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觀樓,大觀樓上有幅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的對聯,乃係清代著名學者孫髯所成。這幅被郭沫若評價為「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的180字長聯,堪稱「從古未有,別創一格」,代表了古之楹聯的最高水平。
對於這幅對聯,時人常有評價,謂之「楹聯至百餘字,即多累贅,極難出色,其佳者,以滇人大觀樓為最,久已膾炙人口」。孫髯將五百裡滇池、東驤神駿之境,融入心頭,思緒萬千並追古憶今,給出「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的孤寂落寞景象,堪稱絕對。
但對於孫髯的180字長聯,後人多有不服,並積極模仿,只是罕有超越者。直到一個名為徐茂才的問人出現,這個在駢文方面能與南北朝文學大家庾信父子相比擬的一代才子,才華出眾、詩文俱佳,只是在生活作風方面有著清代文人的普遍毛病——熱衷於逛青樓。
徐茂才在嶽麓書院讀書的時候,「時偕過江作狹斜之遊」,結識了一位「僑寓省城」,名叫雲香的妓女。郎才女貌之下,兩人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徐茂才因事需回家數月,兩人便書信不斷,你儂我儂。可一次偶然的事故讓雲香猝然離世,數月接不到書信的徐茂才連忙趕回湖南,這才得知雲香已經去世。悲痛欲絕的徐茂才遂做出了長達250字的輓聯,以寄託哀思:
上聯:試問十九年磨折,卻苦誰來?如蠟自煎,如蠶自縛,沒奈何,羅網頻加。曾語予雲,君固憐薄命者,忍不一援手耶?嗚呼,可以悲矣!憶昔芙蓉露下,楊柳風前,舌妙吳俞,腰輕楚舞。每值酡顏之醉,常勞玉腕之扶。廣寒無此遊,會真無此遇,天台無此緣。縱教善病工愁,憐渠憔悴,尚恁地談心深夜,數盡雞籌,況平時嫋嫋婷婷,齊齊整整。
下聯:不圖二三月歡娛,竟拋儂去!問魚嘗渺,問雁嘗空,料不定,琵琶別抱?然為卿計,爾豈昧夙根者,而肯再失身也?若是,殆其死乎!至今豆蔻香銷,蘼蕪路斷,門猶崔認,樓已秦封。難招紅粉之魂,枉墜青衫之淚。少君弗能禱,精衛弗能填,女媧弗能補。但願降神示夢,與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雲,乞還鴛牒,或有個夫夫婦婦,世世生生。
古之青樓,並非我們認為的那樣,就是沉迷聲色,解決生理需求的腌臢之地,乃係眾多文人名仕以文會友、抒發心懷乃至文學創作的常規地點。青樓女子,也絕非搔首弄姿,僅以皮肉招引的所在,而是琴棋書畫、楹聯歌賦樣樣精通的大才之女。從古至今,文人名仕在青樓創作的而傳世名作,屢見不鮮。只不過,一幅長達250字,處於巔峰境界的第一長聯竟然是因妓女離世而成的輓聯,真不知道該慶幸這位妓女的離世還是該感嘆清代文人的創作目的!
參考文獻:《雲南大觀樓刊刻長聯》、《水窗春囈》
(文中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