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先生:雍正與他的紫砂壺

2020-12-22 紫先生

對於雍正,大家對其的印象大概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雍正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極為勤政、愛民、節儉的偉大改革家形象。

《君臨天下》當中,江華飾演的那個心機決絕、迷戀權力享受、不擇手段卻又執政能力高明、渴望一個黃金盛世的雍正,反而更加接近於歷史上真正的雍正帝。

但是我們不提雍正是否偉大、賢德,只探討雍正對於紫砂壺的事情。雍正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愛玩的主兒了。

皇上可不是好當的,想當好一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更難,但是他又想玩,怎麼辦呢?雍正想了個辦法,讓宮廷畫師畫出自己出去時候的樣子。沒事看看,至少能讓自己精神興奮。

故宮裡留下最多行樂圖的,也是雍正。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尺寸稍異的各式雍正行樂圖冊共6套。

今天想找點刺激,去插個老虎玩玩吧。

啊!老虎沒打過,但是我動了殺心,算了,修一分鐘的佛,懺悔一下。

來玩吧,我又是你們的好朋友了。

由此可見雍正想法之超前,有多愛玩。

換題轉過來,雍正對紫砂的理解應該說是十分超前的,重視的是紫砂泥料的材質美,而不是追求過分的裝飾美。所以雍正朝的紫砂壺作品多數不入媚俗,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現,表現出難得的文雅脫俗的風格。

宜興窯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

壺直口,略呈長方形。器身方中見圓,圓中見長方。彎流,方柄,壼門足。出沿式蓋,方亭式鈕。壺為紫砂內胎,外髹黑漆,並以金彩繪畫。壺身描金漆繪保存完好,蓋上則大部分脫落。壺身四面所繪內容為山水樓閣圖,壺柄和流上繪製梅花。

以漆髹飾紫砂壺始於明代,清雍正年間吸收了漆畫中重彩描金的技法,將壺體裝飾得金碧輝煌。

此壺造型大氣,構圖飽滿,描金漆畫精美異常,富麗堂皇,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是故宮博物院僅存的雍正朝紫砂胎描金彩繪壺。

宜興窯紫砂柿蒂起花扁壺

壺闊口,圓肩,扁腹,短直流,粗環柄。蓋面突起浮雕的柿蒂紋。淺赭色調砂泥,布滿白砂點,砂泥顆粒較粗,但粗而不澀。

浮雕的柿蒂紋具有典型的晚明風格,明墓出土的紫砂壺和宜興窯址出土的殘器中多有柿蒂紋裝飾的壺流或壺蓋。此壺浮雕的柿蒂紋周邊翻卷,有一定的厚度,使光潔素雅的壺體增添了圓雕的神韻。

宜興窯紫砂圓壺

壺敞口,直頸,鼓腹,下部略收,圈足,蓋微鼓,圓珠鈕。口、足、蓋上的三條弦紋線條流暢,壺流彎曲有致。砂質堅實,深紫色砂泥中摻雜細密的黃砂點,看似很粗,撫之極細。此壺形制古樸,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現,代表了雍正時期宮廷紫砂壺文雅脫俗的風格。

宜興窯紫砂端把茶壺

壺圓形,短頸,圈足。口、流、柄的高度一致。紫色砂泥,細膩光潤。

雍正時期宜興窯向宮廷進貢的紫砂壺多是以造形、泥色取勝的素壺,光素古樸中更能顯示出紫砂壺肌理的自然之美。

宜興窯紫砂扁圓壺

壺直頸,扁圓腹,平底,短彎流,曲柄。紫色砂泥,質地細潤,壺體光素無紋。

此壺造型規整,沉穩端莊,製作精細,充分展現雍正朝宮廷紫砂器的天然泥色之美。

相關焦點

  • 紫砂壺—紫先生:顧景舟花了三年配壺蓋?!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的確是近現代的紫砂壺宗師顧景舟老師為了配一個壺蓋,花了三年的時間,那麼大家一定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麼壺讓大師如此重視?究竟是多大的難度讓大師也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在1988年的春天,收藏名家中的愛壺痴迷者唐國新在黃山的一個小吃店看到了一把紫砂壺,憑藉自己非凡的眼力以及經驗,他深知自己遇到寶了。 於是藉機仔細的翻看了這把紫砂壺後,他自己已經確信這就是嘉慶、道光年間的制壺大家邵大亨的壺。 其中「大亨」二字像世間所有動人的事物一齊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哪怕壺蓋已然殘破,但是他依舊和持有者交涉,後用80元買下了這把壺。
  • 紫先生告訴你陳腐的重要性
    之前紫先生給大家說了很多關於泥料的知識,相信大家對於泥料也有了一些基礎的知識,可以說泥料直接決定了一把壺的好壞,好的泥料養出溫潤如玉,渾然天成。壞的則是一言難盡。今天紫先生帶領大家再進一步的了解泥料,這也是泥料成型的關鍵步驟「陳腐」。 陳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陳腐,在接觸紫砂泥料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泥料陳腐的時間越久,泥料就越好。到底陳腐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陳腐的時間長短真的會影響紫砂壺的質量嗎?
  • 紫先生「2020年度最靚美壺」大徵集
    #紫先生紫砂壺紫先生收集大家不同的心愛美壺,由我們為大家呈現,讓更多的朋友看到,分享壺友們的養壺經歷,分享壺友們的養壺心血,分享壺友們的養壺美照!我的仿古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每天只要一停下,就是捧著他,也不讓別人碰,生怕碰到磕到。
  • 紫先生小課堂——石黃究竟是什麼?石黃能不能做壺?
    #紫先生紫砂壺今天紫先生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這。什麼是石黃?石黃,是有殼、幔、核的蛋狀結構天然礦物,可溶於水。其內核形色如蛋黃,外殼色黑褐、硬如鐵。近現代紫砂宗師顧景舟稱其為「煙癟只」,說其似舊時盛放黃菸絲的黑不溜秋皮袋。
  • 紫先生—紫砂壺賞析:蔣澤軍 梅竹雙親
    今天紫先生將要新開一個系列,紫先生將會把自己覺得美的、贊的壺拿出來與各位壺友分享探討,一起交流它究竟美在何處,且細究老師製作時的內心思考。
  • 紫砂壺知識
    中國人對紫砂壺的推崇之情由來以久。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的範蠡——「陶朱公」,但真正製成壺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間以後。
  • 以堂號之名落款的紫砂壺,一定要好好保存!
    而這還得先從他的主人說起。 國李景康、張虹《陽羨砂壺圖考》載:「牧仲曾遊宜興東坡書院,前有石坊,題曰『東坡先生買田處』,牧仲中丞手筆也。」 並曰「砂壺傳器,有『清德堂』篆印者,相必為宋犖遊宜時所定製。以牧仲名高,故後世仿其堂號制壺者甚夥。」
  • 紫砂壺名家
    他以白泥或紫泥作胎,仿宋鈞窯瓷器造型及其乳濁釉,器型有盆、奩、架、瓶、盂、尊、爐等,釉色以天青、天藍、芸豆紅等居多,亦見葡萄紫、灰藍色等珍貴品種,世稱「歐窯」,製品稱「宜鈞」。明代中早期,歐窯仿製鈞窯製品,時享譽盛名,而後又仿哥窯、汝窯等官窯製品。因其最早仿製鈞窯製品,故世稱宜鈞。
  • 雍正王朝:為雍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的鄔先生,最後去到了哪裡?
    然而,就此斷定雍正與鄔先生往後就斷絕了聯繫,那也是大錯特錯的。至此以後這對昔日君臣之間默契的來來回回,可以簡單得用「神交」兩個字來概括。鄔先生說起這個鄔先生,天生也是個閒不住的主。本來嘛,讓一個奇計百出的鬼才,從此關在小院子裡一天三頓飯,讀書、洗腳、睡大覺,其餘什麼事情都不讓他摻和,這比殺了他還更讓他難受。
  • 【大象視界】史上最強紫砂壺在線拍賣即將舉槌!
    「敲章壺」,傳統線下紫砂壺的拍賣,也是參差不齊,某些地方也都存在著品質低下的紫砂壺價格虛高炒作的現象。而龘藏夏拍虎蘭堂紫砂專場還呈現了一件高振宇先生的力作,高振宇先生是周桂珍大師之子,父親高海庚也是紫砂藝術大師。1982年春,高振宇更是調入顧景舟工作室,直接跟隨顧老學習壺藝。
  • 第八篇:紫砂壺和陶瓷壺,喝茶注意事項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講紫砂壺和陶瓷壺!首先我們來講講兩者之間的原料:一、紫砂壺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紫泥:剛剛開採出的紫砂泥礦也叫紫砂陶土,深埋於宜興丁蜀鎮北的黃龍山、青龍山巖石層下面。也被叫「青泥」。原礦呈深紫、灰紫、暗紫紅色。紫砂泥的品種很多,有紫泥、底槽清和烏泥等。
  • 一人一座紫砂壺博物館,怎一個「壕」字了得!
    數百年來,紫砂壺不僅備受歷朝文人墨客喜愛,還深得歷代收藏大家青睞。尤其是名家大師的紫砂壺作品,往往一壺難求。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聽其名,未得其顏」的大師紫砂壺,有些人不僅有,還不止一把,更甚至,數量多得足以建起一座自己的博物館!
  • 雍正登基連夜召見鄔先生,殺心起,鄔先生說三句話救了自己性命
    ,在這個過程中,鄔先生給田文鏡出了不少力,使他在雍正皇上那裡也很露臉。,雍正正想拿他開刀,於是借著鄔先生寫的這個奏章,正好治隆科多的罪。鄔先生憤然離去,後來被田文鏡請回來。因為田文鏡離不開鄔先生,沒有鄔先生,他就挨訓。別人寫的奏章,總是不入雍正的法眼。
  • 常月紅:用紫砂壺講述中國故事
    據了解,常月紅先生現為中國紫砂工藝美術師聯合會副會長、香港中華紫砂藝術協會主席、《中國紫砂專業人才》雜誌藝術顧問、《江蘇陶瓷》雜誌編委。紫砂壺文化的宣傳工作,對他來說既是工作更是使命。他用紫砂壺講述中國故事, 為紫砂壺的創新、行業發展和對外溝通做出了很大貢獻。
  • 老鐵匠紫砂壺的故事與真相
    由於沒人再需要訂製鐵器,他在鋪裡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鐵鏈子。…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生意也沒有好壞之分,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吃飯和喝茶。當你經過老鐵匠的門口,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樂呵呵地躺著,手裡是一部收音機,身旁的小木桌上放著一把紫砂壺。一天,一位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仔細鑑玩之下認定:此乃清代一位名家親手所作。商人驚喜不已,欲以十萬元的價格買下它。
  • 宜興紫砂壺別稱,你知道多少?
    [宜興砂壺] 宜興砂壺以時大彬制者為佳……。——《桃溪客語》卷三 吳騫  [紫沙宜興壺] 俄而長鬚奴提一紫沙宜興壺置几上。客竊笑其遽易粗品。——《野語》清·費南輝編。這是晚明文震亨《長物志》中對壺的評價,文中所指的壺,即我們今天習慣上所稱的紫砂壺,或稱宜興壺。  五百年來,紫砂壺的稱呼,並沒有統一的名稱。不同的稱呼,散見於各種史料中,俯拾即得,列舉如下。
  • 定製一把紫砂壺,為什麼價格那麼貴呢?自觀堂為你揭秘!
    紫砂壺在中國流傳了幾百年,泡茶色香味皆蘊,古樸的外觀,受到不少喝茶之士的喜愛。雖然紫砂壺的樣式種類多到數不清,但有個別的壺友,卻想要定製一把專屬自己的紫砂壺,聽到價格之後嘆為觀止。那麼,定製紫砂壺真的要這麼貴嗎?
  • 例數愛茶小姐姐最愛的紫砂壺top5,幫你挑一把心儀茶壺
    在馬連道混跡的時候,總是能碰到一些恬靜的愛茶的小姐姐諮詢什麼樣的紫砂壺適合她們呢?其實選一把趁手又好看的紫砂壺,對於喜歡社交的愛茶小姐姐是很必要的。話不多說,今天就排一排身邊小姐姐最中意的紫茶壺壺型:第五名:唐羽壺《唐羽壺》為光素器形,為創新系列作品中經典之佳作。創作構思源於唐代宮廷中的羽觴壺,它的造型與之非常貼近,唐人飲茶與今日沏茶不同,有點類似現在煮咖啡,因而壺的手柄一般都較細長,似有羽翼飛升之感。其創意也可以詮釋為唐代陸羽之壺。
  • 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紫砂壺的造型比較簡樸,為在壺的平面上發揮才華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陳曼生和楊彭年。清代嘉慶到光緒年間,是紫砂壺造型藝術發展的轉化期,此時以壺上鐫刻字畫為風尚。陳曼生精於字畫篆刻,紫砂壺受其影響,風格為之大變,式樣漸趨典雅適古,大多是簡樸的幾何造型,宜於壺面表現字畫藝術。
  • 歷代紫砂壺宗師泰鬥
    紫砂壺鼻祖「供春」  說供春是紫砂壺的鼻祖,是因為他對紫砂壺推廣的作用。  又名陳鴻壽,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於金石書畫以外,以設計紫砂壺最為人稱道,是中國第二代紫砂壺大師的領軍人物。主張制壺創新,因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