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公元1643年,清兵第五次自迂道入塞,威逼京城。崇禎帝慌忙一道聖旨發到關外,命吳三桂入關勤王。但此刻的吳三桂,卻早已接到了皇太極的書信,言稱:對他非常敬仰,若能投降滿清實屬天下之幸,望他三思。
吳三桂望了眼崇禎聖旨,看一眼皇太極書信,躊躇幾日後,突然一聲暴叫:「起兵入關勤王!」一路風餐露宿後,吳三桂終於趕到了京城,卻得知清兵已退,自己來晚了。
吳三桂腦門子的汗滲出來了。因為他比誰都清楚,為何會來晚,就因他盤算了好幾天,是投降清廷利益大,還是繼續效忠大明更划算。如今萬一崇禎追究下來這可怎麼辦?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果真崇禎帝要召見吳三桂。吳三桂牙一咬,是福不是禍,聽天由命了。
出乎吳三桂的預料,崇禎帝對他行動遲緩之事,絲毫沒有責備,反而親賜他尚方寶劍一把。這可讓吳三桂感激涕零了。
回到府後,吳三桂就指天發了毒誓:皇上如此看重,回去後我就告訴皇太極,我吳三桂生是大明臣,死為大明鬼,是有你沒我。
正這時,門帘一挑,陳圓圓來了。吳三桂立時身子就酥了半邊,搶步過去就一把抱住……
第二天,吳三桂和陳圓圓起得很晚,簡單吃過飯後,就換了便裝帶著幾位親隨一起出了門。原來陳圓圓打聽到,京城內有位神算,被傳得神乎其神。所以說啥也要讓吳三桂去算一算。吳三桂拗不過,只得聽從。
可一見面,吳三桂就有些惱火了。啥神算,分明是個瞎子。剛要掉頭離開,神算卻突然開口了:「好大的殺氣,來人必是統領千軍萬馬的將軍,可否應驗?」吳三桂吃了一驚,旋即開口道:「應驗,卻錯了一點,我是個屠夫。」
神算搖頭:「你不開口還罷,這一開口,我便更確信了。既然你不承認,我也不勉強,一卦紋銀10兩。若不算,請自便。」吳三桂笑了,紋銀10兩?天價卦資!看來這個瞎子的確有一套。
於是吳三桂把銀兩遞給神算,報出生辰。神算一番掐算後,猛然一皺眉叫道:「好怪啊。」跟著又請吳三桂伸出手,摸了片刻,這才點頭道:「你是誰,我雖看不見,卻已知曉,故只有一首詩歌相贈。」
說完神算提筆,竟然在身前的紙張上,盲寫起來,那真是筆走龍鳳,很快一首預言詩寫成:天門之上一張口,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啼畢若不死,馬嘶雙聲萬世留!
吳三桂拿在手裡,看了半天也沒看懂,便追問:「能否詳細告知一二?」
神算搖頭說:「我大明朝,日月並行。日和月乃一陰一陽,此為造化之功。你也是如此,非我可算,實在是算不得。只能多說一句,水火相剋(明是火,清是水),誰勝誰敗,唯有你可左右。」
吳三桂更是一頭霧水,只得走出。陳圓圓連忙迎住問什麼情況。吳三桂把那首預言詩,交給陳圓圓說:「只給我這一首詩。我卻不懂,你能看出什麼意思嗎?」
陳圓圓低頭看了片刻,眉頭突然跳了跳,然後恢復常態,說:「妾就更不懂了。」吳三桂哈哈一笑說:「不懂也好,都懂了,還有意思嗎?」
就這樣,吳三桂在京城了住了幾日後,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陳圓圓,重新回到關外去了。而陳圓圓則遠望著吳三桂大隊人馬的背影,猛然垂了淚。原來她已經看出了那首預言詩在說些什麼,卻根本不敢對吳三桂說。
這首預言詩,其實就是一個字謎。
第一句,天門之上一張口:天上一口,正是吳字,這句是說吳三桂自己。證明算命先生,已經算出他是誰了。
第二句,相逢青猿裹屍收:青猿,就是甲申年,即公元1644年,崇禎吊死的這一年。所以這句是說,在李自成攻擊京城時,吳三桂應率軍回救,最終為大明戰死。
第三句:青猿啼畢若不死:這句是說吳三桂的實際選擇。他本應為大明盡忠而死,卻哪料在接到崇禎的勤王聖旨後,他再次遲疑和觀望,最終導致了京城被破崇禎吊死,他才連忙退回關外,枉費了崇禎帝對他的期待和厚望。
第四句,馬嘶雙聲萬世留:這句,是說吳三桂投降滿清後,就成為了清廷的第一爪牙,為清廷立下了頭功,成了清廷平西王,並殺掉了南明的永曆帝,大明自此徹底滅亡。可在康熙撤藩時,吳三桂卻又反了清朝,最終失敗死掉。
所以,馬嘶雙聲,是指吳三桂,先背叛大明,後又反了清廷,吃了兩朝俸祿。而下面是個馬字,正好組成一個「罵」字,是說明,吳三桂留下了萬世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