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失去的並非一座城,而是半個江山

2020-12-26 南書房

引言

我們都聽過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結果關羽大敗,孫權得到荊州。在初聽這個故事之時,人們大多為關羽的自負疏忽而感到惋惜。但事實上關羽所丟失的卻遠遠並非只有荊州這一座城池。據史冊記載,赤壁之戰後,關羽便被劉備託付駐守荊州。但關羽頗為自負,只顧出兵攻打曹操,而孫權此時則趁虛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

01

荊州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荊州這座城市的歷史悠久。在先秦至兩漢的一些人眼中認為荊州是九州的一部分,是與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揚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並列的地理區域規劃。荊州一地,《三國志》記載說:

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慧,西通巴蜀。

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已可見一斑。先秦時期的荊州是至湖北以及長江中遊地區,而到了西漢,全國有十三州,荊州便位為其列。荊州包括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和長沙國。

02

在東漢時期,東漢重新分至全國所屬九州區域,荊州地區一度擴大,將廣東全境及越南北部地區都歸屬於荊州州域。荊州在此時,共轄管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緣由。史書記載,赤壁之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分荊州,而實際上關羽所鎮守的荊州,只有零陵郡、武陵郡和南郡三郡,但在先秦時期,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剛好與楚國疆域有重合之處。《禹貢》中的京荊衡陽更是指楚國的發端地荊山。

建安十三年時,赤壁之戰一戰後,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家分荊。關羽最初所轄守的是劉備勢力所佔據的荊州五郡,但這五地之中的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地界。在劉備入蜀後,他以長沙和貴陽作為替換品將南郡徹底歸於蜀漢門下。而兩郡之地則還給了東吳,後來關羽受劉備囑託鎮守荊州,其實他所駐紮的僅是三郡。歷史上有名的「大意失荊州」失去的便是指這三郡。但這三郡的地理位置卻極為重要,其中的南郡位於漢江南岸,即我們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安陸漢陽,武昌襄陽市一帶。零陵郡則在湖南境內,即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境內。武陵郡,主要覆蓋沅江流域,轄區眾多。

南郡一地在關羽駐紮之時,其治所在公安即今天的湖北省公安縣東北一帶。當時南郡北部的襄陽還在曹操的控制之中,地理位置之險要性值得重視。在這樣的地理環境條件下,守衛荊州顯得極其重要。故歷史上也有傳言稱,在諸葛亮進川之時對關羽說一定要聯孫抗曹。但關羽一向剛而自矜,過於驕傲自信。陳壽曾說他稱萬人敵,為世虎臣」,空有一身勇猛,卻缺少耐心和頭腦。因此,大意失荊州,與關羽本身的性格脫不掉干係。

關羽前期勇猛無比,但在鎮守荊州時,已是年近五十。年齡的成長沒有給他帶來性格上的變化,從某一角度上來看,關羽無疑是一個剛直勇猛卻缺少計謀的歷史悲劇形象。在痛失荊州時,關羽已經六十歲了。曾經的年少輕狂,鮮衣怒馬,在年邁時卻只剩下力不從心淪為敗寇。大意失荊州是關羽傳奇的一生中的一個敗筆,將關羽性格中所存在的缺陷暴露到了極致。一代歷史名將,因為一次大意,不但弄丟了自己所轄管的陣地,最終更是命喪於孫權之手。可想而知,對於關羽他本身來說,這也是一個悽涼悲慘的晚年結局。

結語

荊州一地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關羽所駐守的荊州遠不止我們所以為的只是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而是以湖北省和湖南省為主體的整個南方地區。荊州的地理面積十分廣闊,自古至今轄管的區域也不止一二。荊州的價值可想而知,也正是因為其重要的軍事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才使得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歷史典故為人們所耳熟能詳傳延至今。因為關羽丟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荊州,而是將近小半個江山。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關二爺當年大意失去的「荊州」
    歷史上「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裡。關於荊州,最出名的還是「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由於大意輕敵,失去荊州三郡。荊州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關羽所駐守的荊州遠不止我們所以為的只是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而是以湖北省和湖南省為主體的整個南方地區。
  • 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大意失荊州對大家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三國典故,講的是蜀漢名將關羽遠徵曹魏樊城攻打曹仁,卻大意中了東吳詭計,被東吳偷襲而兵敗,最後敗走麥城被俘殺並丟失荊州的故事。關羽大意失荊州到底是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 全球最大關羽雕像被要求整改,這次是「荊州大意失關羽」了!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尊關羽雕像跟四周的環境是格格不入的,首先是因為雕像造型過於龐大,與周邊的護城河等自然景觀不合,更是有悖「荊州文化古城」的歷史文化傳統。有網友吐槽說,「天道好輪迴」,這次不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而是「荊州大意失關羽」了!
  • 「大意失荊州」並非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私以為,不管是從《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來看,都不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而是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特別是蜀漢集團的最高層劉備、諸葛亮,對荊州的丟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那麼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事件中,蜀漢集團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具體情況分析如下:一、用人上"大意",對鎮守荊州人選缺乏合理配置我們都知道,孫權借荊州其實只是借了半個南郡(江陵),並且包藏的是"放高利貸"的禍心。
  • 關羽為什麼會大意失荊州?失去荊州對蜀漢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一般被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小失誤,繼而造成很大損失的事情。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三國時期正是因為關羽的失誤,導致蜀國國力大損,再也沒了和曹魏、孫吳爭奪天下的底氣。那麼,當時關羽既然是長期駐守荊州,怎麼這地界說丟了就丟了嗎?關羽為何會大意?1.關羽性格自視清高關羽雖然非常英勇,而且異常的驍勇善戰,但是本事有一個缺點就是為人太過於高傲。到了後期,甚至是有點目中無人。關羽這一生其實只聽劉備的話,張飛是三弟,所以對張飛也是很好。
  • 關羽大意失荊州並非偶然?他的敗亡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就是傲
    導語:歷史上有「兩羽遺恨」,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另一個是三國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失荊州真的僅是大意嗎?從公司管理角度來分析,他是個不能獨當一面的總監,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傲。 東漢末年和三國,是歷史上最為精彩的片段,關羽敗亡耐人尋味。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要說關羽當時有這麼厲害嗎?關羽在三國時候,的確是戰功赫赫,但是並不是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後人把關羽給神話了,關羽現在在人們心中,就是正義或者忠義的化身。《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大將呂蒙設計殺害,享年58歲。對於丟失荊州,這可能是關羽這輩子最大的失誤了。
  • 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
    有幾個有趣的歷史細節也可以聊聊。我們都知道有句俗語,叫「大意失荊州」。這當然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在歷史上,既沒有大意,也不是荊州,是江陵。事實上荊州各郡裡,南陽郡在曹操手上。南郡的江北一半也在曹操手上。荊南四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都是劉備自己打的。後來劉備是從孫權那「借」到了江陵,但是也不是白拿,一方面,江夏郡自此就給了孫權。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諸葛亮戰略上錯誤?還是劉備一手造成的?
    對於荊州之失的主要責任,歷史上似乎已有定論,「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成了一句千古流傳的民諺。但近來不斷有人對它的歷史真相提出了疑問,引出了新的爭論。 「大意失荊州」之說,雖責之過於簡單,但基本上符合歷史的真相。 首先,劉備與諸葛亮指派關羽鎮守荊州,是要求他「北拒曹操,東和孫權」,採取守勢,等待時機再行北伐曹魏。
  • 大意失荊州?這事兒關羽很冤枉,劉備要承擔主要責任
    大意失荊州,三國歷史中令人無限唏噓的故事。這事兒不僅導致關羽的敗亡,更令劉備集團由盛轉衰,從而引發了夷陵之戰、劉備病逝等一系列的災難性後果。所以,許多人都譴責關羽的「大意」,認為倘若關羽沒有盲目激進去實施對曹仁的軍事冒險,而是老老實實守住荊州的地盤,那麼劉備集團完全可以掌握主動權,一統天下並非不可能。
  • "大意"失荊州不是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關羽大意失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父子身死!
  • 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在他的失敗後面,還隱藏著什麼秘密
    後來中國留下一句俗語,叫做「關羽大意失荊州」。可是這麼大個荊州,怎麼會說丟就丟了呢?僅僅是因為關羽的大意嗎?我們看,關羽在出兵攻打襄樊的時候,對東吳的防備還是很嚴密的。因為在此之前的湘水之爭時,東吳就靠偷襲一夜之間奪取了關羽的零陵、長沙和桂陽三郡。所以,關羽在出師之前,除了留下足夠的兵力,還在沿江構建烽火臺。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怎麼「大意」的?「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在這十年中,劉備收服了馬超,集齊了他的「五虎上將」,隨著龐統的來投,他的身邊「臥龍鳳雛」亦是比翼雙飛,兵強馬壯的劉備,逼降劉璋,佔據了蜀地,強佔荊州,讓孫權敢怒不敢言,攻佔關中,讓曹操嚇得差點遷都……但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的高潮戛然而止,關羽為何會「大意」?「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 關羽大意失荊州,不同的年紀,竟從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關羽大意失荊州,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中小學時期讀這個故事時,覺得孫權,呂蒙卑鄙小人,不講道義。關羽太過大意,未加防範,結果失去荊州,敗走麥城。我們要以關羽為戒,不能養成粗心大意的毛病。但我們也為關羽感到不值,如此能徵善戰的大英雄,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敗亡了。高中時期讀這個故事時,認為關羽目中無人,狂傲自大。四處樹敵而不自知,結果導致在北伐路上腹背受敵,城丟身死。我們要以關羽為戒,不能養成不好的個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時刻都要謙虛學習,誠懇待人。
  •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2020-12-09 17:55
  • 失荊州只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嗎?
    文 |  雨中一曲【導讀】前人有雲,「關羽大意失荊州」,聽上去,就是關羽自己失策丟了荊州,而且是劉備稱帝沒多久後發生的
  • 關羽真的是因為大意才失的荊州嗎?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該卸下來了!
    有句話叫「馬虎失街亭,大意失荊州」。 說的是馬謖失街亭,關羽失荊州這兩件事。這兩件事又被認為是因疏忽大意剛愎自用而造成失敗的典型事跡。 先不提馬謖。每次聽說大意失荊州這句話。我自是憤憤不平。
  •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敗走麥城,路過馬超封地時,他為何不出手相救?
    荊州之地,歷來都是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219年,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現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犯下了重大的戰略錯誤。最終被東吳潘璋部將馬忠擒殺。
  •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還是因為另有原因丟失了荊州?
    在中國的俗語中,對於疏忽大意的情況又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句話說的是著名的大將關羽在鎮守荊州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疏忽大意,致使荊州被東吳襲取,自己也被東吳擒殺。由於荊州之戰的失敗,使得劉備的《隆中對》破產,還給蜀漢帶來了夷陵之戰。那麼荊州的失守,真的是由於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 「失荊州」豈止「大意」
    「失荊州」豈止「大意」2月14日17時42分,微博網友「Euamoter」發文稱,自己「從沒覺得我爸有多大本事,當了一輩子官我沒沾到一點好處,直到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況下,通過他的關係派車把我從天門接回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