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丨從法院走出來的民事檢察官

2020-12-26 騰訊網

「離開審判席,走進檢察監督一線,崗位變了,角色變了,但胸前的國徽和心中的信念一如既往地閃著光。我是從法院走出來的民事檢察官,我更是人民的檢察官。」

「脫下法袍,換上檢察裝,從裁判者變成了監督者,這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難得的經歷。」提起民事檢察工作,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郭勁男初心不減。「對於當事人,檢察監督是司法救濟的最後一環,也是他們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希望。」近八年的民事審判工作經歷,兩年的民事檢察工作磨鍊,郭勁男對民事法律工作的情懷,體現在他所辦理的每一個具體案件上。

2011年,郭勁男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考入伊通滿族自治縣法院,歷任法官助理、員額法官、庭室負責人。2018年,他通過遴選調入了綠園區檢察院,現為該院第四檢察部部門負責人,負責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三大檢察業務。從檢兩年來,他所在的部門連續兩年獲得「長春市人民滿意政法單位」稱號,這對郭勁男來說來之不易,也離不開他在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積累。

不僅會「說一套」,而且會「做一套」

「來到檢察院兩年來,小郭辦理的民事檢察監督案件雖然不過百餘件,但是接觸的案件複雜多樣,案件當事人的訴求更是五花八門。然而,這些案件的當事人基本都滿意而歸。這要歸功於他對待當事人,不僅會『說一套』(釋法說理),而且會『做一套』(實實在在地作為)。」綠園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蔡珩提起郭勁男,頻頻點讚。

申請監督人李某與王某存在民間借貸糾紛。2019年初,王某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李某償還借款本金12萬元及利息。法院審理查明:李某與王某系男女朋友關係。戀愛期間,李某多次向王某借款。2016年5月27日,經雙方對帳,李某欠王某借款本金12萬元。同日,雙方籤訂了一份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5個月,月利2分。在籤訂借款合同的同時,李某亦為王某出具一份收條。2019年7月,一審法院在李某缺席的情況下作出判決:李某償還王某借款本金12萬元及利息。直至判決生效、案件進入執行環節,李某才得知判決結果。李某不服,申請再審,因超過六個月法定期限,未被法院受理。於是,李某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在審查這一案件時,郭勁男發現,王某出借的錢款中有部分資金系套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這部分利益不應受到保護。因此,從案件事實出發,法院應當再審。考慮到當事人雙方繫戀人關係,有和解的基礎,郭勁男沒有簡單地就案辦案,而是以公開聽證的方式,對李某和王某進行充分的釋法說理。聽證會後,李某和王某均表示願意在法院再審期間達成和解。

今年8月,綠園區檢察院依法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目前,該案已進入再審程序,等待法院的進一步處理。

兩年間成功辦理20餘件虛假訴訟監督案

在申請人面前,郭勁男是一個暖男;但面對違法者,他從未有過半點兒含糊。打擊虛假訴訟,他是衝在一線的急先鋒。從事檢察工作兩年多,他已經手辦理了20餘件虛假訴訟監督案。案件經檢察機關依法抗訴後全部獲改判,有效捍衛了公平正義。

2019年7月,郭勁男在長春市檢察院履職期間發現:某區法院對李某等5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民事調解書可能存在審判人員違法及虛假訴訟的情況,遂依法進行了審查。其間,檢察機關發現某審判員同一時期審理的16件同類案件均存在相同的違法情況,於是決定成立專門的辦案組對這些案件一併處理,郭勁男被抽調到辦案組參與辦案。在辦案過程中,郭勁男隨辦案組成員輾轉北京市、天津市,吉林省吉林市、德惠市、公主嶺市等多地開展取證工作。通過大量走訪調查,詢問多名當事人和相關人員,同時對卷宗內容進行司法鑑定等,共取得關鍵證據50餘份,最終確認16件民事訴訟案件均存在內容虛假、嚴重程序違法和審判人員違法等問題,遂依法啟動檢察監督程序。今年5月,長春市中級法院對上述16件虛假訴訟案依法再審,全部改判,駁回了原告的起訴請求。同時,對涉案審判人員予以刑事處罰。因在此次辦案工作中表現出色,郭勁男被授予個人三等功。

「民法迷」心中有座富礦

「你知道房子不是你的名字別人為什麼還攆不走你?」「你知道什麼叫做『離婚不易,且行且珍惜』嗎?」「以前是十歲可以『打醬油』,現在八歲就行了!」「公證遺囑不再是『一家獨大』了……」茶餘飯後,郭勁男常常化身檢察官小夥伴身邊的「民法迷」,熱情耐心地向大家講解他心心念念的民法典。他不僅說起民法典法條來頭頭是道,而且對民法的歷史和發展歷程也如數家珍。

今年7月29日,郭勁男在院裡的崗位練兵活動中,第一個登上講臺,以《新時代民事檢察監督的範圍、監督方式,以及未來民事檢察監督的工作方向》為題,介紹了民事檢察監督30餘年的發展歷程。從1988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正式成立開始,到目前民事檢察監督的發展,再到201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第十四批指導性案例,重點研究虛假訴訟類案件,郭勁男娓娓道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提到虛假訴訟的各種手段,如騙取支付令、調解書、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仲裁調解書、保險理賠,等等,涉及到的民事法律知識,對於郭勁男而言,更是信手拈來。同事們都說,他的心裡好像藏著一座民法知識的富礦。

三大檢察業務的主辦檢察官

在主辦民事檢察案件的同時,郭勁男還是院裡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案件的主辦檢察官。在田間地頭勘查耕地林地保護情況有他的身影,在河邊湖邊調查環境汙染問題有他的足跡,在居民小區查看二次供水安全、公共電梯安全有他刨根問底的追蹤,在行政檢察監督聽證會上有他胸有成竹的陳述……

今年3月,正值疫情期間,群眾反映一些公共場所亂丟口罩現象嚴重。獲悉該線索後,綠園區檢察院迅速開展「廢棄口罩處理檢察監督專項行動」,郭勁男和同事們對綠園區內高鐵站、地鐵站、醫院、居民小區等近千個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的使用情況和百餘個垃圾量較大的人員密集場所衛生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綠園區檢察院及時向區城管局等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為安全復工復產及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離開審判席,走進檢察監督一線,崗位變了,角色變了,但胸前的國徽和心中的信念一如既往地閃著光。我是從法院走出來的民事檢察官,我更是人民的檢察官。」郭勁男提起自己的職業時,目光如炯。

審核/張新宇 責編/殷玥瓛

編輯/王怡然 來源/檢察日報

喜歡點在看哦~

相關焦點

  • 民事檢察執法為民 檢察官獲贈錦旗受讚譽
    感謝檢察院,感謝辦案檢察官認真負責、精細辦案、敢於監督。 近日,資陽市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和檢察技術信息部收到一起民事訴訟申請監督案當事人送來的「清廉公平化幹戈、敬業正義為玉帛」「為民解憂、秉公執法」兩面錦旗,表達對辦案檢察官和辦案檢察人員的感謝之情。
  • 未愛茸話丨民事審判庭裡怎麼來了未檢檢察官?
    未愛茸話丨民事審判庭裡怎麼來了未檢檢察官?2020年12月初的一個上午,松江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正在開庭,原告旁邊罕見地坐著一位未檢檢察官,但她不是原告代理人,也不是公訴人,放在她面前的席卡上寫著「支持起訴人」。
  • 善良司法:福州市馬尾區檢察院四舉措提升民事檢察質效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程軍化今年以來,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檢察院緊盯辦案流程、檢法協作、訴求答覆等方面,採取四項舉措,著力提升監督效率和精準度。一是完善繁簡分流機制。對擬作提請抗訴、提出抗訴或提出再審檢察建議的案件,堅持適用普通程序辦理。二是深化積案化解。持續開展積案化解攻堅行動,建立檢察官、檢察官助理辦案情況管理臺帳,實時統計、每月通報未結案件情況和辦案進度。改變以往承辦檢察官各自分散調卷模式,指派專人統計一段時間內檢察官調卷需求,定期到省高級法院統一調取、歸還民事審判卷宗,避免卷宗錯漏、遺失。三是健全檢法協作機制。
  • 檢察廣播 | 謝仁波:一位執著於生態修復的檢察官
    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始終致力提供優質檢察產品,僅僅在今年,他和他的生態環境檢察小夥伴們重點圍繞審查起訴階段仍不認罪的生態案件逐一釋法說理、引導溝通,目前已就非法採礦、濫伐林木等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17人,無一上訴。他叫謝仁波,是尤溪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負責人、一級檢察官。今天的檢察故事就為您講講這位「較真」的生態修復檢察官。
  • 《檢察日報》丨是詐騙罪還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文章來源丨檢察日報是詐騙罪還是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北京大興一男子為騙取拆遷款偽造證件,檢察官察微析疑改變案件定性大興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周宇檢察官審閱該案案卷2020年11月17日,在接到判決書的那一刻
  • 被法院判了,卻沒法執行?檢察官來幫忙
    9月16日,樂清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刑事執行)檢察官與市法院法官一同前往溫嶺市解決一名罪犯的刑罰交付執行問題。   罪犯金某某,因犯非法採礦罪於2020年8月3日被樂清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但是由於其患有高血壓1級(很高危),腦梗死後遺症,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經鑑定符合保外就醫的規定,市法院擬對其決定暫予監外執行。   由於金某某居住溫嶺市,但其無法確定保證人,當地司法局對於接收金某某存在異議。
  • 民事檢察中調查核實權的行使及證據運用
    《辦案規則》第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民事、行政案件,應當就原審案卷進行審查。非確有必要時,不應進行調查」,第十八條則規定在四種「特殊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調查。對此,有觀點認為,將檢察官在辦理民事行政抗訴案件時的調查取證範圍限定在法院查證範圍之內,避免對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的不當幹預。
  • 王真:全國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競賽攻略
    曾獲最高人民檢察院「首屆全國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競賽」總成績第一名,獲「全國民事行政檢察業務標兵」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在疑難複雜民商事爭議解決領域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參與辦理各類民商事案件近1000餘件,承辦案件獲評「首屆全國十佳民事行政檢察精品」案件。
  • 國家檢察官學院第二批課程研發申報公告
    本批次課程研發系第一批課程研發的進一步拓展和創新,關於設立初衷、研發依據、評價標準等,請詳見2018年11月23日《檢察日報》第2版:「國家檢察官學院第一批課程研發申報公告」、「國家檢察官學院第一批課程研發指南」和「著眼課程研發進一步開拓檢察教育培訓新局面——訪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務負責人」。
  • 媒體關注丨《檢察日報》刊登:視野開闊了,心也敞亮了
    △ 2021年1月7日《檢察日報》 第06版:公益周刊 「以前開車經過這裡,特別是晚上就很緊張帶著這個疑問,該院檢察官先後前往交通運輸及供電部門了解情況。 經了解得知,在雲夢縣經濟開發區建設初期,由於道路項目工期緊、拆遷難度大,配套電力改造未能同步推進,因此出現了此類電線桿佔道情況。「乍看上去,這些佔道電線桿拔掉就完事了,但事實上會涉及多個部門,實施起來也會非常複雜,每一處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逐一設計、逐一協調。」產權單位負責人解釋道。
  • 法官和檢察官有什麼區別?
    熟悉這些單位的朋友們可能知道,我們國家有法官和檢察官。那麼,法官和檢察官究竟誰權利大呢?今天網絡怪客就給大家講解下。在搞清楚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了解法官和檢察官分別所屬的單位和職責。法官是屬於法院的一種職業,大家都知道法院是屬於審判機關,是審理案件的。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
  • 小虎專題丨【2020年湞江檢察十大精品案件之三】毒粽子:蠅頭小利...
    檢察官:「黃某某,你無視國家法律,在生產、銷售的粽子中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你的行為侵害了不特定多數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我們檢察機關將依法對你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你在受到刑事懲罰的同時,也將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你是否清楚?」
  • 鄒德光:名副其實的「學習型檢察官」
    2011年8月,全國人大法工委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北京召開民事訴訟法修改座談會,會議特邀了8名地方檢察院的熟悉民行檢察業務工作的檢察官代表。其中唯一來自基層檢察院的代表是四川省金堂縣檢察院的民行科科長鄒德光。這位來自最基層檢察院的檢察官,結合自己從事民事檢察工作的生動案例及對民事訴訟法理的深刻思考,對民事訴訟法的修改提出了獨特的意見和建議,受到了與會領導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 在檢察官的注視下,被救助的鳳頭鷹振翅翱翔
    3月11日,銀海區法院以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被告人馮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3000元,同時,馮某承擔2隻隼科南擺雛鷹野生幼鳥的救治費用1.06萬元並通過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秋風起,打鷹頭」,北海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在當地一直有捕鳥風俗。
  • 檢察官賀世國:「硬核」守護公益 彰顯檢察擔當
    在這個公益訴訟「硬核」辦案團隊中,是一名「硬核」檢察官用檢察智慧和檢察擔當為「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人和」撐起了一片藍天。他就是,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四級高級檢察官賀世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轄區檢察公益訴訟的負責人,賀世國的腦海中立即閃現出習近平總書記這句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金句」,檢察公益訴訟的責任擔當讓他責無旁貸,立刻行動起來。經過走該有關部門,他了解到轄區因歷史原因遺留有129處廢棄採石礦坑,但因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等原因,生態修復進展緩慢,曾被省環保督查組督查通報。
  • 上海這群檢察官,成為長三角三千裡高鐵「守護神」
    日前,第四檢察部獲評2020年上海市模範集體,也是唯一一家入選的檢察機關團體,《法治日報》記者走進第四檢察部,了解勞模誕生背後的故事。為了三千裡高鐵更安全順暢「高鐵看似龐然大物,實際卻很脆弱。」第四檢察部主任張永勝說。
  • 丹東市檢察院檢察官「擒賊擒王」破迷霧 查辦「隔山打牛」假官司
    「感謝檢察官,不僅是挽回了2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關鍵是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下步復工復產我們民營企業更有信心了!」日前,丹東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原民事檢察部門)檢察官接到了丹東鳳城市某公司總經理遲某的感謝電話。
  • 山東無棣檢察機關促成涉企民事糾紛和解 護航企業發展
    新華社濟南6月15日電 主動服務「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支持企業經營發展,是檢察機關的重要使命。近日,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人民檢察院發揮檢察調解職能,解決了一起涉及省內兩地企業、時間長達3年多、涉案總金額4800餘萬元的民事糾紛,維護了雙方企業合法權益。
  • 七裡河區人民檢察院多舉措提升民事檢察工作貢獻度
    據了解,2020年1-8月,七裡河區人民檢察院共受理民事訴訟監督案件26件,同比增加117%。經審查,對審查認為確有錯誤的生效民事裁判提請市院抗訴4件,依法向區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件。目前,經兩級法院再審改變原判決8件,同比增加800%,涉案金額520多萬元。法院採納執行監督檢察建議19件,同比增長1800%。
  • 進入新時代,基層檢察「變」在哪裡?「新」在何處?
    5位檢察系統先進代表圍繞「加強法律監督、守護公平正義 」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檢察官」張飈就是一個基層典型。兩名當事人,五年平反路。這名普通監所檢察官一遍遍寫信、打電話,追尋案件真相,最終推動了張氏叔侄案重審、改判,轟動全國。潘志榮、施淨嵐、王勇等一大批新時代模範檢察官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