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別稱,你知道多少?

2021-03-02 紫砂壺鑑賞與收藏秘籍

 五百年來,紫砂壺的稱呼,並沒有統一的名稱。不同的稱呼,散見於各種史料中,俯拾即得,列舉如下。

  [瓦壺]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皆吳人。瓦壺如龔春、時大彬,價至二、三千錢。銅爐稱胡四,扇面稱何得之,錫器稱趙良壁,好事家爭購之。然其器實精良,非他工所及,其得名不虛也。——《居易錄》卷二十四 清·王士禎

  [宜興砂壺] 宜興砂壺以時大彬制者為佳……。——《履園叢話》卷十二 藝能 清·錢泳輯

  [宜興茗壺] 嘗謂友人錢小謝曰:「……宜興茗壺不能刻山水,雖摹古人畫本亦不佳。」數語真得此中甘苦者。——《墨林今話》卷十六 清·蔣寶齡

  [宜興茶壺] 臺灣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壺。供春者,吳頤山婢名,制宜興茶壺者,或作龔春,誤,一具用之數十年,則值金一笏。——《臺陽百詠注》清·周澍

  [宜興沙壺] 宜興沙壺創於吳氏之僕日供春者,及久而有名,人稱龔春,其弟子所制更工,聲聞益廣,京口談長益允謙為作傳。——《五石瓢》清·劉鑾

  [宜興砂注] 壺以宜興砂注為最,錫次之……——《五石瓢》清·劉鑾

  [陽羨磁壺] 自明季始盛,上者至與金玉等價。百餘年來,名輩既盡,時工所制,率粗俗不雅,或塗以丹黃,無一可入清玩者。——《桃溪客語》卷三 吳騫

  [紫沙宜興壺] 俄而長鬚奴提一紫沙宜興壺置几上。客竊笑其遽易粗品。——《野語》清·費南輝編。

  以上所述,不同的稱呼,均指的是宜興紫砂壺。但有些史料中所出現的罐、罌、瓶,指的就不是紫砂壺了,而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用來存放茶葉的器皿了。列舉如下:


  [紫砂新罐]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春箬舊封題穀雨,紫砂新罐買宜興……——《某伯子惠虎丘茗謝之》徐渭 該詩中的紫砂新罐,即是用來貯存茶葉的。

  [罌] 藏茶,茶宜箬葉而畏香藥。喜溫燥而忌冷溼。故收藏之家,先於清明時收買箬葉,揀其最青者,予焙極燥,以竹絲編之。每四片編為一塊聽用。又買宜興新堅大罌,可容茶十斤以上者。——《茶說》明·屠隆撰

  [茶瓶] 瓶或杭州或宜興所出,寬大而厚實者貯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減香氣。——《茶經》 明·張謙德撰

 「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適用。」這是晚明文震亨《長物志》中對壺的評價,文中所指的壺,即我們今天習慣上所稱的紫砂壺,或稱宜興壺。

  五百年來,紫砂壺的稱呼,並沒有統一的名稱。不同的稱呼,散見於各種史料中,俯拾即得,列舉如下。



  [甌注] 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大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造作,頗極精工。——《茶疏》明·許次紓著。

  [宜興罐、砂罐] 宜興罐,以龔春為上,時大彬次之,陳用卿又次之。錫注,以王元吉為上,歸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錫注,錫也。器方脫手,而一罐一注價五六金,則是砂與錫與價,其輕重正相等焉,豈非怪事!——《陶庵夢億》明·張岱著,卷二 砂罐錫注

  [荊溪壺] 茶疏煮,速如風雨。導至一室,明窗淨几,荊溪壺、成宣窯磁甌十餘種,皆精絕……——《陶庵夢億》明·張岱著,卷三 閔老子茶

  [時大彬罍] 自餘來陽羨,有客示以時大彬罍,甚小,而其價甚貴,餘心惡之,曰:必擊碎之為快。而所謂時大彬事,必屏諸四夷為快。——《明文海》書時大彬事,徐應雷

  [瓦瓶] 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吳人。瓦瓶如龔春、時大彬,價至二三千錢。龔春尤稱難得,黃質而膩,光華若玉。——《袁中郎隨筆》雜著卷·時尚

  [宜壺] 宜壺作者推龔春,同時高手時大彬。碧山銀搓濮謙竹,世間一藝俱通神。——《贈高侍讀澹人以宜壺二器並系以詩》陳維崧,《美術叢書》初集第三輯《陽羨名陶錄》黃賓虹、鄧實編,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

  [陽羨茗壺] 明人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一書。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一本關於宜興紫砂的專著。書中對紫砂壺的創始、源流、名家、派別等進行了論述。——《檀幾叢書》二集卷四十六,清·王晫 張潮編纂

  [茗注] 茗注莫妙於砂壺,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是人而知之矣。——《閒情偶寄》卷十一清·李漁

  [宜興泥壺] 近日一技之長,如雕竹則濮仲謙,螺甸則姜千裡,嘉興銅爐則張鳴岐,宜興泥壺則時大彬……——《池北偶談》卷十七 清·王士禎撰

『關於我們』


一個愛壺之人和他倡導的慢生活,

與平臺10萬多位壺友分享他的紫砂生活。

我的個人微信號 : 77222945

相關焦點

  • 宜興紫砂壺還有哪些別名?
    閒情雅致,壺中茶趣細看古代文人筆下的紫砂壺別稱「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供春最貴,第形不雅,亦無差小者,時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潔者,取以注茶,更為適用。」這是晚明文震亨《長物志》中對壺的評價,文中所指的壺,即我們今天習慣上所稱的紫砂壺,或稱宜興壺。
  • 最大的紫砂壺在哪裡?不是宜興,而在這兩個「挖牆腳」的鄰居家
    不過今天我說的世界之最的紫砂壺可是不在宜興,這也夠奇怪的,這兩個和壺相關的世界之最都不在宜興,不知道宜興人看到會傷心不,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壺——被稱為天下第一壺,是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造型建築,不在宜興的紫砂壺,算不算挖了宜興的牆角呢?
  • 紫砂壺的原產地是哪裡?很多人可能會回答「宜興」
    紫砂壺的原產地是哪裡?宜興的紫砂壺由來 關於紫砂壺的原產地的爭論 一直以來,都有一些壺友對宜興紫砂壺的原產地產生懷疑,有些專家說原產地在浙江,有些人專家說在雲南,也有部分專家說在溫州或者河南。 伴隨著紛紛擾擾的數百年,關於紫砂壺原產地的爭論也一直不斷。
  • 雲淡風輕紫砂壺,圍棋黑白木野狐,品其中味,修萬世心!
    紫砂,它幾乎能讓所有的人化異求同,超脫凡心,給你一種靜雅的生活。 紫砂壺,既是日常可親的實用品,可以斟茶倒水;又是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可以欣賞把玩。既能靜靜地守候在田間地頭,為辛苦勞作的農人消煩解渴,祛暑送涼;也能於風雅竹爐上,伴騷人墨客吟詩作畫、縱論古今。
  • 顧景舟款 六稜紫砂壺
    顧景舟(1915-1996),宜興川埠人,一代紫砂宗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本名景洲,別稱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1915年生於川埠上袁村陶藝世家。此件六稜紫砂壺顧景舟款,口徑約5釐米,高約10.5釐米,重約393克。壺口邊沿仿僧帽壺製作,壺身是六稜扁圓腹,線條明析工整,轉折合度,筋囊飽滿圓潤,圓中見方、方中寓圓,且以瓜為鈕。底款:顧景舟。整個壺的形態生動、工藝獨特精美;該壺成型難度高,造型挺拔有力,做工嚴謹,因此奠定了它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升值潛力。
  • 紫砂壺的12個使用誤區,你中招了嗎?
    品一杯茶,茶好、水好、器好,再加上合適的衝泡,絕對不會辜負你的期待。器為茶之父,作為品茗佳器的紫砂壺,其產生於宋代,成熟於明代,興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紫砂壺行話:「花貨」、「光貨」,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有這麼一句話:「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贊的就是茶具裡的宜興紫砂壺。紫砂壺誕生於明朝,從誕生之日起,便被世人追捧,既是茶具,又是收藏品。紫砂壺的造型,是由其特殊的製作方式決定的。它完全由工匠手工拍打身筒和泥片鑲接成型。
  • 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自觀堂
    提醒:如果你不太了解怎麼分辨紫砂壺的真假,千萬不要急著買!否則花冤枉錢卻買了假壺,用來喝茶還會嚴重危害你的身體健康!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紫砂是一種天然陶土,富含鐵、鈣、鈉、鉀、鋅等元素,長時間使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紫砂壺透氣性極強,即夏日隔夜不餿,並且紫砂壺能吸收茶的香氣,用常泡茶的紫砂壺偶爾不放茶葉,其水也有茶葉清香。
  • 歷代紫砂壺宗師泰鬥
    供春是跟僧人學做的壺,可能製造紫砂壺的年代要遠遠早於供春,宋代就有用紫砂製作的各種陶罐、陶壺,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於做紫砂壺出名的人。原為宜興進士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名仕,字克學,與蘇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進士,後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  據記載,吳頤山未中進士前,讀書宜興金沙寺(在今宜興湖滏鎮)。書僮供春「給使之暇」,發覺金沙寺僧人將製作陶缸陶甕的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製成壺樣。
  • 紫砂壺名家
    供春,又名龔春,江蘇宜興人,中國紫砂壺開創者。供春,初為吳頤山家僮,隨吳侍讀於宜興金沙寺。董翰,號後溪,江蘇宜興人,明萬曆初年宜興紫砂制陶名家。董翰制壺一改寺僧、供春以來的古拙風格,始造菱花式壺,極盡工巧。《陽羨名陶錄》認為四家中,董翰作工「文巧」,其餘三家「多古拙」。趙梁,又作趙良,江蘇宜興人,明萬曆初年宜興紫砂制壺四大家之一。明代壺中的提梁式,就是首先由他創製的。
  • 中國史上十大紫砂壺名家
    紫砂壺是我國傳統手工製品,也是具有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藏品。而且據說長時間使用紫砂壺喝水會對身體有益。所以我國紫砂壺市場是很廣闊的。不過市面上的紫砂壺都比不過手工製作的,而能手工製作紫砂壺的大師少之又少,下面是公布的中國十大紫砂壺名家。江蘇宜興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88年第二屆),是紫砂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
  • 紫砂壺知識
    中國人對紫砂壺的推崇之情由來以久。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的範蠡——「陶朱公」,但真正製成壺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間以後。
  • 遼寧省14個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
    這些城市的別稱你知道多少?有你的家鄉嗎?就讓我們來說一說吧!瀋陽市別稱:盛京、奉天 。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有2300年建城史。中國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共和國長子"、"東方魯爾"之美譽。大連
  • 宜興本地人用什麼茶養壺?
    紫砂壺天生是為紅茶準備的,要用紫砂壺,就得喝紅茶。要想品味好紅茶,必須是紫砂壺。——葉兆言《宜興紅茶》宜興有紫砂,也有好茶。提及宜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紫砂壺,但對宜興紅茶卻知之甚少。01宜興紅茶宜興(古稱陽羨)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宜興紅茶已是譽滿天下,茶聖陸羽首推給唐朝皇宮作為貢茶的就是「
  • 為什麼你家紫砂壺這麼貴?某寶才賣100塊!
    為什麼某寶的紫砂壺這麼便宜?動輒99包郵可以買到一整套,而且都是手工壺。乍一看這個題,很多不了解的人肯定會說便宜才是正常的,貴是奸商。 ▲某寶上價格低廉的紫砂壺這裡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某寶上100元以下的壺都不會是真正的手工壺,也不會是純正的紫砂泥料。話到這裡,肯定又有人會說,你憑什麼這麼大言不慚。
  • 見重藝林、視同珍玩的紫砂壺有什麼樣魅力,你選壺時看重什麼?
    這是李景康在《陽羨砂壺圖考》序中指出,宜興紫砂茗壺之所以從明正德年間就「見重藝林、視同珍玩」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點:首先點明紫砂壺的發展是為「瀹茗」,也就是泡茶而服務。第三點:點出與景德名瓷相異之處,更提出由於文人的參與製作,讓宜興紫砂壺別具「雅趣」至今發展不墜。以上李景康這段文字正代表從明正德年間到民國初年這 400 年間紫砂器工藝發展的特色。
  • 玩了這麼久的紫砂壺,你知道紫砂壺最怕什麼嗎?
    從明代以來,紫砂壺一直是茶人非常喜歡的泡茶工具,原因就在於使用紫砂壺泡茶有許多好處,包括提香、保溫等。同時,紫砂壺的使用也有許多講究和忌諱,只有用好了才能感受其中的樂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使用紫砂壺的一些忌諱、看看紫砂壺都「怕什麼」。
  • 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但是邵大亨的盛名遠不出鄉裡,丁壯便死於戰亂,故當時外省很少有人知道他。據說顧景舟老先生最崇拜的就是他。他的傳世作品有:「一捆竹」、「魚化龍」、「掇球」、「風卷葵」等名色,皆紫砂精品。邵大亨·大德鍾在上海、無錫、天津和杭州等城市都有良多專營宜興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陳鼎和、吳德盛、鐵畫軒、利用公司和葛德和。當時流行復古的風尚,仿秦漢瓦當、漢泉及西周蠡器銘文的拓本,常常用於紫砂壺上的飾文中。紫砂壺、器多次參展、參賽、並獲多個國際展覽會金獎,從而刺激了該行業的工藝發展。
  • 紫砂壺黑幕調查:百元"槍手壺"刻大師名章賣幾十萬
    攝涉惡旋渦中的制壺大師江蘇省宜興市是紫砂壺原產地,其生產的紫砂壺享譽世界,因此,宜興也以「陶都」聞名於世。根據江蘇省陶瓷行業協會、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宜興當地擁有正高級工藝美術師157人、高級工藝美術師424人、工藝美術師803人、助理工藝美術師3007人、工藝美術員2541人從事紫砂製品。
  • 茶具紫砂壺分類
    花貨 明花紫砂壺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這是因為紫砂壺透氣性好容易吸附,但也因茶就壺既也因壺就茶。玩紫砂壺的圈子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的規矩。而機車壺好歹還燒制一下讓材料瓷化一下,很多潮州紫砂茶具就是機車壺,市面上現在銷售的機車壺百分之八九十就是潮州紫砂壺。所以機車壺和灌漿壺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前面是紫砂壺的一些大致的材料製作之分和一些買家玩家的術語經驗。買柴不買紅,買粗不買細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