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胸」險

2020-12-23 新京報官微

黑機構、黑醫師、黑中介以及對醫美認知的「一摸黑」,讓「小琳們」徹底被裹挾。《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

文3889字,閱讀約需7.5分鐘

「我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毀了。」看著胸上兩道長蟲狀的疤痕,小琳越來越無法忍受。

這兩條疤痕是半年前的一場手術留下的。2020年5月,小琳花了近10萬元做了巨乳縮小手術,但沒想到的是,花費所有積蓄換來的是一場人生噩夢的開始。遲遲無法癒合的傷口、嚴重不對稱的乳暈和千瘡百孔的乳房讓小琳意識到——手術出問題了。

「噩夢」由此開始。

━━━━━

掉入「黑醫美」的深淵

「我記得那個醫生剛見我,就用原子筆在我胸上畫了個圈,說你的乳暈要提升到這個位置,現在想想有點搞笑,就是隨便畫的。」今年5月,小琳在嫂子的介紹下,走進了廣州一家寫字樓內的整形美容機構。簡單的面診之後,打著只有今天有折扣的幌子,醫生助理帶小琳去交了定金。

定金之後就是響個不停的催促電話,「再不做就沒優惠了、「不然定金就浪費了」、「錢不夠也可以分期付款」······多番銷售「轟炸」,再加上多年來被「巨乳症」困擾,小琳辦理分期貸款後走進了手術室。

是否要做縮乳手術,小琳之前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從青春期發育開始,小琳就比同齡人的乳房更大,隨之而來的是周圍人的指指點點,「就自卑啊,站在那裡不敢抬頭挺胸。」小琳說。除了別人的目光,不到一米六的小琳也承受著一些來自巨乳症帶來的病症困擾,胸部過大並且下垂,導致小琳的肩膀經常會被內衣帶勒得酸痛。

今年3月,一直羞於向家人啟齒的小琳和嫂子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做生活美容的嫂子給小琳推薦了一家醫美機構。「自己的親嫂子還會騙自己嗎?」小琳想。生活美容機構向醫美機構導流也是目前國內常見的一種醫美獲客方式,很多美容院、美甲店成為醫美機構的渠道商,以一定的優惠推薦來店顧客去合作的醫美機構進行醫美項目。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有著本質的差別,這種推薦渠道並無法保證醫美項目的安全性。

給小琳做修復手術的主刀醫生、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副會長吳毅平教授介紹,巨乳縮小術被定為難度級別最高的四級整形手術,即「操作過程複雜,難度高、風險大的美容外科項目」。根據原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可開展四級項目的機構必須是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和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

因為是親戚介紹,小琳並沒有了解醫院和醫生的資質。手術失敗後,小琳才在朋友的幫助下了解到,給她手術的機構只是一個門診部,沒有麻醉科,也並不具備四級手術資質。

超範圍經營一直以來是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生活美容機構違規開展醫美項目,醫美門診部、診所違規進行全麻手術,只能做一二級手術的機構,像是醫療美容門診部,打著醫院的旗號,超範圍做腹壁成形術、顴骨降低術、巨乳縮小術等三四級手術,甚至還有些沒有執照的機構,儀器、消毒、衛生環境等各方面規格都達不到標準的情況下招攬求美者……一些從業者利用醫美信息不對稱,瞄準了像小琳這樣對整形美容知之甚少的消費者,一個倉促的決定,年輕的女孩就被拉進了「黑醫美」的深淵。

━━━━━

醫美路上「一摸黑」

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5%的機構存在超範圍經營的現象,同時全國還有超過80000家生活美業店鋪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吳毅平教授指出,現在很多生活美容機構打「擦邊球」,經營雷射、注射等醫學美容範疇的項目,這其實都是違規的。

除了黑機構,還有黑醫師。據《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2019年醫美非法從業者有十萬名以上,合法醫師僅佔行業 28% 。

「有的醫生不具備資質,也沒有經驗,他就敢做,甚至通過這種方式『練手』,他們沒有對生命的敬畏和人權的尊重,脫離醫療本質太遠了,但別忘了醫療美容的本質還是醫療,不是『生意』。」吳毅平教授表示。

黑機構和黑醫師不是醫美亂象的全部,巨大的醫療美容市場面前,太多人想要分一杯羹,醫美黑中介是其中一環,並且頗具規模。線下的渠道中介大多是利用消費者對 「熟人」的信賴心理,引導消費者到黑機構或個人工作室甚至毫無消毒可能的酒店進行醫美項目。

小琳就是「熟人介紹」的典型代表,「親人把我帶去的,出了事我都不知道能說什麼。」小琳說。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據2020年中國醫美用戶對醫美機構的認知渠道調查,有近4成的用戶是在熟人介紹下選擇醫美機構,在認知渠道中所佔的比例最高。

線上渠道的中介則多是利用社交平臺、論壇貼吧、問答等方式,通過分享個人經歷以「打折、有內部資源等」吸引消費者添加好友,然後介紹給黑機構從而分傭。由於醫美垂直平臺(如新氧等)大多會核實進駐機構及醫生的資質,對平臺內容分享實行嚴格監管,黑醫美難以滲透。

據吳毅平教授介紹,這種靠中介渠道推薦獲得客源的醫院,被業內稱做渠道醫院,渠道醫院則會支付高額的回扣給中介。據艾瑞研究的數據,黑醫美的渠道佣金比例高達70%及以上。利益誘惑面前,吳毅平教授補充道:「我還曾經見過被黑醫美害了的受害者,又做起黑醫美中介去害別人的案例。」

同時,小琳對醫美知識的認知匱乏,也是讓黑醫美有機可乘的重要原因。「我嫂子做了十幾年美容,我覺得她肯定懂啊」,小琳強調。但實際上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完全不同,非手術類項目即輕醫美項目和手術類項目又有著千差萬別。像小琳這樣的消費者,不僅不了解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應該去正規醫美機構,而且對於哪些是輕醫美、微整形項目、哪些是高難度的手術類項目模糊不清。

小琳也不是個例,根據艾瑞用戶研究顯示,有60.9%用戶錯把手術類項目:抽脂、隆胸豐臀、手術 類面部整形、植髮錯認為輕醫美,顯著的認知錯位導致以美容院為代表的黑機構非常容易誘導消費者在黑場所開展醫美項目。

黑機構、黑醫師、黑中介以及對醫美認知的「一摸黑」,讓「小琳們」徹底被裹挾。《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2020年)》顯示, 醫療美容行業事故高發於黑醫美,平均每年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10萬人,且多數消費者投訴維權困難。

━━━━━

抓住「最後一根稻草」

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備受煎熬的「小琳」。

直到現在回想手術的過程,小琳還有些後怕。在門診部的手術室裡,小琳經歷了一臺長達8個小時的麻醉手術,實際上一般巨乳縮小手術時間不會超過5個小時。

但手術結果依然給小琳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她的乳房基本上看不得了,是一個毀損狀態,還不如術前。」吳毅平教授介紹。在此之後,帽子、圍巾、口罩和墨鏡成了小琳出門的標配,更多的時候是避免出門,不見任何人。「男朋友也和我分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術,我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毀了,變得很喪,沒有心思去上班,把自己封閉起來,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回憶起那段日子,小琳的眼睛一下子暗了下來。

「但是想到我死了父母怎麼辦啊,也許還能想想別的辦法。」小琳開始尋找可以做修復手術的正規醫美機構,想要抓住能讓自己回歸正常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但這並不容易。

找不到專業信賴的醫美機構、無力承擔昂貴的醫美修復費用、能做修復手術的醫生太少……今年4月,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曾做過一次調研,發現很多和小琳一樣的黑醫美受害者面臨著諸這樣那樣的現實問題。在新氧前期的調研中,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會長江華教授曾提到,他一年五分之三的手術都是在做修復手術,而且修復手術的費用遠遠高於首次手術。

「調研之後,我們發現黑醫美的受害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受到的傷害也不僅僅局限於我們一眼看到的身體所受的傷害,更多的還有心理的傷害,他們不敢站在陽光下。」新氧公益負責人介紹。於是,新氧決定啟動專門針對黑醫美受害者的公益項目的計劃。

5月29日,由新氧科技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聯合推出的、中國首個黑醫美修復救助公益項目正式啟動。新氧首期捐贈1000萬用於黑醫美等意外事故或先天畸形群體的救助,並先後在武漢同濟醫院、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成立公益救助基地,邀請專業醫美醫生加入公益行動。

━━━━━

尋回眼中的光亮

小琳就是新氧公益救助項目的的對象之一。

11月21日,小琳在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完成了巨乳縮小修復手術。

修復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吳毅平教授發現,小琳第一次接受的縮乳手術其實是個假手術,簡單上提之外,沒有對內部腺體做太多實質性操作,這反而讓修復手術醫生鬆了一口氣。原有結構破壞過多,修復手術則會變得難上加難。「不幸裡又有一些幸運吧,好在活過了第一次手術,又遇到了新氧公益救助項目。」小琳說。

乳房修復手術後的第五天,小琳努力在病床上坐正,一笑眼睛彎彎的,帶著一點害羞。她告訴記者:「我的胸救回來了。」一起回來的,還有小琳眼睛裡的亮光。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主任委員李世榮教授還記得,小琳第一次來面診時,從頭到尾都在哭,和術後回歸平靜的小琳判若兩人。如今,小琳坐在病床上,開始聊起以後的打算,除了要找一份工作,「我還想出去走一走,散散心。」小琳說。

修復救助公益項目在半年多時間收到了上百位救助申請,但多數人在申請中都會說「我不想整成誰,我就想做回普通人。」

目前,中整協新氧公益項目已經完成了多例修復,除了小琳之外,幫助46歲的貴州阿姨沈琳重建鼻子、幫助33歲的四川姑娘羅莉擺脫黑醫美後遺症······新氧科技表示,希望不僅能幫大眾找到合適的醫美機構和醫生,也可以為那些經濟困難又亟待醫美救助的群體提供必要的支持。「讓他們都能重回正常的生活,重新找回眼中的光亮。」

相關焦點

  • 醫美醫責險踐行理賠承諾!即科金融助推醫美行業規範建設
    「投保容易理賠難」 是醫美機構面對醫美醫責險最擔心的問題。投保機構的獲得感,終究還是需要通過理賠實現。用案例說話:以專業精神踐行理賠承諾近日,中國人保的「醫美醫師責任險」一例理賠案件,成功完成賠付,事故鑑定完成後,保險理賠僅用了3天。
  • 醫美手術示範,珠江醫美論道來「真」的
    南方網訊 2020年6月27日,由廣東省整形美容協會主辦,廣東韓妃醫療美容醫院承辦的「珠江醫美論道第2季」2020整形高峰論壇在廣州盛大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美大咖與行業精英代表巔峰對話、共襄盛會,深度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創新,倡導共建韓妃眼鼻學術基地並加盟提供技術援助。
  • 醫美內參|艾爾建美學緹顏中國上市;深圳51家醫美機構加入「正品...
    近來,深圳推出「三正規 放心美」活動,旨在向醫美消費者傳遞「正規醫美機構、正規醫生、正規產品」的治療理念,幫助提升安全風險意識,建立理性、科學的求美觀。目前深圳51家醫美機構加入「正品聯盟」。對於消費者而言,「正品聯盟」項目的啟動意味著醫美產業鏈多方將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信賴度,攜手維護消費者的求美過程中的安全性。在此過程中,各方也將引導消費者樹立「三正規」的科學求美觀念,保障自身的求美安全體驗,從需求的源頭上保障行業的健康生態。
  • 重倉醫美醫生資源,美團對醫美的理解更深了
    這就給無證行醫這類黑醫美留下了操作空間。 美團醫美發力醫生的價值意義 當醫生本人成為最重要的資產,數量有限的資深名醫和正規醫生在線下所能發揮的價值相對有限的情況下,醫生本人的問診線上化、消費者教育(醫美消費者)線上化,對提高醫生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效率、正面影響消費者的醫美認知就產生了重要意義。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於美麗與自信的需求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醫美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醫美平臺的高歌猛進。「雙十一」拆包裹的餘熱尚未過去,蹲直播、屯醫美的「小姐姐」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約醫美服務了。
  • 叮噹快藥與慕尼黑再保險達成戰略合作 深耕「醫+藥+險」領域
    在保險產品設計上,合作雙方依託叮噹快藥海量的問診、購藥需求,結合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健康險精準定價,著力打造覆蓋常見多發疾病及對症藥品的百萬醫藥保險產品,通過多種形式組合全面滿足用戶健康保險需求。在理賠環節,客戶無需提供線下病歷發票,即可在線直付結算,叮噹快藥通過在線問診、送藥到家一站式解決用戶健康問題,加強用戶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交互,並全面提升用戶體驗。
  • 驅動醫美線上化,新氧全面解碼醫美VR新生態
    而基於對醫美機構線上化轉型的具體需求洞察,新氧構建的醫美VR生態在未來將開展在逛店、參展、面診、內容等更多場景下的賦能。在蔡睿看來,新氧構建的醫美VR生態所解決的不僅是醫美機構線上化轉型的技術問題,同時也為醫美機構的品牌形象與價值帶來了升級,對於醫美機構的長遠發展有全方位助力。其最直接的價值在於通過全場景還原機構實景,直觀展示機構實力,幫助用戶建立信任。
  • 在「黑醫美」泛濫成災的當下,醫美行業應該如何發展?
    很多人求美意識很強,又不知道應該選擇信任誰。有的人因為預算不夠,從而通過朋友圈,聯繫了上了整容的微商。有的人選擇了信任朋友,結果卻被帶入非法的工作室,有的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不惜重金跨國整容,有的人對正規醫美機構不信任,反覆諮詢,最後仍是沒有下文。
  • 打造「醫美之都」 健康醫美行動宣言成都發布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10月25日,健康醫美行動宣言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新麗美醫療美容醫院進行了發布活動。成都市作為我省健康產業「主幹」核心增長極,著力打造「醫美之都」,鼓勵醫療美容產業高質量發展。此次活動旨在傳達健康醫美的精神,促進醫美行業走向規範化、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路,創新提出「健康醫美」新理念。省衛健委、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經信局、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等單位參加本次活動。
  • 公開揭露「醫美行業八大坑」 美唄要做「醫美網際網路界的京東」
    發布會上,美唄醫美創始人兼CEO龔連勝義揭「醫美行業八大坑」,並圍繞「科學嚴選」給出解決方案:投資一個億啟動「億起嚴選行動」、聯合多方成立「美嚴聯盟」發力嚴選、推出雙11重磅優惠,在業內掀起一陣雙11「正品風暴」,讓消費者放心美、推動行業規範化。此外,美唄醫美與華熙生物、鵬愛集團分別籤約戰略合作。
  • 直播成醫美平臺營銷利器 醫美直播強監管將至?
    這位專家也沒有提及供職的醫美機構的任何信息。上述兩種形式的醫美直播,在多個直播平臺上隨處可見。作為醫美第一股,新氧醫美的App頁面下方,「醫美有風險,求美需謹慎」的提示十分醒目。但是對美的追求,通過新氧App內直播數據就可見一斑。
  • 美唄發布丨做醫美產業的領導者,打造專業醫美人!
    前言:近日,國內頭部醫美諮詢平臺美唄進行了一場全體總動員的醫美知識競賽——「最強醫美人」。美唄一直以來的使命是「用科技和服務讓生活更美好」,此次比賽也旨在提高全員的醫美意識,提高員工醫美專業知識,更好地為求美者和機構服務。
  • 高校聯手醫院共建「醫美學院」,助力打造成都「醫美之都」
    據了解,高校和醫院聯手共建「醫美學院」,將著力於省內醫療美容學科專業建設、醫美人才培養、醫美科技創新項目落地,創建國家級重點醫美專科及西南地區區域醫美中心,培育服務西南、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高水平美容醫學品牌,為成都市打造全國領先、全球知名「醫美之都」提供人才和科研的強力支撐。
  • 2600家醫美醫院倒掉了,醫美賽道的選手們還能怎麼突圍?
    從醫美機構正在經歷的格局洗牌中,我們可以總結出醫美機構的應對措施,主要有三個方面,線上化、聚焦品類和推明星醫生的精細化運營。上面我也提到了線上化,為什麼說一定要做線上化,其實現今機構能夠找到做醫美推廣的渠道是非常多的,百度、醫美App,天貓、京東的平臺也有醫美的品類,再加上朋友圈、微店、抖音小視頻、線下美容店等。
  • 打造「醫、藥、險」服務閉環,九芝堂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0月25日,百年老字號九芝堂於創建370周年之際,在中國湖南長沙舉辦「互聯共生 醫動未來」九芝堂網際網路醫院上線發布會。他表示,九芝堂迄今已370年,從長沙坡子街的無名藥鋪,到如今已成為下轄30餘家分子公司、400多家連鎖門店,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醫藥上市企業;從清順治年間的坐堂問診,前店後廠,到近代的專注製藥,再到進軍再生醫學領域,布局網際網路醫院,九芝堂始終以人類健康需求為己任,秉承「藥者當付全力,醫者當問良心」的古訓,致力於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人類健康保駕護航。
  • 醫美直播平臺
    直播的盛行,各種直播平臺也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對於醫美行業來說適不適合直播,怎麼去選擇直播平臺都是機構老闆需要考慮的問題,今天我就針對這兩點表達一下我自己的觀點醫美行業適不適合直播毫無疑問,醫美行業是適合直播的
  • 1美App:攝圖網推出醫美行業VIP,未來的醫美創業模式不止是開診所!
    對於醫美行業來說,如今的營銷推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醫美人像圖稀缺、肖像權侵權糾紛頻發、醫院場景素材缺失、專業級人體結構與疾病素材匱乏等四大挑戰正困擾著眾多醫美營銷人員。
  • 暑期醫美潮年輕人易衝動消費?「黑醫美」坑的就是你
    近年來,隨著國內醫美熱興起,醫美消費成為準大學生們追趕的潮流,越來越多的00後選擇通過醫美平臺打造自己的"顏值工程",這也是每年"畢業季醫美潮"形成的重要原因。新氧平臺數據顯示,7月以來,超50%的新氧APP新增用戶為00後。其中,皮膚美容、注射美容、永久脫毛等"輕醫美",成為2020年畢業季最受歡迎的醫美項目。
  • 高校聯手醫院共建「醫美學院」 助力成都打造「醫美之都」
    據了解,2018年4月,成都市印發《加快醫療美容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通知》,就加快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打造全國領先、全球知名「醫美之都」,推出了加快聚集醫美人才、支持醫美企業創新發展壯大、引進醫美項目、優化醫美產業環境等方面的鼓勵政策和激勵措施。
  • 美顏相機發布「醫美體驗館」,成首款可調醫美參數的拍照App
    針對當下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微整形潮流,美顏相機的醫美體驗館功能上線,方便用戶定製專屬的醫美級自拍模式,不動刀、不打針,就可以通過拍照體驗微整形效果,實現「千人千面」的美麗。憑藉此功能,美顏相機也成為首款可以調整醫美參數的自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