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證真理,邁向解脫:四聖諦
法念住的最後是四聖諦隨觀,「聖諦」是神聖、真諦的意思。四聖諦分別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是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的內容,它傳遞佛陀證悟的真髓,也是佛法的核心義理。
ì苦聖諦:生命的實相是苦的,而苦本身就是一種不可意及限制,內容共有八苦,但總說則指「五取蘊」是苦。
ì 集聖諦:苦的集起— 渴愛,因為渴愛引導再生,伴隨喜貪,而有欲愛、有愛、無有愛。
ì 滅聖諦:息滅渴愛後,達到涅槃的情況,此需透過見道的體證力量去斷除潛伏的煩惱。
ì 道聖諦:導致苦滅之道,即八正道。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戒學; 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屬定學。
隨觀四聖諦,修習者的任務是對「苦諦」應遍知;對「集聖諦」應斷除;對「滅聖諦」應現證;對「道聖諦」應修習。雖然,它是法念住最後的修習階段,但事實上四聖諦的架構與每一個念住都可相連結,而且是成功實踐通往證悟涅槃的極致。
整體的解脫修行
從法念住的修習內容和次第看來,它正好描繪出修習者內心的品質—從染到淨的過程。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前三念住,到最後一定要結合法念住,才能使四念住成為一套整體的解脫修行。因為法念住的主要任務,是先透過對五蓋、五取蘊、六入處等涉及塵染面的觀照,以達到心的澄淨;再進一步培養覺支來提供助於覺悟的條件;最後達到念住成就的頂端—即體證四聖諦,達到苦的止息與涅槃寂靜。
整個法念住的核心,在於如實地觀照所緣,了知它們的緣起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消失後不再生起?這種親身體驗,將有助於個人破除自我的概念,以及破除錯誤地認知五蘊為實有、恆常的幻覺。當能觀照到一切法是無常、苦、無我時,修習者就能逐漸洞見真理,培育道支,直到體證最終的苦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