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無知己,高適《別董大》的背後,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去

2020-12-14 C叔聊歷史

文/C叔

這是公元764年的冬天,北風呼嘯,夾雜著細密的雪花。

酒店裡的人不多,今天的生意看來是不行了,老闆這樣想的時候,外面來了一位客人。

當老闆看清那人以後,急忙迎了上去,說到,郎君,請上樓。

正當這人要上樓的時候,突然停住了腳步,然後走向了一位老者。

可是董大?那人試探性地問道。

老者轉過頭來,露出一段複雜的表情,仲武?你是高仲武?

一、董大是誰?

這位老者名叫董庭蘭,家裡排行老大,所以朋友們稱他為董大。

高適不喜歡用行次做稱呼,畢竟「高三十五」,叫起來有些彆扭。

見到董大的那一刻,高適想起了17年前的宋城。

當時的情況不管對高適,還是對董大,都很難忘記。

落魄往往比歡愉更令人印象深刻。

高適認識董大的時候,董大已經是小有名氣的「音樂人」了。

董大的成名曲是《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古琴曲,據傳是根據東漢蔡文姬的長詩譜寫而成。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講的是蔡文姬因父親獲罪流落匈奴,後與匈奴左賢王結為夫妻,生有兩個兒女。

後來曹操平定中原,和匈奴修好,得知好友蔡邕的女兒如今卻在匈奴,於是花重金贖回。

此時蔡文姬已經在塞外12年,雖思念故土,可匈奴不準她的子女歸漢,從此母子天各一方,經歷過2次生離死別後,蔡文姬寫下了這首《胡笳十八拍》。

這不僅是蔡文姬一個人的悲劇,也是那段東漢末年的時代往事。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只有聽董庭蘭彈奏《胡笳十八拍》的時候,人們才能感受到蔡文姬當年的那種經歷,聞者動容,聽者落淚,而董庭蘭也憑藉《胡笳十八拍》一曲成名。

不過此時的董大並不如意,雖然有些名氣,可也沒有得到什麼貴人的賞識。

他覺得自己並不比李龜年差,可人家卻有個頭號粉絲,唐玄宗。

人和人不能比啊。

二、和董大的第一次告別

公元747年,兩個失意人相聚在了一起。

這與其說相聚,不如說是一次別離。

高適和董大是在房琯的宴會上認識的,彼時董大是房琯的門客,而高適則是一個上門幹謁的考生。

如果說董大曾經是失落,那高適簡直就是落魄。

高適20歲來長安的時候,才華橫溢,意氣風發,他覺得考進士猶如探囊取物,所以從不去幹謁,不去巴結權貴,更不屑於考個明經什麼的。

可長安城總會用最殘酷的毒打,來告訴那些看不清現實的學子,歡迎來長安。

經過2次科舉失敗,高適終於認清了現實,他後來參過軍,種過地,甚至還討過飯。

從不屑於應酬,到四處交朋友,從不去巴結權貴,到四處幹謁。

他和王昌齡、王之渙旗亭畫壁,又和李白、杜甫伴遊梁園。

多個朋友多條路,話是這樣說沒錯。

然而看著年輕的朋友們一個個不是考中進士,就是被推薦去做官,高適有時候會這樣想

每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睡不著

我懷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沒有變得更好

這一晃高適已經40出頭了,長安不歡迎他,他只能跑到物價更低的宋城(現河南商丘)。

在這裡,他遇到了董大。

獨在異鄉為異客,兩個多年未見的異客卻在異鄉相逢,感懷成了雙方共同的主題。

高適想起,上一次的長安記憶已經是10幾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我們都是有雄心壯志的人,可直到今日,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路

高適念出了這樣兩句: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六翮,出自《韓詩外傳》:

「夫鴻鵠一舉千裡,所恃者六翮耳。」

鴻鵠能飛越千裡,靠的都是這雙翅膀。

可我就好像是一隻小鳥,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高適和董大一番長籲短嘆,此時店小二來催結帳。

兩人摸了摸口袋,卻只是囊中羞澀。

高適感嘆: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此番「別董大」,正記錄了高適人生中最落魄的一刻。

三、和董大的二次告別

高適和董大都沒想到,在經歷了那場動亂後,他們還會相逢。

昔日相逢無酒錢的兩位在後來的日子裡都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公元756年。

董大後來得到房琯的賞識,因為琴藝高超,房琯經常會在宴席上讓董大演奏。

這也就有了李頎那首著名的《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當時房琯還是給事中,756年,房琯得知玄宗出逃,不顧危險追尋,終於在普安郡追上玄宗。

危難中的玄宗在最落魄的時候,看到還有大臣願意追隨,非常感動,當天就封房琯為文部(即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房琯這就成了宰相。

在成都安頓好以後,董庭蘭也就成了宰相眼前的紅人,出入房琯府裡的人越來越多,每當宴會,總有屬於董大的時間,這段時間,董大終於走上了人生最高峰。

可至德二年,房琯被罷相。

原因則是門客董庭蘭收受賄賂。

其實房琯被罷相是早晚的事,一來此時肅宗剛登基,而房琯又是玄宗派過來的人;二來房琯自視甚高,覺得不論治國還是平天下都沒問題,結果上前線打了一仗差點把家底賠光,多少被認為是紙上談兵之輩。

可董大畢竟脫不了干係,於是,又一次流落江湖。

756年,對高適而言,是過山車式的一年。

高適本不過是哥舒翰帳下的一位掌書記,叛軍攻到洛陽後,封常清和高仙芝堅守潼關,可玄宗卻認為他們畏戰,下令斬首。

高適跟著哥舒翰去了潼關,可出戰根本沒有勝算,最後哥舒翰戰敗被俘,高適逃回長安,和玄宗一起逃到成都。

而後玄宗讓各皇子分鎮天下,高適反覆勸說這會出事,結果永王李璘在江南招募軍隊,這大大挑戰了剛繼位的肅宗,於是高適被派去平叛。

在那裡高適打敗了永王,而永王帳下的李白則成了附逆作亂的罪人。

在收到李白的求救信後,高適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在前程和友情之間,他做出了選擇。

在高適南下平亂的同時,睢陽,一個高適無比熟悉的地方,正在經歷戰爭最殘酷的部分。

守將張巡以不到萬人的兵力,面對燕軍十幾萬軍隊,死守二年。

《舊唐書》上記載:

城中糧盡,人們易子而食。

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只能交換了吃,即使如此,還要死守城池。

張巡甚至把自己的妻妾殺了,給手下將士吃,這是怎樣一幅慘烈的畫面。

而高適在平定江南後,收到命令馳援睢陽,可等他趕到,睢陽已經是一座死城。

高適不是睢陽人,但他的家就在睢陽。

他曾經在遠遊的時候寫過一首《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

霜鬢明朝又一年。

而如今,連個念想都沒了。

這一年,高適從一個從八品的掌書記變成了侍御史,後升為正四品的諫議大夫,又成了權傾一方的淮南節度使。

高適成為了官位最大的詩人,即使放眼整個唐代。

就在他的仕途走到人生頂峰的這一年,他也經歷國破家亡,妻離子散,好友反目。

命運似乎在和他開玩笑,他得到了所有,也失去了所有。

在高適64歲這年,他遇到了比他年紀更大的董大。

兩位老人坐到了一起,想要聊點什麼,卻發現開不了口。

他們曾經都想飛上枝頭,可當這些都榮耀都實現後,卻失去的更多。

大唐的繁華曾讓他們覺得高不可攀,現如今,這個盛世也一去不復返,甚至連賞識高適的玄宗、肅宗都已經不在了。

窗外的風雪依然很大,剛才高適和董大都是冒著這樣的風雪而來,正如他們半輩子的人生。

高適念出了這樣兩句: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而此時的相聚依然要別離,因為高適即將離開成都,返回長安。

本來已經塵封的記憶,在看到董大的那一刻又被開啟。

往後的路要怎麼走,到了如今這個年紀,還有沒有往後的路呢?

又到了臨別的時候,總要把這首詩作完,高適是這樣結尾的: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別董大》與其說是送給董大的,不如說也是送給曾經的自己。

高適心中突然想到,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吶,你們還好不好。

葉嘉瑩先生曾說:

天才有兩種,一種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只為在現世做出一番成就;另一種不為世俗所屈服,在現世一事無成,只為光照千古。

高適成了前者。

在這樣一個風雪天,高適和董大又一次告別。

他走出門,看到眼前白茫茫的一片,風把什麼吹進了高適的眼睛,前方的景色頓時模糊起來。

他好像能看到一些人在遠處向他招手,那個身影,是王昌齡,是王之渙。

還有一些兒童在打鬧嬉戲,有一位婦女出來招呼他們趕快回家。

更遠處似乎還有一位白衣男子,背對著高適,眺望樹梢。

高適揉了揉眼睛,再睜開的時候,這些人都消失不見,順著白衣男子最後的目光,高適看到樹梢上的小鳥,它的翅膀上披著一層白雪,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

註:

高適的兩首《別董大》作於何時,有幾種講法。主流的說法是都作於747年,也有說是作於764年,還有種說法是其二作於747年,其一也就是「莫愁前路無知己」這首作於764年。

究竟何時?目前都沒有定論。我個人傾向第三種說法,這也是本文的思路依據,特此說明。有興趣的可以去查閱相關論文資料。

參考資料:

1、《說高適別董大二首》魏怡

2、《唐詩董大之辨》席文杰

3、《高適別董大作於蜀中考述》張起

4、《試論李白杜甫高適的人生理想與政治智慧》亓鳳珍

5、《高適詩文系年稿》徐無聞

相關焦點

  • 兩杯酒,一杯敬過去,一杯敬未來
    過了今夜,新的一年就來了2019,將成為過去2019的悲歡離合也無需再提對過去的一年道一聲感謝,說一句祝福感謝陪伴,祝福美滿!2019的路上一路歡歌一程美景一路風雨一度歷練一道坎坷一彎泥濘珍惜當下的美好,忘懷過往的悲愁……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人生無相,起承轉合該失去的已經失去,未擁有的還未擁有無論如何,珍惜當下,莫負了歲月如歌
  •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當兵先要喝10杯
    經歷了近半年的礪練新兵成了老兵他們想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對軍旅的「豪情壯志」他們想與軍旅歲月的「知己」幹一杯來,我們先幹了這一杯!▲迎著風便要向前衝!刻苦訓練,努力提高操作中的默契協同,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榴彈射手,為我們能在下步實彈射擊中一擊必中,我敬你一杯!
  • 三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一杯敬明天
    那是兩年前的秋天,小陳接到了小吉的電話,她說她失戀了,想讓小陳陪她喝幾杯。小陳陪小吉到了一家音樂清吧,找了一個角落的桌子坐下,小吉就點了一打酒。小陳幫小吉把酒滿上,也給自己倒了一杯。小吉一口氣就把一杯150升左右的啤酒吞下肚,小陳只喝了一小口,因為他不會喝酒。小陳歉小吉慢點喝,還早,可以聊聊天。小吉沒有回答他,而是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
  • 別董大、送魏八,相比其他詩人,高適最具情懷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六月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在今年剛過去的中秋晚會上,高適和他的《別董大二首》又火了一把。相比央視的《經典詠流傳》,鳳凰傳奇改編的《別董大》無疑是更加成功的,在流行歌曲的元素上,添加了說唱、京韻,很符合當今人的「口味」。很難能可貴的一點是,他們的改變算是尊重原著的,另外也把整個詩詞的意境唱出來了。「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說出了生活的不易,也符合音樂家「董大」當時的生活狀況。
  •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誠然,每個人都有一個俠客夢,可唯有李白走南闖北,縱橫千裡。」原來,正是李白行過無數的路,看過無數的風景,才成就了他豪放的性格和宏大的氣魄。今人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遍歷山川,他永遠滿懷好奇之心,寄情山水,他怡情自樂。過盡千帆,看透冷暖,還能去山水中尋找自我療愈之路。
  •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要拿什麼《消愁》——毛不易
    毛不易是個特殊的存在,非科班出身,畢業於毫不相關的護理專業,2017參加《明日之子》,獲得全國總冠軍,一時間風頭無兩,許多歌曲被大眾熟知。《消愁》《像我這樣的人》《請記住我》《牧馬城市》《借》《無問》《不染》感動了無數人,其中的首張個人專輯《平凡的一天》,該專輯還是由李健,趙兆擔任製作人,上線僅15分鐘單曲銷量就突破了50萬。
  • 高適的《別董大》,讓我讀懂,離別也可以是相互激勵
    人生有聚有散,聚散是常態,離別很多時候都是以傷感來表達的,但是高適的《別董大》卻一改離別的傷感之情,從而採用了一種激勵的方式進行,讓朋友離別的傷感一掃而過,從而讓離別變成了激勵奮鬥,拼搏的動力。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原詩:別董大唐·高適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別董大》賞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首先,我們來了解作者與董大的一些情況。高適(700~765)是唐代著名詩人,字達夫,渤海藍(今河北滄縣)人。他雖然也做過幾次官,甚至安史之亂後當過刑部侍郎(有人說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官員)等大官。但好像在當官方面沒有什麼建樹。
  • 一杯敬高遠明月,一杯敬輝煌過往,一杯敬美妙新生,一杯敬我中華
    鮮美食物背後總有鮮活的故事與人。被貶黃州的蘇軾把謫地「富者不吃,貧者不煮」的食材做成了肥而不膩的東坡肘子,把棄於市井的裡脊吃出了別樣意興。而高居廟堂的乾隆,放著龍肝風髓不用,卻喜歡微服出訪時品嘗民間小吃,無論是清香的碾青,還是酥脆的龍鬚糖,都在他的大力推崇下發揚光大。
  • 毛不易: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背起所有的夢與想,逆風飛翔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背上所有的夢與想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沒人記得你的模樣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喚醒我的嚮往,溫柔了寒窗於是可以不回頭的逆風飛翔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 薛之謙:一杯敬朋友,一杯敬自己
    一輩子能有多少個知己 一個眼神就心有靈犀 ▼▼▼ 每次啊,介紹身邊的朋友的時候,我都不會用太過花哨的詞藻,就像什麼知己啊,閨蜜啊……在我看來卻都不及一個「朋友」來的親切實在。
  • 一杯酒,一份感恩,敬你們!
    特別的日子, 敬上七杯酒, 願有詩,有夢, 有坦蕩蕩的遠方。 壹 第一杯,敬父母 感謝你們給予我生命, 感謝你們教給我道理, 感謝你們帶我領略世界, 去遇見無數的可能性。
  • ASF暴發周年祭(一杯敬過去,一杯敬過不去)
    只要你是吃肉的,相信它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一個稍微直徑~200nm的微胖DNA病毒把整個行業搞的血雨腥風,有氣無力……一年彈指一揮間,回想起1年前在OIE培訓會上知道ASF進入中國的心情,當時只覺得是一支懸著的靴子落地了,真的落下來之後,才發現,它不是落到地板上就讓人安心了,但萬萬沒想到這隻破鞋會那麼重,它會砸破地板,落到下層,再下一層……期間看過了太多在微信中轉載的視頻,觸動最深的不是屍橫片野
  •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95後原創歌詞唱跪薛之謙
    隨後的大冪冪開掛了,「比賽開始前很多人都在唱衰美顏賽道,但是你們有顏值,有明星氣質嗎?而就在比賽尾聲,還無一人晉級的獨秀賽道卻出現了同賽道1V1 Battle的情況,這兩個人就是謙謙的心頭愛:馬伯騫和毛不易。首先出場的毛不易一改以往接地氣的原創風格,此次《消愁》極為有故事。
  • 《別董大》裡面的董大是誰?讓高適寫出了這樣的詩句來送別
    在唐詩裡,我們都知道,高適和岑參是兩位著名邊塞詩人。高適生於盛唐時期,他所寫的詩具有大唐氣派,筆力雄渾,氣勢磅礴。《滄浪詩話》裡面說: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可見高適的詩在當時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的是高適的《別董大》。原詩有兩首,我們最熟知的是第一首,大家可能背誦也很過關,詩的意思也都懂,卻從來沒有問問,高適別的這個董大是哪位大神。值得讓號稱唐代四大邊塞詩人的高適寫出「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詩句呢?董大名叫董庭蘭,是盛唐時期的一位著名音樂家,琴師。
  • 韋應物寫給外甥的一首詩,最後兩句翻譯是,「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舊唐書》中曾記載道:「議者雲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於韋氏。其孝友詞學,承慶、嗣立力量;明於音律,則萬裡為最;達於禮儀,則叔夏為最;史才博識,以述為最」。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哥。
  • 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彭帥時代結束,中國女網迎來王薔時代
    上一次復出,彭帥收穫了2個女單冠軍頭銜,世界排名重返前30位,在女單和女雙的比賽中依然極具競爭力。可惜,這次復出,彭帥再也驚不起驚濤駭浪了,因為傷病的困擾,加上年齡的洗禮,彭帥在復出的道路上平平淡淡,沒有太多閃爍迷人的記憶。不得不說,34歲的彭帥,她真的已經走過了繁華,在繁華之後,等待她的風景和故事是一片平淡。
  • 敬往事一杯酒,跟曾經說對不起。敬未來一杯酒,願餘生不留遺憾!
    人生有些路,走下去,會很累,但是不走,會後悔。人生沒有對與錯,只有選擇後的堅強,過去也許很糟糕,未來也許很迷茫,敬往事一杯酒,跟往事說聲抱歉,沒有好好的珍惜你,敬未來一杯酒,願餘生不再有遺憾!歲月可以歡歌,歲月也難免寂寞,多年以後,回望過去,曾經揮灑不去的苦澀,也會覺得有溫馨的時刻。銘記所有的開心,也擁抱所有的挫折,敬自己一杯。喝酒時,才看到自己,生活的苦澀,人生的無奈,有誰注意表情的微笑,有誰注意眼角的淚水。昨天已經過去,時間不會倒流,光陰不會倒轉,無論怎樣的期待,都是個未知數,只有今天才真正屬於自己。
  • 毛不易,一杯敬深情,一杯敬淘汰
    《一葷一素》毛不易聽著毛不易《一葷一素》,無限單曲循環,想起了兒時昏暗土灶屋,簡單四方桌,忙忙碌碌的身影,熱氣騰騰的飯菜,那裡有最簡單幸福的一家人,不禁有些淚目了……毛不易,此時想對你舉杯相敬,一杯敬深情,歌曲情感走心,演唱動人。
  •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根據新聞網微博報導:義大利死亡病例數暴增57%,死亡率升至全球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