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算是與美國槓上了!雙方已爆發3個矛盾,中俄能否抓住機會?

2021-02-21 海外探客

  美國與德國之間的關係墜入低谷。蓬佩奧下周的歐洲之行裡,目的地包括波蘭、奧地利、捷克、斯洛維尼亞等,相當於繞著德國轉了一個圈,卻唯獨不訪問柏林。他還意有所指地聲稱:他即將訪問的國家都是美國的「偉大朋友」,卻隻字不提德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國關係冰冷到這個地步,其實有川普的原因,也有歷史原因。川普的「美國優先」和不斷退群,令德國也成為單邊主義的受害者。而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一直是美國束縛和控制的對象。在美國的陰影下,德國雖然是歐盟的核心,但也只能成為「隱王」,把影響力讓渡給法國。

  隨著美國實力的相對下降,「獨霸」之局越來越難以維繫,德國也似乎看到了出頭之日。當德國不再忍,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顯露:

  1、德方在莫斯科公開反對美國幹涉

  據媒體8月11日報導,德國外長馬斯在莫斯科批駁了美方的霸道做法:美國制裁自己的夥伴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德國從哪裡獲得能源是自己的主權決定,任何國家都無權威脅德國,更不能通過制裁手段迫使歐洲國家改變能源政策。


  俄羅斯與德國儘管在一些問題上出現了摩擦,但都重視共同利益。「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旨在通過波羅的海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等地。但美方卻以制裁方式阻撓這項工程。柏林方面對此十分不滿。

  2、德國民意並不支持美國發動「新冷戰」

  美國逆轉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傾向於發動「新冷戰」來遏制戰略競爭對手。歐洲一直擔心中美關係出現劇變,從而面臨選邊站隊的難題。德國尤其對這種大國博弈感到警惕和擔憂。

  作為歐盟的經濟火車頭,德國從全球化的開放經濟體系裡獲益良多,德系汽車等製造業產品在華擁有廣闊市場,銷售業績亮眼。出於對自身發展的長遠考慮,德國反對川普當局糾集西方集團成員孤立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更何況,這種孤立不會收到任何效果,必然失敗。

  3、美國對德國的保護開始打折扣

  在決定從德國撤出近1.2萬兵力之後,美方又將撤出的這些駐德美軍裡分出了一部分,將其派駐波蘭。這種做法,頗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強橫。

  從德國撤軍,在川普看來,就是給柏林一個警告和懲罰。此前,默克爾拒絕了美方的「勒索」,拒絕按照美方要求承擔更多的北約軍費。德方計劃將更多的資金用於歐洲自己的防衛計劃,以逐漸擺脫對美方的安全依賴。


  為了集中更多的資源到西太平洋地區遏制大國崛起,川普一直推動讓盟友負擔更多軍事開支,尤其是那些富裕國家。日本和韓國都已經同意增加一些「合理負擔」,儘管沒有達到川普要求的數額,但總歸是有所改進。德國則堅持按照之前制定的時間表來逐步增加軍費,並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也無法體現是川普的「功勞」。在這種情況下,川普惱羞成怒、掀翻桌子是可以預料的。

  在西方世界,最能挑大梁的除了美國,其次就是德國。而德國曾經一度也是西方世界的核心,相當瞧不起暴發戶美國。在被美國扶植和壓制了70多年之後,柏林方面似乎也有了其他的一些想法。通過整合歐盟,德國其實成為歐洲事實上的「盟主」,甚至要求法國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交給歐盟,遭到巴黎方面的拒絕。

  而對白宮而言,德國既不出錢,態度還又臭又硬,隱藏得很好的野心現在也露出了一角,自然無法容忍,必須要打壓。

  但如果想利用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那就打錯了算盤。德國也並不信任俄羅斯,與俄方只是能源生意上的夥伴,除此之外該制裁還是繼續制裁。德方還對俄羅斯的新冠疫苗嗤之以鼻。

  作為歐盟的大腦和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德國知道自己無論在人口、戰略縱深、經濟實力上都無法與中美相抗衡,因此一直推動歐洲國家的聯合。德國公開要求歐洲要形成合力,應對中美俄的挑戰。


  德國要把歐盟作為自己的鎧甲,增強自身說話的分量,歸根到底就是要讓歐盟成為美國霸權衰落之後的一個重要力量和國際社會的一流成員。儘管德國不當棋手很多年,儘管當了多年的棋子,但不要忽視德國的布局能力。「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不要以為可以利用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美國與德國都是牌桌上的資深玩家,不會留下這個機會。重新確定秩序的遊戲剛開始而已,會有更多的玩家爭奪席位。(完)

原創不易,謝謝鼓勵!

相關焦點

  • 德國算是與美國槓上了,雙方已爆發3個矛盾,中俄能否抓住機會?
    鮀綅壴韅姲輾陘鐇裌構畖摳憅亐薎甌銔繢堟譁嚅澽弾郃瑲陻環糧抬覗犨媽稑砵穣秼誕堡蒝惚謄楔疒媆塪篟髒闠歿虢當德國不再忍,美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顯露:  1、德方在莫斯科公開反對美國幹涉  據媒體8月11日報導,德國外長馬斯在莫斯科批駁了美方的霸道做法:美國制裁自己的夥伴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德國從哪裡獲得能源是自己的主權決定,任何國家都無權威脅德國,
  • 又來招惹中俄?安理會上德國突然「碰瓷」,這回中俄不會再慣著
    霍伊斯根在視頻中表示指責中俄救援物資無法抵達敘利亞的說法非常冷酷,他表示會敦促俄羅斯和中國重新考慮允許開放更多跨境口岸,還稱聯合國已經放棄了敘利亞人民。除此之外,霍伊斯根還表示,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中支持阿薩德,加劇了當地的戰爭局勢。面對安理會上德國方面的突然「碰瓷」行為,中俄雙方這回當然也都不會再慣著對方。
  • 疫情爆發,歐盟美國都坐視不理,中俄為啥還要幫助義大利?
    疫情爆發後,義大利政府便四處求救,最終等到了中國和俄羅斯的援助。3月12日,中國第一批專家攜帶呼吸機、心電圖儀和數萬口罩抵達了羅馬。3月18日,中國第二批醫療專家組抵達米蘭,再次給義大利帶來數噸醫療物資。這些物資都是捐助的,因為義大利曾經在汶川地震時幫助了中國。值此義大利危難之際,中國開始投桃報李。
  • 任期將結束,德國在安理會上攻擊中俄,中方:德國入常將會很困難
    德國作為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的兩年任期就要結束了,不過德國方面似乎還想通過自己最後的「綿薄之力」為西方世界的一些虛假作為背書,為此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甚至開始攻擊起了中俄,因此俄羅斯方面直接痛斥,德國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行為就是赤裸裸的「虛偽的善良」,而中國方面則表示,德國想入常將會變得困難
  • 美國南北雙方都不想用戰爭解決矛盾,為何戰爭還是爆發了?
    南北戰爭(即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以南方聯盟炮擊薩姆特要塞為起點 ,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北方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 聯合國上,德國代表突然對中俄「開炮」,中俄代表正面硬剛德方!
    德國是在任非常任理事國之一,而兩年的任職期限也即將結束,然而德國日前在聯合國提出的「偽善」決議,得到的是中俄兩國的棄權票。中俄兩國有權依據自己的判斷進行投票,卻讓德國十分「暴躁」,雙方代表在聯合國展開激烈交鋒。德國無端指責中俄根據環球時報在12月18日的報導稱,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在12月16日的聯合國會議中對中俄「開炮」。
  • 美國雙管齊下瘋狂打壓,德國不再沉默直接爆發
    作者:尋陽 編輯:坤守 作為美國最大的盟友之一,德國近段時間和美國產生了不小的矛盾。總的來看,仍舊是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理念在作怪,西方陣營的裡內訌,也是因為川普的政策而起。
  • 德國在安理會上露臉攻擊中俄,中方火力全開:德國入常將困難
    德國一直是工業強國,在歐盟內部它也是領頭羊級別的存在,國際社會上德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據德國媒體「德國之聲」17日報導,近日召開的聯合國會議中,中俄德三方展開了激烈辯論,德國駐聯合國代表大使指責中俄正在阻礙敘利亞民眾接受人道主義援助,中俄代表對此作出激烈抨擊。
  • 李光滿:德國在中國破解美國絞殺中起什麼作用?
    主要表現為中美之間的矛盾、衝突甚至戰爭持續升級,已經成為當前國際關係中的主要矛盾。與此同時,俄美矛盾仍然在持續,歐美矛盾也在上升,正在形成美國與中、俄、歐矛盾持續緊張升溫的態。儘管中美矛盾是主要矛盾,但中俄之間已經建立起新時代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歐洲內部矛盾導致的分裂,中國與歐洲的德法等國家的關係正日趨緊密,當今全球格局中,美國處於日益孤立的狀態。
  • 打著人道主義的幌子,美國聯合西方投12贊成票,中俄聯手強勢回擊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中俄兩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了幾輪的較量,最終結果以12比0的方式通過了決議,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的巴卜哈瓦的跨境點授權將延期至2021年7月10日。出於對敘利亞的問題考慮,聯合國在2014年決定授權敘利亞與鄰國的四個跨境點,對敘利亞的百姓實施人道主義救援幫助。在此之後,一直負責對敘利亞實施人道救援主義工作的國家是德國和比利時。
  • 賠了夫人又折兵,德國在安理會上攻擊中俄,中方:德國入常將困難
    據德國媒體「德國之聲」17日報導,當地時間16日,德國、俄羅斯、中國在聯合國展開激烈交鋒。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突然發起攻擊,指責中俄正在妨礙敘利亞人民接收國際社會的人道主義援助。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德國代表即將在年底結束他的2年非常任理事國代表任期。
  • 二戰期間軸心國成員德國和日本之間到底有哪些矛盾?
    這樣,納粹德國這個北歐日耳曼民族優越觀的擁護者和日本這個自命為反對西方帝國主義的亞洲捍衛者之間的聯盟,雙方在民族價值觀、核心利益等方面就存在著根本矛盾。這好比是強盜間的聯盟,雙方都在戒備著對方。 1942年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事實上,我們對日本和東亞問題的立場是相當不堅定的,因為我們在種族觀點方面的意見是不可調和的。」
  • 1天傳出3個壞消息,法國印度混亂一片,馬克龍莫迪被「逼宮」
    最近,尤其是法國跟印度,更是爆發了轟轟烈烈示威遊行,整個局面一度混亂,馬克龍跟莫迪直接被"逼宮",1天連續傳來3個壞消息。法國爆發暴動在11月份全球第2波疫情高峰之後,法國隨後也開啟封城等措施。據最新消息,法國已經解封,解封大致分為三步走。
  • 德國將軍自說自話,若中俄都在歐洲會怎樣?
    不過關於哪個國家的威脅更大,美國跟西歐國家有著不同的看法。美國則從歐巴馬時代開始,就將俄羅斯稱之為區域強權,而我國則被川普稱作為全球霸權。但西歐國家認為,俄羅斯造成的威脅更大。近期德國國防軍將領賈裡德將軍就在接受法蘭克福一家報紙的採訪時表示,他們依舊把俄羅斯視作為歐洲的最大威脅。
  • 阿根廷爆發「罷工潮」,80%農產品出口困難,美國乘勢抓住機遇
    對於阿根廷油籽工人提出的提高薪資待遇要求,當地豆粕加工企業及出口公司沒有立即應允,雙方就2021年薪資合同進行磋商,卻始終沒有達成一致共識,也沒有一方進行妥協,這使得雙方的談判難以進行下去,也促使了當地「罷工潮」的持續升級。
  • 一封來自德國的機密電報,被截獲後卻成為促使美國參戰的關鍵
    1917年,一戰正處於雙方的膠著時期,英國的情報部門截獲了一份來自德國的電報,電報發送的地點是德國駐墨西哥大使館。德國外交大臣齊默爾曼在這封發給德國駐墨大使的電報中稱,要墨西哥儘快對美國宣戰,以免美國在加入協約國後對已方造成不利。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會牽扯住美國的兵力,從而讓德國在歐洲戰場上不至於壓力過大。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美國在構建遏制中國的手段上一直不斷翻新,今個對臺軍售加大臺灣反制大陸力度,明個唆使南海周邊國硬抗中國,後個又對印度開放GPS軍事信號……總之,但凡和中國有丁點矛盾的國家,美國都使盡渾身解數進行拉攏。美國還一直想拉攏印日澳三國在亞洲謀建小北約,以共同圍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願望在最近初步「實現」了,雖然印日澳三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和矛盾各不相同,三國對聯盟機制的訴求也不一樣,但為了自己的小算盤,三國同美國一起,還是進行了四國軍演,而美國也算是讓外界看到了謀建「亞洲小北約」的初步成果。
  • 聯合國安理會上激烈交鋒,中俄接連霸氣反擊,當眾撕下德國真面目
    據環球網12月18日援引"德國之聲"報導,德國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於16日在安理會視頻會議上無端指責俄羅斯和中國,稱兩國"妨礙"了聯合國對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據聯合國安理會2014年通過決議,聯合國人道主義組織可以經過4個敘利亞邊境口岸來對敘利亞當地難民進行援助。
  • 中俄轟炸機聯合巡航,引關注,中俄軍事聯盟,美國最怕這一手
    雖然中俄軍機並未進入日韓兩國領空,但兩國都緊急派出戰機因應。日韓兩國的反應有所不同,日本方面不停地抱怨未收到中俄行動會進入其防空識別區的事先通知,而韓國則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對中俄軍機進入其防空識別區一事感到遺憾,造成雙方態度不同的原因大概是韓方收到了事先通報,日方在此情況下感到了國際地位的差異,在沒有美國幫忙撐腰,亞洲舞臺上,自己竟然排到了韓國之後,這或許是日方在意的點。
  • 中俄為何能撼動美國?外媒:中俄「新型軍事聯盟」讓美國束手無策
    作者:行之 編輯:清平 中國雖然是提倡不結盟的國家,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就沒有夥伴,比如像俄羅斯,中國就和俄方保持了長久的良好的外交關係,雙方雖然並不是盟友,但卻勝似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