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離過年越來越近了,但是2021的立春節氣來不及等到正月,就早早地在臘月數九天裡趕來了,人們說這是盼得春來早啊。那嫩芽破土而出的萌動,那花苞待放的嘈雜,冰凍河水下細流淙淙的歡歌,還有人們在嚴寒中仰起的笑臉……無畏寒風,冰化雪消,陽氣生發,春暖花開,萬物生長,耕耘播種,新一輪四季的序幕如約開啟了。這是春天穿越時光之海,又一次鎖定了未來美好,願新的一年每個人在時光的湧動中堅定方向,在歲月的更替中擁抱幸福。
立,乃「開始」之意。立春,是新的一年起始。「一年之計在於春」,當不負春光,立下希望的春意,君子之厚德,不忘初心。
立下希望
古詩有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是說真正的春天只在人心,只有透過內心才能感受春天。從立春起,要在心裡播種春意,那是在每個人心裡敲響的希望鐘聲。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帶著春意的希望,是在太陽升起時,大地萬物一同蘇萌,和煦生長,風調雨順,世界安詳;是在藍天之下,清風掠過,雲朵曼妙,身體變得輕盈,天上人間自由呼吸;是在城市鄉間,都有笑臉相迎,朋友相伴,喜樂分享,冷暖相知,同行天地日月久長……希望一年一年長河悠遠,歲月無痕,我們不老,希望在立春之際共同感受和煦的風和陽光,感受我們彼此加持的溫暖力量,感受相信未來的喜悅和激情。
立下德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古語教育人們自強、厚德,一如立春之後,氣溫回暖,陽氣回升,春意盎然,百花盛開便可期待。而人們內心的善良和厚德,正是人身陽氣的來源,開啟內心之春天。向善厚德激發身體中的陽氣,掃除陰霾,這正是人們嚮往的「養活一團春意思」,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人的信念和德行都要象春天一樣朝氣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機。
做人做事應學會天、地的堅強和包容,進取和奮鬥,在穩重中順勢而為,走向成功。我們要立志做一個有深厚品德的人,成為棟梁之才;要立身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成為出類拔萃的精英。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願意傾其一片海;
如果你要摘一片楓葉,我給你整個楓林和雲彩;
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來。
生命如水,有時平靜有時澎湃,穿過陰霾,陽光灑滿你窗臺,其實幸福與我們同在。
讓我們唱響春暖花開吧,以正氣品德點亮向善之光,開啟新年好運道!
立下使命
古有天子郊外迎春,感恩造化。現實中我們更應格外珍惜新的開始,抓住時機,堅守初心,立下使命的擔當,開啟一年的事業。
立下使命,內心要有堅守。
有歌唱道:「執著堅守的人都會擁有隱形的翅膀;把眼淚裝在心上,就會開出勇敢的花,能在疲憊的時光聞到一種芬芳,就能用輕快的步伐邊走邊哼唱。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最想去的地方怎麼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夢想絕對會到達,實現了渴望才能算到過了天堂。」
堅持是生命中最美的姿勢。面對現實中的困難挫折,一味抱怨還是一笑了之?憑藉固執的堅持鑿出點點亮光,集聚力量,一點一滴的改變依然可以光芒萬丈。堅持行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無論風雨,不曾遠離,不願放棄,驀然回首會發現,堅持的每一處,都是曾經想要放棄時以為到達不了的遠方!正所謂「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立春之際,開啟新生活的正確姿勢,必須要為創造人生價值堅守初心,保持奔跑的步伐。你可知,竹子要用4年長出3cm以後,才能迅速長高長大。在這4年中,竹子已紮根土裡數百平米。因此,人生需要儲備,所有付出都是為了紮根,多少人就是因為沒熬過那3cm才失敗的!經受著審視,熬得過磨礫,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責任,肩負得使命的人生才會有真正的價值。
芸芸眾生世界,為利者熙熙攘攘,迷茫、浮躁、不安和困惑充斥著。堅守者會告誡自己,唯有不辜負,方能守初心。與其羨慕匠人們打磨歲月換來的驚豔時光,不如心手合一,擇一事,終一生,傳承正名。當我們真正的放下濁念,便能擁有自己的「匠心「,成全自己,也就成全泛華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相信明天會更好,絕不是一句口號,那是願意埋頭苦幹的一份承諾,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份信心,是我們自信展示泛華智慧、泛華方案的力量支撐。故只有踐行「幹一行愛一行,幹什麼像什麼」,敬業、樂業、創業,唯有如此才談得上收穫幸福。敬重職業,我們就能收穫一份屬於自己的成功喜悅。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人生百態,路有千萬,心中的夢想,從未放棄,無怨無悔。我們相信同在一條路上,只要走得更久,就能夠走出別人沒有的長度;只要走得更遠,就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風景。不經一翻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所有的堅持讓努力得到回報,把自己點亮,獲得人生的精彩。
夢想不是浮躁,而是積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一切過往,皆成序章。面向未來,不關心來處,只問要去往的地方 ,不在意腳下站立的位置,心中凝視的方向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歸依。
立春大吉,啟運泛華,祝福未來!
楊天舉
2021年2月3日
-END-
文字/編輯:泛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