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闖進前四,「北上深杭」金融新格局初顯

2020-12-23 證券時報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是未來支撐城市發展的核心產業之一。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和新財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會城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躍度等維度選取29個指標,對國內省會城市金融發展成果及潛力進行評估,探究其在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為各省會城市明確未來金融發展方向,搶抓發展機遇提供參考。

27城3個梯隊

金融資源集中趨勢明顯

採用統計軟體對經濟競爭力等四個子項的得分進行聚類分析,27個省會城市被劃分成3個梯隊:

第一梯隊為杭州、廣州,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均大於30;

第二梯隊為南京、成都、濟南、長沙、武漢5城,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介於15至30之間;

第三梯隊為西安、福州、合肥、鄭州、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呼和浩特、瀋陽、海口、石家莊、長春、南昌、貴陽、太原、蘭州、南寧、銀川、拉薩、西寧20城,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小於15。

從整個榜單來看,第一梯隊遠超後兩個梯隊,第三梯隊城市間金融競爭力得分平均差距最小,為0.5。

從榜單上的四個維度考察,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活躍度三個維度上,頭尾部城市間的差距巨大,顯示出省會城市金融資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廣州等頭部幾個城市。

杭州憑什麼拔得頭籌?

榜單顯示,杭州金融競爭力得分險勝廣州,僅高出0.95分,在內地所有城市的得分中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成為第四大金融中心城市。

從城市定位來看,杭州定位為全國一流新金融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廣州立足廣東、輻射華南、面向東南亞,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實力上各具優勢,而杭州在資本市場規模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優勢更為明顯,總得分稍高出廣州。

在資本市場規模方面,杭州得分為39.9,超出廣州近兩成,上市公司數量及總市值、新增上市公司市值均高於杭州。截至11月30日,杭州上市公司數量為201家,多出廣州12家,總市值達8.58萬億元,為廣州的2.64倍,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市值為廣州的2.18倍,彰顯其民營經濟發達帶來的充足活力。

在資本市場活躍度方面,廣州轄區證券營業部股債基交易金額、創業投資額及投資案例均低於杭州。杭州2019年股債基交易額達7.1萬億元,高出廣州兩成,2020年創投投資金額為廣州的2.1倍,創投案例數比廣州多出46%。

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在金融科技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方面,發展勢頭迅猛。在浙大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發布的《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北京蟬聯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首,杭州、深圳逐鹿激烈,並列全球第六,國內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源地,杭州不僅擁有世界級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金服,還擁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超50家上市科技企業,為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杭州去年5月發布了《杭州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專項規劃》,致力於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科技「四地兩區」,即國際化的金融科技研發與創新策源地、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先行區、金融科技產業與應用集聚地、金融科技創新生態示範區、金融科技產業集聚首選地、金融科技政策低洼地。力爭到2022年底,打造10家以上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實現杭州市在全球金融科技企業市值總額城市排名中進入前三;杭州金融科技產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佔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20%以上。廣州也發布了《關於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定位為國內金融科技強市,用3到5年時間推動建成數位化、電子化、智能化的廣州現代金融服務體系。

此外,杭州2018年7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旨在推動金融產業聚集發展,對總部金融機構及其一級分支機構、私募投資機構、金融科技企業設立均有大力度扶持政策,如對金融機構總部累計最高給予5000萬元落戶獎勵。加之其在打造財富管理和新金融創新中心上動作不斷,杭州未來的金融競爭力非常值得關注。

未來誰將更勝一籌?

與廣州相比,杭州在經濟競爭力和金融機構實力上仍存差距。

在經濟競爭力上,廣州去年GDP為2.36萬億元,僅次於北上深,在省會城市位居第一,高出杭州超五成;去年金融業增加值達2079.46億元,高出杭州14%,為其第四大支柱產業。不過廣州金融業增加值2019年增速為8.2%,低於杭州的9.1%。

與此同時,廣州在金融機構實力得分上也明顯高於杭州。廣州2018年保險機構保費收入為1153.1億元,高出杭州超七成;在廣州註冊的券商有中信證券(華南)、廣發證券等4家,合計註冊資本達220.6億元,在浙江註冊的券商有浙商證券、財通證券等5家,合計註冊資本為85.2億元。

廣州今年9月發布了《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行動方案》,明確指出要提升本外幣兌換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配合有關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種研究儲備;加快推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等。

廣州去年1月還發布了《關於支持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若干規定》,明確對金融機構及相關企業落戶、增資擴股、併購最高分別獎勵2500萬元、1000萬元、1000萬元,對金融機構地區總部、金融機構專業子公司最高獎勵200萬元,對保險中介機構最高獎勵500萬元,對全國性金融市場交易平臺獎勵2000萬元。《規定》還聚焦金融科技發展,增加金融科技相關補貼項目,對金融科技類主體最高獎勵300萬元。

杭州與廣州各具優勢,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在金融業增加值增速、民營經濟和金融科技等方面優勢明顯;廣州作為一線城市,擁有經濟體量上的優勢,目前兩個城市的金融競爭力水平得分差距很小,且都對金融業給與了較大的政策支持,未來在金融業上必定還有一番較量。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

隆重揭曉!「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第一方陣座次重排!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單發布,看看你的城市排第幾

群雄逐鹿,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格局強化

作者系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杭州闖進前四 「北上深杭」金融新格局初顯
    27城3個梯隊  金融資源集中趨勢明顯  採用統計軟體對經濟競爭力等四個子項的得分進行聚類分析,27個省會城市被劃分成3個梯隊:  第一梯隊為杭州、廣州,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均大於30;  第二梯隊為南京、成都、濟南、長沙、武漢5城,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介於15至
  • 杭州闖進前四 「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而此次杭州的崛起,也令第一方陣座次重排——「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廣深」,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在《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居前三,江蘇、浙江排名第四、第五位。依據《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重慶位列前十。從經濟和金融地位來看,50強城市的GDP佔全國一半以上,上市公司總市值佔比近九成,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佔全國六成以上,營業部交易額佔全國近四分之三。
  • 杭州闖進前四「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而此次杭州的崛起,也令第一方陣座次重排——「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廣深」,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在《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居前三,江蘇、浙江排名第四、第五位。依據《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重慶位列前十。從經濟和金融地位來看,50強城市的GDP佔全國一半以上,上市公司總市值佔比近九成,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規模佔全國六成以上,營業部交易額佔全國近四分之三。
  • 「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杭州憑什麼躋身「第四城」?
    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而此次杭州的崛起,也令第一方陣座次重排——「北上深杭」取代「北上廣深」,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在《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居前三,江蘇、浙江排名第四、第五位。依據《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蘇州、成都、天津、重慶位列前十。
  • 專訪智能投研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劉斌:北上深杭有望成綜合性金融科技...
    見習記者 張淑賢上月初,由中歐基金、建信金科、京東數科等72家機構或組織發起的智能投研技術聯盟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這一旨在促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與全球資管中心融合發展的平臺,未來將如何助力上海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仍需在哪些領域發力?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如何?
  • 杭州最貴二手房,被深圳上海吊打,差點進不了前50!|北上廣深杭二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晨 黃磊最近,一份來自中國房產行情網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二手房均價排名前十的城市,深圳以81757元/m位列第一,超第二名北京近20000元/m,杭州位列第七,均價僅33817元/m
  • 工期縮短9個月,湖杭鐵路計劃杭州亞運會開幕前通車
    5月27日上午,湖(湖州)杭(杭州)鐵路富春江特大橋主橋3號墩正在進行鑽孔樁施工,該橋是我國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路的四線無砟軌道高低塔斜拉橋,也是錢塘江及上遊流域第二座高鐵過江大橋。線路自湖州站引出,在湖州地區與既有寧杭高鐵、即將開通的商合杭鐵路和即將開工的滬蘇湖鐵路銜接,在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新建杭州西站與擬建的滬乍杭鐵路、杭臨績鐵路銜接,經富陽區至桐廬縣設桐廬東站與即將開工的杭溫鐵路銜接,引入杭黃鐵路桐廬站,線路全長137.8公裡。
  • 讀徐則臣《北上》:京杭大運河裡的另一個人間
    京杭大運河,一個古老而力量十足的名字。河,在中國人的文化與生存裡,不可或缺。河水湯湯,這片古老的土地,傍水而生,京杭大運河,勞動者的智慧造就了中國大地的動脈。沿著它,找尋過往的時光,徐則臣潛心四年,圍繞運河,展現了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
  • ...2021元旦出行預測報告:「北上廣杭成渝」喜提熱門旅遊城市頭銜
    (原標題:百度地圖2021元旦出行預測報告:「北上廣杭成渝」喜提熱門旅遊城市頭銜)
  • 臨杭十縣市融杭「成績單」出爐!杭州都市圈成功實現經濟V型回升
    除了安吉、桐鄉、德清、海寧、柯橋、諸暨六個節點區縣市介紹融杭成果外,還有衢江、開化、歙縣、休寧四個臨杭區縣市首次亮相新聞發布會。杭州都市圈「十四五」期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圈從成立之初提出「七共」的合作理念,到進一步提出打造「七個圈」,多年來杭州都市圈將都市圈跨區域合作推向一個又一個的新高峰。
  • 北上深廣格局「被打破」,西安意外衝進前三強,長沙岌岌可危!
    北上大家的印象中,這個廣闊的經濟結構在國內幾乎是鞏固的,現在人們在一個城市的發展,看的是好還是壞的也是一個經濟實力、經濟實力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最直觀判斷暗室。但我們都知道,這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經濟。北上深廣格局「被打破」,西安意外衝進前三強,長沙岌岌可危!
  • 42家杭企上榜!
    近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務廳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杭舉辦。會上公布了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共有42家杭州企業上榜。入選的500強,呈現出高度集中於北上深杭四城、長尾特徵明顯、行業領域差異大、先進位造超五成等八大特點。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在這份集合了中國新經濟「最強陣容」的榜單中,共有42家杭州企業上榜。
  • 杭溫高鐵:杭州-富陽-桐廬-浦江-義烏-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溫州
    杭溫高速鐵路,簡稱杭溫高鐵,設計時速350km/h,共分為三段建設建設,分別為杭溫鐵路一期(義烏至溫州段)、杭溫鐵路二期(杭州至義烏段)和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黃連接線,是長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排名:上北深廣位列中國內地前四
    圖 / 圖蟲近日,包括福州、杭州等在內的城市都提出,「十四五」期間將爭創、培育國家中心城市。這掀起了新一輪的關於誰將成為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的討論。上北深廣進入前20名從上述報告披露的指標來看,在全球價值活力城市指數中,全球創新網絡、全球生產和服務網絡、全球聯通設施網絡這三項各自所佔的比重均為1/3。在大國博弈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中國內地城市的排名對比上一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波動。
  • 三載杭高 一生卓越——杭州高級中學等你來!
    在您的志願中填寫「杭州高級中學貢院校區」(學校代碼601)、「杭州高級中學錢江校區」(學校代碼631)、「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學校代碼641)或杭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夏衍中學(學校代碼625)的同學,恭喜你,將獲得以下最新福利!
  • 兩灣青年企業家研討會 促進深杭青年企業家交流合作
    活動組織了60多名深杭兩地青年企業家,展開思想碰撞、理念交融,推動青年創業環境的不斷優化。《浙商》雜誌副總編輯莫雲在致辭中表示,深圳是中國「創新之都」,有眾多創新人才聚集,這裡有著1.7萬國家高新科技企業,是各項新興技術誕生的搖籃。而同樣,浙江杭州也是一個創業創新高地,尤其以江幹區為代表,正在以數字經濟和製造業發展,進行多元經濟布局。
  • 告別宣杭老線|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
    「那個時候,倉前站一天有四趟前往城站、牛頭山的綠皮車停靠,鎮上的菜農進城賣菜、採購商品,除了坐長途汽車到武林門,坐火車到城站或者艮山門也是不錯的選擇。」(1995年的列車時刻表,杭州發往牛頭山的列車經停倉前站,吳崇遠攝於2012年)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列車也越來越多,倉前站在2001年達到了頂峰。
  • 沒事別想不開去北上深
    聽完A的故事,深有感觸。家鄉有家鄉的迷人留戀,但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北上深也有自己的偉大包容,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去北上深。享受生活的不要去北上深的高光表面,都隱藏著人生的黑暗經歷。城市外的人只是看到圍牆的耀眼粉飾,覺得自己也應該與其共舞,卻始終看不到圍牆內的悲傷。
  • 創響青春 杭向未來 杭州設立全國首個大學生「雙創日」
    一年後,2020年6月13日,活力之城、未來之城杭州將再度綻放「雙創」華彩。搶抓人才工作的窗口期、挑戰期和黃金期,杭州應勢而動、化危為機。4月16日,杭州舉行「創響青春·杭向未來」2020杭州大學生「雙創日」發布活動。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毛溪浩出席活動,宣布「每年6月13日為杭州大學生雙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