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均期望壽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2020-12-2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中國網

浙江省衛健委主任張平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浙江率先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持續提升群眾健康水平。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79.13歲,比2015年增加0.91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9.49%,高出全國平均10.32個百分點;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到4.08/10萬和1.88‰,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據了解,浙江已布局建設1個國家醫學中心、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運行中科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2019年三甲綜合醫院疑難重症患者同比增53.9%、三四級手術同比增56.5%。2015到2019年,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29.5%降至25.2%;藥佔比從35%降至29.9%,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從27.3%升至30.7%。作為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省,浙江208家縣級醫院、1063家鄉鎮衛生院整合成161家醫共體,2019年鄉鎮衛生院門急診、出院人次分別增長12.4%和11.3%,170家衛生院恢復或新開展一二類手術。城市醫院尖峰時段排隊平均時間縮短三分之二,分時段就診預約控制在30分鐘以內,平均住院日從8.6天下降到6.9天。

張平介紹,2019年浙江甲、乙類傳染病總報告發病率降至175.02/10萬,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下降至9.04%。面對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浙江率先啟動「一級響應」,目前,疫情防控的精密智控指數已經升級到6.0版本,截止到12月22日,浙江已連續189天無新增確診本地病例報告。

相關焦點

  • 浙江省衛健委:浙江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今天(12月22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發布會浙江專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平表示,「十三五」以來,浙江衛生健康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 中國發布丨重慶人均期望壽命等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12月18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重慶市衛生健康工作情況。中國網 董寧 攝中國網12月18日訊 (記者 彭瑤)國家衛健委今日在重慶市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重慶專場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表示,「十三五」期間,重慶市衛生健康工作不斷深化,人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四大主要健康指標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處於西部地區領先地位。
  • 我市人均預期壽命指標達到80.6歲,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省平均水平
    12月22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蕪湖『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衛生健康發展主要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十三五」以來,我市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成熟,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 北京居民健康指標達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健康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 國家衛健委在京召開專場發布會 浙江曬出「十三五」衛生健康成績單
    浙江在線12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晨茵 陳寧) 12月22日,國家衛健委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新聞發布會(浙江專場),重點介紹了浙江在「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
  • 2019年北京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 居民健康指標達發達國家水平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鮑聰穎)12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上,北京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副主任(兼)鐘東波介紹,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2.31歲,比「十二五」末的81.95歲增加0.36歲,孕產婦死亡率4.12/10萬,嬰兒死亡率1.99‰,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2.3%,
  • 深圳三甲醫院增加至18家,人均期望壽命達發達國家水平
    通過一系列改革,深圳主要健康指標持續穩定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傳染病發病率從 1979 年的 1521.50 /10 萬下降到 2019 年的 396.21/10 萬;2019 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 81.45 歲,十年間提高近 4 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持續穩定在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威海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81.49歲,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國全省前列!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也是全民小康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時期,威海市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圍繞健康城市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 預期壽命達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這5年,中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高質量的「健康答卷」。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增加了1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央視網消息: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
    文章提到,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明顯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我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連續八年下降,已達到聯合國20%—30%的富足標準。隨著小康社會建設不斷推進,我國居民物質生活水平持續改善。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明顯提高。
  • 寧波市居民期望壽命增至81.66歲,慢病死因前三為……
    記者今日從市衛健委獲悉,2019年寧波市居民期望壽命81.66歲,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2.23歲,已經達到先進國家水平。 期望壽命又稱預期壽命,代表的是一群人或全部人口的預測壽命,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城市居民健康狀況的綜合指標,受社會經濟條件和醫療水平等因素的制約,每年會呈現一定程度的波動。
  • 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高出將近2萬元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近期公布了2019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浙江以49899元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排在全國第三位!
  • 國家統計局: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1萬美元,世界排名位次明顯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衡量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的指標明顯改善,主要民生指標達到或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人均國民總收入不斷邁上新臺階,總體上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向好
    省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武晉,省人社廳一級巡視員賀德孝,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段萃,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張波,省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磊,省藥監局副局長郭景文,介紹我省「十三五」期間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和成效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醫改是一項關乎民生的長期性改革任務。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銘刻歷史坐標 新起點「啟航」中國向高收入國家...
    於中國而言,這是國富民強最新的歷史坐標,彰顯出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雙提高」,一個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也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力量;於世界而言,自此全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人口從約15億擴大到近30億,全球「萬元戶」人數幾乎翻番。當前,我國已穩居中等收入國家,正在新的起點「啟航」,向著高收入國家穩步邁進。
  • 北京好棒 主要健康指標已達發達國家水平
    頭條】☉9月21日,北京市發布《「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其中強調,要逐步形成社會辦醫格局,規範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健康企業,健康產業與相關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健康界)
  • 201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首超1萬美元,列全球第71位
    文章提到,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人均國民總收入排名躍升至第71位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GNI)只有940美元,屬於世界銀行根據人均GNI劃分的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2010年,我國人均GNI達到4340美元,首次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標準;2019年,我國人均GNI進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
  • 2019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上海北京人均收入接近7萬塊錢
    2019年全國居民收入水平已經出來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733元,同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有9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天津省、江蘇省、廣東省、福建省、遼寧省和山東省。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跟北京市,2019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442元,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7756元,這兩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要比其他省高出很多,比第三名的浙江都高出了將近兩萬元。
  • 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這個數,就到「及格線」了,你在哪個水平?
    除此之外,前段時間根據官方數據,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人民幣,而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中國人均GDP穩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中國人看到這種成績,都是驕傲和自豪的。這一成績也因此引起大家的熱議,很多網友的反應都是"又拖後腿"了、"又被平均"了!那麼中國居民真實收入情況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