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沒有紅三方面軍?

2020-12-22 唐朝一秀才

大家都知道,紅軍時期,我軍最大的軍事編制是方面軍。當時紅軍共有紅一、紅二和紅四三大方面軍,紅軍長徵就是以三大方面軍的勝利會師為終點。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獨獨沒有紅三方面軍呢?

紅軍

首先是為了迷惑敵人,紅軍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處在激烈的戰鬥之中,而且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為了迷惑敵人,我軍的很多編制和名稱都沒有規律,不符合軍事傳統。例如贛南蘇區有紅四軍,鄂豫皖也有紅四軍,湘鄂西蘇區還有紅四軍,共有三隻紅軍主力部隊叫做紅四軍,實際上這三支紅四軍是完全不同的隊伍。紅軍之所以出現三個紅四軍,就是為了迷惑敵人,讓敵人搞不明白紅軍到底有多少人。

紅軍有一、二和四方面軍,而沒有紅三方面軍,也是同樣的道理。真實歷史上,紅一方面軍成立最早,創建於1930年6月的贛南蘇區。按說紅一方面軍成立後,下一個方面軍的名稱應該叫紅二方面軍,但是1931年紅軍成立的第二個方面軍卻叫紅四方面軍,完全違反軍事傳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敵人。

紅軍旗幟

其次紅軍方面軍並不是統一按照建制關係成立的,而是在革命戰鬥中形成的。工農紅軍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始終處在國民黨軍隊的分割和圍剿之中。長徵結束之前,紅軍都是分布在零散的根據地裡,各自為戰,雖然也相互配合,但從來沒有完全聚攏在一起,跟沒有統一整編過。

其中紅一方面軍是由贛南中央蘇區的紅軍部隊合編而成的,主力是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紅四方面軍是由鄂豫皖蘇區的紅軍部隊組成的,其主力是由紅四軍發展而來。紅二方面軍是湘鄂西蘇區的紅二軍團和湘鄂贛蘇區的紅六軍團在長徵過程中整編成立的。

紅軍將士

三大方面軍的成立並沒有統一的規則和編制,都是根據革命戰爭的需要,其中紅四方面軍成立的時間還早於紅二方面軍。所以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而沒有紅三方面軍,也很正常。

最後紅軍軍委本來準備成立三方面軍的,但因意外而中斷。1933年秋,中革軍委曾計劃將新成立的紅七、八、九、十這四個軍團合編為第三方面軍。但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鬥失敗,中央蘇區面臨極大的軍事壓力。為了調動和強制敵人,中革軍委決定將紅七和紅十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離開中央蘇區,北上抗日。紅七和紅十軍團的離開,導致紅軍成立第三方面軍的計劃中斷。

紅軍

後來北上的紅七和紅十軍團在敵人的層層圍剿下,損失殆盡,軍團建制都被打散,總指揮方志敏犧牲。而紅八和紅九軍團在長徵過程中,也是傷亡慘重,軍團建制被取消,餘部併入其他軍團。所以紅七、八、九、十這四個軍團就不再具備成立方面軍的條件。

另外1930年5月,中央召開全國紅軍代表會議,預備將贛南蘇區、湘鄂西蘇區、鄂豫皖蘇區等革命根據地的紅軍,改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軍團,並在這四大主力軍團的基礎上,繼續擴編紅軍,最終將其擴編為四大方面軍。其中紅一和紅三軍團隸屬於贛南中央蘇區,按照擴編計劃,這兩大軍團將分別擴編為紅一和紅三方面軍。

紅軍紀念像

但1930年8月,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湖南省瀏陽縣勝利會師,為了應對國民黨隨之而來的圍剿,紅三軍團總指揮彭老總主動提議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合編為第一方面軍,放棄了單獨擴編為第三方面軍的計劃,最終導致紅三方面軍缺編。

相關焦點

  • 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唯獨中間空了「紅三方面軍」?
    在紅軍的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個方面軍,即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都是主力部隊,長徵的結束也是以三大主力會師為標誌的。不過很奇怪,番號一般都是按照數字來排序的,中間為什麼空缺了一個紅三方面軍呢?這個還要從紅軍的早期說起。
  • 中國工農紅軍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紅三方面軍去哪裡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工農紅軍有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而唯獨沒有紅三方面軍,那在我紅軍史上有不有過紅三方面軍呢?若果沒有,造成缺編的原因又是什麼呢?1930年8月23日,因湘贛、湘鄂贛等根據地與中央蘇區地域貫通,在湖南瀏陽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合併組成紅軍第一方面軍,由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委。至此紅一方面軍成立。紅軍第二方面軍是長徵途中組建的。
  • 紅軍有1、2、4三個方面軍,為何沒有紅三方面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人民軍隊曾經組建過三個方面軍,分別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三個方面軍歷經百折不撓的戰鬥,勝利長徵到陝北,保存了革命的火種,最終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埋葬了蔣家王朝。那麼,紅軍既然有三個方面軍,為何番號是1、2、4方面軍,而沒有紅三方面軍呢?
  • 紅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是賀老總與徐帥,而一方面軍總指揮又是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要劃分為三個方面軍,瑞金蘇區的紅軍稱之為紅一方面軍,還有就是湘鄂川黔蘇區的紅軍稱之為是紅二方面軍。而且,先後建立起鄂豫皖蘇區,川陝根據地的紅軍被稱之為是紅四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算是當時紅軍隊伍中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三個方面軍。
  • 紅軍有幾個方面軍,總指揮都是誰?徐向前30歲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
    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有三大方面軍,即著名的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三大方面軍成立之初兵力如何?總指揮(總司令)都是誰呢?紅一方面軍紅一方面軍成立最早,1930年8月,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在湖南的瀏陽市永和鎮會師,兩個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了第一方面軍。方面軍的總司令為朱德,下轄紅一、紅三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總指揮由朱德兼任(1932年3月林彪任軍團長),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下轄5、8、16軍,共3個軍。
  • 陳賡為什麼從紅四方面軍到了紅一方面軍?負傷未必是壞事
    這其中,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的實力不相伯仲,也有一些將領在分別在兩個方面軍戰鬥過。 例如,1934年6月,紅一方面軍的程子華被委派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擔任了紅25軍軍長;一年後的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紅一方面軍的第4師師長張宗遜調任紅四方面軍的紅4軍參謀長,第1師師長李聚奎調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參謀長,紅5軍團參謀長陳伯鈞調任紅四方面軍第9軍參謀長,紅3軍團教導營營長彭紹輝調任紅四方面第30軍參謀長。
  • 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二方面軍最少
    1928年5月井岡山會師後,創建了最早的紅四軍,這也是第一支打出「紅軍」旗號的部隊,這支紅四軍後來與彭老總的紅三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二支紅四軍是賀老總領導的湘鄂西紅四軍,後來發展成為紅二方面軍;第三支紅四軍是鄂豫皖紅四軍,逐漸發展成為紅四方面軍。那麼紅軍3大方面軍,各走出多少位元帥和大將?紅一方面軍
  • 為何沒有紅三方面軍?紅軍十大軍團介紹
    紅軍時期有軍團,方面軍,這些編制怎麼由來的?紅軍的部隊編制,通常每個地方的紅軍都會有個編號,紅某某軍。後來根據地發展了,幾個軍會合在一起,就合編為軍團。當時國軍也有路軍,軍團編制,含義基本一致。按照1933年反圍剿時序列如下: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紅二軍團,軍團長賀龍;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1937年1月西徵犧牲);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
  • 中國工農紅軍計劃擴編四個方面軍,第三方面軍哪去了?
    大家都知道中國工農紅軍只有一、二、四方面軍,而無三方面軍,當年黨中央是計劃組建四個方面軍的。為什麼後來沒有三方面軍了?原來是由於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各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過程中情況發生變化所造成的。
  • 看一看紅軍三大方面軍分別培養了多少開國將帥?
    大家都知道,紅軍有三大方面軍,分別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都參加了兩萬五千裡長徵,歷經血和火的考驗,不僅為中國革命建立不朽功勳,更為未來的新中國培養了數不清的將帥。那麼紅軍三大方面軍分別培養了多少開國將帥呢?
  • 號稱十萬、實為八萬的紅四方面軍最後都去了哪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紅軍的三大主力,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於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徐向前為總指揮,起初下轄2個軍,兵力4.5萬人,因為作為勇敢,批揮得力,部隊發展很快,在紅軍時期殲敵88萬人,遠超其它兩個方面軍,為大三主力之最,這樣的戰果,也充分說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
  • 紅二方面軍長徵沒有蝕本,兩大奇功,會師時毛主席兩次大拇指點讚
    緊緊擁抱了賀龍後,他再次舉起大拇指,說:「你們一萬人,走過來還是一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是一個大經驗,要總結,要大家學。」紅二方面軍是長徵末期組成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叫中國工農紅軍,簡稱「紅軍」。第二方面軍是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之一。
  • 說不盡的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及主要將領(鄂豫皖時期)
    紅四方面軍是土地革命時期紅軍的三大主力之一,主要由鄂豫皖地區的紅一軍和鄂東南地區的紅十五軍合編發展而成,活動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湖北、河南、安徽)
  • 專家學者研討「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徵」
    【信息與動態】  作者:趙凡  85年前,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從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出髮長徵,轉戰湘、黔、滇、康、川、甘、青、陝、鄂(紅十八師長徵經過該省)9省,行程2萬餘裡,進行大小戰鬥110多次,出色完成紅軍長徵探路、策應和後衛任務,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和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 青陽:紅四方面軍西進岷江峽谷路線考略
    紅四方面軍佔領岷江上遊峽谷地區後,為實現與中央紅軍的會師,即派出一部從該地區出發前往懋功(今小金縣)以迎接中央紅軍的到來。最終中央紅軍於1935年6月12日翻越夾金山,在懋功達維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一、 紅四方面軍西進岷江峽谷方針的確立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發起嘉陵江戰役,於4月中旬進至平武和江油、中壩地區。而蔣介石為防止紅一、四方面軍會合,實行各個擊破,也正調遣兵力,準備以江油(當時縣治在今武都鎮)、中壩為中心,實施東西堵截,南北夾擊,企圖圍殲紅四方面軍於此間。
  • 原創|連載:紅四方面軍的漫漫長徵路(之六)
    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揭開了紅四方面軍萬裡長徵的序幕。    八萬雄師勁旅、浩浩蕩蕩西移,破堅陣、摧強敵,挺進川西北,最終在雪山腳下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但是,由於張國燾的陰謀奪權、導至紅軍一度分裂,紅四方面軍由此走上了一條漫漫的長徵路。
  • 紅軍三大方面軍長徵陝北會師時還有多少人馬?
    (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陝北會師,中國工農紅軍持續兩年、轉戰14個省的長徵全部勝利結束。  紅一方面軍  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紅軍大學,方面軍直屬部隊,地方部隊,陝西遊擊部隊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元帥,政委:聶榮臻元帥)  紅1師,紅2師,紅4師,騎兵第2
  • 五五授銜時,哪幾位原紅四方面軍的將領軍銜偏低
    舉個例子,紅一軍團長徵前有三個師,師長加政委有六名主官,除了陳光外均獲得了上將軍銜。比較而言,紅四方面軍出身的將領軍銜普遍不算特別高。57名上將中只有8人出身原紅四方面軍(不含紅二十五軍)。那麼,哪些出身紅四方面軍的將領軍銜偏低呢?
  • 盤點紅四方面軍的主要將領(川陝時期)
    1932年10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向西轉移。二、木門會議之後,紅四方面軍擴編為四個軍(1933年7月)羅南輝(1908~1936)1935年7月21日,中革軍委發布了《關於一、四方面軍組織番號及幹部任免的決定》,決定取消紅一方面軍各軍團番號,統一改成軍,紅四方面軍各軍番號不變。
  • 光明日報丨專家學者研討「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徵」
    摘要:日前,由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任弼時思想生平研究分會、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張家界市委、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忠誠、維護與擔當——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與長徵」學術研討會在張家界舉辦。85年前,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從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出髮長徵,轉戰湘、黔、滇、康、川、甘、青、陝、鄂(紅十八師長徵經過該省)9省,行程2萬餘裡,進行大小戰鬥110多次,出色完成紅軍長徵探路、策應和後衛任務,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和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