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警方會同上海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開展深度排查和集中打擊行動,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處60餘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再次暴露醫美行業一直存在的「黑藥品、黑醫生、黑診所」問題。(6月25日《新華社》)
據報導,在這些無證醫療美容診所裡,所謂「進口藥」多是走私入境的「水貨」,甚至是「三無產品」,「美容專家」可能是無行醫執照的「7天速成班學員」,「VIP診室」是居民樓裡連消毒設備也沒有的小隔間……可見,這樣的醫療美容診所用「黑藥品、黑醫生、黑診所」來形容,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近年來,隨著女性愛美從眾心理的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迷戀」上整形美容,不是割雙眼皮,就是做隆鼻手術。於是,一些整形美容機構也隨之應運而生,且生意異常火爆。
但據了解,眼下絕大部分的整形美容機構存有醫療技術力量跟不上、收費混亂、沒有建立醫療保險共保體等問題,因而,引發的醫療美容糾紛一直「居高不下」。一些消費者由於在一些費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做手術,一旦手術失敗,不但「花了錢」,而且還「毀了容」。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同時,由於這類非正規醫療美容醫院拿不出證據和醫療憑證,也給後續的調解工作帶來難處,投訴人維權往往是困難重重。有不少消費者因「投訴無門」而不得不「忍氣吞聲」,或「自認倒黴」。可以說,許多「醫療美容」機構是亂象叢生,飽受詬病。
因此,筆者以為,打擊「三黑」醫美診所需打「組合拳」。
首先,監管要盡職。衛生、工商、消協等部門要積極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要把對醫療美容機構的檢查作為一種常規工作,經常性、正常性地開展檢查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要嚴格把好審批關、準入關,確保非法「醫療美容」機構混入其中,坑害消費者。
其次,執法要從嚴。對「醫療美容」亂象要採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要查處一起,不妨實行「高額罰款」或列入「黑名單」的嚴懲重罰機制,讓其為自己的無良行為付出代價,從而倒閉其遵規守法,切實履行行業契約。
其三,收費要規範。物價部門要對那些肆意亂收費、惡意抬高價格的不法「醫療美容」機構要給予堅決查處,該罰款的罰款,該取締的要取締,絕不姑息、縱容,甚至聽之任之。
其四,維權要跟進。一旦遭遇「醫療美容」糾紛,消費者要積極大膽地向衛生、消協等部門如實反映,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切莫「做啞巴」「吃啞巴虧」,從而助長非法「醫療美容」機構的囂張氣焰。
當然,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也很重要。愛美女性在決定做美容手術之時,一定要選擇到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做整形美容手術,切不可貪圖便宜,或輕信醫術,而選擇非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從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和經濟損失。
筆者相信,只要打好監管、執法、規範和維權這一系列「組合拳」,就一定能打擊「三黑」醫美診所亂象,從而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