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13年,投入70億美元——量產前夕的科曼奇直升機為何被取消?

2021-01-09 旋翼飛行器

# 寫在前面

RAH-66 科曼奇(Boeing-Sikorsky RAH-66 Comanche)直升機是一型隱身武裝察打一體直升機,由波音和西科斯基聯合為美國陸軍研製。經過了十數年的研發之後,在即將投入大規模量產的前夕,科曼奇項目於2004年被徹底終止,至此,投入該項目的總資金已經達到了70億美元。

在19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陸軍開始尋求性能更強的直升機來取代在役直升機,最終促成了輕型直升機試驗項目(Light Helicopter Experimental; LHX)。大約十年之後,美國陸軍對需求進行了多番探討,並對項目的子任務進行了細化調整,最後將該項目改為輕型直升機項目(Light Helicopter)。1991年4月份,美國陸軍在多輪評審之後,判定波音-西科斯基的聯合團隊為優勝者,並在不久之後雙方籤訂了製造科曼奇原型機的合同。

圖——科曼奇的概念藝術圖

科曼奇在誕生之前就被賦予了很大的期待,它將包含一系列極其先進的系統:例如隱身技術以及一系列從未出現過的先進設計。在實際作戰中,它將配備多種最先進的傳感器用於偵察任務,並能夠為AH-64 阿帕奇鎖定打擊目標。它同時也將加裝一臺旋轉機炮並且能夠內置飛彈和火箭彈,在普通攻擊任務中,也將可以選擇短翼掛載武器系統。

圖——科曼奇和阿帕奇聯合飛行測試

共有兩臺科曼奇的原型機被製造出來,並且在1996年到2004年之間進行了大量的飛行測試。在2000年6月1日,官方稱該型直升機的研製投入已經達到了31億美元的工程和製造階段(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EMD)。然而,2002年,科曼奇項目經歷了重大調整,美軍的預計購買數量砍到了650架。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此數量的科曼奇全面投產的預計總成本約為269億美元。其實早在19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問責局就對科曼奇項目提出了一系列「嚴肅質疑」,批評科曼奇項目將「佔據美國2008財年航空總預算的三分之二」。因此,美國多級政府部門都開始減少科曼奇的訂單數量,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導致——由於訂單數量的銳減,單價製造成本飆升。

2004年2月23日,美國陸軍發布通告宣稱了科曼奇項目的終止,當時的評論認為美國陸軍認為科曼奇直升機仍然需要大幅改進才能應用到實戰中去,相比於繼續投入這類「無底洞」,美國陸軍更傾向於將資金改進現有的攻擊、實用和偵察直升機,當然,那時候,無人機已經開始興起,其偵察性能同樣很強,而且相比於科曼奇直升機,其偵察風險更低,因此美國陸軍已經開始考慮採用無人機來作為偵察和引導機。隨著項目的取消,兩架凝結了大量設計智慧和先進系統的原型機也進入了博物館用作公共展覽。

# 發展歷程

## 研製背景及輕型直升機試驗項目

在1982年,美國陸軍啟動了輕型直升機試驗項目,意圖在於引入一些新型的高性能直升機來取代一部分現役直升機——包括:UH-1, AH-1,OH-6,OH-58等多型直升機。六年之後,美國陸軍經過了幾輪意見徵集,最終明確該項目中還很有必要加入一項「戰場偵察直升機」的需求。因此,在1988年10月份,美國陸軍初步接收了波音-西科斯基,貝爾-道格拉斯兩支團隊的初步設計方案,並要求他們提供進一步的概念設計。19世90年,輕型直升機試驗項目被改名為輕型直升機項目。1991年,美國陸軍評審認定波音-西科斯基團隊勝出,並初期籤訂了6架原型機的合同,合同總額28億美元。不久之後,美國陸軍給定了該原型機的官方型號——RAH-66,科曼奇。

圖——近距離觀看科曼奇駕駛艙

在1993年11月份,第一架原型機開始分別在西科斯基和波音的總裝基地機型進行組裝,最後所有的子部件都被運往西科斯基的總裝基地進行總裝。在1994年12月,由於美軍薪酬上漲,國防部削減了部分科曼奇項目的投資,因而原型機的生產數量被改為兩架。1995年5月25日,第一架科曼奇原型機從西科斯基工廠中總裝下線,隨即他就被運往佛羅裡達進行飛行測試。在1996年1月4日,科曼奇進行了首飛測試。本來科曼奇的首飛是計劃在1995年8月份進行了,但是由於結構問題和軟體問題被延後了。在1999年3月30日,第二架原型機進行了首飛,隨後也參與到了飛行測試中。

圖——科曼奇原型機飛行中

## 原型機的測試

所有的科曼奇飛行測試都是基於兩架原型機進行的,兩架原型機的代號分別為94-0327和95-0001。在進行演示評估認定科曼奇的關鍵指標達到標準之後,美國陸軍就發布通告稱科曼奇項目已經進入到了31億美元的工程和研製階段。在2000年早期,美國陸軍仍然計劃採購1200架科曼奇,它們將被用作偵察直升機和輕型攻擊直升機。到2003年,美國陸軍的時間表上,科曼奇直升機量產版的交付時間已然列為2006年。

然而,該項目並非一帆風順。在2000年末,科曼奇研製組開始著手改進其空重,原型機的空重比目標空重高了2.1%(約91公斤)。在完成測試任務之前,代號94-0327的第一架科曼奇原型機進行了387個小時的飛行測試,出動次數達318次;代號95-0001的第二架科曼奇原型機進行了103.5小時的飛行測試,出動次數達93次。2001年末、2002年初,由於科曼奇原型機需要進行重要升級,飛行測試就此暫停,在該次升級中,主要是改進了科曼奇的任務設備,並且更換了性能更為強勁的T800-LHT-801 發動機。2002年5月23日,改進的原型機二號恢復飛行測試。改進之後的飛行測試也相應增加了譬如武器系統測試和夜視系統測試,該飛行測試一直持續到2003年。在測試中,科曼奇的巡航速度達到200公裡/時,俯衝速度達到319公裡/時,它的一項代表性的飛行能力也經歷了飛行測試的考驗——5秒內進行180°的超級轉彎。

圖——兩架科曼奇原型機的編隊飛行測試

2002年,科曼奇項目遭遇了重大的調整,美軍預計採購數量直接砍到了650架。當時,該項目的訂單總價大約是269億美元。本來,31億美元的工程和製造發展階段預計將持續6年,在此期間,波音和西科斯基需要在生產5架科曼奇加入到飛行測試中去。2003年,作為31億美元階段的第一架科曼奇,也就是第三架原型機的生產在波音和西科斯基的工廠中開始進行。

## 項目的取消

2004年2月23日,美國陸軍宣布它們最終決定終止科曼奇項目。當時的評論指出美國陸軍認為科曼奇要應對實戰中的一系列防空武器的威脅仍需要進行大量的必要升級,但是美國陸軍當時急需資金對在役的多種直升機進行升級。此外,陸軍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無人機分發展,因為當時無人機在偵察任務中的作用已經開始體現出來了。截至此時,花費在科曼奇上的資金總計已經超過69億美元。

圖——科曼奇的正面

除此之外,當時的美國陸軍已經決定發展另一型直升機作為武裝偵察直升機取代科曼奇來替換在役的OH-58D,也就是貝爾 ARH-70 阿拉帕霍 直升機。有趣的是,2008年10月份,ARH-70 的計劃也被取消的,理由是——研發資助超標了。

圖——貝爾ARH-70 直升機

其實,科曼奇項目的取消是多種原因促成的。一味追求研製進度而沒做好風險管控與年度研發經費的不斷削減形成的惡性循環是科曼奇項目被取消的根本原因。隨著冷戰的結束,美國國內普遍認為投入大量資金研發這樣一家武裝直升機是不必要的,由此導致多級政府部門削減直升機訂單,訂單數量的降低意味著單價的上升,因此雖然科曼奇項目投入了巨額資金,波音和西科斯基仍然承受著較大的生產壓力。此外,政府部門訂單削減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坐實了某些「批評家」對於科曼奇項目的批評——「該項目耗費太多的投資了,應當趕快停止」,正是在這種種壓力之下,科曼奇項目最終流產,而這一型先進的隱身直升機也最終進入了博物館供人觀賞,也是挺可惜的。

圖——展覽中的科曼奇

相關焦點

  • 「科曼奇」花費80億、耗費21年研製,無限接近服役,為何下馬?
    直升機這款武器的出現,直接是改變了戰爭的形式,其活動的空域被稱為第五空間,世界上第一款實用直升機是在二戰後出現的,此後的半個多世紀,直升機幾乎是每隔10年就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可見其發展速度之快,如今直升機已經是現代軍隊中最核心的裝備之一。
  • 低空霸主,直升機隱身化開拓者,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為何黯然下馬
    而美國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服役後,曾進行過新一代直升機的研製工作,也就是「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其本來應該作為「阿帕奇」的替代者,卻「出師未捷身先死」。(下馬原因)按道理來說,如此先進的武裝直升機,美國方面難道不是應該抓緊研製,使其儘快服役麼?為何項目還沒成功就被美國國防部否決了呢?
  • 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專門針對蘇聯研製,外形科幻風十足
    美國曾經研製了世界上首款隱身直升機——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該無人機是專門針對蘇聯研製的,從外形上來看十分具有科幻風,功能也非常強大,但就是這麼一款隱身直升機,最終卻宣布下馬,至今無人再提。科曼奇武裝直升機項目在1982年立項,美國國防部為其做出了390億美元的預算。終於,波音和西科斯基不負眾望,研製出來了科曼奇這款堪稱"未來武器"的武裝直升機。該直升機多採用多面體圓滑邊角設計,採用雷達吸波材料,在機頭和機身側面均做了隱身處理,極大減少了對雷達波的反射,看起來給人一種十分圓滑緊湊的感覺。
  • 超常規嵌套機身,無軸承旋翼——創新鑄就科曼奇直升機
    # 寫在前面之前的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科曼奇直升機歷時十數年,耗資近70億美元的研製歷程,並對其項目取消的原因進行了一些分析,讀者朋友也一致認為,即使科曼奇項目最終取消了,美國在科曼奇研製過程中積累下的經驗和技術「值回」這70億美元,同時也對我國直升機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 「科曼奇」隱形武裝直升機如此強大,為何冰封10年無人敢再提
    988年6月,美國陸軍計劃生產約6000架LHX,所以任何一家製造商都無力獨吞整個項目,貝爾、波音,麥道和西科斯基,組成兩個團隊來競爭。1991年4月9日,美國陸軍宣布波音西科斯基第一團隊獲勝,負責LHX的研製生產工作。1996年1月4日,RAH-66原型機進行了首飛。原型機達到了3000米的最大高度、1.7G過載和120節的自轉飛行。
  • 美國因何砍掉性能極為出色的RAH-66「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
    美國冷戰後期研製隱身武裝直升機RAH-66「科曼奇」偵察/攻擊直升機,是源於美國陸軍於1982年提出的LHX(實驗輕型直升機)計劃,原計劃需要5000架LHX取代UH-1、AH-1、OH-58和OH-6這4種直升機。
  • 連聲音也可以隱藏的科曼奇直升機,美軍曾計劃用無人機協同作戰
    科曼奇直升機科曼奇的沒落並非偶然科曼奇投入的資金初步計劃是380億美元,如此天價的投入換來的直升機雖然性能優異,但是使用價值已經很低了,在2004年項目取消。科曼奇直升機反坦克的作戰任務依然存在,以美軍隔幾年打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來看,反裝甲仍然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 「科曼奇」性能出色還能隱身,為何「下馬」了?真因為難逢敵手?
    比如,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儘管性能十分優異,卻因為缺少對手早早退役。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陸軍航空部隊急需一款可以同時兼具偵察和火力打擊任務的新型直升機。由於受到了當時固定翼戰機領域隱身設計潮流的影響,美軍要求這款直升機同樣要有隱身功能。按照他們的計劃,這款直升機服役後將全面替代老舊的OH-58D偵察直升機,和「阿帕奇」共同組成陸航最強組合。
  • 隱身性能更好的科曼奇直升機為何被美軍放棄?可靠性實在太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說到武裝直升機,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因為世界警察廣泛活躍於世界各地而使得阿帕奇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但是這並非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角,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它在走向頂峰的途中戛然而止
  • 為什麼造型科幻,隱身性能出色的科曼奇直升機,最終黯然離場?
    說起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其實還有有一點遺憾的,作為目前技術含量最好的直升機,沒被美軍採用,科曼奇這升級被美軍砍掉,這也算是一個遺憾。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原名是:RAH-66武裝直升機,是美國研製出的雙發單旋翼隱身直升機。
  • 比阿帕奇隱身性能還好,性能優異的科曼奇,為何美國放著不用?
    相信大家對「阿帕奇」都比較熟悉,它是美國陸軍的主力武裝直升機,作為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的後繼型號,「阿帕奇」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在世界武裝直升機的綜合排名上是第一位。
  • 武裝直升機界的F-22,科曼奇短暫輝煌的一生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出現了F-22、F-35、DDG-1000等新銳科幻武器,不過在這波隱身大軍中也有很多失敗品"科曼奇"武裝直升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當年美國大肆宣傳這款直升機稱,其隱身性能比F-22戰機還要優秀,配合其科幻的外形一時間風光無二,被稱為武裝直升機界的F-22。
  • 美陸軍耗巨資更換 380億換回1213架「科曼奇」
    美陸軍耗巨資更換 380億換回1213架「科曼奇」    美國陸軍準將格雷格·哈克特4日在五角大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美國陸軍將在未來20年花費380億美元購1213架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
  • 「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美軍準備將其打造成陸航主力機型
    上世紀80年代,美軍對戰機隱身技術特別的迷戀,萌生了開發隱形武裝直升機的計劃,欲打造直升機中的F22,擬用5000架隱身直升機來取代服役時間過長的OH直升機,1991年通過競標,美國波音西科斯基公司拿下了新型武裝直升機的採購合同,並正式為這款未來的隱身直升機命名為「科曼奇」,設計成功服役後
  • 黑色幽靈:俄羅斯的科曼奇,卡-58「黑鬼」隱身攻擊直升機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蘇聯和俄羅斯在歷次戰爭中成功地使用現代化的武裝直升機,例如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俄格戰爭,以及在敘利亞執行特別行動。從作戰水平來看,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生產的卡-50和卡-52直升機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卡-52「短吻鱷」可以有效打擊地面武裝分子,這架直升機可在空中摧毀敵人坦克、攻擊地面建築和設施,甚至能以驚人的速度攻擊低空飛行的戰鬥機。
  • 美軍「隱身黑鷹」直升機曝光,科幻感十足,曾參與獵殺賓拉登
    早在2011年5月,有消息透露稱美軍在獵殺賓拉登的行動中就首次使用了「隱身黑鷹」直升機。但是對於隱形直升機的相關技術,美國從未公布過,一直是其高度機密。直到目前,美國方面才首次將這款「隱身黑鷹」直升機的照片爆出,人們才得以一睹真容。
  • 隱身武裝直升機科曼奇為什麼退役?太過強大,沒有對手
    在現代化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制空權了, 因此各國都爭相研製更為先進戰鬥機, 但是目前世界上能夠自主研發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就只有中美俄三國, 而其他國家在沒有能力進行第五代戰鬥機研發的情況下, 不得不向美國下了大量的F-35訂單。
  • 重拾冷戰黑科技,科曼奇直升機繼任者現身,著重突出隱身性能
    在這其中,要數美國貝爾公司推出的"貝爾360"武直最能讓人聯想,的確,隱身的外形,加更快的航速以及更加靈活的戰術機動性,這不難讓人聯想到早已淡出公眾視野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項目,的確,就戰術定位來說,"貝爾360"確實有很多地方和"科曼奇"有著異曲同工之感的。
  • 直升機隱身為何比戰鬥機難?科曼奇告訴你答案,外觀太重要!
    現如今第五代戰鬥機的隱身能力已經很是成熟了,不僅美國研製除了兩款隱身戰鬥機,如今俄羅斯也研究出具備隱身性能的蘇-57戰鬥機,雖然尚未正式服役,但是它已經在敘利亞的戰場上得到了良好的戰果,可見隱身戰鬥機的隱身性能確實對戰鬥有著明顯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軍事強國開始對直升機也產生了是否要將隱身能力賦予直升機呢
  • 美軍要搞「未來攻擊偵察機」,隱身武直科曼奇:我又要香了?
    ,已經投入1350萬美元,主要用於該機型的設計、研究、分析、測試和製造等工作,預計將在2025年左右完成預定工作內容。 未來攻擊偵察機:隱身武直科曼奇:我又要香了? 說到未來武裝直升機,其實RAH-66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是繞不過去的機型,而且就相關圖片上來看,其實外形上,多少還是有不少相似的,從1988年開始研發,到1996年科曼奇首飛,該機在性能等方面的表現還是非常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