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山之妙?入之峰迴路轉,遠觀風起波生。
老君山
洛陽老君山位於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裡處,原名景室山,是秦嶺餘脈八百裡伏牛山的主峰。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洛陽老君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景區。(攝影師 羅威)
四明山
四明山位於浙江省東部,是典型的地殼彎曲變形抬升形成的褶皺山。氣候微冷而溼潤,四季分明,景觀入勝,山奇水秀,聞名遐邇。給這座綿亙七個縣市的浙東名山籠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四明山雲蒸霞蔚,地處華東前沿,曾有中國第二廬山之稱。(攝影師 沈志鵬)
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諸位著名的道教高人。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攝影師 卞治和 中國臺灣)
佛光山
佛光山位於高雄市大樹區,是中外聞名的佛教勝地,有「南臺佛都」之號,由星雲法師率領弟子創建。其寺廟建築宏偉,並設立了佛教大學,以推廣佛法,佛光山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創辦人星雲法師為提倡「人間佛教」之道,一磚一瓦建立起佛光山,成為臺灣信眾最多、最富盛名的佛教聖地。(攝影師 劉瑩)
合歡山
合歡山地處南投縣與花蓮縣之交界,包括合歡主峰、東峰、西峰、南峰、北峰及合歡尖山、石門山、石門北山等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勢壯碩威武,山容秀麗多姿,有「山嶽典型」之美譽。山中生長著貴重的紅檜和肖楠等樹木,蒼鬱深蔚,盛夏如秋。臺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及大甲溪、大肚溪和立霧溪等均發源於此。(攝影師 張沛之)
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五臺山所在的山西處於黃土高原,地旱樹稀,由於視野裡滿是土黃色,被稱為金色世界。(攝影師 任文元)
阿里山
阿里山是臺灣的著名旅遊風景區,位於臺灣嘉義市,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景色非常雄偉壯觀。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裡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攝影師 王洪剛)
嶗山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古代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海拔1132.7米,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古語云:「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自春秋時期就雲集一批長期從事養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書曾載「吳王夫差嘗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戰國後期,嶗山已成為享譽國內的「東海仙山」。(攝影師 劉承思)
大別山
大別山位於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主峰是白馬尖,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大別山基本上位於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正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地理前提。大別山區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攝影師 曾欣)
——————————————
中國臺灣網圖片庫(pic.taiwan.cn)由中國臺灣網承建,致力於為媒體及攝影愛好者提供豐富而優質的圖片內容產品及專業服務。網站平臺採用先進的技術理念,分類詳盡實用,搜索簡明快捷,您可以快速準確地尋找到您所需要的圖片及新聞。同時,我們與多名優秀攝影師籤約,與臺灣、香港及國際知名圖庫合作,有良好的銷售平臺,可為您代理您的愛片。歡迎加入QQ群280415005與我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