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價體育版權時代,騰訊、蘇寧們怎麼玩兒?

2020-09-11 煙火商業觀察

文/煙火商業觀察 小D

9月12日,新賽季的英超聯賽就將重燃戰火。但對於國內球迷來說,他們想要觀看「世界第一聯賽」,或許只能苦苦尋找盜播平臺了。

今年7月,央視突然停止了英超直播,《天下足球》等品牌節目中也下架了英超的視頻內容。9月3日,享有新媒體獨家版權的PP體育和英超聯賽同時官宣解約的消息。短短幾個月,中國球迷觀看英超的路全都被堵死。

雖然有消息稱,騰訊有可能出手接盤英超版權,但「燒錢」的情況或許不會再次發生。後天價版權時代,一場大變局正在悄然發生。


1.體育版權「集群感染」

新冠肺炎的突然來襲,讓許多產業都蒙受打擊,體育當然沒有倖免,而且被襲擊的不輕。

由於有歐洲杯和奧運會,今年原本是個「體育大年」。體育公司早就開始摩拳擦掌,有的甚至在2019年就頻繁開會,制定好了新年的計劃。卻不料,奧運會和歐洲杯都被延期到了2021年。

原本2月底就可以開賽的中超聯賽,7月25日才開賽,直到近期才允許少量觀眾入場觀賽。中超能讓球迷入場就不錯了,西甲、意甲、英超、NBA這些賽事,停擺了上半天后,就沒讓觀眾再進場觀賽過。

還有更絕的,以法甲為首的大批賽事,乾脆直接宣布賽季結束,不玩兒了。

雖然在賽事停擺期間,運營方和俱樂部都想盡一切辦法「自救」,比如讓球員進行遊戲大PK,推出顛衛生紙挑戰賽這些趣味活動。但賽事一直都是體育的核心,沒球可看的情況下,大批用戶流失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受其傷害最深的,就是版權。

這也是PP體育和英超產生分歧並最終導致解約的原因之一。PP體育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其與英超經過多輪會談,但在英超版權價值方面存在分歧。這個版權價值,實際上指的就是本應在今年3月付給英超的30%版權費。

此前,PP體育與英超籤署協議,前者獲得英超2019-22賽季的中國大陸獨家版權,版權總費用為5.25億英鎊。合約規定,PP體育需要先支付50%的版權費,2020年3月支付30%,2021年3月再支付剩餘的20%。



顯然,PP體育認為英超的版權費因為疫情已經嚴重貶值,加上自己先行支付了50%的版權費可以支撐到2020年底,因此無需再支付這30%的版權費,至少不應是一次性全額支付這30%。

但在談判過程中,英超顯然也是態度強硬,拒絕了PP體育提出的備選方案。根據新京報、澎湃新聞等媒體的報導,PP體育決定對英超進行起訴。

國外,類似的情況也在發生,英超聯賽最大的合作夥伴之一天空體育就要求英超退還轉播費。並拒付停賽期間意甲的轉播費用。擁有北歐地區英超版權的Nent集團也曾在停賽期間要求「根據合同條款賠償」。

為何賽事運營方對版權費如此敏感?因為這是賽事運營方和俱樂部的重要收入來源。2018-2019賽季,英超公司向俱樂部分配了總計超過24億英鎊的收入,很多俱樂部超過50%的收入來自轉播分成。

尤其是如今疫情還未完全散去,觀眾入場看球仍是難題,各家俱樂部對版權費分成勢必會更加依賴。

而作為付費的一方,以PP體育為代表的持權轉播商當然也寸步不讓,支付了版權費用,卻得不到對等的服務與權益,這筆買賣換成誰恐怕也不願意做。於是,有的轉播商拒付或少付版權費,有的則要求退款。

一年前,PP體育開始履行與英超籤署的協議,準備享受三年的幸福時光。誰料一年後,PP體育與英超在談判桌撕破了臉,不歡而散。

肆客體育創始人顏強在微博上透露,與PP體育解約後,英超方面隨即給騰訊、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阿里旗下的優酷等公司發送郵件,以挽回因與PP解約而流失的中國市場。

根據最新的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騰訊心動了,鵝廠有可能壓哨拿下英超的版權,並且版權費較之前也有所降低。但至今騰訊方面對此並沒有進行回應。


2.資本的對抗比體育更刺激

2014年成立,2015年崛起,2016年巔峰,2017年,卒。

在體育產業的歷史上,樂視體育用如此奇葩的方式留下了名字。

鼎盛時期的樂視曾擁有310項大大小小賽事的版權,超過70%的賽事是獨家版權。包括英超、歐冠、意甲、西甲、德甲、中超、亞冠、國足比賽、NFL、MLB……總之,除了央視壟斷的世界盃和奧運會,以及騰訊壟斷的NBA,你能想到的體育賽事,樂視全都有。

其中,僅是購買2016-2018賽季的中超版權,樂視需要花27億人民幣。買下亞足聯旗下賽事,樂視體育也花掉了7.5億元…

早期的樂視體育風風火火,2015年,僅僅成立一年的他們完成了8億元的融資。2016年,成立兩年的他們完成80億元的B輪融資。劉濤、賈乃亮、周迅、王寶強、陳坤、王思聰……這些人都是樂視體育的股東。

2016年,樂視CEO雷振劍在發布會的PPT上展示過一張世界地圖,上面滿滿的都是賽事LOGO,彼時的樂視體育春風得意,卻沒想到,那卻是最後的輝煌。

上一個在體育圈這麼豪橫的公司還是新浪體育,當年的新浪體育,也匯集了中超、亞冠、英超、歐冠、NBA等頂級賽事的版權,加上出色的內容生產能力,深得用戶喜愛。

但從2014年開始,新浪體育就迅速從神壇跌落,2015年在於騰訊體育的NBA版權之爭中,新浪體育眼看著騰訊以5年5億美元的價格拿走了NBA獨家版權。這直接導致了新浪體育的潰敗。丟失版權之後,新浪體育就出現了員工排隊離職,高層離職的壯觀景象。

樂視體育複製了新浪體育的輝煌,也複製了新浪體育的衰敗。

在B輪融資80億之後,樂視體育得到的錢實際上根本就沒有80億,有報導稱,有40億被賈躍亭挪用了。在大批版權費用沒有結清的情況下,樂視體育開始出現資金困難,許多嗅到苗頭的員工開始逃離,這一切都還發生在2016年,也就是樂視體育看上去還在巔峰的那一年。

當時在樂視體育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由於辦理離職手續非常麻煩,需要11個部門領導審批蓋章。一位樂視體育員工抱著電腦辦理離職手續時,負責資產管理的領導也在辦離職,生生耽誤了一整天時間。

矛盾在2017年開始集中爆發,先是知名解說員詹俊的英超周播節目《英超觀詹》突然停擺,隨後便是拖欠版權費停止英超直播,再然後就是亞冠停播,原本直播組在比賽前一天還在準備相應的直播內容,結果比賽當天卻突然被告知,版權沒了。

2017年春天,留守的樂視體育員工沒有等來萬物復甦,而是各種裁員、裁組的通知。雖然樂視體育被正式「宣判死刑」是在2019年,但2017年他們就已「名存實亡」。

作為中超聯賽的信號製作方,體奧動力原本已經為樂視體育準備好了2017賽季中超的媒體證件。但由於樂視拖欠版權費,這些證件最終留在了體奧動力。

從樂視手中拿過接力棒的,是PP體育,由於蘇寧體育投資了中超信號製作方體奧動力,他們拿下中超版權也是順理成章,再加上早前籤下的西甲、2019-22賽季的英超,一時間,「看足球,上PP」成為了主流。

PP體育與樂視體育的本質不同,就是PP體育背靠蘇寧這個電商巨頭,在資金上至少不會出現樂視那樣的問題。但即便如此,PP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中國球員武磊所在的西甲版權被愛奇藝收割,新成立的歐國聯版權同樣歸屬愛奇藝。加上運營困難,PP體育又進行了30%的裁員,今年又與解說團隊解約,直至與英超談崩。背靠蘇寧的PP體育,也沒能躲過危機。

再加上阿里旗下的優酷體育,一度強勢入局卻與PP體育不歡而散。還有來去匆匆的暴風體育,被愛奇藝吸收的新英體育……近幾年,體育版權市場經歷了一場空前的亂鬥。

經過幾年的亂鬥,目前的體育版權江湖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格局:騰訊掌握著NBA、F1,NFL等賽事額版權,PP體育丟失英超以後,手中還有中超、意甲、德甲、歐冠等賽事,依然是足球迷的第一選擇。愛奇藝掌握著擁有皇馬、巴薩的西甲,以及歐國聯的版權。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手握CBA版權。


3.渴望穩定的會員與員工

如果從2015年算起,體育賽事「獨家版權」的燒錢大戰,已經持續了5年時間。除了一眾因燒錢過度而死掉的或萎靡不振的企業之外,在這個市場中似乎沒有人能笑著退出戰場。

大家為了體育版權拼的你死我活,這個註定虧本的買賣,為什麼大家還要爭著做?

道理很簡單,體育產業,賽事永遠是核心,哪裡有賽事,哪裡就有用戶,因此版權是入局體育的必爭之地。至少在過去幾年,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

這種論斷不無道理,在網際網路沒有快速發展之際,大多數人都只能通過電視來收看足球比賽,而最大的賽事播出平臺,就是央視體育頻道。

為什麼上世紀90年代的意甲有「小世界盃」之稱,至今被人稱道?為什麼德甲在國內的關注一度高於英超?這背後,都是央視免費播出這些賽事帶來的巨大效益。也足以證明,擁有版權就擁有了行業影響力。

然而到了2007年,天盛體育買下了英超的版權,並通過電視臺「歐洲足球」頻道開始嘗試付費直播的模式,但當時由於國內根本就沒有體育付費的基礎,每月188元的付費直播遭到球迷瘋狂的抵制,最終,天盛在2010年宣告破產。

在網際網路興起以後,第一個提出付費直播概念的是新英體育,當時,擁有英超版權的他們採取線上付費,線下免費的策略。由於天盛「翻車」的事例就在眼前,他們沒有在付費直播上做得過於激進。

而真正把體育會員、付費直播推向規模化運營的,是擁有NBA版權的騰訊體育,和除了NBA外擁有一切版權的樂視體育。

結果,騰訊平穩度過了和NBA合作的第一個五年,並順利與NBA完成了續約。至於樂視體育,誇張地推出10年會員的他們,卻在1年後就丟失了幾乎所有的版權,傷害了百萬級的消費者。

由於涉及金額巨大,版權的得與失往往存在著很大的突發性。就像此次PP體育和英超解約,事發突然,PP體育宣布與英超解約的同時,很快也宣布了對體育會員的補償方案。

版權的頻繁更迭,同樣也影響著從業人員。2015年新浪丟失NBA版權後,大批員工被騰訊挖走,樂視倒下以後,大批員工離職,其中一部分被PP體育和中國體育直播TV吸收。流動更頻繁的是足球解說員,包括董路、李欣、詹俊、蘇東,哪裡有版權,他們就去哪裡解說。

作為英超解說的頭牌,微博粉絲900多萬的詹俊從新浪到樂視,再到PP體育,如今又要換東家了。


4.大變局已經悄然發生

作為網際網路體育版權最早的老大,如今的新浪體育沒有任何一項核心賽事的版權。但新浪體育正在打造自己的賽事IP,沒錢買現成的賽事,那索性就自己打造草根賽事。

目前,新浪體育旗下的賽事有3×3黃金聯賽,5×5足金聯賽等等。尤其是2016年創辦的足金聯賽,為眾多五人制足球愛好者提供了展示的平臺。目前,中國足協已正式成為該項賽事的合作指導單位。

同樣沒有賽事版權的,還有網易體育。但網易體育擁有強大的策劃能力與孵化能力,專注於內容的他們,做出了「西北望看臺」、「後廠村體工隊」等內容IP,文風多樣,選題豐富,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影響力。

此外,他們還發力與球隊、球員的合作。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與世界冠軍法國隊合作的,正式網易體育。2019年女足世界盃,網易體育拿下了中國女足頭號球星王霜的獨家採訪權。

騰訊體育雖然擁有NBA的獨家版權,但在2020年,公司依然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首先,NBA版權已經由騰訊體育讓渡給騰訊視頻,5年15億美元的巨額版權費也由騰訊視頻來承擔。

根據騰訊公司在5月13日發布的第一季度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報告,視頻服務會員數已達到1.12億,同比增長26%。NBA版權由騰訊視頻接手後,將會獲得更多用戶支持,而騰訊體育也得以騰出手來打造自主IP,此舉對騰訊體育、騰訊視頻和NBA三方來說,或許都有利。

騰訊體育接下來做什麼?

當然,騰訊體育也要深耕自主IP。與新浪體育相比,騰訊體育的自主IP體量更大。

騰訊最拿得出手的就是《企鵝籃球名人賽》,該賽事已由2016年延續至今,主打跨界籃球賽。包括吳亦凡、孫楊、大鵬、喬杉等娛樂明星,都已在騰訊體育的自造IP上露過臉。

2018年世界盃前夕,騰訊體育還進行了《企鵝足球名人賽》的嘗試,並邀請到了流量明星鹿晗。比賽當日,上海虹口足球場爆滿,一邊是鐵桿球迷,一邊是鹿晗粉絲,騰訊體育正在培養更多人為體育付費。

2019年開始,騰訊體育與騰訊視頻合作了大型體育類綜藝節目《超新星運動會》,如今已經舉辦兩季,未來,它也將成為騰訊體育重點打造的自主IP。

在內容方面,騰訊在俄羅斯世界盃後也主打「破圈」,希望體育內容能夠跳出這個深度垂直的行業,被越來越多領域的用戶所接受,從而讓騰訊體育的產品觸達更多用戶。

此外,騰訊擁有NFL、F1等賽事的版權,雖然這些賽事的知名度比不過三大球,但在國內其實有著很龐大的用戶群體,最關鍵的是,版權費也並不離譜。接下來,騰訊體育依然會為這些綜合項目的用戶提供服務。

與騰訊持相同觀點的,還有阿里體育和愛奇藝體育,他們都把「大文娛」概念提了出來,希望通過體育與綜藝的結合,實現資源互通,用戶互通,弱化垂類的概念,讓體育觸達更多的娛樂用戶。

而新興的平臺抖音、快手、B站等,未來也不排除布局體育產業的可能性,不過,這些平臺豪購體育版權的可能性並不大。畢竟放在今天,獨家版權還是一個投入「無底洞」,老玩家們已經深受其害,新入局的「小白」自然不敢鋌而走險。

更何況,想入局體育產業,購買天價版權並不是唯一的途徑。目前,抖音、微博都已經購買了NBA的短視頻點播版權,並免費對用戶開放使用。此舉也是為了順應短視頻時代,提供豐富的版權內容讓創作者進行創作,對創作者、平臺和NBA而言,也是三贏。

體育產業的大變局已經開始了,未來,獨家版權的佔比會越來越低。這既能保障體育會員們的權益,也能讓體育內容從業者們不至於「四海為家」。據悉,包括亞冠、40強賽等賽事都可以同時在多家平臺觀看。手握獨家版權的公司,也不排除分銷的可能。

唯一留下的懸念就是,世界第一大聯賽英超,未來誰會接盤?會是騰訊嗎?

相關焦點

  • 騰訊放棄CBA 賽事版權再遇冷版權天價紛爭時代或將結束
    近日,CBA停止在騰訊播出的信息甚囂塵上。新賽季的CBA戰火已燃,但球迷們發現,目前網絡平臺上只有咪咕視頻和央視頻能夠收看中職籃聯賽。儘管咪咕在今年購買CBA版權時並沒有購置獨家轉播權,但咪咕開出的高價讓「理性」的騰訊體育很難支付相應的價格,隨著優酷和騰訊的相繼退出,很多球迷權感到些許失落。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賽事之一的CBA,在今年的版權分化上的變化,進一步掀開了中國體育版權市場的新篇章。
  • 樂視體育倒下後的版權爭奪戰,贏家會是騰訊還是蘇寧?
    在樂視體育轟然倒塌後,後來居上的蘇寧體育與一直低調的騰訊體育被推向了臺前。蘇寧體育大舉進攻體奧動力總經理趙軍在接受騰訊《一線》採訪時,曾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來描述如今中國體育版權市場的混戰局面。體奧動力曾在幾年前為中超版權狂砸80億元人民幣,也曾是與樂視體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典型代表。
  • 2020體育版權硝煙再起,蘇寧騰訊雙雄誰能勝出?
    在樂視體育轟然倒塌後的後樂視時代,騰訊體育和蘇寧體育屬於後來居上者。前者獲得NBA獨家轉播版權,用戶數量迅速增長到了4億多。而蘇寧體育則對足球及一系列小眾賽事版權發起猛烈攻勢,短時間內便把大量資源一網打盡。
  •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處於紅海的國內體育產業,湧入了不少巨頭,尤其在版權競爭上動作不斷,從中超版權賣到80億,到蘇寧體育7.21億美元拿到英超版權,再到騰訊體育以5年15億美元續約NBA。對於重金加持體育IP的巨頭們,賽事帶來的流量、收入等回報至關重要。而這次疫情,也打亂了這些平臺們的節奏。
  • 騰訊退出CBA版權爭奪PP體育放棄英超平臺不再過度依賴賽事版權
    近日,CBA停止在騰訊播出的信息甚囂塵上。新賽季的CBA戰火已燃,但球迷們發現,目前網絡平臺上只有咪咕視頻和央視頻能夠收看中職籃聯賽。不僅僅是CBA,9月初,PP體育與英超的分道揚鑣以及騰訊體育以近乎「白菜價」接手英超聯賽來看,各大平臺對於版權的爭奪已經趨向非常理性的評估。據了解,NBA、西甲等各大版權在疫情後也曾站在堅持高價和共擔風險的十字路口,但經過對現有版權市場的理解評估及重新審視,大部分版權方都選擇了與轉播商共進退之路。
  • 天價變白菜價!騰訊以歷史低價購得英超版權,天價賽事或成歷史
    距離9月3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騰訊就火速接盤英超聯賽本賽季在中國大陸的視頻版權運營,雙方合約暫定為一年。這也意味著從本周末起,球迷們就可以通過騰訊體育來觀看到2020/2021英超第二輪的賽事了。隨後PP體育發聲宣布與英超進行了解約。此前,PP體育以5.64億英鎊的 天價版權費購得2019-2022三個賽季英超聯賽在中國大陸和澳門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那會已經引發了不少的爭議。而在新賽季正式開始不到10天,兩方就終止了英超的轉播,這對球迷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 體育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費的中國巨頭們怎麼辦?
    處於紅海的國內體育產業,湧入了不少巨頭,尤其在版權競爭上動作不斷,從中超版權賣到80億,到蘇寧體育7.21億美元拿到英超版權,再到騰訊體育以5年15億美元續約NBA。對於重金加持體育IP的巨頭們,賽事帶來的流量、收入等回報至關重要。而這次疫情,也打亂了這些平臺們的節奏。
  • 騰訊成功打下了英超的版權費,中國開啟版權新時代
    9月17日,英超官方宣布與騰訊體育就轉播本賽季剩餘全部比賽達成了協議。騰訊體育將擁有英格蘭足球頂級聯賽本賽季剩餘372場聯賽的轉播權,國內觀眾將可以在騰訊體育收看到英超聯賽。騰訊僅僅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完成了英超版權的收購,這對於中國的版權時代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天價版權費的時代可以說已經終結。
  • 騰訊體育1000萬美元拿下英超轉播權
    其中,超過半數的比賽騰訊將免費進行轉播,其餘的比賽將通過騰訊體育的會員服務來提供。繼拿下NBA等賽事版權後,騰訊此次再度拿下英超轉播權,意味著騰訊又將獲得一大批來自於球迷群體的用戶了。PP體育天價購買版權後解約此前,英超聯賽在國內的轉播權是由蘇寧旗下的PP體育獨家擁有的,PP體育於2017年以三年5.64億英鎊(約50億人民幣)的天價拿下了英超聯賽2019-2022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
  • 騰訊體育大抄底,白菜價拿下英超版權,是疫情影響還是資本降溫?
    據科技君了解,騰訊體育最終拿下本賽季剩餘場次的費用為1000萬美元的保底價,僅為PP體育籤約價格(5.23億英鎊)的1/20。騰訊體育以「白菜價」抄底英超版權,讓人不得不心生感慨。為什麼英超版權在國內的價格經歷了如此大幅「跳水」呢?
  • 關於英超版權歸於騰訊的幾點想法
    ,這個起源於46號文件、旺盛於樂視、發展於蘇寧的故事,終將撇清浮沫,直視「房間裡的大象」;另一方面,在7月份NBA版權從騰訊體育轉向騰訊視頻的故事之後,體育內容在視頻網站大體系當中的位置,也再次迎來了討論的語境。
  • 騰訊天價買斷NBA直播版權,央視轉播還用給騰訊錢嗎?
    從飛人喬丹、魔術師詹森、馬龍、羅德曼、斯託克頓那個時代就開始看球了!一直到姚明加盟火箭,這十幾年來CCTV都是傳播NBA文化的主戰場!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各大門戶網站以及視頻版權網站開始涉足體育直播,在2015年以前,還是新浪、騰訊和樂視三家分播的模式,那個時候除了在央視看比賽,新浪的NBA直播室也是眾多球迷聚集的地方,在網上不僅有NBA直播,還有各種報導、花邊新聞以及賽事精彩剪輯,是關注NBA的不二之選。
  • 手握西甲獨家版權,背靠大樹蘇寧,PPTV體育為何舉步維艱?
    「怎麼行業裡還有這種公司啊,我是真開了眼」。一位接近交易的內部人士告訴騰訊科技,在分銷合同幾近達成之際,控股股東蘇寧突然插手,叫停了這一由PPTV總裁米昕主導的買賣。根據該人士介紹,米昕交易前並未如「正常流程」通過蘇寧分管體育業務的高管蘇峻之手,消息流出後,隨即得到了蘇寧方面的強烈反對。自此,合同擱淺,樂視體育成了事件中頗為尷尬的一方。
  • 下放NBA版權至騰訊視頻,加碼MLB,騰訊體育在下一盤什麼棋?
    2019年夏天,騰訊體育與NBA續約5年,總金額為5年15億美元,堪稱天價。在上一份合同期內,騰訊體育依靠運營NBA版權,極大的提升了其在業內的影響力,同時也拉高了NBA在中國的普及度,這次天價籤約,昭示了騰訊體育無窮的野心。
  • 與PP體育解約後,這個平臺1000萬美元拿下了英超轉播權
    其中,超過半數的比賽騰訊將免費進行轉播,其餘的比賽將通過騰訊體育的會員服務來提供。繼拿下NBA等賽事版權後,騰訊此次再度拿下英超轉播權,意味著騰訊又將獲得一大批來自於球迷群體的用戶了。PP體育天價購買版權後解約此前,英超聯賽在國內的轉播權是由蘇寧旗下的PP體育獨家擁有的,PP體育於2017年以三年5.64億英鎊(約50億人民幣)的天價拿下了英超聯賽2019-2022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
  • 亞體視界|體育賽事網絡轉播平臺TOP5|蘇寧體育|意甲|德甲|騰訊|...
    TOP1丨PP體育:足球轉播天堂PP體育是蘇寧體育的核心板塊,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足球視頻媒體,匯聚了50+版權賽事資源,包括歐洲頂級足球、國內頂級足球等賽事的獨家版權,以及UFC、WWE等多元化賽事資源。
  • 英超版權打折促銷,騰訊有望壓哨接盤
    一周前,英超官方宣布與PP體育提前解約後,隨即便與優酷、騰訊、咪咕、愛奇藝等多家媒體平臺展開溝通,探討接手英超轉播權的可能性。據知情人士向體育大生意透露,新賽季英超版權將大概率由騰訊接手。,蘇寧7.21億美元創英超最貴海外版權費2016年11月,蘇寧集團旗下PPTV聚力體育以7.21億美元(7億直播版權+2100萬點播權,折合約49.67億元人民幣)價格拿下英超2019-22三個賽季中國大陸和澳門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
  • 特評:疫情致使天價版權回歸理性 版權市場開啟去泡沫化
    事件始末2017年,國內轉播商PP體育以3年5.64億英鎊的價格拿下了英超聯賽2019-2022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然而,這樣的天價「聯姻」僅僅只維持了一年,雙方就提前終止了合約。為何會提前解約呢?這與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有著不小的影響,根據蘇寧集團與英超之間所籤訂的協議,首先蘇寧需要先付所有版權費的50%,此後在2020和2021年中,每年3月分別支付30%和20%,最終結清合約款項。蘇寧集團與英超之間的糾紛就出現在第二筆版權款上,根據既定的合同,蘇寧應該在今年3月支付30%的版權費,共計1.6億英鎊。
  • 騰訊拿下英超版權,版權市場終於回歸理性
    騰訊官方宣布,正式拿下中國大陸地區英超轉播權。據此前懶熊體育的消息,騰訊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拿下英超在中國大陸地區一年的版權。,非常遺憾目前未能與英超達成協議,雖然PP體育已依照協議向英超聯賽超額預付版權周期費用,但PP體育仍將終止與英超的合作。
  • 騰訊低價接盤英超轉播權 體育賽事版權爭奪熱度不減
    來源:第一財經騰訊低價接盤英超轉播權 體育賽事版權爭奪熱度不減作者: 陳漢辭[ 相比上家PP體育支付的英超天價版權費,騰訊拿下本賽季剩餘比賽的價格為1000萬美元,僅為PP體育籤約價格的1/20。2015年,英超版權重回央視,加速了在中國北方市場的傳播。2019年,PP體育以天價5.64億英鎊(是此前周期英超在中國內地版權價格的12倍之多),將新一周期的英超版權收入囊中,但僅僅在播出了一個賽季後,便與英超解除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