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故事烹酒,敬請【關注】崔黎黎文/崔黎黎
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銀幕豔史》大火,講述了一位青樓女子人生逆襲,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成一代傳奇影星的故事。
《銀幕豔史》女主王鳳珍本是青樓妓女,作為歡場女子,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一次被到青樓尋歡的客人打了一巴掌,王鳳珍委屈落淚,遭到譏諷:「你這麼能哭,怎麼不學麗琳甘熙去當大明星?」
被奚落後,王鳳珍果真負氣開始演戲,從一些丫環、妓女、女盜、僕人等小配角演起,情緒說來就來,演什麼像什麼,很得導演的青睞。
一次,某電影女主昏倒,導演便讓王鳳珍替演,沒想到一夜大火,讓一個青樓女子成為了人人追捧的大明星。
時下之人只當這是影片的趣味,只有飾演王鳳珍的宣景琳知道,這幾乎就是她真實的人生,從賣笑的妓女到如今電影的女主演,她的人生既波折戲劇又荒唐可笑。
宣景琳於1907年出生於上海,母親原籍蘇州,早年嫁給上海的一個小報販子,生下了三男二女,最小的孩子便是宣景琳。
宣景琳出生時算命先生說她八字缺金少木,家裡人便給她取名田金林。算命先生又說「女子屬羊,敗盡家鄉」,所以屬羊的宣景琳自出生起就不得外婆和父親的喜歡。
宣景琳4個月的時候,父親就去世,迷信的外婆便將所有過錯都算在她身上,說她克父,揚言要將她送人,還好母親拼死將她保了下來。
父親去世,家中子女又眾多,母親和外婆全靠刺繡的手藝賺取微薄的收入,根本無法將孩子們養活。
於是宣景琳的母親帶著一眾孩子投靠了在「笑舞臺」做領票的哥哥,宣景琳的兩個哥哥到小店做學徒,兩個姐姐則到紗廠當童工。
而宣景琳因為年紀太小,則跟著舅舅到處跑,因為無趣,則躲在舞臺後面看戲。耳濡目染之下,竟然學了不少演員的神情和動作,扮起來還惟妙惟肖。
宣景琳有唱戲的天賦,「笑舞臺」許多角兒都喜歡這個小姑娘。但是,宣景琳的母親並不希望自己的小女兒走上演戲的道路,她希望宣景琳可以正經上學讀書。
九歲時,宣景琳曾在舅舅幫助下到遠東飯店附近一家私塾啟蒙識字,因為總是跟男同學吵架,老被先生教訓。後宣景琳被打過幾次手心後,就生了氣性,索性再也不去上學了。
十歲左右的孩子在窮苦人家,已經是能頂事兒的存在,鄰居顧少夫見宣景琳這麼大既沒上學又沒正經去務工,整天跟戲班子瞎跑,於是便萌生了教她學戲的念頭。
顧少夫在當時可是出了名的京劇丑角,能得他一番教導,可見宣景琳自身也是有著不一般的唱戲天賦的。
在顧少夫的指點下,宣景琳學了《二進宮》、《三娘教子》等幾齣大青衣戲,為她以後的演戲生涯打下了基礎。
可宣景琳的母親認為家中總該有個讀書人的,於是在她13歲的時候,被送到教會公益組織的慕爾堂免費上學,但是時下讀書的孩子多半出自有錢人家,宣景琳這樣出身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便顯得格格不入。
在多次遭到同學們的冷嘲熱諷後,宣景琳深覺自尊被傷,不想再去學校,央求母親辦理了退學手續。
雖然家中窮得響叮噹,但是宣景琳的母親始終不捨得將小女兒送去賺錢,於是宣景琳便一如既往的在舅舅工作的戲班子看戲打雜,回家後還演給母親看。
這時的宣景琳雖然沒有富裕的生活,但是在母親的庇護下,她也活得開心自由。但是在她15歲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驟然奪走了母親的生命。
母親去世,哥哥也身患重病,此時家中已經困窘到埋葬母親的錢都沒有,更別說給她辦葬禮。
想到母親平日裡對她愛護有加,而今自己讓她早點入土為安都做不到,宣景琳便傷心不已。
想到戲文裡常有賣身葬父的場景,她便舉一反三,想到了賣身葬母。
宣景琳將自己賣身給一家名叫「會樂裡」的青樓做妓女,換取100元錢給母親辦葬禮,給哥哥治病。
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宣景琳面對不肯助她葬母此時卻指責她不顧廉恥的親友們的嘴臉,只平靜的說:「娘把我養大成人,我應該以身相報。」
在青樓裡,年輕漂亮的宣景琳得了個「小金牡丹」的花名,如她後來做演員後飾演的王鳳珍一樣,在這個煙花窟裡戴上了虛情假意的一副賣笑面具。
身在風月場所,墮入胭脂深淵,宣景琳卻有著不甘於此的倔強。
晚上接客賣笑,白天她依然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或是到舅舅那裡看戲,或是到新世界遊樂場騎騾、滑冰。
因為去遊樂場的次數多了,宣景琳便與遊樂場老闆經潤三的女兒相熟起來。雖然宣景琳是妓女,但是這位大小姐卻並沒有歧視她,還帶著她一起到自家表哥張石川的明星影片公司試戲。
經小姐飾演失戀痛苦的女子,宣景琳便做配充當安慰她的友人,後來才得知張石川對她的表演很是滿意。
這是宣景琳和明星影片公司的第一次結緣,但是當時她卻並沒有做演員的心思。
宣景琳一如既往的過著她的生活,白天玩耍做自己,晚上戴上面具做妓女,直到一位王姓貴公子闖入了她的生活。
王公子是知名畫家之後他因為宣景琳外流的一張照片而對她一見傾心,時常到青樓找她。
不同於其他的恩客,王公子對宣景琳很是尊重,不僅是翩翩少年,而且談吐文雅,不歧視她妓女的身份。
面對這樣一位真心對她的男人,身在囹圄的宣景琳很難不動心,於是同他交往起來。
兩人一起談論戲劇,談論人生,談論未來,王公子表示非她不娶。
就在宣景琳還在王公子為她築造的美夢中徜徉的時候,王公子卻沮喪的告訴她,他父親歧視青樓女子。
雖然傷心夢碎,可是宣景琳自己也知道,以她的身份,嫁入一般清白人家都難,更何況是王家這樣的名門,所以她坦然接受這個 消息,沒有哭鬧,繼續同王公子保持著戀人關係。
或許是上天憐憫她的一片痴心,就在她陷入死局時,明星製片公司出品的新戲《最後之良心》卻找上了她,讓她出演其中的一個配角。
原來公司老闆張石川在尋找演員的時候,剛好在雜誌上看到了她沉魚落雁的美貌照片,想到她曾經陪同表妹試戲的表現,興奮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於是張石川經人打聽,找上了她,在張石川和導演鄭正秋面前試戲後,得到首肯,宣景琳就這樣開啟了她的演藝道路。
能演電影,宣景琳很興奮,憑著自己曾經的一點唱戲底子,做了大量準備,很快便融入角色。
雖然她是外行,沒有受過訓練,但是底子不錯,情緒又真誠,倒比正經演員還要讓人矚目幾分。
身為配角,宣景琳的戲份不到一個星期便殺青,得到了30元的酬勞,比她在妓院幾角錢的零花多上幾十倍。
在金錢和興趣的雙重誘惑下,宣景琳萌生了專心做演員的念頭。她將自己的名字田金林正式改為宣景琳,白天瞞著老鴇演戲,晚上依舊回去做妓女。
她想著自己攢夠了贖身錢,就可以和王公子雙宿雙飛,而且還能正經幹演員的工作。
宣景琳看著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很是興奮,每天都按時到片場,跟張石川請教演戲的要領,認真聽導演講戲。
待她演了好幾部戲,拿到最後40元的片酬,湊齊100元的贖身費,同王公子一起興高採烈回到妓院時,卻發現自己之前藏在床底下的60元錢被老鴇發現拿走了。
老鴇又一鼓作氣闖到她房間將她手中的40元搶走,還氣急敗壞罵宣景琳:「不該瞞著妓院,在外面賺錢,全部沒收。以後不許出門!」
就這樣,宣景琳被關在了房間裡,哪裡也不能去,而此時的王公子卻一言不發,沉默的離去,獨留她一人承受著這五雷轟頂。
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不是絕望,而是讓人看到希望後,卻在到達時告訴你這不過是一場騙局。
宣景琳仿佛被上天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當晚她孤零零的在房間獨坐一夜,想透了這世間的冷暖薄情。
但是,她畢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第二天她偷跑到片場,給公司一個交代,告訴張石川和鄭正秋所有的經過,說她不能拍戲了。
或許是憐惜她的遭遇,或許是不想失去這樣一個具有演戲天賦的好苗子,在宣景琳轉身離開的那一刻,鄭正秋同她道:
「明星公司要拍一部電影,請宣景琳任主角,預付她一百元!由周劍雲陪她回妓院,證明是明星公司付給她的贖身錢。」
前一刻宣景琳還沉浸在世間最惡意的泥淖中,此刻卻被救贖,猶如柳暗花明又一村,她再次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得到自由後,宣景琳第一件事便是去告訴王公子,雖然她怨他的薄情,但是那畢竟是她深愛的男子。
可是在談婚論嫁的時候,王公子再次因為父親的阻攔變成慫包一個,王父不允許宣景琳進王家門,王公子便只能乖乖聽話同宣景琳在外租房子。
本以為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王公子在婚後才徹底暴露他的嘴臉。他不僅膽小怕事,不堪重負,沒有男人的擔當,還責怪宣景琳讓他有家不能歸,不能過上他王公子的風流生活。
終於,婚後一年,王公子以宣景琳與男演員產生緋聞為藉口,同她離婚。而宣景琳也在這一年裡看透了自己深愛之人的本性,雖然傷心痛苦,但還是毅然轉身專心投入她的事業。
可是情場失意,事業也失意,明星公司計劃全力培養新人,宣景琳在此後便只能做配。
雖然鄭正秋憐惜她,為她親自打造了一部電影,讓她主演,可是宣景琳為了更高的片酬,還是轉身籤了天一公司。
宣景琳不知道的是,她需要拍的是半裸有聲片,不僅出賣色相,而且若卡戲就要重新拍攝。
宣景琳在壓力之下,一次又一次重拍,最後心慌過度導致心臟病昏倒。
而天一公司不僅不支付她的醫藥費,還責怪她不敬業,她的片酬也一分不給。
此時,還是自己的老東家明星製片公司站了出來幫助她,鄭正秋不僅託胡蝶給她送了醫藥費,還請她繼續演戲。
宣景琳此時不免羞愧大哭,她貪小便宜導致自己身陷囹圄,而明星製片公司仍然不計前嫌幫助她,於是決定當牛做馬回報公司。
病好後,宣景琳立馬投入到拍攝中,在兩年內,給明星製片公司拍了10部戲,每部戲都大火。
鄭正秋稱讚她飾演的角色:「她是中國電影第一位老太婆。」
影后胡蝶也稱讚宣景琳的演技:「我在戲裡被宣大姊傑出表演而感動。我也對她為中國電影作出貢獻而感動。」
那是宣景琳事業最紅火的一個時段,被評為了明星四大金剛之首,是不逞多讓的最紅影后,影視圈的人無不尊稱她為大姐。
但是到了30年代末,宣景琳的演藝生涯卻因為中國惡劣的大環境受到影響。
先是1935年,她事業上的伯樂、恩公,多次救她於水火的鄭正秋去世,讓她傷心不已。
她長跪在鄭正秋的靈堂不起,恩公去世,多少磨滅了一些她對演戲的熱情。
再是1937年,明星製片公司被日軍轟炸,宣景琳為表憤怒,也為表忠心,發誓:「救我助我的明星公司被毀,我從此不拍電影!」從此息影,退出影壇。
恢復了平靜的生活,宣景琳因為生病邂逅了自己第二段感情,和她的主治醫生組建了一個溫暖的小家庭,餘生風平浪靜,直到1992年,85歲高齡的她離開人世。
宣景琳一生充滿了離奇,如同她演繹的一個個傳奇故事,她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從最底層的妓女到萬人追捧的風光明星,她有一定的幸運成分在,得益於明星公司和鄭正秋對她的賞識和多次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她不屈的奮鬥,和充滿勇氣的拼搏。
她從不妥協於當下的困境,母親離世,她想方設法埋葬;淪落青樓,她也依舊過好自己的生活,為追逐夢想努力。
她曾在做明星的路上迷茫過,誤入歧途,但是被拯救後也知恩圖報,有情有義。
宣景琳的一生,痛過、苦過、笑過、哭過、風光過、也落魄過,但是她始終不棄自己的堅強,以身做矛,也以身為盾,闖出了一片精彩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