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即1940年12月9日,英軍在北非發動「羅盤行動」。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盟國方面第一次發起的反攻。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將軍率領的「沙漠大軍」襲擊了,從利比亞入侵埃及的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率領的義大利軍隊。
儘管韋維爾將軍只有36000名士兵,120門火炮和275輛坦克,卻主動發起了進攻,這讓義大利軍隊始料未及。圖為1940~1941年英軍軍服。
義大利軍隊共有15萬人,1600門火炮,600輛坦克,卻被英軍擊潰。英軍在一個半月時間裡,推進了500多千米。圖為義大利軍隊制服,頂部是菲亞特CR.42戰鬥機,在「羅盤行動」中,英軍擊毀和繳獲了不少這種戰鬥機。
義大利軍隊潰不成軍,5500人喪生,1萬多人受傷,13.3萬人被俘。英軍摧毀和繳獲了420輛坦克、845門火炮和迫擊炮、249架飛機,以及大量的軍事裝備。圖為英國軍隊裝備的維克斯Mk.II中型坦克,勞斯萊斯Mk.I裝甲車。
與之相比,英軍方面損失輕微,500人喪生,55人失蹤,1373人受傷,損失60輛坦克和26架飛機。圖為英軍裝備的馬蒙·赫靈頓Mk.II裝甲車Mk.III(A13)巡洋坦克。
英國方面完全沒有想到會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而輕微的損失讓他們信心十足。最初他們認為自己面對的是一支現代化的歐洲軍隊,而且都是瘋狂的法西斯主義者,又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戰鬥過程將會是非常艱難的。但是,當英國軍隊第一天突破義大利軍隊的防線之後,義大利軍隊就崩潰了。圖為澳大利亞軍隊裝備的越野卡車,該車是在美國雪佛蘭卡車的基礎上改裝而成。
義大利軍隊沿著地中海沿岸快速退卻,一次又一次被英軍包圍,這些士兵根本無心作戰,只要被包圍就立刻投降。在兩次迂迴作戰中,英軍都俘虜了超過3600名義大利官兵。圖為「羅盤行動」的雙方行軍路線,英軍為藍色,意軍為紅色。
英國軍隊本可以在勝利的基礎上,繼續進軍將義大利軍隊從北非徹底趕出去。但在1941年2月,倫敦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立刻停止進攻,並將大部分軍隊轉移到希臘。顯然英國方面樂觀地認為將北非的義大利軍隊完全擊潰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認為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構成絲毫的威脅。圖為一輛菲亞特-安薩爾多坦克的遺骸,已經變成了零件狀態,推測是被航空炸彈或重型炮彈直接命中,或者是義大利軍隊撤退時自行炸毀。
令英國方面始料未及的是,1月11日,正在策劃對蘇聯發動進攻的希特勒決定支援他的盟友義大利。結果,德國國防軍最出色的軍隊之一,隆美爾率領的坦克部隊被派往了利比亞,而非原計劃的波蘭。
很快,隆美爾就向英國人展示了自己出色的指揮藝術,以及德軍恐怖的戰鬥力,將英軍打回了埃及,並贏得「沙漠之狐」的綽號。隆美爾出兵北非,從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德軍進攻蘇聯的力量,如果隆美爾帶到北非的兩個坦克師(34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幾個反坦克炮和高射炮營,三個特種兵營等)為主的精銳裝甲兵出現在東線,那麼蘇聯在1941年的日子就更艱難了。
在「羅盤行動」中,英軍俘虜的大批義大利戰俘成為此後幾十年間,世界各國軍迷嘲笑義大利軍隊戰鬥力低下的證據。當時英美主流媒體火力全開,通過大量報導將義大利軍隊貶損得一無是處。這場輿論戰的效果,至今還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