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50-52年,英國駐香港英軍被派往韓國,為英軍提供補給

2020-12-23 哈歷史

英國駐香港皇家海軍陸戰隊正在進行日常訓練,香港駐軍曾被派往韓國。韓戰期間也曾為英國軍隊提供給養。這是一組數碼修復上色的老照片。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兵團士兵運送補給物資,士兵正在將補給箱裝上裝甲車。補給物資將被運往朝鮮戰場。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戰隊士兵向吉普車裝載供應補給箱。

英國駐香港香港皇家陸戰隊士兵在補給站整理行李。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兵團士兵在軍營中整理私人物品,他們將被派往韓國。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軍營內的雙層床。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總隊補給站裡的補給箱。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戰隊士兵檢查步槍。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兵團士兵從卡車上卸下補給品。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服務隊成員給其他士兵接種疫苗。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兵團士兵在儲藏室查看補給清單。

英國駐香港皇家陸軍兵團士兵帶著背包和行軍袋。

相關焦點

  • 拒不降日,中國獨腳將軍率駐港英軍冒死突圍
    一個發生在1941年聖誕之夜的驚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國海軍少將陳策。多年後,這位被英國政府授予「大英帝國爵士」稱號的「獨腳將軍」率英軍突圍的傳奇經歷,依然被人津津樂道。陳策陳策寧死不當俘虜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8日,日軍投入海陸空力量發動了對香港的進攻。
  • 因為香港問題,英國要派航母來?!
    因為香港問題,英國要派航母來?!報導稱,英國政府對香港問題強烈關切,日本也有意深化與海軍實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國合作,展現對抗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並維護秩序的姿態。
  • 1950年韓戰有多冷?英軍:這不是人過的日子
    1950年6月,金日成率領他13萬大軍發動統一韓戰,戰爭初始,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北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南韓軍隊節節敗退,一統朝鮮半島似乎近在咫尺,但這個時候「聯合國」插手了。1950年朝鮮冬天是那幾年中最冷的,而靠近黃海的西海岸尤其寒冷,到了夜間更是氣溫驟降,英軍情報軍官佩林斯有一次發現氣溫竟然是零下38.9℃,「聯合國軍」士兵忍受的溫度竟然比拿破崙1812年入侵俄國在莫斯科遭遇的傳奇般的嚴寒——零下30℃還要低,要知道,正是莫斯科的嚴寒導致了拿破崙軍的大撤退。
  • 日媒:因香港問題,英國將向日本近海派航母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5日透露,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將向包括衝繩縣等南西諸島周邊在內的西太平洋,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報導稱,英國政府對香港問題強烈關切,日本也有意深化與海軍實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國合作,展現對抗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並維護秩序的姿態。報導援引相關人士稱,「伊莉莎白女王」號和打擊群的艦艇、飛機預計將與日本自衛隊、美軍實施聯合演習。F-35戰機由美國洛克希德?
  • 日媒:因香港問題,英國航母打擊群將駛向衝繩海域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5日透露,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將向包括衝繩縣等南西諸島周邊在內的西太平洋,長期派遣以最尖端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報導稱,英國政府對香港問題強烈關切,日本也有意深化與海軍實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英國合作,展現對抗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並維護秩序的姿態。報導援引相關人士稱,「伊莉莎白女王」號和打擊群的艦艇、飛機預計將與日本自衛隊、美軍實施聯合演習。F-35戰機由美國洛克希德?
  • 美國獨立時英國正值巔峰時代,為啥英軍沒能打敗美軍呢?
    ,法國、荷蘭、西班牙都被英國收拾了個遍,其中法國在七年戰爭中被英國大吐血,割讓了整個加拿大和幾乎全部的法屬印度。 在美國宣布獨立之後,法國、荷蘭、西班牙就立即宣布支持華盛頓,同時向美國進行軍事援助,法國僅陸軍就出動了3.6萬人,還為美軍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並幫助訓練美軍。 另外在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海軍的幫助下,英國始終難以全面封鎖,無法徹底切斷美軍的補給,美軍也得以屢敗屢戰。 注意!
  • 二戰英軍之殤,「馬來亞之戰」中,為何13萬英軍投降7萬日軍?
    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這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爭資源,所以英國在19世紀初就將馬來亞佔為其殖民地,通過多年的經營,也成為英國在遠東的主要戰略據點。這時的馬來亞地區有陸軍3個師、4個旅共8.8萬人(在戰役後期增兵至13.9萬人),兵員構成絕大多數是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本地馬來亞人,由帕西瓦爾中將指揮。
  • 德國名將常施狡計,屢次讓英軍大敗而逃,世人稱他為「沙漠之狐」
    1941年,義大利在北非戰場是節節敗退,兩個月中就被英軍殲滅了十個師,這讓法西斯陣營在北非的地盤幾乎喪失殆盡。極端被動的局面震驚了柏林,於是,德國最高統帥部按元首指示,派隆美爾擔任非洲軍團軍長,前往援救岌岌可危的義大利軍隊。這真是「你方唱罷他登場」,北非這塊戰場上,即將換上新的主角。
  • 崩了隆美爾門牙的託布魯克圍城戰,英軍是如何守住託布魯克的?
    在這個過程裡,英軍損失慘重,大批的英軍被俘不說,英國陸軍中將理察·歐康納也被俘了和陸軍少將麥可·甘比爾·帕裡也被德軍生擒去了。現在英軍一路丟盔棄甲,大部隊在韋維爾的帶領下直徑逃回了埃及,而少部分部隊則死守著託布魯克,寄望於依託託布魯克的防禦死守待援。
  • 英軍史上恥辱敗仗:1700人被非洲土著長矛殲滅
    但就英國而言,失敗的禍根很多,有過於自信,也有種族歧視。嘲笑英國佬的美國人要當心,同樣的原因也曾把美國引向失敗。以下是英國的五大軍事失敗:7000正規軍向民兵投降設想如果美國陸軍的整整一個旅向塔利班投降該當如何,這或許就能讓人明白1777年薩拉託加戰役的重大影響了。在一支被歐洲專家斥為殖民地烏合之眾的部隊面前,英軍7000人放下了武器。
  • 80年前 英軍在北非發動「羅盤行動」義大利軍隊一觸即潰淪為笑柄
    圖為1940~1941年英軍軍服。義大利軍隊共有15萬人,1600門火炮,600輛坦克,卻被英軍擊潰。英軍在一個半月時間裡,推進了500多千米。圖為義大利軍隊制服,頂部是菲亞特CR.42戰鬥機,在「羅盤行動」中,英軍擊毀和繳獲了不少這種戰鬥機。義大利軍隊潰不成軍,5500人喪生,1萬多人受傷,13.3萬人被俘。
  • 美國獨立戰爭時,英軍有絕對優勢,為何打了8年還落敗了?
    實力如此懸殊的一場戰爭,卻持續了8年之久,最後以英國落敗、美國獨立而結束。 當時,英軍面對的主要有三難: --補給難。英國出兵北美當口,同時也在同歐洲傳統陸權國家法蘭西作戰,而且就在英吉利海峽燃燒。
  • 仁安羌大捷解救數千英軍 退役前曾賣煤球為生
    真假將軍    「劉團長」被誤以為是人名,經英文、廣東話口耳相傳為「林國章」    1963年,臺灣,大學生劉偉民聽同學說父親上了報。他很詫異地發現,寡言的父親竟然和一條轟動港臺的社會新聞有關係。    祖籍廣東的林彥章是年在香港涉及非法集資被捕,後被遣返臺灣。
  • 牛肉罐頭配紅茶 雖然比不上美國義大利 二戰時 英軍夥食也獨具特色
    一度被諷刺為「戰爭可以輸,紅茶不能少」的英國紳士們在戰爭中又能擁有怎樣的飲食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陸軍步兵普通一兵的一日夥食標準為 565克鮮肉或凍肉,或者455克罐頭肉或鹹肉, 565克麵包,或者455克餅乾或麵粉,230克新鮮蔬菜。還有85克奶酪、20克紅茶、115克果、85克方糖和14克鹽,甚至還有140毫升橙汁或者70毫升品脫的酒類以及菸草。
  • 晚清一位封疆大吏,被英軍抓到印度,因見不到英國女王絕食而死!
    葉名琛的官運著實不錯,大約只用了12年的時間,便從科考登第做到了一品大員,被任命為廣東巡撫,那時他才只有38歲。 但這個封疆大吏並不好做,1852年當他開始做兩廣總督的時候,一方面正是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的時候,太平軍起於廣西,廣東乃至廣州都是受太平軍影響的前線陣地,葉名琛需要從財政、兵源等各方面配合作戰部隊,而且他自己也希望能夠在處理太平軍等「匪患」事務中能夠建立功績,好向皇帝邀功領賞。
  •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怎麼回事呢?這個大將叫山下奉文,1885年出生,日本高知縣人,後畢業於陸軍大學。七七事變後,他奉命率部到北京參戰,指揮所部攻南苑,戰長辛店,襲廊坊,大肆屠殺中國軍民,並晉升中將。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坦克突擊,康布雷戰役中的英軍坦克攻勢
    一、坦克突擊1917年8月4日,英國皇家坦克部隊的參謀長約翰·弗雷德裡克·查爾斯·富勒寫了一份野心勃勃的進攻方案,建議使用裝甲部隊突襲康布雷,在強大兵力掩護下突破德軍防禦,重創德軍有生力量後迅速撤離康布雷。
  • 中國海軍成立後對外第一戰:珠江口中英海戰,給了英軍沉重的打擊
    中國海軍剛剛成立,戰鬥力等方面還不夠成熟,再加上「紫石英號事件」,讓英國海軍感到丟臉,所以想要挽回面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海軍實力大幅下降,早已不再是當年的海上霸主。一九五三年我軍佔領了海南島。儘管寶島當局部隊已經撤退,英國艦隊仍在。以香港為基地,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在華南沿海開展活動,偵察大陸軍事行動。只有華南地區的中南軍區海軍才駐紮。
  • 英軍的「黑暗」夥食,硬的能用來雕刻的鹹牛肉罐頭是怎麼來的
    地獄則是德國的條子、英國的廚子、法國的機械師、瑞士的情人,而這一切都由義大利人安排組織。先不管別的,歐洲人對英國食物的吐槽就如同辱法一樣快樂。而咱們也經常聽說英國人在兩次大戰之間有一種被稱之為「鹹牛肉」的單兵口糧非常不受待見。甚至相當一部分說法是很多英軍發現罐頭上的生產日期是半個世紀前的,而且口感極為糟糕,肉質堅硬到無法正常食用,必須燉開了才能吃。
  • 義大利人一敗再敗,英軍為何放棄進攻?邱吉爾的決定幫了一個倒忙
    對於義大利人而言,1940年可不是什麼好年份,幾乎是處處失敗。尤其是在北非戰場,義大利人幾乎是要被英國人趕下海去了。德國的小鬍子最終看不下去了,在1941年2月6日指派隆美爾帶領一支部隊去幫助義大利人抵禦英軍的進攻。可是隆美爾抵達時,義大利人幾乎輸的家底都快沒了,英國人只要一次進攻就能把義大利人和隆美爾一起趕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