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千年歷史 平潭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大變樣

2020-12-16 海峽網

為了迎接世界遺產大會,平潭綜合實驗區積極推進世界遺產大會「六個一批」項目,其中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經過改造提升後,環境大變樣,景觀倍吸睛。25日,記者走進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感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盡顯國際範的文旅目的地。

一條風之路 追溯千年歷史

在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入口處,記者首先就被一座立著的巨型雕塑吸引,雕塑整體展現的是兩艘獨木船乘風破浪的情景。船體由水泥鋼筋結構塑造,外麵粉刷成仿木復古的造型。船帆、桅杆等則採用黃銅鑄造,同樣進行了仿古處理,惟妙惟肖。

「我們結合世界遺產大會的參觀線路,對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進行了景觀提升,設置了『風之路』主題項目。」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副院長侯榕貴介紹,「數千年前,南島語族遷徙所使用的工具就是這種獨木舟,他們靠星辰、季風來指引方向,因此我們在入口處設置帆船主題雕塑,它是整個『風之路』的總述。」

揚帆起航,人類文明在一步步發展。順著入口向基地走去,這條「風之路」盡顯南島語族的文明發展歷程,生動呈現了南島語族族群在遷徙過程中所形成的標誌性元素,其中可以看到復活節島石像、夏威夷茅草屋以及大溪地、關島雕塑群等,頗顯國際範。

「我們在『風之路』中設置了遷徙之路文化牆,牆上是根據南島語族遷徙的時間節點,以時間倒敘的方式呈現他們從福建東南沿海到臺灣、菲律賓、婆羅洲等地,一直到復活節島的遷徙路線,展示了各地域的特色符號、圖騰等。」侯榕貴說,「另外,我們還設置了臺灣廣場,未來將布置起臺灣高山族傳統文化展示牆。」

一座體驗園 沉澱燦爛文明

作為承載數千年文明的考古基地,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中處處滲透著歷史文化韻味,從景觀特色到考古挖掘,都可以窺見燦爛的人類文明。沿著「風之路」一路前行抵達基地大門,經過提升後景觀的頗具特色,右側的龜山遺址遮護棚內也煥然一新。

龜山遺址遮護棚總面積2000平方米,現已開展考古挖掘工作面積約1000平方米,原本遮護棚內設施簡單,而經過提升改造後,棚內建起了木棧道,將觀光區和考古挖掘區分隔開,方便遊客遊覽,同時還根據現場條件合理設置風扇等降溫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遮護棚內還開闢出一個空間作為考古體驗園,未來中小學生可以在這裡學習並親身體驗考古挖掘的知識。「平潭具有豐厚的史前遺址資源,這些遺址能證明跟南島語族有直接的淵源關係,我們設置這樣的考古體驗區域,希望能進一步做好鄉土教育,把挖掘出來的文物和考古的知識、技巧用中小學生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他們可以直接參與考古體驗類項目。」侯榕貴說。

據了解,目前平潭已邀請福建博物院專家為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設置考古體驗教程,下一步將完成室內布置,打造「考古體驗+研學旅行」的創新模式。「我們之前和一些學校溝通,他們對於打造考古體驗項目都表示很有興趣,未來我們把考古和體驗旅遊結合起來,相信一定會吸引很多遊客。」他說。

一個規劃館 擘畫宏偉藍圖

平潭的史前遺址是這座城市寶貴的歷史財富,龜山遺址、東花丘遺址、殼丘頭遺址等遺址點組成了殼丘頭遺址群,這是福建省迄今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6000-6500年。198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平潭殼丘頭遺址對於國內外考古挖掘具有重大意義,一直以來,平潭積極規劃打造殼丘頭遺址公園,而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殼丘頭遺址公園項目的推動奠定堅實基礎。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殼丘頭遺址公園的建設發展,此次,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內還專門改造一處遺址公園規劃展廳,展廳內設有巨大的沙盤模型,通過聲、光、電相結合的技術手段,把遺址公園的規劃概念呈現在遊客眼前。

「原先基地內設置的規劃展廳因為空間限制,容納的人數有限,這次我們的規劃展廳空間更大,可以服務更多的遊客。」侯榕貴說,「遺址公園規劃展廳內通過全息3D投影的技術手段,讓站在各個方位的遊客都能通過影像欣賞到殼丘頭遺址公園的詳細規劃。」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在南島語族變遷中亞洲大陸處於起源地位
    2019年10月29日,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揭牌。圖為揭牌活動後,相關專家學者參觀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圖為在福建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內,考古工作者正在復原古陶器。
  • 南島語族起源與中國東南沿海考古
    焦天龍教授在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研究可以說是太平洋考古學研究的熱點,也是中國考古學與太平洋考古學的連結點之一。近日,記者就國際學術界關於南島語族研究的學術脈絡以及中國東南考古的新視角等問題,對焦天龍教授進行了專訪。中國東南沿海考古與太平洋考古結合點《中國社會科學報》:南島語族考古研究是國際學界最為矚目的研究領域之一。其中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是近年來的焦點問題之一。您可否談談南島語族考古概念的形成歷史?
  • 平潭:「國學」為線牽兩岸 文化為媒促交流
    在文化交流方面,過去的一年裡,平潭以兩岸國學中心為抓手打造新時代兩岸心靈契合的「共同精神家園」,以南島語族文化研究為紐帶探索兩岸歷史文化淵源,以媽祖文化交流為橋梁促進兩岸民眾精神共鳴,不斷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 平潭推動海壇海峽水下遺址公園建設
    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好習總書記的寶貴思想財富,心懷敬畏之心,樹立科學的政績觀,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讓文物在時代發展中活化利用、融合發展,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坐標、精神坐標,不斷讓世界感受中華文明的燦爛,讓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平潭考古工作大有可為。」
  • 龔鵬程|臺灣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嗎?
    研究團隊指出,分布於太平洋島嶼的「南島語族」,來源重說紛紜,根據考古、語言學、人類遺傳學等證據,不少學者支持「出臺灣說」,也就是認為臺灣是南島嶼族的原鄉,但在物種上,還沒能找到有力證據。  鍾國芳將目光放在大洋洲島嶼常見的「太平洋構樹」上,也就是臺灣俗稱的鹿仔樹。南島嶼族在各島遍植構樹,取其強韌的內皮造成「樹皮布」,成為代表性的物質文化。
  • 國家文物局:已啟動「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2024)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1日在相關座談會上表示,中國持續實施「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其中「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2024)已啟動。據劉玉珠介紹,國家文物局持續實施「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批准了58項年度重點考古發掘項目,特別是「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重大項目(2020-2024年)啟動,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協作,系統開展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調查發掘研究工作。
  • 古基因技術打破「臺獨」論述 福建明確出現南島語系人群祖源
    歷經近11年考古調查和研究攻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聯合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等多家單位,首次通過古基因組數據確認,南島語系人群,也就是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人群,他們的祖先是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人群
  • 馬祖「亮島爺爺」情牽兩岸考古 印證南島語族根源於大陸
    海洋文化考古工作一直是閩臺學界考古重點,考古發現證據,早在數萬年前,古人類就通過"東山陸橋"進入臺灣島,臺灣史前文化根植於大陸。閩臺考古學者歷經多年考古調查和研究攻關,日前首次通過古基因組數據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的祖先來源。
  • 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覽全方位呈現「水陸」考古成果
    海南省博物館館長陳江介紹,海南島居於中國南海,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歷史上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給海南保留了相當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完整的文化業態,島上陸地田野考古與海上水下考古大有可為,在這裡不僅有南島語族等國際性研究課題,還有「海上絲綢之路」、「海上香料之路」等熱門研究課題。當下,又值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之田野考古與南海之水下考古愈備受關注。
  • 《平潭映象》來鵬,楊麗萍再次賦予非物質文化新的生命力
    與臺灣隔海相望,上世紀初才在福建建縣的平潭,見證了數不清的海上揚帆,也讓生於斯長於斯的當地先民在向海而生的長期勞作中,積澱了豐厚的海島文化,更有南島語族等特色文化。至今,在臺灣、香港、澳門和泉籍華僑聚居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都有南音社團組織。
  • 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研討「世界百年大變局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研討會現場 學校供圖東南網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12月21至22日,福建省第二屆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暨「世界百年大變局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理論研討會在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平潭校區召開。
  • 海南考古七十年展將於22日省博展出 全方位呈現海南考古70年曆程
    >>>點此進入直播間,參與互動留言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1日消息(記者 陳望)《「海南稽古 南海鉤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將於12月22日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通過三個部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以及南海水下考古
  • 7月份至高雄客運航線 明年郵輪開通 平潭推建設第一家園36條措施
    加快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推進京臺高速平潭段和京臺高鐵平潭站建設,預留臺海通道,為未來兩岸通高速高鐵做準備。拓展嵐臺直航航線。加密平潭至臺北、臺中客運航線,降低票價。優化航線組合,「大、小三通」互補,逐步增加嵐臺貨運航次,實現平潭至臺北、臺中、高雄周班貨運直航常態化。今年7月,新開通平潭至高雄客運航線。
  •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省博開幕 展出文物超300件
    海南考古七十年成果展分「海南歷年考古工作」「海南田野考古」和「南海水下考古」三個篇章,共展出文物300多件,通過線下展覽和線上直播的方式,全方位為觀眾呈現海南考古70年曆程。「海南歷年考古工作」篇章全面呈現了海南建省前、建省後兩個階段的海南考古工作。
  • 紐西蘭出國:南島的獨特魅力
    眾所周知紐西蘭是一個島嶼國家,分為南島和北島。像最為著名的奧克蘭和惠靈頓就在北島。而南島也坐擁「花園城市」之稱的基督城以及童話小鎮皇后鎮。下面大連天善國際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紐西蘭南島的獨特魅力。一、南島多樣的地貌和氣候紐西蘭南島常年經受西風,有非常長的海岸線和高聳的山脈,加上距離南極大陸比較接近的緣故,使得這裡的風景和氣候多樣性。造成這個的原因還要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地球板塊交錯擠壓,最後就變成了一座南阿爾卑斯山脈隔開了南島,東邊是肥沃的坎特伯雷平原,西邊是崎嶇蜿蜒的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