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業股份IPO:低價轉讓子公司輸送利益 實控人家族頻繁拆藉資金

2020-12-16 一搜財經資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定於2020年11月19日召開2020年第166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屆時將審議:寧波德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業股份)等公司的A股IPO申請事項。

德業股份主要從事蒸發器、冷凝器和變頻控制晶片等部件以及除溼機和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等環境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德業股份於2019年6月20日報送招股書申報稿,於2020年4月15日更新報送招股書申報稿。艾思睿投資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50.63%。張和君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公司86.0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德業股份擬募集資金10.21億元,其中,1.86億元用於年產150萬套熱交換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3.71億元用於年產55萬臺環境電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1.86億元用於年產74.9萬套電路控制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7711.63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公司2017年至2019年,實現營收分別為:15.06億元、16.91億元、25.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9302.28萬元、1.02億元、2.6億元。

低價轉讓子公司輸送利益

佛山市順德區和翔模具塑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成立初期德業股份持股75%,香港德業持股25%,主營業務為家用電器塑料部件的生產與加工,原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是張君和,也是德業股份實控人董事長。2017順德和翔總資產有3103萬元,可是在2018年1月德業股份申報IPO之前卻以130萬元緊急低價轉讓給自然人黃靖北了。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呢?

被法院強制執行10次

根據(2007)甬侖執字第00977號、(2008)甬侖執字第01124號、(2008)甬侖執字第01123號、(2008)甬侖執字第01125號、(2008)甬侖執字第01308號、(2008)甬侖執字第02166號、(2008)甬侖執字第2450號、(2009)甬侖民執字第00353號、(2009)甬侖民執字第00765號、(2009)甬侖民執字第03042號信息顯示,德業股份在2007年-2009年間被寧波市北侖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0次。

重大行政處罰未披露

根據甬環行罰[2007]45號信息顯示,2007年6月德業股份新增一條用於金屬表面處理的生產線,該建設項目無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並建成投入生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被寧波市環境保護局責令貴公司在接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停止金屬表面處理生產線的生產,限期補辦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手續,並處以罰款十萬元整。我們查看德業股份的招股書並沒有披露。

過度依賴美的 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供應商都是美的

招股書中顯示,2016年至2018年,德業股份前五大客戶貢獻的銷售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36%、88.54%、77.84%。其中,德業股份來源於第一大客戶"美的"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5,612.01萬元、115,829.87萬元和117,467.67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53%、76.91%和69.48%。與此同時,2016年至2018年,德業股份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集中度分別為76.58%、79.72%、70.35%。其中,德業股份向第一大供應商"美的"採購金額分別為46,793.86萬元、80,144.41萬元、82,670.81萬元,佔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6.03%、69.42%、60.64%。德業股份第一大客戶與供應商都是美的,而且佔比如此之高。財務走帳是否也存在不正規之處?

實控人家族頻繁拆借公司資金

2016年德業股份實控人張和君從公司處拆出資金15,499.75萬元,其配偶陸亞珠及兩個兒子張棟斌、張棟業也分別從德業股份拆出資金463.57萬元、1,609.49萬元、400.00萬元。此外,張和君控制的企業穎盛貿易也從德業股份處拆出資金7,335.00萬元。上述合計拆出資金高達2.53億元。招股書披露,2016年德業股份關聯方資金拆出期初餘額為11,667.22萬元,期間資金拆出25,307.81萬元,利息收入911.86萬元,期間資金歸還15,150.76萬元,期末餘額為14,230.85萬元。2017年,張和君從德業股份拆出資金1,175.22萬元、其配偶陸亞珠拆出資金668.70萬元、兩個兒子張棟斌、張棟業分別拆出525.90萬元、500.00萬元,四人合計拆出2,869.82萬元。如此大額的拆借公司資金,其資金動向很可疑。

募資項目疑造假披露

據招股書披露,德業股份IPO擬募集資金102,061.24萬元,分別擬投入18,605.46萬元用於"年產150萬套熱交換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37,101.47萬元用於"年產55萬臺環境電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18,642.68萬元用於"年產74.9萬套電路控制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項目"、7,711.63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對於除補充流動資金之外的其他四個項目的建設期,招股書顯示分別計劃用1年、1年、1年、18個月的時間完成建設,完成建設後開始投產。然而環評文件顯示,上述四個項目的計劃開工時間均為2019年11月,預計投產時間均為2022年10月,項目建設周期均為36個月。為何招股書和環評文件出入如此之大?是否涉造假披露為了圈錢?

消費者投訴無門

有消費者在網上投訴,在寧波德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淘寶德業工廠店購買了貴公司生產的抽溼機,到手後只有機器,沒有濾網,聯繫客服也一直不處理,聯繫廠家也投訴無門。

德業股份如此帶病衝擊主板,是否能過會呢?

相關焦點

  • 德業股份IPO:營收依賴美的 實控人頻繁佔用資金
    德業股份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4266.7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25%,本次擬募集資金10.21億元。德業股份主要從事蒸發器、冷凝器和變頻控制晶片等部件以及除溼機和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等環境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折價」轉讓子公司被監管 鼎龍股份否認利益輸送
    面對該部分股權轉讓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是否存在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等疑問,鼎龍股份在昨日的回函中否認存在利益輸送的情況。  另據公告,五家員工持股平臺均在今年成立,且五家員工持股平臺的GP和LP均由公司實控人和在任高管擔任。  對此,深交所在12月9日發函,要求鼎龍股份對股權轉讓事項進行詳細說明,如「五家持股平臺是否為此次股權轉讓而專門設立」「折價轉讓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
  • 德業股份高管兼職或存利益輸送,質量問題、環保違規閉口不提
    招股說明書披露,德業股份本次計劃發行新股不超過4,266.70萬股,擬募集資金102,061.24萬元,將投入年產150萬套熱交換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年產55萬臺環境電器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年產74.9萬套電路控制系列產品生產線建設、研發中心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保薦機構為光大證券。
  • 德業科技IPO:偷稅疑雲未了 報告期內實控人挪款炒股
    來源:叩叩財訊德業科技IPO「美的造」:偷稅疑雲未了,報告期內實控人挪款炒股,大學女教授股改前夜數千萬資金豪賭上市何卓蔚 導讀:與諸多家族企業一樣,德業科技存在著內控明顯失效的風險,實控人家族甚至一度將其視為「提款機」,在報告期內,對其進行大量的違規的資金拆借,拆出的資金被實控人家族用來個人消費和買房等,甚至還被源源不斷地流入股市。
  • 德業科技IPO:偷稅疑雲未了實控人挪款炒股,女教授重金豪賭上市
    導讀:與諸多家族企業一樣,德業科技存在著內控明顯失效的風險,實控人家族甚至一度將其視為「提款機」,在報告期內,對其進行大量的違規的資金拆借,拆出的資金被實控人家族用來個人消費和買房等,甚至還被源源不斷地流入股市。
  • IPO動態|固安信通欲帶對賭協議上市,實控人曾多次低價受讓公司股權
    2019年博士後基金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入股固安信通,同時與公司實控人籤訂包含對賭協議的《合作協議》,截至2020年12月15日,該對賭協議尚未解除。實控人以低價受讓公司股票,對賭協議未終止固安信通自2002年12月16日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關鍵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維護業務。
  • 德業股份IPO過會:業務重度依賴美的,客戶高集中度問題難解
    德業股份的實控人張和君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持有公司86%的股權,張和君是德業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的妻子陸亞珠也是公司股東之一(公司目前只有11個股東),他的兩個兒子張棟斌和張棟業也進入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張棟業除了是公司的董事還是公司的副總經理。
  • 德業股份IPO過會: 業務重度依賴美的,客戶高集中度問題難解
    德業股份的實控人張和君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持有公司86%的股權,張和君是德業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的妻子陸亞珠也是公司股東之一(公司目前只有11個股東),他的兩個兒子張棟斌和張棟業也進入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張棟業除了是公司的董事還是公司的副總經理。
  • 德利股份IPO之惑:實控人身份及股權轉讓藏玄機
    來源:電鰻快報《電鰻財經》文/林妍近日,德利股份終於過會,實現了「A+H」的目標。但《電鰻財經》調查發現,德利股份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實控人身份及股權轉讓疑點重重,更是成為人們心中放不下的一塊心病。
  • 廣信材料近4折低價轉讓子公司給實控人 新業績增長點陡變低效資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廣信材料近四折低價轉讓子公司給實控人 ,新業績增長點陡變低效資產遭監管問詢兩年前斥資3000萬增資,如今選擇低價轉讓給實控人,廣信材料(300537.SZ)對自己增資的子公司做出了不同的估值判斷。
  • 瑞聯新材IPO:實控人非正常價拿下股權 涉嫌為關聯公司輸送利益
    這些年,A股暴雷不斷,實控人違規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的事情,屢見不鮮。曾經業績「優等生」康美藥業、康得新、樂視網都存在內控問題,曝出造假,加強上市公司內控建設,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亟待加強。如今,轉道科創板,呂浩平夫婦終於承認自己是實控人之一了。涉嫌為關聯公司輸送利益呂浩平夫婦「低價」拿下瑞聯新材大股東地位後,還與公司前五大客戶——上海格瑞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格瑞)存在若隱若現的管轄。
  • 滬光股份詭異IPO:實控人疑佔用集體資產13年,被問是否抽逃資金
    滬光股份2019年上半年,向漂泊的寶沃汽車銷售金額高達7495.50萬元,應收款6959.58萬元,上述款項能否收回?實控人疑佔用國有資產長達13年《電鰻財經》注意到,在滬光股份股權轉讓過程中,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成三榮受讓集國資所持其前身滬光有限價格,低於國資投入金額22萬元,而成三榮佔用這筆國有資產時間長達15年。
  • 潔雅股份IPO前實控人資金拆借「財技」遭問詢:從公司借錢收股份 再...
    招股書顯示,潔雅股份2019年主要產品銷量等多個指標均下滑,還存在高度依賴大客戶、應收帳款數額不斷飆升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潔雅股份實控人蔡英傳2019年曾先後兩次向潔雅股份借款用於收購其它老股東的股權,在借款後,又從公司大筆現金分紅1717.84萬元,又用分紅所得款項償還了向公司的借款,這一「資金拆借」行為遭到深交所的問詢。
  • 營收「虛胖」 信披「摻水」 「美的代工廠」德業股份是否夠格IPO?
    值得注意的是,德業股份有七成營收依賴美的,客戶集中明顯高於同行;報告期內實控人還曾頻繁佔用資金,大手筆分紅;營收「虛胖」之下,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信性也受到了質疑和拷問。頻繁佔用資金,大手筆分紅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德業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和君,其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控制德業股份82.74%的股份。
  • 星球石墨營收遠甩收到現金 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實控人?
    星球石墨4477.98萬元受讓實控人旗下公司南通德諾爾,一年後註銷南通德諾爾,是否利益輸送實控人?中國經濟網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星球石墨,截至發稿,採訪郵件暫未收到回復。2018年4478萬元受讓實控人旗下公司 2019年註銷 是否利益輸送?招股書顯示,星球石墨曾於2018年以4477.98萬元的價格受讓錢淑娟、張藝所持有的南通德諾爾的100%股權,南通德諾爾成為星球石墨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12月,南通德諾爾完成了工商及稅務註銷程序。
  • 鄭重看股:實控人向上市公司輸送利益你見過麼?愛爾眼科就是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別家涉嫌利益輸送的上市公司實控人,要麼是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要麼是通過操作由上市公司高溢價購買實控人控制的資產,但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卻反其道而行之,而是拿高價買來的東西低價賣給上市公司,這是怎麼回事?
  • 中偉股份IPO:孱弱的基本面與不可估量的利益輸送風險
    對比行業主要競爭對手的毛利率,中偉股份顯得競爭力不足。以格林美為例,公司2019年電池材料的毛利率為22.11%,高出中偉股份近十個百分點。中偉股份深知自身競爭力的不足,稱格林美毛利較高主要因為其產品原材料來源於回收金屬材料或自製硫酸鎳、硫酸鈷等,原材料成本相對較低,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換而言之,中偉股份尚未具備回收原材料的核心競爭能力。
  • 德業股份主營收現比低於50%數據打架 依賴美的分紅猛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德業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3079.54萬元、5692.90萬元、7026.22萬元、8679.55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31%、3.78%、4.16%、3.38%。2016年、2017年,德業股份存在關聯方資金拆借情況。2016年,德業股份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共拆出資金2.53億元,共拆入資金7910萬元。
  • 首發申請獲通過 寧波德業股份IPO過會引爭議
    德業股份的實控人張和君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持有公司86%的股權,張和君是德業股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他的妻子陸亞珠也是公司股東之一(公司目前只有11個股東),他的兩個兒子張棟斌和張棟業也進入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張棟業除了是公司的董事還是公司的副總經理。德業股份頗具家族企業特徵,外界常常懷疑家族企業的內控是否真實有效,實控人及其親屬是否因權力過大而輕易侵害到公司利益。
  • IPO被否時隔兩年騰遠鈷業再度闖關創業板IPO,關聯方資金拆借等問題...
    實際上,早在2017年,騰遠鈷業就曾遞交IPO申報稿。然而在2018年1月23日的發審會上,騰遠鈷業的IPO申請被否。當時發審委問及公司的關聯交易、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淨利潤差異、關聯方資金拆借等問題,此次也是騰遠鈷業二次衝刺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