車。在這樣的關係下,雖然都歸屬在吉利控股旗下,但是兩家公司幾乎是相互獨立的,無論是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完全分開。
再提一下領克品牌,領克是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合資成立的,也就是兄弟兩個一起開辦了一家公司。合作模式基本上也是吉利汽車出錢出力,而沃爾沃汽車出技術。
那麼此次吉利控股提出對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充足合併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爸爸和兩個兒子說,你們不要各開一家公司了,把公司合併起來。以後產品的研發、生產等就整合在一起,技術完全共享,到時候產品麼還可以按不同等級分開來賣。
相信這樣描述大家就可以基本理清複雜商業行為背後的大致意思了。
吉利將打造強大的汽車帝國
在了解了此次吉利控股想完成的動作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看此舉所能帶來的意義了。
首先對於兩個汽車公司來說,如果實現合併重組最直接帶來的經濟利益是成本壓縮。合併之後,兩家公司很多機構部門是可以直接合併的,同時共同研發時無論從人力還是經費來說也能省下很多,當然我們這裡只要知道能省成本就好了,具體能省多少就不詳細分析了。另外,兩者合併之後關係與之前合作更為緊密,日常各項工作進行起來都將會更加順暢。
其次,對于吉利汽車來說則是進一步拉近了與沃爾沃汽車之間的關係。這一點是比較微妙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拿前不久我們分析過的領克01和沃爾沃XC40來說。擁有沃爾沃技術的領克01可以說取得了成功,而沃爾沃XC40在其所在細分市場的表現卻並不出彩。所以,如果繼續將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分為兩家汽車公司來看,原本層級更低的吉利汽車顯然沾了更多的光,而沃爾沃汽車作為豪華品牌付出得更多,其獲得的資金支持並不易被公眾所感知。所以,沃爾沃被吉利控股收購這十年來,一直有吉利品牌在消費沃爾沃品牌的聲音傳出。雖然事實並不算真正如此,但是出現這種聲音筆者也能理解。
最後,則是對于吉利控股的意義,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對李書福的意義。從收購沃爾沃開始,李書福的吉利控股一直活躍在整合併購各種海內外汽車資產的舞臺上。除了收購沃爾沃汽車,比較著名的操作還有2017年,吉利控股接連收購了馬來西亞的路特斯和寶騰汽車,以及矽谷的飛行汽車企業Terrafugia。2018年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股份,並成為戴姆勒集團最大單一股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吉利控股直接或間接控制的汽車品牌將近20個。
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的合併重組一旦完成,光兩者旗下就有吉利、沃爾沃、領克及極星四大品牌。而且更具有意義一點是,當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整合完畢後,其新成立的汽車集團或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汽車集團為上汽集團,總市值為2483.90億元人民幣。當前,吉利與沃爾沃當前的市值之和約為2389.4億元人民幣。如果將兩者合併之後帶來的經濟增益算在內的話,其市值超越上汽集團並不是什麼難事。相信這一個國內最大車企集團的名號李書福一定想要得到,畢竟在商場上,誰不想成為第一呢?
寫在最後
十年前,吉利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自主車企;如今,吉利通過和沃爾沃汽車深度合作,玩出了花樣,吉利目前已經成為了國際知名全球化車企;未來,吉利的傳奇故事還在續寫,在完成與沃爾沃汽車合併之後,是不是又要與戴姆勒集團書寫新的傳奇故事呢?下一個十年,讓我們繼續保持關注!(文/鍾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