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先生送吳三桂一首預言詩,吳三桂看不懂,陳圓圓懂了卻不敢說

2020-12-14 靜者為王的江湖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公元1643年,清兵第五次自迂道入塞,威逼京城。崇禎帝慌忙一道聖旨發到關外,命吳三桂入關勤王。但此刻的吳三桂,卻早已接到了皇太極的書信,言稱:對他非常敬仰,若能投降滿清實屬天下之幸,望他三思。

吳三桂望了眼崇禎聖旨,看一眼皇太極書信,躊躇幾日後,突然一聲暴叫:「起兵入關勤王!」一路風餐露宿後,吳三桂終於趕到了京城,卻得知清兵已退,自己來晚了。

吳三桂腦門子的汗滲出來了。因為他比誰都清楚,為何會來晚,就因他盤算了好幾天,是投降清廷利益大,還是繼續效忠大明更划算。如今萬一崇禎追究下來這可怎麼辦?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果真崇禎帝要召見吳三桂。吳三桂牙一咬,是福不是禍,聽天由命了。

出乎吳三桂的預料,崇禎帝對他行動遲緩之事,絲毫沒有責備,反而親賜他尚方寶劍一把。這可讓吳三桂感激涕零了。

回到府後,吳三桂就指天發了毒誓:皇上如此看重,回去後我就告訴皇太極,我吳三桂生是大明臣,死為大明鬼,是有你沒我。

正這時,門帘一挑,陳圓圓來了。吳三桂立時身子就酥了半邊,搶步過去就一把抱住……

第二天,吳三桂和陳圓圓起得很晚,簡單吃過飯後,就換了便裝帶著幾位親隨一起出了門。原來陳圓圓打聽到,京城內有位神算,被傳得神乎其神。所以說啥也要讓吳三桂去算一算。吳三桂拗不過,只得聽從。

可一見面,吳三桂就有些惱火了。啥神算,分明是個瞎子。剛要掉頭離開,神算卻突然開口了:「好大的殺氣,來人必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可否應驗?」吳三桂吃了一驚,旋即開口道:「應驗,卻錯了一點,我是個屠夫。」

神算搖頭:「你不開口還罷,這一開口,我便更確信了。既然你不承認,我也不勉強,一卦紋銀10兩。若不算,請自便。」吳三桂笑了,紋銀10兩?天價卦資!看來這個瞎子的確有一套。

於是吳三桂把銀兩遞給神算,報出生辰。神算一番掐算後,猛然一皺眉叫道:「好怪啊。」跟著又請吳三桂伸出手,摸了片刻,這才點頭道:「你是誰,我雖看不見,卻已知曉,故只有一首詩歌相贈。」

說完神算提筆,竟然在身前的紙張上,盲寫起來,那真是筆走龍鳳,很快一首預言詩寫成:天門之上一張口,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啼畢若不死,馬嘶雙聲萬世留!

吳三桂拿在手裡,看了半天也沒看懂,便追問:「能否詳細告知一二?」

神算搖頭說:「我大明朝,日月並行。日和月乃一陰一陽,此為造化之功。你也是如此,非我可算,實在是算不得。只能多說一句,水火相剋(明是火,清是水),誰勝誰敗,唯有你可左右。」

吳三桂更是一頭霧水,只得走出。陳圓圓連忙迎住問什麼情況。吳三桂把那首預言詩,交給陳圓圓說:「只給我這一首詩。我卻不懂,你能看出什麼意思嗎?」

陳圓圓低頭看了片刻,眉頭突然跳了跳,然後恢復常態,說:「妾就更不懂了。」吳三桂哈哈一笑說:「不懂也好,都懂了,還有意思嗎?」

就這樣,吳三桂在京城了住了幾日後,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陳圓圓,重新回到關外去了。而陳圓圓則遠望著吳三桂大隊人馬的背影,猛然垂了淚。原來她已經看出了那首預言詩在說些什麼,卻根本不敢對吳三桂說。

這首預言詩,其實就是一個字謎。

第一句,天門之上一張口:天上一口,正是吳字,這句是說吳三桂自己。證明算命先生,已經算出他是誰了。

第二句,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就是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崇禎吊死的這一年。所以這句是說,在李自成攻擊京城時,吳三桂應率軍回救,最終為大明戰死。

第三句:青猿啼畢若不死:這句是說吳三桂的實際選擇。他本應為大明盡忠而死,卻哪料在接到崇禎的勤王聖旨後,他再次遲疑和觀望,最終導致了京城被破崇禎吊死,他才連忙退回關外,枉費了崇禎帝對他的期待和厚望。

第四句,馬嘶雙聲萬世留:這句,是說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就成為了清廷的第一爪牙,為清廷立下了頭功,成了清廷平西王,並殺掉了南明的永曆帝,大明自此徹底滅亡。可在康熙撤藩時,吳三桂卻又反了清朝,最終失敗死掉。

所以,馬嘶雙聲,是指吳三桂,先背叛大明,後又反了清廷,吃了兩朝俸祿。而下面是個馬字,正好組成一個「罵」字,是說明,吳三桂留下了萬世罵名……

相關焦點

  • 算命先生送吳三桂一首預言詩,吳三桂看不懂,陳圓圓看懂了卻不敢說
    吳三桂吃了一驚,旋即開口道:「應驗,卻錯了一點,我是個屠夫。」神算搖頭:「你不開口還罷,這一開口,我便更確信了。既然你不承認,我也不勉強,一卦紋銀10兩。若不算,請自便。」吳三桂笑了,紋銀10兩?天價卦資!看來這個瞎子的確有一套。於是吳三桂把銀兩遞給神算,報出生辰。神算一番掐算後,猛然一皺眉叫道:「好怪啊。」
  • 吳三桂為何入京勤王也敢遲到,真的是為了陳圓圓嗎?
    吳三桂為何入京勤王也敢遲到,真的是為了陳圓圓嗎?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是天啟二年的武進士。明末時期,吳襄原本可以平靜的安安穩穩過日子,但是後金對關外的不斷侵擾讓他不得不防。身為武進士,他自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敵寇進攻,吳襄便在遼西一帶辦起了團練,抵抗後金的入侵,居然頗有成效。
  • 《圓圓曲》:陳圓圓到底有多大魅力?讓吳三桂放棄了至親和名節
    巧的是,一次宴飲中,時家族鎮守東北的吳三桂對陳圓圓一見鍾情,田弘遇也懂眼色地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吳梅村先生作為歷史的見證者,比我們的感受還要深刻,便寫下傳世名篇《圓圓曲》,敘述吳三桂的無君無父,慨嘆陳圓圓的紅顏薄命。
  • 陳圓圓為了保住吳三桂全家,被迫委身劉宗敏,此舉害慘了李自成
    吳三桂一到山海關,正面臨清兵的重大壓力,他忙於築城方略,巡查防守情況,加緊訓練士兵,雖則想念陳圓圓,但因軍務在身,不敢過於分散精力迷戀女色,但吳三桂畢竟在青春的旺盛之期,一種本能的性慾衝動,也難以壓抑,心想讓父親吳襄送陳圓圓到山海關來,以盡歡娛,但又因大敵當前,勝負難料,只好打消這一念頭。
  • 一怒衝冠為紅顏吳三桂與陳圓圓的相知相愛相離
    其實大太監也是有私心,他觀陳圓圓長的傾國傾城,想獻給崇貞帝,但是呢陳圓圓畢竟是藝妓,貿然推給皇帝萬一引起雷霆之怒就不好了,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安排給長平公主做侍女。崇禎帝初始見到陳圓圓也很是心動,畢竟傾城絕色誰不愛,重要的還是有才藝,不過聽了陳圓圓的來歷後就變淡了,九五至尊什么女人沒有,以崇貞帝的心氣還看不上風塵女。
  • 吳三桂降清:衝冠一怒真是為陳圓圓?其實根本原因並非如此
    但這首詩中那句「衝冠一怒為紅顏」相信聽過的朋友就很多了。崇禎末年,李自成帥軍攻破明朝京都,崇禎吊死煤山。據傳當時進京以後,李自成有個手下叫做劉宗敏,他擄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聽聞勃然大怒,遂降清,引清兵入關後與多爾袞會合,一同舉兵攻打李自成。
  • 挖秘史 吳三桂與陳圓圓一見鍾情背後的謎團
    他仰仗女兒得寵,「竊弄威權」,京城裡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敢怒不敢言,心裡無不痛恨他。他作為崇禎的寵臣,當然也最了解國勢已危急到何等地步!農民軍日益向京畿逼近,不能不引起他對自身安全與家室財富的憂慮。田貴妃已於崇禎十五年七月病逝,田弘遇失去內援,更感孤立。他看到三桂年輕有為,又受到皇帝的器重,便有心與之交結,欲把他當做自己的保護人。於是,就趁三桂進京陛見之機,請至府上,博取歡心。
  • 吳三桂投降清朝真的是為了陳圓圓嗎?
    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今後幾百年的命運,而肇成這一切的便是本文的主角吳三桂。民間有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吳三桂是因為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奪走,才降而復叛,向滿清攝政王多爾袞投降,引清兵入關,那麼事實真的是這個樣子嗎?讓我們回到當時的歷史現場,仔細剖析隱藏在史料下的蛛絲馬跡,也許會得出不一樣的答案。
  • 劉宗敏霸佔陳圓圓,導致吳三桂大怒引來禍患,李自成為何不殺他
    1644年,李自成率大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本來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能統一天下,然而李自成進入京城,建立大順政權,自封為皇帝之後,整個人好像就變了,後來導致被吳三桂和清軍聯手攻擊,而此事的導火線就是他手下劉宗敏霸佔了陳圓圓。
  •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去哪了?專家發現「聶」字墓碑,終於揭開謎團
    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在吳三桂和陳圓圓身上充分體現了,昔日李自成攻佔北京之後,吳三桂本想投靠他,但是得知陳圓圓被陳所抓後,就幫清兵攻打了李自成,那麼吳三桂死後,亂世紅顏陳圓圓,最終去了哪裡,結局如何?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
  • 吳三桂死後,他妻子陳圓圓去哪了?專家:你把碑上的「聶」字拆開
    1644年,吳三桂投降清軍,並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因此受封平西王;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在昆明將南明永樂帝殺害,繼而晉封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和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眾所周知,康熙帝年輕時候做出的大成就裡就包括撤藩,相比於明代朱允炆削藩,19歲的康熙帝更有手腕,康熙帝認為「撤亦反,不撤亦反。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不消說,和這樣的顯赫家族聯姻,吳襄自然會仕途得意。也就是吳襄考中武進士的第九年,即1631年,吳襄已被提拔為了管轄萬人乃至數萬人的錦州總兵。有父如此,有舅如此,吳三桂的仕途自然很順暢。此後,吳三桂成了京中權貴爭相交結的對象,他一生中最摯愛的女人陳圓圓也於此時被送到了他身邊。送來陳圓圓的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崇禎帝最寵愛的田貴妃之父田弘遇。本來,田弘遇費盡心思從江南弄來陳圓圓是進獻給崇禎帝的,可崇禎帝正焦慮國事無暇顧及,田弘遇只好將其帶回了府邸。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頂頂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與平西王吳三桂的愛情故事。陳圓圓,原名叫做邢沅,字圓圓。原是出生於一個貨郎的家庭,但是母親在其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一直都借住在姨夫的家裡,後來就隨著姨夫姓「陳」。但是姨夫見陳圓圓十分貌美,就將其賣給了蘇州梨園。
  • 陳二虎:寫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圓圓曲》的作者是個漢奸?
    矛頭直指吳三桂,也讓弱女子陳圓圓背上紅顏禍水的罵名。 說實在的,滿清入主中原,確實給老百姓帶來災難,但存在就是合理的,明朝崇禎帝是被李自成逼上吊的,大明落幕是李自成推翻的。 李自成進京當了幾十天皇帝,也沒見得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好處。
  • 今天我們說一說歷史上的陳圓圓和作品中的陳圓圓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說一說歷史上的陳圓圓和作品中的陳圓圓有什麼區別?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貴妃。但中國地靈人俊,麗人如雲。明末清初的陳圓圓,其姿色絕不在四大美人之下。
  • 孝子、猛將,古代王朝軍閥身份的吳三桂,真的是一個情種嗎?
    了解歷史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吳三桂這個人吧,與他脫離不了關係的還有一個女人,那就是陳圓圓。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我們所了解到的一些有關吳三桂與陳圓圓的事,大多的都是說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而放棄了國恨家仇,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 原來劉宗敏是這樣被吳三桂處死的
    劉宗敏當吳三桂打量著他面前這個粗壯有力的仇敵時,心裡的仇恨已化為極度的蔑視。雖然他愚蠢地殺害了他的全家,霸佔了他的陳圓圓。他走上前一步,「你不是一個偉大的英雄和戰無不勝的勇士嗎?」吳三桂輕輕說。你不怕死,但你只可能多活幾個時辰。」他打量著劉宗敏,用劍背拍拍他的肩膀。這時,阿濟格(追擊李自成的統帥,多爾袞之胞兄)聽說吳軍抓獲了劉宗敏,帶了一幫親兵來到江邊。他走到劉宗敏面前,上下打量一下,問:「你就是劉宗敏嗎?」劉宗敏雙眼望天,說:「你不配與我說話,韃靼人。」
  • 蓮花池 陳圓圓魂歸處
    在蓮花池公園還沒有重修之前,蓮花池只僅僅是作為一個地名存在,蓮花池幾乎變成了一個臭水塘,被包圍在民房之中,在這些包圍圈裡,有家專營過橋米線的店,據說,店裡的服務員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指著一個臭水塘對食客說:當年陳圓圓就是從這裡跳下去的。說到蓮花池,怎麼都繞不開陳圓圓,就像說到陳圓圓,怎麼也繞不開吳三桂一樣。
  • 康熙都說算了,吳三桂卻仍要殘忍地殺死永曆帝是怎麼回事?
    當然您非要說康熙給人家明皇陵上墳啥的,俺只說一句,那就是一幫子死人能把棺材板掀翻嗎?所以你說這康熙瞅著永曆皇帝說:「算了!」這不扯嗎?當然這是一點,在有就是康熙那會也就是個八歲的孩子,手裡壓根就沒有啥權利,說話也插不上嘴,您以為鰲拜這傢伙是吃乾飯的?
  • 《鹿鼎記》之大奸臣吳三桂的前世今生!
    話說這吳三桂呢,可真是名聲在外啊。為啥子這麼說呢,咱們來分解一下。明末大將吳三桂是明朝末年的山海關總兵,身上的擔子很大,負責看守山海關以外的後金軍隊的動向。先有昏君聽信讒言撤換了最有能力抵擋後金大軍的袁崇煥,後有吳三桂之流直接引開清軍入關。這一內一外地配合,直接催生了明朝的滅亡。清初藩王吳三桂最有名的事情莫過於「衝冠一怒為紅顏」了。話說,這陳圓圓本來是吳三桂的小妾,奈何在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手下劉宗敏擄走了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