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子們翹課遊玩有人敢管麼?不在尚書房讀書可不可以?

2020-12-14 古今通史

軍機處大秘、清代史家趙翼因為工作方面的便利,對清代皇子的學習情況比較了解,過保和殿左手隆宗門內就是軍機處,直行的話過了乾清門右手即到尚書房,後於道光年間改為「上書房」,在以後的史料和各項記錄均沿襲「上書房」的稱謂。

趙翼曾經留下文字記錄:

「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古。」就皇子讀書這事來說,已經超越以往歷朝歷代,後又有言,自己這種「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都做不到皇子們這般勤奮(雖然皇子們是被逼的)。

凌晨4點多到尚書房開始學習,年歲小的還好,中午就放學了,年歲稍大就要從早晨4點,學到下午4點。而且非常抱歉,沒有休息日,一年到頭只有趕上元旦、端午、中秋、萬壽、自己生日的時候可以休息一天,陪帝王巡幸也不能斷了功課,去頤和園療養也得帶著師傅。

既然融入進了家法,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皇帝對家法極其重視,即便乾隆帝中後期的散漫程度超過康雍二帝,但對家法卻也不敢怠慢,每天凌晨4點多起床,簡單洗漱進食後,第一件事就是恭讀祖宗家訓。

再比如鹹豐帝,在蘭貴人(慈禧)剛剛入宮的時候,兩個人幾乎天天泡在一起,皇帝也不理什麼政務,皇帝這麼任性咋辦呢?家法~

慈安請了家法跪在門外捧至頭頂,一個字還沒說鹹豐就衝出來了,大吼一聲「不要念」,然後就跑掉了,此後大為收斂。

為什麼要害怕呢?慈安跪著念,鹹豐也得跪著聽,整本念完膝蓋沒幾天緩不過來,挨頓打也不過如此。

知道了家法的嚴苛,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問題,清代皇子們不在尚書房讀書可不可以?

可以,除非沒有尚書房或者在頤和園、巡幸期間,但即便這樣學習還是一樣要繼續的,並且沒有哪個皇子敢偷懶翹課,因為一群兄弟會不滿,告密者眾多,並且會受到懲戒。

有家法的威懾力在,皇子們不敢不認真讀書,師傅不幹,皇帝也不幹。

從尚書房講起,在順治、康熙時期沒有尚書房,這個稱謂到了雍正元年正月才出現,雍正帝非常重視皇子們的教育,所以在乾清門內南廡特設尚書房,以供皇子們接受教育。

所以在雍正元年以前,皇子們都不知道有尚書房這回事,當然可以不到尚書房學習了,這個地點不存在,還有一點,如果是直接繼位的皇帝,他是不會去尚書房讀書的,比如同治、光緒、溥儀,但學習任務也不輕,比如光緒帝,不但要完成傳統課程表的內容,還要讀些外國文獻,其中包括外國體制、法制、文化等文獻和以往所籤訂條約等等,這都是自己加課學習的。(受思潮影響,當時有大量的外國書籍被翻譯成中文。)

雍正元年後設立尚書房後,想不去學習絕對不可以,上文講過,做為家法的一部分,沒有哪個皇子敢違抗,皇帝也都不會慣著皇子,畢竟自己也是這樣一路走來,能力可以有限,但是不能不學無術。

還有一種例外情況,皇子們跟隨皇帝去圓明園的時候當然無法去尚書房,但也不是單純休養遊玩,一樣要帶著老師學習,並且不時查看,永璇不請假就回城的行為就曾受到嚴厲斥責,這次就是乾隆帝親自探查時發現的。

由於自身文化的短板,自皇太極開始,就非常重視教育,並規定8歲以上15歲以下,無論皇子、貴族子弟、大臣子女等等都必須接受教育,一本《三國演義》走天下是不利於大清今後持續發展的。(其實即便是《三國演義》,也是入關後才正式定版,這無意中促成了宗室覺羅、王公貴族等滿洲人士學習漢學的熱潮,而且是控制不住那種。)

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多次給滿洲貴胄們敲響警鐘,重騎射,重傳統,他要講的就是大金完顏雍當年所面臨的窘境,所以皇太極為了避免這些,一再告誡傳統和家法的重要性,尤為注意的是如果一旦入關,一定要防止迅速腐化、漢化。

沒能入關的皇太極是看不到後續發生的事情了,入關後八旗子弟很多人出於對漢學的推崇,找人翻譯經史子集、筆記小說觀看的大有人在,以至於官方明令禁止,沒想到子弟們雖不敢違犯禁令,但是直接在漢字資料中標註滿文,以達成看懂的目的,可謂防不勝防,防來防去的最終結果就是八旗子弟的漢文水平有了一定提升。

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不守傳統,畢竟他們是來中原享受世界的,比如各大娛樂場所,或者逛廟會,看不懂漢字,聽不懂漢話平時總帶著翻譯,那是很麻煩的。

這些限制不只針對普通八旗子弟,順治帝本人也不例外,孝莊極其厭惡並反對順治帝學習漢學,順治帝並沒有自絕於人民,到了自己說了算的時候,忤逆孝莊的意思,日日手不釋卷長達九年,曾因苦讀吐血,內臣們的翻譯速度哪裡趕得上閱覽速度,一時間怨聲載道,皇帝汲取營養的心情忒迫切。

這也是他們母子不和的原因之一,最終順治帝福臨天花殞命,孝莊替他出具了遺詔一份,說是遺詔基本就是罪己詔,把孝莊自己和滿洲大臣們的不滿全寫在了上面。

孝莊對順治如此,對康熙也是如此,她要求半大口袋蘇麻喇姑探望玄燁的時候要教習滿文,其他的?其他的就算了,無奈之下,康熙帝偷偷找太監學習「漢字書寫,經書句讀【dòu】」,後來的康熙帝,除非病得爬不起來,否則必定經筵不斷,而且努力學習西方科學,比如微積分、化學、數學幾何甚至解剖學等等,當初為胤礽選了師傅以後,先嘲諷了一番,因為在他看來,師傅的水平還不如自己,他也的確具備傲嬌的資本。

康熙不尊重師傅,第一天就讓老師們下不來臺,雍正帝則不同:「要讓皇子們尊崇師傅,師傅自然也會用心教導,『此古禮也』。」

在建立尚書房後要求皇子們讀書的第一天行拜師禮,為了自己的腦袋,張廷玉等人拒不接受,所以最後改為皇子們作揖禮敬。桌椅筆墨紙硯這些常備之物都是有的。

乾隆帝:皇子們的涵養功夫要從幼年抓起,你們(師傅)一定要悉心教導,如果有不聽話的皇子,哪怕是過於嚴厲也不妨事,在教育方面,嚴格才有益處,寬待只能招致自損,將來皇子們長大就明白了(不會怪你們)。

這樣說是因為乾隆帝也是這樣過來的,他九歲開始讀書,從早到晚都是四書五經、性理綱目、大學衍義、古文淵鑑,不但要用古代聖賢的理論豐富思想,還要寫一些心得感受。其實他還少說了通鑑類著作、練字、作畫、寫詩、騎射和滿蒙漢語。

尚書房是習文之地,但是其結構設置也有武事專員,一般來說總師傅是滿漢大學士,他們不負責授課,只負責管理和彈劾,師傅才是正經教學的,漢文一般由漢人大學士擔任,滿洲師傅一般都是教習騎射功夫,稱之為諳達,除了教習騎射還負責皇子平時的安全警衛任務。

大清的皇子們在學習上都被嚴格要求,除了康熙帝不大在意師傅的尊嚴以外,其他皇帝表現的都不錯,道光帝更是因為皇子「將來我為帝,必先殺汝!」威脅師傅,直接把親兒子奕緯一腳踢死。

師傅的地位崇高,但是背鍋的事兒也不少,有清一朝想要數清皇子們的過錯懲罰師傅的事例恐怕不大容易,實在太多太多了。

順治帝手不釋卷,而且入關前就是皇帝無需尚書房,也沒給孩子們準備,康熙帝雖然也是如此,但也有固定的場所和師傅教習皇子,到了雍正帝,重視皇子教育的他在雍正元年就建立尚書房制度,所有皇子尚書房學習,沒有哪個皇子敢偷懶耍滑,尤其弘曆這種人精,到了乾隆帝登基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即便帶著孩子去頤和園療養或者巡幸四方也要皇子們帶著師傅,相對來說歷代皇帝對教育的態度比尚書房這個學習地點更為重要。

.

相關焦點

  • 古代學生讀書:起早摸黑一年基本無休
    所以這些小皇子們加在一起休了一個三百六十五天的小零頭,也真是非常辛苦的。有些活動也是清代皇子們學習的一部分,如清朝皇帝經常參加的「木蘭秋獮」活動中,我們就經常能夠看到皇子的身影,另外有一些朝廷例行的祭祀活動,也有時會由皇子代勞。當然,為了鍛鍊這些皇子的從政能力,一些國家事務有時也需要他們去參與處理,甚至是文化上的盛事,例如編纂《四庫全書》,都不忘了讓皇子們充當編纂官的角色。
  • 大學老師上課「花式點名」,招數百出,同學們不敢輕易翹課了!
    大學相對來說更為寬鬆,高校的辦學層次不同,對學生的教學及管理也存在較大差距,有的大學教學氛圍不亞於高中,嚴進嚴出,有的嚴進寬出,有的寬進寬出,而這些不同等級的要求,也影響了大學生們的在校生活。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管理,督促同學們按時上課,大學老師們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為了保障考勤率,有的老師上課「花式點名」,招數百出,同學們不敢輕易翹課了!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大學教師們的機智點名法!
  • 意想不到,小皇子們也能玩這些
    是不是你的童年裡,也有這麼一個八音盒~皇子同款~▲布老虎 清 這隻布老虎,白天小皇子們拿來當玩具,晚上則可作枕頭用。▲「賽璐璐」不倒翁 清不倒翁又名「扳不倒」,無論怎樣傾壓,始終立而不倒。中國傳統形象的不倒翁,憨態可掬,故宮還藏有特別的「賽璐璐」材質不倒翁。
  • 聖誕節翹課慘摔,32秒短視頻瘋傳
    雖然聖誕並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節日的氛圍還是非常濃厚的,有很多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好好打扮一番,準備出去約會吃飯遊玩,也是一件令人十分開心的事情。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聖誕節算是一個開心的日子,但也非常的普通,畢竟每年都差不多,只是對於福建廈門的一位女學生來說,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想必讓她終生難忘。
  • 甜心格格,皇子和民女的愛情,引發不可控制的後續,網友:好心疼
    這部動畫片的背景是在中國古代的宮廷裡,故事的開頭就是皇子在民間出巡的時候與一個民間女子相遇,之後這個女生生下了一個女嬰,取名叫甜絲絲,但是突然發生戰爭皇上不得不與女子二人分開,這一分別就是數十年,在皇子登基為皇上時,找回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封為絲絲格格,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真的和《還珠格格》蜜汁相似。
  • 這回看誰還敢翹課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大學生們總會有自己的理由選擇不去上課。而面對課堂出勤率不高的情況,老師也是「愁白了頭」。 想想當初自己上大學那會,老師都是點名,容易出現一個人給好幾個人答到的情況,即使是人數不對,但老師還是不能發現誰翹課了。
  • 真正敢跟和珅叫板的人,助嘉慶除和珅,曾讓多位皇子罰跪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清乾隆時期的寵臣,權傾朝野,鮮少有人敢跟他叫板。受到影視劇影響,很多人便認為,只有紀曉嵐和劉墉,敢跟和珅叫板。然而事實上,這兩人的官職都低於和珅,根本不敢與之抗衡。不過歷史上,還真有一位大臣,他才是真正敢跟和珅叫板的人,後來還助嘉慶除掉了和珅。
  • 大學老師「點名」高招,為保出勤率也是蠻拼的,翹課情況明顯改善
    所以到了大學很多學生的自律性非常差,打著「60分萬歲」的旗號,賴在宿舍,還時不時地「翹課」,為保出勤率,大學的老師們可謂是「絞盡腦汁」,想出了「點名」高招,你們老師也這樣嗎?大學老師「點名」神操作,辦法總比困難多,同學們再也不敢翹課了現如今,高校對學生採取「嚴進嚴出」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求學生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師的教學態度和授課效果,所以現在的大學老師,不再是上了課就走。
  • 「汝可信手拈出,令諸皇子誦讀」,清朝對皇子為何如此嚴格?
    如果作為愛心覺羅氏作為一個統治者不懂得刻苦的學習,那麼就沒有辦法凌駕在漢族士大夫上面,沒有辦法對其進行控制,這是清朝歷代皇帝所接受的一種理念。康熙皇帝畫像而且在教育皇子這方面,清朝的皇帝還比較喜歡炫耀,在率領諸皇子講學的時候,可能都在炫耀自己的皇子們是多麼的優秀。
  • 簡述清代宗室的爵位承襲,以及在經濟上享有的特權
    不久,又議準,貝勒遞降至不入八分鎮國公,貝子至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公至一等鎮國將軍,輔國公至一等輔國將軍,並令世襲罔替。異姓王公貴族略有不同,有的是世襲其爵,有的略有降減後即代代延續。宗室受封年齡的情況,清初規定,皇子到十五歲,由內務府請封。親王以下、奉恩將軍以上,生子年滿十五歲封賜爵位。
  • 清朝的皇子們都是什麼人撫養長大的
    而在清朝,降生在皇宮大內,那些富貴逼人的皇子們,也是由自己生身父母撫養的嗎?答案居然是否定的!這也是清朝獨有的特色。歷朝歷代的皇子們,都是由生母撫養長大,只有清朝,把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給否定了。這是為什麼呢?滿清八旗入關,徹底統一中原之後,對前朝政權是如何被顛覆的,做出了深刻的反省,最後總結出顛覆政權的五種可能性。
  • 「國臻藝苑」名家作品欣賞 · 清代/永璋·楷書七言聯
    清代 · 永璋《楷書七言聯》清代 永璋 · 楷書七言聯永 璋(1735-1760)《楷書七言聯》手繪灑金庫絹/立軸鈐印:子臣永璋、讀書身行釋文:瓊條曉發恆春樹,152.5×34.5 cm 約4.7平尺(每幅)估價: 30,000-50,000楹聯發展到了清代進入極盛時期,清代的幾個皇帝如康熙、雍正
  • 清代公主研究之公主的誕育與童年生活 | 匠工手記
    名字代表著父母對於子女的期望和祝福,史料雖未記載清朝皇子皇女是否在百日時命名,但對命名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清代皇子在命名以前不以排行稱呼,皆稱皇子,「蒙賜名始按位次稱皇几子,其賜名之例由宗人府奏準諮行總管內務府轉行宮殿監本監具賜名折,請旨欽定嘉字」。與皇子全然不同的是,清代入關前的一些公主是有名字的,如太祖第四女名為穆庫什,第八女名為聰古倫,但入關後的公主無一在官方史籍中留下芳名。
  • 宋真宗誇晏殊每日在家讀書,晏殊:並不是不喜歡遊玩,只是家裡窮
    他教太子讀書,肯定差不了。」眾人一聽就炸了,有人表示反對:「晏殊太嫩了點吧,他才二十幾歲,哪能當此大任呢。」宋真宗掃大家一眼,說:「我聽說館閣大臣們都玩嗨了,下班之後不回家,聽戲的聽戲,喝酒的喝酒,夜以繼日,醉臥花叢,你們都很『敬業』呀!有沒有這回事啊!」大家嚇得瑟瑟發抖,連聲告罪。
  • 明代皇子除太子外成年後要前往封地王府 嚴禁回京
    明代皇子除太子外成年後要前往封地王府 嚴禁回京 2015-06-01 09:08:19來源:揚子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文/攝  百子圖其實是祝福老人的  地點:南京博物院特展館  南京博物院特展館三樓集中展示一批來自北京故宮清代宮廷的文物,其中一件緙(kè)絲掛屏上,描繪的是中國傳統主題的「百子圖」。緙絲是把原本在宣紙上的繪畫,用針織復原在絲綢上。
  • 解密故宮家具館「蒼龍訓子」馬柵寶座與皇子教育
    以前苦於皇子教育展覽的文物不多,現在好了,終於找到了一件重量級的陳設文物,也為以後在香港故宮文化館舉辦「清代宮廷生活展」中皇子教育部分的文物增添了實力和看點。  三、「蒼龍訓子」馬柵寶座的特殊用途 「蒼龍訓子」出自《三字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萬界神主:芸皇子拼爹,太古神王不敢惹,萬界神主被殺
    芸皇子是富二代,他們家族都是神王,他爹光明神王,他母親是七聖劍,家族背後有一堆太古神王,他義父與宇宙同時降生,徒子徒孫千千萬,不乏神王境,稱霸一方的風雪神國就四個神王境,火焰神國一個,神王是極其強大的,基本不死身,隨便一個能以一敵百,神王舉手投足能毀滅恆星,威力堪比上萬顆原子彈。
  • 大學老師課堂「花式點名」,防翹課使渾身解數,學生表示不服不行
    離開了家長和班主任的監督,學生確實可以獲得自由,並且,大學的課堂上了的學生比較多,老師難免記不住每個人的長相,所以就出現了學生們「翹課」的情況。大學老師課堂「花式點名」,防翹課使渾身解數,學生表示不服不行但是正所謂,「下有對策,上有政策」,大學各科的老師們,為了防止學生翹課,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學生表示一定好好上課。
  •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關」在京城,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42個子女,光兒子就有26個,這些孩子大多是朱元璋稱帝後所生,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地位,朱元璋從小對兒子們分封藩王,長大後各自帶兵鎮守邊疆,這些藩王手中各自都握有兵權,朱元璋給予兒子們最大的權利,甚至可以監督所管轄區的臣民。
  • 衰漫畫:老師防翹課卻防不住衰衰,不僅毫無破綻,還習得一技之長
    翹課對許多同學來說就像家常便飯,但其實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做法,屬於嚴重違紀行為,但該現象在校園內卻很難避免,所以老師們想到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應對學生的翹課行為,衰衰卻能衝破層層障礙繼續翹課,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一起進入今天的故事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