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衰落,經濟由都是希臘人、猶太人或亞美尼亞人掌控

2020-12-11 無名狂客

在奧斯曼帝國軍隊所依賴的規模龐大、技藝精湛的工匠群體身上,就能看到上述趨勢是如何導致奧斯曼帝國陷入軍事困境的。以往,貿易行會這種合作體系曾經發揮過積極的社會作用,其存在保證了工匠的道德水準和技術水平。但是,從經濟角度上說,手工藝需要一種追求創新和進取的新精神,但行會束縛性的本質決定了它們將阻礙任何進步。

它們固執地拒絕任何創新,堅守過時的技藝,僵硬地執行著固有成規和工作時長。此外,不負責任的稅收規定和財政政策也不鼓勵創新,增強了行會與生俱來的惰性,從而抑制了行業的進步和繁榮。如此一來,奧斯曼帝國的手工業產品就漸漸無法與歐洲的進口貨相媲美了。

近衛軍與行會同進退,懷疑並拒絕任何有可能損害自身利益的軍事改革。但是奧斯曼帝國急需進行這種改革,而且它的敵人彼得大帝也正在推行這種改革。 這種態度還導致了經濟狀況的惡化。本來,奧斯曼帝國擁有構建在商品化農業基礎上的貨幣經濟。與歐洲國家相比,奧斯曼帝國的經濟實力並不處於明顯下風。問題是,奧斯曼帝國的經濟運行由少數族裔掌控——大量的銀行家和商人都是希臘人、猶太人或亞美尼亞人。想要構建一個統一的、以政府機構與金融階層、經濟階層密切合作為基礎的經濟體系,缺乏經驗又輕視異教徒的奧斯曼帝國統治者往往沒有能力做到,甚至根本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做到。

在歐洲,構建在政府和資本、人和金錢的緊密聯合的基礎上的社會體系已經茁壯成長;而在奧斯曼帝國,乃至當時其他的伊斯蘭國家裡,這種體系並不存在。在這些地方,政府和商業依舊固執地井水不犯河水。因此,奧斯曼帝國境內就不會出現政商聯合籌劃的、長期的、大型的經濟項目,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還停留在最低水準。歐洲人帶來了貿易格局的變遷,歐洲工廠生產的紡織品和其他製成品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在此衝擊下,奧斯曼帝國的本土手工業日益衰敗,整個國家的經濟日漸萎縮。 而奧斯曼帝國之所以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其根源在於伊斯蘭教中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

奧斯曼人不顧現實情況如何,沉醉於伊斯蘭文明永遠優於其他文明的幻想之中,不願意面對奧斯曼帝國已經在不斷進步的西方文明面前日趨衰落的現實。此外,宿命論也是一大障礙。穆斯林的教育體系讓人們相信,無論人類做了什麼可能干預歷史進程的事,真主的旨意最終都一定會達成,因此他們往往固執地遵循傳統。所以,不只是近衛軍和行會,就連烏理瑪自身也十分保守地排斥劇烈的變革,以此來長久維護他們在既有的軍事和經濟秩序中所獲得的利益。

到了18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和經濟秩序變得陳腐不堪。奧斯曼帝國開始腐敗變質,而嶄新的俄羅斯帝國正在崛起。 但陳舊的結構還沒有完全朽壞,伊斯蘭教依然作為精神支柱為帝國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除此之外,儘管有種種亂象和腐敗,帝國的國家架構依然僵硬地支撐著這個國家,間或還會萌發出復甦的跡象。衰老的奧斯曼帝國依舊活著,尚未變成僵直的屍體。

蘇丹不再管理國家,但在從上至下替他管理國家的人中,仍然有不少能幹的人物,保證其傳統的國家機器得以繼續運轉。其中包括一類新的精英,他們不是武將,而文官;他們沒有帕夏或貝伊的頭銜,而被稱作「阿凡提」(Effendis)。他們大多與往昔的官員出自不同的階層,往往不是出身於宮廷學校的前基督徒,而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穆斯林。不過,他們仍然樂於任用希臘人或其他基督徒出任下級屬官。

相關焦點

  • 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王朝誰更強?奧斯曼帝國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大明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由漢族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這個王朝最鼎盛的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一千萬平方公裡。浩大的國勢常常使得外邦皆來朝賀。然而同一時期,西方也有一個大國崛起,那就是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在他們領袖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奧斯曼帝國成為了西部最強的國家。同一時期的兩個大國誰的實力更加強大呢?
  • 還記得亞美尼亞人嗎?
    今年4月24日,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日,川普在聲明中指出:「今天,我們紀念那起大災難、緬懷那些在20世紀其中一起最大規模暴行中受難的人。自1915年起,有150萬亞美尼亞人在奧斯曼帝國末年遭到驅逐、屠殺或拘押,至死方休。」可以看出,除了沒用「種族滅絕」這個詞,川普已經將這起百年前的屠殺描繪得足夠灰暗。
  • 土耳其的前世:奧斯曼帝國
    1543年,奧斯曼帝國繼續進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斐迪南一世在1547年正式承認奧斯曼帝國對匈牙利的宗主權。在蘇萊曼一世治下,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及反覆無常的摩爾多瓦都成為帝國的附屬國,須向帝國納貢。在東面,奧斯曼帝國在波斯人手裡奪取巴格達,得以掌控美索不達米亞及波斯灣。在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的末段,帝國的總人口多達1500萬人。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外高加索三國自古是大國的角鬥場
    , 不過亞美尼亞的基督教屬於使徒教會,是基督教最早的組織形式,與今天另外三派的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不同。 正是在波斯帝國時期,外高加索地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都波斯化了,波斯的拜火教也成為了外高加索大部分人群的宗教信仰。 3、亞歷山大帝國將高加索地區希臘化 外高加索地區的東南方是波斯帝國,西方則是希臘。
  • 其實我們認識許多亞美尼亞人
    剛開始很多不了解高加索地區的人,在熱搜上看到估計都是一頭霧水。但隨著這場看不到盡頭的衝突反覆上演,各大自媒體的慷慨解答,想必你也能對兩國的衝突原由說出個一二來。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表面是小國的領土主權爭議,但實際上是大國的博弈。通過此次衝突,也讓我們的視線聚焦到了亞美尼亞,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國。
  • 普普通通的1915年,為何會成為150萬亞美尼亞人的夢魘
    看了以上兩張照片,或許很多人認為這兩張照片並沒有什麼聯繫。但我要告訴你,這兩張照片都屬於一個叫亞美尼亞的國家。在兩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裡,相繼被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波斯薩珊帝國、阿拉伯帝國、塞爾柱帝國、蒙古帝國所統治,公元1454年亞美尼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併,亞美尼亞徹底成為一個失去主權的國家,之後一直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18年才從奧斯曼帝國脫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 專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或是主因
    從常年戰亂的敘利亞到群龍無首的利比亞,再到現今因為納卡問題而戰火重燃的高加索地區,都能看到土耳其的身影。 土耳其為何這麼活躍呢?當然是有原因的。今天,龍馬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此次土耳其為何要介入高加索兩個小國的紛爭。
  • 米勒特製度——奧斯曼帝國促使不同民族、宗教之間和平共處的法寶
    羅伯特·曼特蘭的《17-18世紀奧斯曼帝國伊斯坦堡的外國商人與少數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族裔》記載:「17世紀,伊斯坦堡非穆斯林聚居最多的地區加拉塔共有3080家商店,大部分屬於希臘人
  • 歷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之一,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其中德維爾姆階層本身分裂成無數的派系和政黨,每個派別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支持某個特定的皇室王子參選,並與由每個王子的母親、姐妹和妻子領導的相應宮廷派繫結成緊密聯盟。這些當權者不讓王子接受正統的教育,轉而把他們圈養在後宮。這就導致,蘇黎曼一世之後的很少有國王有能力行使真正的權力。雖然繼任君王缺乏能力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權力的渴望。
  • 從「歐洲陰影」到「西亞病夫」——探析「奧斯曼帝國」的衰亡史!
    1922年11月7日,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離開土耳其一般來說,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在16世紀勒班陀戰役後趨向停止,而隨著17世紀帝國陷入滯止與衰落之中。帝國的衰頹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這其中既有帝國本身政治制度與統治的問題,也有西歐世界後發制人、帝國經濟與文化進步有限等多重因素。
  • 亞美尼亞為何如此堅強?2300多年前曾是地跨兩大洲的世界大國
    亞美尼亞這個國家和以色列十分相似,但是他們比猶太人還要頑強的多,在被滅國2300多年後,於1991年成功復國。亞美尼亞在地域上位於亞洲和歐洲交界處的高加索地區,國內90%以上的地區都是高原,境內多山氣候環境惡劣,所以經濟發展並不理想,亞美尼亞國土面積不到3萬平方公裡,有300多萬人口,也算不上是太小的國家。
  • 奧斯曼帝國統治希臘數百年:論希臘人不被伊斯蘭化之緣由
    但是,通過了解古希臘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關係就會發現,雖然說希臘人長期接受著奧斯曼帝國的管轄,但是,他們本身的文化卻並沒有遭到破壞。那麼,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希臘人沒有被伊斯蘭化呢?奧斯曼帝國勢力與希臘之間的抗衡其實,在奧斯曼帝國剛開始佔領希臘地區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強制在這片土地上推廣伊斯蘭教的信仰,當時,所有的非伊斯蘭教徒都需要繳納一定的人頭稅,而這種方式也並不利於奧斯曼帝國的勢力在希臘境內迅速擴張,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的領導者在經過一番考慮後,
  • 希臘:收復並定都伊斯坦堡,希臘人的「大國夢」從何而來?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收錄於話題#希臘5#巴爾幹往事9希臘的偉大理想作者|霈霖責編|Thomas伊斯坦堡是東南歐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和經濟實力在巴爾幹地區都是首屈一指,並扼守著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博斯布魯斯海峽
  •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歐洲為何沒有奪回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佔領,並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叫做康斯坦丁尼耶,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語音譯。直到奧斯曼帝國滅亡之後,現代土耳其才將該城改名為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對於歐洲有著重要意義,但奧斯曼帝國強盛時期,歐洲根本不是土耳其人的對手。
  • 星月崛起——探析奧斯曼帝國興盛之因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僅僅標誌著持續了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也意味著接下來的三個多世紀裡,整個歐洲基督教世界都將被奧斯曼帝國投射出的可怖陰影所籠罩。對於法蘭西人、英格蘭人而言;仿佛東方的地中海海岸上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恐怖的巨頭。對於威尼斯人、熱那亞人而言,操縱地中海貿易的美好時光轉瞬即逝。
  • 土耳其的心結:放不下的奧斯曼帝國榮光
    先是年初時分派兵圍剿庫德工人黨武裝,穩住國內的民族基本盤,最近又插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領土糾紛,幫助亞塞拜然擊敗亞美尼亞,逼迫亞方將納卡地區拱手相讓,已然成為中東及中亞一帶勢力頗大的強國,連美方及俄方的利益都敢動。
  • 亞美尼亞簡史:主教穿中國四足龍袍,親王家譜自稱漢朝後裔
    亞美尼亞,一個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約為北京和天津面積之和)的南高加索國家,如果不是因為戰火,恐怕很多人乍一聽到這個名字,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國家究竟在地球的哪個位置。 據最新的統計,亞美尼亞人口總數為306萬,主體民族為亞美尼亞族,約佔總人口的96%。
  • 曾經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是怎樣土崩瓦解的?
    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由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和阿拉伯世界組成,其核心是多瑙河以南的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的北半部。2,奧斯曼帝國在近代的版圖危機當歷史的車輪進入公元18世紀,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開始了衰退,地方勢力開始崛起。同時,帝國邊緣地區的屬國也不斷被蠶食,被俄羅斯帝國蠶食。俄羅斯,某種程度上與奧斯曼很相似,都是橫跨歐亞的帝國。但奧斯曼與俄羅斯大戰兩百餘年,俄羅斯越戰越勇,而奧斯曼卻越來越弱,不斷割地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