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字的對聯就是「天下第一長聯」?清代有位妓女去世,250字輓聯

2020-12-14 清朝那些人

雲南昆明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觀樓,大觀樓上有幅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的對聯,乃係清代著名學者孫髯所成。這幅被郭沫若評價為「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的180字長聯,堪稱「從古未有,別創一格」,代表了古之楹聯的最高水平。

對於這幅對聯,時人常有評價,謂之「楹聯至百餘字,即多累贅,極難出色,其佳者,以滇人大觀樓為最,久已膾炙人口」。孫髯將五百裡滇池、東驤神駿之境,融入心頭,思緒萬千並追古憶今,給出「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的孤寂落寞景象,堪稱絕對。

但對於孫髯的180字長聯,後人多有不服,並積極模仿,只是罕有超越者。直到一個名為徐茂才的問人出現,這個在駢文方面能與南北朝文學大家庾信父子相比擬的一代才子,才華出眾、詩文俱佳,只是在生活作風方面有著清代文人的普遍毛病——熱衷於逛青樓。

徐茂才在嶽麓書院讀書的時候,「時偕過江作狹斜之遊」,結識了一位「僑寓省城」,名叫雲香的妓女。郎才女貌之下,兩人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徐茂才因事需回家數月,兩人便書信不斷,你儂我儂。可一次偶然的事故讓雲香猝然離世,數月接不到書信的徐茂才連忙趕回湖南,這才得知雲香已經去世。悲痛欲絕的徐茂才遂做出了長達250字的輓聯,以寄託哀思:

上聯:試問十九年磨折,卻苦誰來?如蠟自煎,如蠶自縛,沒奈何,羅網頻加。曾語予雲,君固憐薄命者,忍不一援手耶?嗚呼,可以悲矣!憶昔芙蓉露下,楊柳風前,舌妙吳俞,腰輕楚舞。每值酡顏之醉,常勞玉腕之扶。廣寒無此遊,會真無此遇,天台無此緣。縱教善病工愁,憐渠憔悴,尚恁地談心深夜,數盡雞籌,況平時嫋嫋婷婷,齊齊整整。

下聯:不圖二三月歡娛,竟拋儂去!問魚嘗渺,問雁嘗空,料不定,琵琶別抱?然為卿計,爾豈昧夙根者,而肯再失身也?若是,殆其死乎!至今豆蔻香銷,蘼蕪路斷,門猶崔認,樓已秦封。難招紅粉之魂,枉墜青衫之淚。少君弗能禱,精衛弗能填,女媧弗能補。但願降神示夢,與我周旋,更大家稽首慈雲,乞還鴛牒,或有個夫夫婦婦,世世生生。

古之青樓,並非我們認為的那樣,就是沉迷聲色,解決生理需求的腌臢之地,乃係眾多文人名仕以文會友、抒發心懷乃至文學創作的常規地點。青樓女子,也絕非搔首弄姿,僅以皮肉招引的所在,而是琴棋書畫、楹聯歌賦樣樣精通的大才之女。從古至今,文人名仕在青樓創作的而傳世名作,屢見不鮮。只不過,一幅長達250字,處於巔峰境界的第一長聯竟然是因妓女離世而成的輓聯,真不知道該慶幸這位妓女的離世還是該感嘆清代文人的創作目的!

參考文獻:《雲南大觀樓刊刻長聯》、《水窗春囈》

(文中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長聯:上寫滇池風景,下記雲南歷史,情景交融,氣勢磅礴
    古人寫詩作文,十分講究對仗,比如我們熟悉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詩句都充滿了音律美、畫面美而成為千古傳唱不衰的名句。楹聯再細分還有春聯、喜聯、壽聯、輓聯、亭臺樓閣對聯等。
  • 對聯例話(17)哀思緬懷對聯:輓聯
    它也屬於應酬聯語的一種,本例話此前所談到的春聯、賀聯、婚聯、壽聯,理論上也都可以歸入應酬聯,但那些都跟喜慶有關,故又可稱之為喜聯,應酬聯中唯有輓聯是為哀悼飾終所用的對聯,故又叫哀輓聯。本文將簡要介紹一下輓聯的緣起、輓聯的精髓和輓聯的寫法。
  • 雲南昆明大觀樓:因「天下第一長聯」聞名古今,4A景區門票只10元
    而大觀樓確實是一座能增長知識的,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名樓,因為這座樓上懸掛著一幅「天下第一長聯」的對聯,聞名古今。甚至大觀樓的知名度其實很大一部分也是得益於這幅對聯。很多人都以為先有大觀樓,而後有大觀公園,其實不然,大觀公園其實是修建於明朝洪武元年,只不過當時並不叫大觀公園。
  • 屹立於該樓前的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這座樓到底在哪
    這個聯是藍底金字書法求鏡這副長聯在面世之後吸引了很多的遊客,被譽為古今第一長聯,就自述而論,大觀樓的長聯為天下九大長聯的第9名,但是就意境影響而論,大觀樓的長聯是最負盛名,堪稱海內長聯第一佳作,大觀樓也因此長聯而名聲遠播著名的武俠作家梁羽生先生曾經著文評論此聯,情景交融,古今匯合混成一體,氣魄之大,無與倫比,我以為即使在字數方面不能成古今第一長聯
  • 作家76字鶴頂格長聯挽父親 網友:傳統文化復興
    張正超先生是楹聯文化愛好者,曾獲得農民文學獎優秀楹聯獎著名作家張一一近日用76字鶴頂格嵌名聯挽父親張正超先生76歲人生,這副在對聯在網絡上流傳後讓不少網友頗為感動。有網友表示,這副飽含深情的輓聯表達了作家對父親誠摯的感情,用輓聯追思親人更是復興傳統文化之舉。張一一追思其父張正超先生的輓聯上聯是:「正大光明雖未必,曾有憐,曾有愛,曾有樂,曾有氣,曾有贊,曾有罵,博聞強識,得力懷仁,永銘記為慈父。」下聯是:「超然物外並不多,也好酒,也好煙,也好禮,也好財,也好鬥,也好師,排憂解紛,疏財仗義,仍不愧是鄉賢。」
  • 最短的一副對聯,只有短短4字,卻道破人間真諦,點醒無數世人
    中國歷史久遠,文化燦爛多彩,跟文字相關的就有不少。比如說傳統的文字遊戲猜字謎,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字謎僅是給一段話,就能引出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物體等等。裡面甚至還可以蘊含道理,而對聯是中國的另一種傳統文化。
  • 天下第一長聯,180個字寫出了五百裡滇池風光,數千年雲南歷史
    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一百八十字長聯,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毛澤東評價其「從古未有,別創一格」,大觀樓因此幅長聯而成為與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齊名的中國古代名樓。當時有一個叫孫髯翁的布衣名士,博學多才,品行高潔,因為參加科舉是要搜身,他認為此舉為侮辱讀書人,於是終生不走仕途。他常到滇池畔大觀樓觀賞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寫出千古絕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觀樓長聯: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 南京明城牆上最霸氣的一副對聯,上下聯共32字,專家一致稱讚!
    現在常看到的一些對聯,能夠吸引人眼球的無外乎是這樣兩種現象,一個是傳統意義上的好聯(妙聯),文學性比較高,體現在它的對仗、平仄以及意境。另一種是奇聯,廣泛體現在比如字數、多音字等,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
  • 窮困潦倒的他以算命為生,卻寫出天下第一長聯,至今無人出其右
    雲南昆明滇池大觀樓有一幅長達180字的"天下第一長聯",郭沫若曾稱讚其為:"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上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 盤點對聯之最,第一副一個字寫完上下聯,最長的對聯1612個字
    (注):孫髯題昆明滇池大觀樓最巧妙的同偏旁部首聯上聯: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下聯:遠避迷途,退還蓮逕返逍遙。最不成「對聯」的對聯上聯:袁世凱「千古」,下聯:中國人民萬歲!(注):袁世凱死後一著名學者撰寫的輓聯。當時很多人不解,認為此聯不僅平仄不對仗,連最基本的數字都不相等。
  • 賈平凹曾為劉文西撰寫了一副10字輓聯,藝術水準怎麼樣?
    在生命的最後10年,劉文西先生一直在致力於創作《陝北風情·百米長卷》,他甚至在多種場合下宣稱:我這輩子最後的心願就是在去世前創作完成這幅《陝北風情·百米長卷》,為自己的藝術生涯做一個總結。賈平凹先生第一時間為劉文西撰寫了一副10字輓聯,內容為:長空隕巨星,青史說大師。如果拋開其它一切外在因素,以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看,這副對聯算不上是妙品。
  • 看了孫中山先生的輓聯,再看袁世凱死後輓聯,評價天壤之別!
    在我國傳統文中,為去世之人題寫輓聯至清朝民國時期達到大盛。如晚清名臣曾國藩就有給人題輓聯的癖好,甚至在別人還在世的時候就偷偷地撰寫好了輓聯。 輓聯通常是對逝者生前事跡的概括與評價,寄託了對逝者的追憶與哀思。在我國輓聯文化史上,孫中山先生大概創下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
  • 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
    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時間:2020-08-21 15:3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 清朝末年,一位名叫鍾耘舫的大才子,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加考試獲得功名,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經典對聯有趣味,看缺衣少食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其實這個對聯是清朝時期紀曉嵐的一副對聯,上聯出自易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而紀曉嵐給出的下聯則是,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個下聯與上聯之間完全不想幹,但卻是巧對,下聯則出自蘇軾的詩《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據說這是一位道士娶妻,他的朋友想作出一副對聯來慶賀,因此,上聯顯示了此人的身份,下聯則說明了這件婚事。
  • 輓聯中的人情世故
    郭聯有曾國藩高足,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大學者俞樾挽曾師風骨,原聯如下:是名宰相,是真將軍,當代郭汾陽,到此頓驚梁木壞;為天下悲,為後學惜,傷心宋公序,從今誰頌落花詩。其祖父、父親都與祖父關係極好,輓聯由盧老先生改動二字,摘錄如下:光翼千古叔公攜詩書西去,弘農堂仙班又添名宿;輝蔭後人音容與德望長存,包三丘屋場痛哭先翁。
  • 美德堪稱典範,遺訓長昭泣人——「輓聯」中所蘊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在五花八門的對聯形式中,有一種叫做輓聯,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對象。輓聯,哀悼死者的對聯。是由一副詩句對聯寫在白布或者白紙上,通常是用寬一尺半,長為八尺多的白布做成 的。輓聯是古代「輓歌」的變體之作,是用來哀悼死者的「聯語」。
  • 文採飛揚的4副對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了眾多朋友的喜愛。歷史上有許多名聯流傳,讓人們津津樂道。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文採飛揚的4副對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對聯既關切到了酒樓飯店的生意經,更是一種哲理,能夠放開肚皮吃飯的人,一定是磊落君子,不會擔驚受怕。而「立定腳跟做人」,踏踏實實,努力上進,堪稱座右銘了。第2副對聯:詩酒自名家,更勳業燦然,長增畫苑梅花價;樓船欲橫海,嘆英雄老矣,忍說江南百戰功。
  • 不出名卻很有才的3副對聯:後人讀來有滋味,品味好對聯的美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只不過,時間匆匆,一些好對聯因為各種原因而被埋沒,不被廣大讀者熟知。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很有才的3副對聯:後人讀來有滋味,品味好對聯的美。
  • 對聯知識匯總
    :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 對聯是以對偶為特徵的,而對偶之文--駢文早在漢末魏初之際便產生了,駢文中的單句對、長句對、隔句對,本身就是一種對聯。桃符→春聯→婚聯、壽聯、輓聯、趣聯、勉志聯、名勝古蹟聯、集聯、官署聯、祠堂聯、寺廟聯、會館聯、住宅聯、行業聯等等。
  • 中國十大著名長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