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審判席,走進檢察監督一線,崗位變了,角色變了,但胸前的國徽和心中的信念一如既往地閃著光。我是從法院走出來的民事檢察官,我更是人民的檢察官。」
「脫下法袍,換上檢察裝,從裁判者變成了監督者,這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難得的經歷。」提起民事檢察工作,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郭勁男初心不減。「對於當事人,檢察監督是司法救濟的最後一環,也是他們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希望。」近八年的民事審判工作經歷,兩年的民事檢察工作磨鍊,郭勁男對民事法律工作的情懷,體現在他所辦理的每一個具體案件上。
2011年,郭勁男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考入伊通滿族自治縣法院,歷任法官助理、員額法官、庭室負責人。2018年,他通過遴選調入了綠園區檢察院,現為該院第四檢察部部門負責人,負責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三大檢察業務。從檢兩年來,他所在的部門連續兩年獲得「長春市人民滿意政法單位」稱號,這對郭勁男來說來之不易,也離不開他在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積累。
不僅會「說一套」,而且會「做一套」
「來到檢察院兩年來,小郭辦理的民事檢察監督案件雖然不過百餘件,但是接觸的案件複雜多樣,案件當事人的訴求更是五花八門。然而,這些案件的當事人基本都滿意而歸。這要歸功於他對待當事人,不僅會『說一套』(釋法說理),而且會『做一套』(實實在在地作為)。」綠園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蔡珩提起郭勁男,頻頻點讚。
申請監督人李某與王某存在民間借貸糾紛。2019年初,王某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李某償還借款本金12萬元及利息。法院審理查明:李某與王某系男女朋友關係。戀愛期間,李某多次向王某借款。2016年5月27日,經雙方對帳,李某欠王某借款本金12萬元。同日,雙方籤訂了一份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5個月,月利2分。在籤訂借款合同的同時,李某亦為王某出具一份收條。2019年7月,一審法院在李某缺席的情況下作出判決:李某償還王某借款本金12萬元及利息。直至判決生效、案件進入執行環節,李某才得知判決結果。李某不服,申請再審,因超過六個月法定期限,未被法院受理。於是,李某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在審查這一案件時,郭勁男發現,王某出借的錢款中有部分資金系套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這部分利益不應受到保護。因此,從案件事實出發,法院應當再審。考慮到當事人雙方繫戀人關係,有和解的基礎,郭勁男沒有簡單地就案辦案,而是以公開聽證的方式,對李某和王某進行充分的釋法說理。聽證會後,李某和王某均表示願意在法院再審期間達成和解。
今年8月,綠園區檢察院依法向法院發出再審檢察建議。目前,該案已進入再審程序,等待法院的進一步處理。
兩年間成功辦理20餘件虛假訴訟監督案
在申請人面前,郭勁男是一個暖男;但面對違法者,他從未有過半點兒含糊。打擊虛假訴訟,他是衝在一線的急先鋒。從事檢察工作兩年多,他已經手辦理了20餘件虛假訴訟監督案。案件經檢察機關依法抗訴後全部獲改判,有效捍衛了公平正義。
2019年7月,郭勁男在長春市檢察院履職期間發現:某區法院對李某等5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民事調解書可能存在審判人員違法及虛假訴訟的情況,遂依法進行了審查。其間,檢察機關發現某審判員同一時期審理的16件同類案件均存在相同的違法情況,於是決定成立專門的辦案組對這些案件一併處理,郭勁男被抽調到辦案組參與辦案。在辦案過程中,郭勁男隨辦案組成員輾轉北京市、天津市,吉林省吉林市、德惠市、公主嶺市等多地開展取證工作。通過大量走訪調查,詢問多名當事人和相關人員,同時對卷宗內容進行司法鑑定等,共取得關鍵證據50餘份,最終確認16件民事訴訟案件均存在內容虛假、嚴重程序違法和審判人員違法等問題,遂依法啟動檢察監督程序。今年5月,長春市中級法院對上述16件虛假訴訟案依法再審,全部改判,駁回了原告的起訴請求。同時,對涉案審判人員予以刑事處罰。因在此次辦案工作中表現出色,郭勁男被授予個人三等功。
「民法迷」心中有座富礦
「你知道房子不是你的名字別人為什麼還攆不走你?」「你知道什麼叫做『離婚不易,且行且珍惜』嗎?」「以前是十歲可以『打醬油』,現在八歲就行了!」「公證遺囑不再是『一家獨大』了……」茶餘飯後,郭勁男常常化身檢察官小夥伴身邊的「民法迷」,熱情耐心地向大家講解他心心念念的民法典。他不僅說起民法典法條來頭頭是道,而且對民法的歷史和發展歷程也如數家珍。
今年7月29日,郭勁男在院裡的崗位練兵活動中,第一個登上講臺,以《新時代民事檢察監督的範圍、監督方式,以及未來民事檢察監督的工作方向》為題,介紹了民事檢察監督30餘年的發展歷程。從1988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正式成立開始,到目前民事檢察監督的發展,再到201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第十四批指導性案例,重點研究虛假訴訟類案件,郭勁男娓娓道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提到虛假訴訟的各種手段,如騙取支付令、調解書、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書、仲裁調解書、保險理賠,等等,涉及到的民事法律知識,對於郭勁男而言,更是信手拈來。同事們都說,他的心裡好像藏著一座民法知識的富礦。
三大檢察業務的主辦檢察官
在主辦民事檢察案件的同時,郭勁男還是院裡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案件的主辦檢察官。在田間地頭勘查耕地林地保護情況有他的身影,在河邊湖邊調查環境汙染問題有他的足跡,在居民小區查看二次供水安全、公共電梯安全有他刨根問底的追蹤,在行政檢察監督聽證會上有他胸有成竹的陳述……
今年3月,正值疫情期間,群眾反映一些公共場所亂丟口罩現象嚴重。獲悉該線索後,綠園區檢察院迅速開展「廢棄口罩處理檢察監督專項行動」,郭勁男和同事們對綠園區內高鐵站、地鐵站、醫院、居民小區等近千個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的使用情況和百餘個垃圾量較大的人員密集場所衛生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綠園區檢察院及時向區城管局等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為安全復工復產及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離開審判席,走進檢察監督一線,崗位變了,角色變了,但胸前的國徽和心中的信念一如既往地閃著光。我是從法院走出來的民事檢察官,我更是人民的檢察官。」郭勁男提起自己的職業時,目光如炯。
審核/張新宇 責編/殷玥瓛
編輯/王怡然 來源/檢察日報
喜歡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