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子們都是什麼人撫養長大的

2021-01-10 一壺香茗

我們都知道,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由自己生身父母撫養成人的。所謂;誰家的娃,誰家抱。而在清朝,降生在皇宮大內,那些富貴逼人的皇子們,也是由自己生身父母撫養的嗎?答案居然是否定的!這也是清朝獨有的特色。歷朝歷代的皇子們,都是由生母撫養長大,只有清朝,把這看似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給否定了。這是為什麼呢?

滿清八旗入關,徹底統一中原之後,對前朝政權是如何被顛覆的,做出了深刻的反省,最後總結出顛覆政權的五種可能性。

一、外戚專權,二、太監幹政,三、武將起兵造反,四、人民起義。五、異族入侵。

同時也相對的制定出,如何預防這五種顛覆政權可能性的辦法。

歷朝歷代,關於太監幹政的事件,數不勝數;最有名的東漢末年的『十常侍』,明朝的九千歲『魏忠賢』等等。

對於太監幹政,滿清的節制方法是:不讓太監這個群體讀書,和學習文化。他們唯一需要學習的,就是對皇家的忠誠。事實證明,滿清的這個方法相當有效。在整個清朝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太監能夠像他們的前輩一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對將領可能起兵造反,滿清的節制方法是;把練兵的將領,和統兵的將領剝離。滿清官兵的招收和訓練,都由專門的將領負責。而在發生戰事的時候,再換一批將領統領士兵們進行爭戰。

這樣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將領對官兵的統治力。這種方法也的確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對於人民起義,起因多種多樣,但關鍵還是;百姓們無地可種,無糧果腹。這也是『康熙』對『鰲拜』等朝廷勳貴圈地深惡痛絕的原因。節制方法;調節民生,愚民,兵力壓制等多種方法。

對於異族入侵,滿清本身就是異族,但是他們比蒙元做的要好得多。滿漢融合,做的也相當不錯。唯一需要提防的異族,就剩下草原上的蒙古人了。滿清採用的是最古老的辦法:『和親』!在整個清王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一共有七十多位格格,遠嫁蒙古。

比較有名的是:『榮憲公主』,這位『榮憲公主』極受康熙的喜愛,康熙對子女的教育和封賞都很嚴格,但卻特別破例,恩賜給這個女兒「固倫」的封位,而這位備受恩寵的『固倫榮憲公主』也遠嫁給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最終,也沒有逃脫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命運。後來,《康熙王朝》電視劇經過藝術加工後,改編成『藍齊格格』嫁給葛爾丹。而真正的歷史中,『康熙』並沒有把任何一位格格嫁給『葛爾丹』。

所謂外戚;就是皇帝母親一方的親戚。許多皇帝早逝,太子幼年繼位,於是就出現了母后鄰朝,垂簾聽政的情況。這也給外戚幹政,提供了土壤。歷史上出現許多因為外戚幹政,導致王朝衰頹,甚至覆滅的悲劇。

對於外戚專權;滿清的節制方法是:妃嬪誕下的皇子,生母無權撫養!而是由指定的嬪妃,或朝中的大臣撫養。

皇長子:胤褆,生母惠妃納喇氏,由內務府大臣『噶禮』,撫養。

皇三子:胤祉,生母榮妃馬佳氏,由內大臣『綽爾濟』撫養。

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生母德妃烏雅氏,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

這種方法雖然很殘酷,但卻很有效。比如『雍正』:

他對生母『德妃烏雅氏』就比較疏遠,對養母卻惦念有加。在回憶養母『佟佳氏』時,曾感念其「撫衝齡而顧復,備蒙鞠育之仁,溯十載之劬勞,莫報生成之德」。

生在帝王之家,雖然享受無邊的富貴,卻要面對骨肉分離的痛苦,雖然擁有莫大的權勢,卻要隨時提防各種陰謀詭計,甚至粉身碎骨的下場!正所謂福兮禍所倚。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子等級是怎麼劃分的?原來導演們都在忽悠
    古代皇宮裡面的等級制度十分嚴謹,任何一個小小的部門或者機構都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就像是身份尊貴的皇子也是如此。清朝時經常將皇上的兒子稱為阿哥了,其實這並不能體現出阿哥的身份,那麼清朝的皇子到底是劃為幾個等級呢?也許看完後你就會明白了,原來導演們都在忽悠我們。
  • 清朝皇子們的等級,究竟是如何劃分的?宗室爵位只有一個最為顯赫
    哈嘍大家好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存在296年,經歷了11代12位皇帝,在這個戒律森嚴的皇宮,每個人都是按照等級進行劃分,那麼清朝皇子們的等級究竟是怎麼劃分的呢清朝皇子們的等級清朝皇子的等級怎麼劃分呢?
  • 她是雍正唯一的胞妹,皇太后親自撫養長大,被超封為固倫公主
    大家都知道,雍正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為康熙生下了六個兒女,其中包括三個女兒,分別是皇七女、皇九女與皇十二女。然而,皇七女與皇十二女都沒有活到成年,由此,剩下的皇九女便成了雍正唯一的妹妹,她就是固倫溫憲公主。
  • 明朝的皇子最舒服,清朝的皇子四更天起床苦讀,一般人幹不了!
    中國古代社會大部分都是帝制,皇帝一言九鼎,被稱為九五之尊,皇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皇帝的兒子被成為皇子,他們的地位也是備受尊崇的,很多人都認為皇子的生活是最舒服的,過著優越的生活。這種想法也是存在的,特別是在明朝,因為明朝是嫡長子繼承制度,所以會選擇嫡子或者長子為太子,剩下的皇子都會被封為親王,成年之後都會被派遣都番地,開始由國家供養,王位還會繼承世襲下去。條件是非常優越的。明朝的皇子是最幸福的。但是歷史上,皇子待遇最差的要數清朝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清朝出身高貴的兩位皇子,同父同母,卻成為了一輩子的死敵!
    喜歡看清朝類型電視劇的朋友們對這段歷史一定非常的了解,前幾年的一部穿越劇讓我們徹底的見證了當時的慘烈景象,如果說在清朝當中,關於皇子們繼承的故事也就是這一段非常的有看點,因為九子奪嫡這件事情不是在哪一個朝代都可以碰到的,而在這場暗鬥當中參與的又何止是這些皇子們,還有他們各自背後的種種勢力
  • 「汝可信手拈出,令諸皇子誦讀」,清朝對皇子為何如此嚴格?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家對於皇子的教育是極為嚴格的,因為皇子是未來繼承者,將是社會最高統治者。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所有的才能和學識關乎的是天下的未來。雖然說歷朝歷代對於皇子的教育都極為重視和嚴格,都有一定的制度,但是要論起哪一個朝代對皇子最嚴格,當屬清朝。
  •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關」在京城,不許離京,利弊一目了然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共有42個子女,光兒子就有26個,這些孩子大多是朱元璋稱帝後所生,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地位,朱元璋從小對兒子們分封藩王,長大後各自帶兵鎮守邊疆,這些藩王手中各自都握有兵權,朱元璋給予兒子們最大的權利,甚至可以監督所管轄區的臣民。
  • 明朝26皇子守邊疆不許進京,清朝皇子不許離京半步,優劣一目了然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42個孩子,光是兒子就有26個,這些孩子中的大多數都是在朱元璋稱帝之後出生的,為了鞏固朱家的皇權,朱元璋從小的時候就分封藩屬,長大後分別帶兵鎮守邊疆,這些藩屬手中都握著兵權,朱元璋給兒子們最大的權力,他們甚至可以監督管轄範圍內的臣民。
  • 康熙帝的五皇子很有實力,為何沒有參與奪嫡?
    他們的母親都是宜妃郭羅氏,二人的感情相對而言是不錯的。從九阿哥的奪嫡之路來看,五阿哥是有絕對的實力以及能力來爭奪帝位的。那最終是什麼結果沒有讓他走上奪嫡之路呢?接下來請聽本人的分析。在當時很多人認為他是裝出來的,可從後面他沒有參加九龍奪嫡的事件,人們才逐漸看出胤祺真的是一個不好功名利祿的人。他在徵討噶爾丹立的功勳只不過是想為大清打下更多的土地。撫養胤祺的人才是胤祺最大的後臺,胤祺的背景之深遠不止其母親。他的母親是康熙皇帝冊封的「惠宜德榮」四妃之一,在先後的排名上,他的母親郭絡羅氏在後宮的地位不亞於雍正的生母德妃。
  • 清朝時,為何女子從貴人升為嬪都狂喜?除身份變化還有3大特權
    在古代,人分為三六九等,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後宮也不例外,雖說都是皇帝的女人,但這地位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拿清朝來說,後宮就分為皇后和妃嬪。妃嬪又分為三等,地位比較高的是皇貴妃、貴妃,然後是妃、嬪,最後是貴人、常在、答應。
  • 幾千年來,皇子、諸王造反時有發生,為何唯獨清朝沒有發生?
    歷史上這樣的事件數不勝數,但是有一個朝代卻是非常的特殊,竟然沒有任何皇子以及諸侯造反的事件發生。這個特殊的朝代就是清朝。清朝存在的時間將近300年,其中一共傳承了十二任皇帝。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每一任皇帝在位期間,就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這就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清朝到底是憑藉什麼讓各個朝代都會發生的事情,在他這裡沒有了聲響呢?
  • 清朝貴人晉升嬪為什麼會如此高興 嬪的三大特權了解一下
    在古代,人分為三六九等,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後宮也不例外,雖說都是皇帝的女人,但這地位有著很大的差距。就拿清朝來說,後宮就分為皇后和妃嬪。妃嬪又分為三等,地位比較高的是皇貴妃、貴妃,然後是妃、嬪,最後是貴人、常在、答應。
  • 清朝毫無根基的皇子胤祹,為何雍正不敢惹?其後臺連康熙都要敬著
    九子奪嫡之後,大部分皇子都受到了雍正的清算,而他卻安然無恙,一直活到79歲,才離開人世。與此同時,胤祹的母親更是活到了97歲,成為康熙最長壽的妃子。這母子究竟有什麼樣的長壽秘訣?又是什麼原因讓胤祹在九子奪子中安然無恙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康熙的九位皇子為何要拼了命爭奪皇位,卻不願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由於衛氏的出身太過於卑賤,胤禩從小是被康熙交由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撫養長大的,於是胤禩與胤褆之間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在康熙「一廢皇太子」後,胤褆因為「魘鎮」胤礽被康熙下令削宗奪爵,圈禁終身,而此前支持胤褆的惠妃那拉氏母家,也就是葉赫那拉氏家族,全部導向了支持胤禩,這其中就包括權臣明珠及其子翰林院掌院學士納蘭揆敘。
  • 她是安親王的外孫女,與八皇子門當戶對,卻早早結束了自己一生
    在我國清朝290多年的歷史中,康熙皇帝曾在歷史上創下多次之最,他的妃子和後代數量在大清都排在首位。因此,挑選自己的繼承人成為了康熙最大的一個難題。當時皇四子和皇八子之間的爭奪十分激烈。最終皇四子繼承了康熙的皇位,但奇怪的是雍正登基後卻一直沒有將八皇子刺死,而是將八福晉挫骨揚灰,這是為什麼呢?八福晉郭絡羅氏是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她的身份十分高貴,而在她兩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因病逝世了,隨後就被外公安親王帶回家中撫養,當時安親王已年過半百,但還是非常疼愛自己這位外孫女,將她視為自己的長孫掌上明珠也。
  • 清朝人都這樣做
    作為帝制中國時代最後一個王朝的清朝,由於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清朝人在大體傳承以往歷代生育禮俗的基礎上,又因民族、地域風俗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又有所創新。其中,有些生育禮俗,已隨著文明和科技的進步,而日漸消逝;有些生育禮俗,即便在當今社會,仍傳承不衰。下面,文史君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清朝時都有哪些生育禮俗?它們分別蘊含了父母家人什麼樣的希望和祈盼?
  • 蜜兒十歲後被誰撫養長大
    蜜兒十歲後被誰撫養長大?這是遇見逆水寒逐墨韻科舉答題中的一題,科舉答題涉及題目眾多,很多小夥伴並不是每一題都知道答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蜜兒十歲後被誰撫養長大】正確答案,一起看看吧! 蜜兒十歲後被誰撫養長大?
  • 意想不到,小皇子們也能玩這些
    在沒有電視、平板,更沒有電子遊戲的年代裡,清宮裡位高權重的「娃娃皇帝」,小時候都玩些什麼呢?這些乳臭未乾的清皇帝,雖從小就被打上了「天子"的標籤,可他們也和平常孩童一樣貪玩!▲郎世寧等 《弘曆雪景行樂圖軸》局部 清晚清皇帝多為年幼登基:同治6歲登基,光緒4歲登基,末代皇帝宣統登基時只有3歲。
  • 清朝吸取明朝教訓,運用多項舉措,加強皇權的統治
    清朝這個封建王朝在雍正皇帝的時候就大力想實現孔丘那個理想主義的君臣範兒式的某些政治主張。基本上有三個特產相當明顯:不管前金和後金的一些特點,它都有點蒙古汗清朝汲取了明朝的教訓。對於宦官專權管控的更嚴,限制更加苛刻。
  • 姐妹倆都嫁康熙,一人封后撫養雍正,一人封皇貴妃帶過乾隆
    歷史上姐妹倆都嫁給同一皇帝的情況,並不少見。不過姐妹倆嫁給同一皇帝後,一人得以封后,一人最終被封為皇貴妃。更重要的是,姐妹倆還分別撫養過兩代皇帝。這樣的情況,可就罕見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姐妹倆。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給一個人上尊諡,在冊文中這樣提到:「撫衝齡而顧復、備蒙鞠育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