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有三大方面軍,即著名的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三大方面軍成立之初兵力如何?總指揮(總司令)都是誰呢?
紅一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成立最早,1930年8月,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的瀏陽市永和鎮會師,兩個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了第一方面軍。方面軍的總司令為朱德,下轄紅一、紅三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總指揮由朱德兼任(1932年3月林彪任軍團長),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下轄5、8、16軍,共3個軍。
成立之初的紅一方面軍有3萬多人,不過隨著根據地的擴大部隊數量不斷增多,紅一方面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前,主力紅軍有將近12萬人。而這尚不包括曾經屬於紅一方面軍的紅六軍團、紅七軍團、紅十軍團等部。
1931年1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改稱中央紅軍;不過在1932年6月,中央紅軍又復稱紅一方面軍;而到了1934年1月,紅一方面軍再次稱中央紅軍;1935年6月,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之後中央紅軍再次改稱紅一方面軍。
懋功會師前,朱德一直是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的總司令,會師後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組成了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1935年10月1,北上紅軍在陝甘根據地與紅十五軍團會師,紅一方面軍的稱呼也恢復,司令員為彭德懷。
可以看出,紅一方面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央紅軍」,只是期間多次來回改名稱,全面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25日,紅一方面軍第1軍團、第15軍團及紅軍第74師合編為八路軍第115師,林彪任師長、副師長兼政委聶榮臻。
紅一方面軍的司令員由朱德、彭德懷先後擔任,朱德在1933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兼任紅一方面軍司令員,這也就是朱總司令這個稱呼的來歷。
紅二方面軍
1936年7月5日,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紅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
紅二方面軍的成立時間是最晚的,存在時間也不長,全面抗戰爆發後,1937年8月25日紅二方面軍第27、28軍團,獨立第1、2師及赤水警衛營、前總直之一部等部合編為八路軍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
相比紅二方面軍,紅二、紅六軍團則要出名的多,1935年11月19日,紅二、紅六軍團1.7萬人從湖南省的桑植縣出發開始長徵,轉戰湘鄂川黔數省與敵軍激戰十個月,在1936年7月1日在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紅二軍團的軍團長是賀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後軍團長由賀龍兼任;紅六軍團的軍團長是蕭克,合編為紅二方面軍後,軍團長為陳伯鈞。
紅二方面軍存在僅僅一年零一個月,由賀龍擔任總指揮。
紅四方面軍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前身部隊是鄂豫皖蘇區的紅軍,方面軍總指揮為徐向前。紅四方面軍成立之初約3萬多人,在粉碎蔣介石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之後,主力紅軍發展到將近5萬人。
後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中面臨強敵,主力2萬多人轉移到了陝西和四川邊界,在1932年12月建立了川陝蘇區。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紅四方面軍粉碎了四川軍閥劉湘為首的23萬川軍的六路圍攻,斃傷俘敵軍8萬多人,川陝根據地得到鞏固,紅四方面軍兵力也達到10萬(含地方部隊)。
1937年8月,紅四方面軍餘部紅四軍5700人、紅三十一軍5000人及部分直屬部隊和紅二十九軍1200人等合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劉伯承任師長。
結語
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後為彭德懷,紅二方面軍的總指揮賀龍,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徐向前,四人都是開國元帥,而徐向前擔任總指揮的時候只有30歲,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方面軍總指揮中最年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