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雍正,大家對其的印象大概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雍正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極為勤政、愛民、節儉的偉大改革家形象。
《君臨天下》當中,江華飾演的那個心機決絕、迷戀權力享受、不擇手段卻又執政能力高明、渴望一個黃金盛世的雍正,反而更加接近於歷史上真正的雍正帝。
但是我們不提雍正是否偉大、賢德,只探討雍正對於紫砂壺的事情。雍正可以說是一位非常愛玩的主兒了。
皇上可不是好當的,想當好一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更難,但是他又想玩,怎麼辦呢?雍正想了個辦法,讓宮廷畫師畫出自己出去時候的樣子。沒事看看,至少能讓自己精神興奮。
故宮裡留下最多行樂圖的,也是雍正。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尺寸稍異的各式雍正行樂圖冊共6套。
今天想找點刺激,去插個老虎玩玩吧。
啊!老虎沒打過,但是我動了殺心,算了,修一分鐘的佛,懺悔一下。
來玩吧,我又是你們的好朋友了。
由此可見雍正想法之超前,有多愛玩。
換題轉過來,雍正對紫砂的理解應該說是十分超前的,重視的是紫砂泥料的材質美,而不是追求過分的裝飾美。所以雍正朝的紫砂壺作品多數不入媚俗,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現,表現出難得的文雅脫俗的風格。
宜興窯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
壺直口,略呈長方形。器身方中見圓,圓中見長方。彎流,方柄,壼門足。出沿式蓋,方亭式鈕。壺為紫砂內胎,外髹黑漆,並以金彩繪畫。壺身描金漆繪保存完好,蓋上則大部分脫落。壺身四面所繪內容為山水樓閣圖,壺柄和流上繪製梅花。
以漆髹飾紫砂壺始於明代,清雍正年間吸收了漆畫中重彩描金的技法,將壺體裝飾得金碧輝煌。
此壺造型大氣,構圖飽滿,描金漆畫精美異常,富麗堂皇,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是故宮博物院僅存的雍正朝紫砂胎描金彩繪壺。
宜興窯紫砂柿蒂起花扁壺
壺闊口,圓肩,扁腹,短直流,粗環柄。蓋面突起浮雕的柿蒂紋。淺赭色調砂泥,布滿白砂點,砂泥顆粒較粗,但粗而不澀。
浮雕的柿蒂紋具有典型的晚明風格,明墓出土的紫砂壺和宜興窯址出土的殘器中多有柿蒂紋裝飾的壺流或壺蓋。此壺浮雕的柿蒂紋周邊翻卷,有一定的厚度,使光潔素雅的壺體增添了圓雕的神韻。
宜興窯紫砂圓壺
壺敞口,直頸,鼓腹,下部略收,圈足,蓋微鼓,圓珠鈕。口、足、蓋上的三條弦紋線條流暢,壺流彎曲有致。砂質堅實,深紫色砂泥中摻雜細密的黃砂點,看似很粗,撫之極細。此壺形制古樸,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現,代表了雍正時期宮廷紫砂壺文雅脫俗的風格。
宜興窯紫砂端把茶壺
壺圓形,短頸,圈足。口、流、柄的高度一致。紫色砂泥,細膩光潤。
雍正時期宜興窯向宮廷進貢的紫砂壺多是以造形、泥色取勝的素壺,光素古樸中更能顯示出紫砂壺肌理的自然之美。
宜興窯紫砂扁圓壺
壺直頸,扁圓腹,平底,短彎流,曲柄。紫色砂泥,質地細潤,壺體光素無紋。
此壺造型規整,沉穩端莊,製作精細,充分展現雍正朝宮廷紫砂器的天然泥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