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手掌握力預測你的壽命長度 如何進行肌肉力量訓練

2021-02-12 39減肥健身學院

歡迎點擊標題下方「39減肥-輕點」關注我們

  本文指導專家:周琴璐,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運動醫學教授。


  近兩年來,網上關於老人健身的新聞時有報導,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小老頭們紛紛亮出了肌肉,驚呆了網絡前久坐少運動的小夥伴們。肌肉對人體有多重要?肌肉力量訓練該怎麼練才是科學合理的?老人開始練肌肉,真的可以嗎?針對這些話題39健康網編輯採訪了,北京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運動營養學教授。

  不可被忽視的力量訓練

  周琴璐教授介紹說運動最基本的分類有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等。力量訓練大多數屬於人們常認為的「無氧運動」,例如健美運動員、舉重運動員的大強度力量訓練等等,其實這種看法也不完全,力量訓練可以控制在有氧力量訓練水平內,含有「有氧」的成分。最新的美國糖尿病協會和運動醫學處方指南裡為老年人或病人做的力量訓練處方水平基本在有氧訓練範圍內。中國傳統的一些運動例如八段錦,武術對抗(兩人推手)等都屬於比較柔和的力量訓練。

  不只是年輕人,中老年人也需要肌肉力量訓練。儘管我們可以時有在新聞上看到老年人肌肉訓練的成果秀,但事實上,中國絕大多數的老年人,甚至是中、青年人的肌肉力量訓練都是十分不足的。而肌肉力量對健康與生命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力量是健康的重要指標


  根據周琴璐教授介紹,肌肉(三類心肌、骨骼橫紋肌和內臟平滑肌等)是生命的重要動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減少和功能減退,表現出來就是人體的衰老。平日我們肉眼見到的外在肌肉都是橫紋肌,它是可以由我們主管願望支配的,我們也可以見到它越來越少,也能感覺越來越沒有力量。

  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最新發表的一篇來自加拿大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文章顯示,握力是比血壓能更好地預測未來心臟健康風險的指標,研究人員在十餘年時間裡對17個國家, 14萬多人進行了跟蹤研究,發現女士在20幾歲時握力約為34公斤,70歲時下降到24公斤左右,男士們20幾歲時握力為54公斤,70歲時降到38公斤。手掌握力和所有因素的死亡率存在負相關關係,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非心血管病死亡率、心肌梗塞和中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相關關係。握力每減少5公斤對應早亡的風險比就增長16%,致命性心臟病風險比增加17%,中風風險比增加9%。也就是說手握力差的人得心臟病、中風、早逝的概率會顯著增加。

  周琴璐教授說表面上看,這個研究只是關於手掌握力變化與疾病的關係,事實上握力只是冰山一角,手握力的衰減意味著全身其他部分的肌肉力量都在下降。也就是說肌肉力量與健康、生命質量、生命長度息息相關。因此不是說只需要鍛鍊手握力就能解決健康問題,你需要全身協調的各個部位的肌肉訓練。

  傳統的有氧運動對肌肉訓練效果差

  國人長期以來更推崇有氧運動,輕視力量訓練:例如幾乎所有的醫生給肥胖患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的運動建議都只有走路有氧等有氧運動;加上大眾的刻板印象,提起肌肉力量訓練,就會想到健美運動員、舉重運動員大力量訓練等,因此肌肉力量訓練較長時間都不被歡迎和流行,這幾年才逐漸有變化。

  國外對力量訓練的重視程度一直都比較高,很多國家和地區甚至從高中開始,就培訓力量訓練的課程,提倡全民從年輕時期開始做肌肉力量訓練。而年輕時期開始練習,對體型和骨骼帶來的好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此外對於糖尿病人群,美國糖尿病學會明確地指出力量訓練對控制血糖的效果比只做有氧運動好。而我國的糖尿病學會的治療指南並沒有強調這一點。

  肌肉力量訓練運動已經被證明和有氧運動一樣(甚至更強)可以促進心血管健康、改善血糖調節能力等,同時對骨骼、關節和肌肉的強大更有幫助,能減少身體脂肪率,增加「瘦體重」(除去脂肪以外的其他體重,主要包括肌肉和骨骼),延緩身體運動功能喪失和衰老。要知道,走路、遊泳等常規的中低強度有氧運動對肌肉的訓練是不夠的。尤其是目前最受提倡的核心肌肉訓練,走路幾乎完全無法鍛鍊到。

  如何進行肌肉力量訓練更科學


  關於肌肉力量訓練,最近幾年逐漸明確的一個概念是,練習力量訓練的要點為先把核心肌肉練好,在脊柱骨盆核心部位穩定的情況下,再去練習四肢的肌肉。力量訓練主張小力量、多組數、長間隔的訓練方法。一般來說每個部位鍛鍊2-4組,每組能做到12-15個重複動作,每個動作30秒到數分鐘等是適合的強度和運動量。不同的動作及鍛鍊部位要求的時間長短不同。

  推薦運動:

  肌肉力量訓練需要在健身房裡由受過專門核心力量訓練的教練員指導下,進行力量訓練或者由運動康復專家開著的運動處方。

  從德國流傳開來的普拉提是非常好的力量訓練,普拉提動作以鍛鍊核心肌肉為主,輔以其他的四肢肌肉力量。有條件可以到專業機構學習了練習。

  最後周琴璐教授提醒廣大健身和運動愛好者,肌肉力量雖好,但是從安全健康的角來看,力量訓練必須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並且最好是受過運動康復訓練的專業人員指導。因為目前都市人、特別是白領人群大多數人都有頸椎腰椎的健康問題,如果不根據自身的情況盲目訓練,動作不恰當等,容易引起受傷。特別是老年朋友,不經常運動的情況下,貿然進行肌肉力量訓練可能會有健康風險。

  相關運動名詞解釋:


  有氧運動(Aerobics Activity)

  指軀幹、四肢等大肌肉群參與為主的有節律、較長時間、能夠維持在一個穩定狀態的身體活動,例如長跑、快走、騎車、遊泳等。這類活動形式需要氧氣參與能量供應,以有氧代謝功能為主,也叫耐力運動。時間維持數分鐘至數十分鐘。運動心率在(220-年齡)50-75% 次/分為大眾健身提倡的健身心率範圍。

  無氧運動(Anaerobics Activity):

  是指以無氧代謝功能為主的身體活動形式,一般為肌肉的強力收縮活動,因此不能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無氧運動可能會發生在有氧運動的末期、也是抗阻力肌肉力量訓練的重要形式。使用的能源是肌肉裡ATP,只能堅持十幾秒鐘,例如劉翔的100米跨欄。或者全力跑200米、400米,用乳酸代謝供能。運動心率可以達到220-年齡的最大心率。大眾健身時不提倡達到這樣高的心率的無氧運動。

  常見運動項目分分類參考:


  核心肌肉(Core Muscles):


  人體的運動和移動的力量的驅動始於身體軀幹的中心——脊柱,而能強化脊柱力量的一群軀幹內部的肌肉,我們叫它們核心肌群。核心肌群位在身體的中部,範圍涵蓋腹部、背部和骨盆部位,就大體上而言,核心肌群就是俗稱的腹、背肌群。

  人體的肌肉使用順序為:核心肌群>脊髓神經傳導>具體所使用的肌肉。核心肌群的功能越強,人體在運動時的屈、伸、跳躍、轉體等動作,所能徵召的肌肉纖維就越多,運動反應過程越短,速度就越快、力量也越強。因此核心肌肉是整個身體運動的基石,如果沒有穩定有力的核心肌肉,四肢力量變弱,鍛鍊也容易受傷。

  核心肌群包括:

  深層的核心肌群:特點為小、短、薄,且與脊椎相連,主要功能為維持脊椎的穩定,例如腹橫肌和背面的多裂肌。

  淺層的核心肌群:特點為大、長,主要負責身體的前屈、後仰、左右扭轉。例如,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背部伸肌群、臀屈肌等。

相關焦點

  • 如何使用毛巾來進行驚人的握力訓練
    為何要練握力呢?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疑問!握力除了關係到許多訓練動作之外,它還會引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你想想看,凡舉平常的扭轉喇叭鎖、提袋子或抓握杯子等等都會用到握力;訓練時有推跟拉的動作也都會用到它,所以,握力訓練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卻又容易忽略的一環。
  • 握力訓練:10個方法提升你的握力
    ,其實,我們所做的每個動作都是透過雙手把力量傳遞出去,因此我們必須要像對待其他肌肉一樣對待雙手並將它們訓練起來,這是對我們是非常有好處的。在做前臂訓練時,可以採用手腕彎舉以及伸展的一些動作,不過,手腕的彎曲與抓握畢竟是不同動作,將手握起的動作是由手指的屈肌再加上手臂的蚓狀肌和手掌上的一些小肌肉等,並且共同控制整隻手而完成,因此,要增加握力,還是要採用以抓握的方式來增強訓練,除了手腕彎曲以及伸展動作外,更要藉助握力來練習器材來加強訓練。
  • 上肢訓練的致命盲區:手掌力量!內附詳細訓練教程
    其實,手掌的力量在我們生活、運動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每次移動外界物體,或以手掌支撐進行身體運動,我們的手掌都是力量產生、傳導的關鍵。其次,在進行上肢訓練,例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臥推等動作時,手腕的狀態與手掌的姿態都會影響力的傳導(Majima et al,2008),從而影響我們的力量、動作執行的效率以及各個參與運動的關節狀態;換句話說,當手掌無力、位置不理想,我們進行上肢訓練的表現會受到影響,同時受傷的風險也會增加!如何針對手掌力量進行訓練?
  • 全身力量的指標|握力與股四頭肌力量:你健康問題的徵兆
    握力,為什麼是衡量全身力量的替代指標?握力的力量大小是由我們手和前臂肌肉的力量所決定的。有研究表明,手掌和前臂的厚度與我們全身骨骼肌的質量有很大關聯。本研究結果表明,健康成年人的手部肌肉厚度與全身和/或闌尾骨骼肌質量有關。由此,長期以來,握力一直被用作衡量全身力量的替代指標。握力大小,為什麼成為預測健康狀況的指標?
  • 手掌的力量竟與死亡率相關?本文帶你了解手掌對我們有多重要
    其實,手掌的力量在我們生活、運動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每次移動外界物體,或以手掌支撐進行身體運動,我們的手掌都是力量產生、傳導的關鍵。握力水平劃分(below average開始往下除了在身體健康上的影響,我們的手掌還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運動時(尤其是進行上肢力量訓練時)的表現。
  • 力量訓練是增加肌肉質量和壽命的有效「藥物」
    你可能會聽到很多有關飲食健康和進行有氧運動以最大程度延長壽命的信息,那麼力量訓練的效果如何呢?這篇文章就帶你了解力量訓練對肌肉質量和壽命的影響。肌肉質量和死亡率擁有更多肌肉可能會延長壽命的觀點得到了科學的支持。
  • 如何可以使手腕力量更強?3種手腕訓練,全面解釋手腕肌肉的布局
    它是一種大量參與手指屈曲的肌肉,通過訓練淺指屈肌來增強握力。你可以通過擠壓網球來訓練。鍛鍊手腕的三大好處如果加強手腕(握力),你將能夠進行肌肉訓練而不會失去力量,因此可以有效地鍛鍊肌肉。手腕(握力)用於大多數肌肉訓練,因此,如果你訓練手腕,則可以期望整體肌肉訓練效果得到改善。
  • 被忽視的力量訓練,抓握力,是你保持健康,提升力量表現的關鍵
    很多人似乎都會忽視對抓握力的訓練,很正常,因為我們的對於完美身材的要求中從一直都是不包括小臂的,所以你會看到健身中的人在硬拉和引體向上時會用到阻力帶,很多時候並不是抓握力不夠,而是不想的讓小臂影響到訓練。
  • 從實用的角度考慮,握力訓練,需要你更多的重視!如何提高握力?
    關於健身訓練,你可能更多的關注點是怎麼練胸?怎麼練背?怎麼練腿?怎樣的訓練可以讓手臂更為粗壯等等,很多人會把關注點放在較為明顯的肌肉上。 但是要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最可能被你低估訓練握力是佔其一的,關於握力的訓練你可能需要更多的重視。
  • 對於老年人,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一樣重要
    顯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通過力量訓練來鍛鍊肌肉以保持肌肉的力量和質量,但是它還能幫助你保持健康長壽嗎?在這項研究中,進行自重鍛鍊的受試者享有與在健身房舉重的受試者相同的福利。儘管這是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但這並不是第一個顯示出力量訓練的長壽益處的研究。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力量訓練的老年人壽命更長。
  • 女性力量訓練:為了更好的臀部和膕繩肌訓練去改善握力
    動作安排:3-5組,每組25-50米,用訓練組50%的重量來做1-2組熱身引體的退階不僅對改善握力非常有幫助,而且還能發展引體向上的專項技巧和腰椎-骨盆穩定性。基礎懸掛這種引體向上退階會幫助你學習如何在引體的底部支撐你的體重。
  • 怎樣預測一個人的壽命?科學證實:2個簡單測試,能知道壽命長短
    網友@退休大兵3527私信小九說: 「最近我在群裡看到好幾個人轉發《xxx預測壽命》的文章,壽命真的能預測嗎?是不是騙人的?」 看了這條私信,小九拿起手機一搜,還真的很多這種關於壽命的文章。
  • 對握力訓練的再認識
    我也認識到:1) 許多傳統的握力訓練方法不僅不完整,也限制了他們整體的應用。2) 從專門握力的訓練中所獲得的額外肌力及肌肉是非常值得。當然,傳統握力訓練的方法是有效的,而且我在訓練中也使用。但永遠總是有一些常識及創造力。握力訓練及肌肉尺寸許多人不進行專門的抓握訓練,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這些動作對於肌肥大及整體身體外型的效果。
  • 可以選擇手套進行輔助,或鍛鍊增強握力
    後臺有粉絲提問,自己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背部還沒什麼感覺,手已經開始疼和握不住了,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手套來輔助自己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如果你只是單純的不想讓手掌疼或者磨粗手掌的皮膚,建議使用第一種手套。尤其是女生,不希望力量訓練影響手掌的柔軟,可以選擇下面這款防滑手套保護手部皮膚如果你的體重較大,握力又比較薄弱的話,建議使用帶助力帶的手套,可以對握力有極大的提升。
  • 前輩總結的8種提升握力的訓練方法!
    很多人健身都很少練握力,一方面覺得練了沒什麼用,另一方面並不知道握力的訓練方法。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握力可能與心臟健康有關。研究指出,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疾病或者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循環系統疾病相應增加17%。這一結果即使考慮到年齡、體力、運動水平、吸菸、喝酒等因素依舊是存在的。
  • 【技巧】我是如何練握力的
    那麼,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話題:我是如何練握力的? 握力乃至整個前臂,可能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部位。大家會興奮地交流怎麼練肱三怎麼練肱二,但往往忽略了如何訓練前臂。甚至於,覺得前臂練粗之後會顯得很粗魯,所以拒絕訓練前臂。這會導致什麼問題?在健身房隨便挑一個人,去看看他的背部訓練。
  • 4個提升握力和前臂訓練動作,快速強化手臂提升抓握力.
    粗壯的前臂能夠提高我們的握力、支撐力,提升前臂對於力量訓練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倘若讓你從小臂,頸部肌肉(包括斜方肌),還有小腿這三個最讓人忽視的肌肉部位,你會優先訓練哪個?雖然都建議訓練,因為它們在你的形體中都扮演著協調身材的作用。
  • 為什麼說力量訓練的人更長壽?3項有力證據給到你
    無論多大年齡,你都需要力量訓練。進行力量訓練保持強壯並保持肌肉質量任何健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花太多時間進行有氧運動,而忽略了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改善力量和肌肉質量,不僅如此還有證據表明,力量也可以幫助你更長壽。不相信嗎?以下一些研究可能會讓你信服。
  • 【捏死你】如何訓練前臂?
    鍛鍊前臂還能幫助你提高許多全身性運動的表現,比如背部訓練和硬拉這類提拉動作中的握力。我想沒有誰不想提高提拉能力吧。但其實在這些動作中,前臂的主要作用是靜力抓握,你的手腕是保持著接近中立位的,手腕幾乎沒有發生實質性的運動,因此不能給前臂提供足夠的刺激。牢記,進行孤立鍛鍊時,受訓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只取決於關節運動角度。這就是為什麼在任何訓練動作中,全程運動範圍是那麼重要。
  • 不要猶豫,趕緊用這三個方法訓練握力
    但是有一種訓練常常被我們忽略,那就是握力。很多人認為握力對於我們的肌肉增長沒有太大作用,甚至只能鍛鍊到手掌心部位,這是大錯特錯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握力具有衡量全身肌肉協調性,全身肌肉力量,爆發力等多個指標的作用。因此,反過來說握力得到提升的話,也代表你的總體身體素質得到了提升,何嘗怕突破不了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