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荊州?這事兒關羽很冤枉,劉備要承擔主要責任

2020-12-26 騰訊網

大意失荊州,三國歷史中令人無限唏噓的故事。這事兒不僅導致關羽的敗亡,更令劉備集團由盛轉衰,從而引發了夷陵之戰、劉備病逝等一系列的災難性後果。所以,許多人都譴責關羽的「大意」,認為倘若關羽沒有盲目激進去實施對曹仁的軍事冒險,而是老老實實守住荊州的地盤,那麼劉備集團完全可以掌握主動權,一統天下並非不可能。

那麼,失去荊州真的是怪關羽大意了嗎?其實,這事兒關羽很冤枉,劉備要承擔主要責任。因為劉備作為集團的首腦,他在攻佔漢中之後應該很清醒認識到,他的實力膨脹太快了,連曹操都被打跑了,自然會令過去的盟友孫權忌憚。而這也就意味著,西線戰場的節節勝利會導致荊州防線的壓力山大。如果說過去只不過是和孫權存在著爭奪荊州的矛盾,那麼曹操在漢中之戰前可是派遣了曹仁率軍隊駐守樊城啊!這樣一來,荊州方面關羽面對的敵人就變成了曹操和孫權兩個人。

而劉備對於這樣的現狀,一沒有派援軍支援荊州,二沒有派使者對孫權表示鞏固聯盟的意圖,反而是天天想著北上攻取涼州準備北伐。所以,關羽很無奈,他那點實力在過去孫劉聯盟穩定時勉強能穩住局面,可現在卻是力不從心。最好的例證是,關羽圍攻襄樊的時候,竟然還要從荊州大本營調軍隊,由此可見兵力的嚴重不足。而劉備的小舅子糜芳作為皇親國戚,直接被東吳勸降,由此也可見關羽實力之弱。

另一方面,劉備忽視了關羽的性格弱點。關羽這個人,是很狂妄的。在劉備起家的過程中,關羽因為這樣的性格犯了許多錯,但由於劉備一直都是處於寄人籬下的狀態,所以造成的損失比較有限。但問題是,等到劉備自封漢中王后,關羽一下子被提拔為了前將軍,這就直接助長了關羽的狂妄氣焰。而關羽身邊的文臣謀士全部都是劉備的荊州家底,誰也壓不住關羽。這就更導致關羽目空一切,因此才發動了攻擊襄樊的軍事冒險。

當然,是人都會失誤,劉備之前沒有想到這些也許情有可原。但問題是,當曹操派遣龐德于禁帶領著七支精兵來解救曹仁的時候,劉備這邊肯定是得到了情報。那麼理所應當派遣援軍來支援荊州,哪怕協助城防也好。再不濟,也得寫封信問一下關羽究竟如何,是否需要援軍等等。可惜,劉備方面還是太樂觀,盲目認為關羽的軍隊可以百戰百勝。所以,最後可以挽救荊州的機會也被劉備錯失了。

綜上所述,失去荊州這事兒關羽的確應該承擔責任,但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劉備對形勢的預判不夠,導致出現了嚴重的戰略誤判。所以,關羽很冤枉,劉備才是罪魁禍首。

相關焦點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諸葛亮戰略上錯誤?還是劉備一手造成的?
    對於荊州之失的主要責任,歷史上似乎已有定論,「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成了一句千古流傳的民諺。但近來不斷有人對它的歷史真相提出了疑問,引出了新的爭論。 關羽應負主要責任 一種意見認為,劉備集團丟失好不容易才得手的荊州這塊戰略要地,關羽應負主要責任。
  • 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大意失荊州對大家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三國典故,講的是蜀漢名將關羽遠徵曹魏樊城攻打曹仁,卻大意中了東吳詭計,被東吳偷襲而兵敗,最後敗走麥城被俘殺並丟失荊州的故事。關羽大意失荊州到底是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是關羽必然失荊州。
  • 關羽大意失荊州,真的是因為大意,還是因為另有原因丟失了荊州?
    在中國的俗語中,對於疏忽大意的情況又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句話說的是著名的大將關羽在鎮守荊州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疏忽大意,致使荊州被東吳襲取,自己也被東吳擒殺。由於荊州之戰的失敗,使得劉備的《隆中對》破產,還給蜀漢帶來了夷陵之戰。那麼荊州的失守,真的是由於關羽的疏忽大意嗎?
  • 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
    我們都知道有句俗語,叫「大意失荊州」。這當然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在歷史上,既沒有大意,也不是荊州,是江陵。事實上荊州各郡裡,南陽郡在曹操手上。南郡的江北一半也在曹操手上。荊南四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都是劉備自己打的。後來劉備是從孫權那「借」到了江陵,但是也不是白拿,一方面,江夏郡自此就給了孫權。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劉備有一半「功勞」
    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一直作為反面教材見於歷史。從義薄雲天的萬人敵,到敗走麥城,命喪臨沮落寞英雄。很多人將關羽的人生結局歸咎為他本人的驕傲自滿,這種觀點真的正確嗎?個人認為,關羽最終的人生結局,作為君主兼兄長的劉備有著最大關係。
  • 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有三點可以證明主要的原因不在他
    關羽被大家成為「關公」,長鬚赤面,兇猛霸氣。在三國時期,為劉備的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大意失荊州卻讓他折戟沉沙,英明受損。在三國時期,都知道荊州的重要性,如果把荊州比作箭,那益州就是弓了;當益州兵馬強壯,糧草充足時,就可以用荊州這個箭,直指曹魏了。
  • 「大意失荊州」並非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私以為,不管是從《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來看,都不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而是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特別是蜀漢集團的最高層劉備、諸葛亮,對荊州的丟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諸葛亮入川,按照劉備的意思選擇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實踐證明,這個決定終究還是有問題的,劉備一直也沒有糾偏。有可能是實在沒有更適合的人選;也有可能是劉備真的大意了。關羽對劉備忠誠,並且有獨當一面的能力,還能帶水軍。這是他守荊州的優勢。人無完人,關羽守荊州的弊端也不少。
  • "大意"失荊州不是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關羽大意失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父子身死!
  • 失荊州只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嗎?
    文 |  雨中一曲【導讀】前人有雲,「關羽大意失荊州」,聽上去,就是關羽自己失策丟了荊州,而且是劉備稱帝沒多久後發生的
  • 大意失荊州才讓關羽身亡?三國關羽敗走麥城後喪命並非如此簡單
    關羽為何會兵敗被殺,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麼?劉備決策集團誤判形勢。劉備與孫權結盟,拿下益州,聲勢達到頂峰,進位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鎮守荊州。荊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向北可威脅許都,向南威脅東吳,更是劉備北出中原的門戶,戰略地位及其重要。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吳同樣對其垂涎三尺。
  • 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在他的失敗後面,還隱藏著什麼秘密
    ,劉備入川,將荊州交給他鎮守,足以看出劉備對他的重視。後來中國留下一句俗語,叫做「關羽大意失荊州」。可是這麼大個荊州,怎麼會說丟就丟了呢?僅僅是因為關羽的大意嗎?我們看,關羽在出兵攻打襄樊的時候,對東吳的防備還是很嚴密的。因為在此之前的湘水之爭時,東吳就靠偷襲一夜之間奪取了關羽的零陵、長沙和桂陽三郡。所以,關羽在出師之前,除了留下足夠的兵力,還在沿江構建烽火臺。
  • 關羽大意失荊州,但卻給蜀國帶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
    這些戰役有的是以少勝多,有的是以謀略取勝,當然也有一些因為大意而失敗的。說起關羽,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但是在關羽的一生當中也曾有過失敗的時候。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裡一個重要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三國徵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那之後蜀漢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大意失荊州主要講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瓜分。劉備在去打劉璋的時候,讓關羽守好自己佔領的荊州五個郡,但是關羽卻要去打曹操。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怎麼「大意」的?「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在這十年中,劉備收服了馬超,集齊了他的「五虎上將」,隨著龐統的來投,他的身邊「臥龍鳳雛」亦是比翼雙飛,兵強馬壯的劉備,逼降劉璋,佔據了蜀地,強佔荊州,讓孫權敢怒不敢言,攻佔關中,讓曹操嚇得差點遷都……但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的高潮戛然而止,關羽為何會「大意」?「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 關羽大意失荊州並非偶然?他的敗亡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就是傲
    導語:歷史上有「兩羽遺恨」,一個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另一個是三國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關羽失荊州真的僅是大意嗎?從公司管理角度來分析,他是個不能獨當一面的總監,歸根到底就一個字:傲。 東漢末年和三國,是歷史上最為精彩的片段,關羽敗亡耐人尋味。
  • 失荊州,大意還是大義?
    但在「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的關羽戰略棋盤上,有著非同尋常的認知:荊州勝,則荊襄勝;荊襄勝,則匡扶漢室勝。2月14日情人節微瀾不興,但「你爸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的評論衝上了微博雲霄,源於該「Euamoter」微博所言:「從沒覺得我爸有多大本事,當了一輩子官我沒佔到一點好處。直到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況下,通過他的關係派車把我從天門接回荊州。」
  •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失去的並非一座城,而是半個江山
    引言我們都聽過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結果關羽大敗,孫權得到荊州。在初聽這個故事之時,人們大多為關羽的自負疏忽而感到惋惜。但事實上關羽所丟失的卻遠遠並非只有荊州這一座城池。
  • 關羽大意失荊州留下遺憾,如果當初趙雲守荊州,結果會如何?
    為了早日實現興復漢室地理想,劉備特意在曹操最疲弱的時候命令關羽北伐,關羽不負眾望把戰線推到了新野北部,直接威脅曹操核心地區的安全,這也是蜀漢集團最巔峰的時期。但因為關羽大意導致荊州被奪糧道被斷,關羽戰亂中被殺,蜀漢國力開始下降。造成這種原因的罪魁禍首就是關羽,假如歷史可以重來,換趙雲鎮守荊州,蜀漢將會繼續強盛。
  • 關羽為什麼會大意失荊州?失去荊州對蜀漢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一般被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小失誤,繼而造成很大損失的事情。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三國時期正是因為關羽的失誤,導致蜀國國力大損,再也沒了和曹魏、孫吳爭奪天下的底氣。那麼,當時關羽既然是長期駐守荊州,怎麼這地界說丟了就丟了嗎?關羽為何會大意?1.關羽性格自視清高關羽雖然非常英勇,而且異常的驍勇善戰,但是本事有一個缺點就是為人太過於高傲。到了後期,甚至是有點目中無人。關羽這一生其實只聽劉備的話,張飛是三弟,所以對張飛也是很好。
  •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關羽大意失荊州 一夜白頭 2020-12-09 17:55
  • 大意失荊州 | 成語故事
    【成語】:大意失荊州【dà yì shī jīng zhōu】【基本釋義】本指關羽鎮守荊州時,因大意輕敵而導致荊州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