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二爺當年大意失去的「荊州」

2021-03-05 旅行就是遇見

荊州又稱江陵城,是著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湖北濱江城市。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禹貢》,荊州是九州的一部分,是與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揚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並列的地理區域規劃。

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

歷史上「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三國演義》中涉及到荊州的章回佔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

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荊州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

從愛國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歷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留著了與荊州有關的詩賦。

如今的荊州交通十分發達,可以從水陸空多渠道很方便地到達荊州。

進入荊州城,映入眼帘的就是荊州城的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牆體保持完整,形制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已經聯合中國七大古城牆城市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荊州古城地處連東西貫南北的交通要塞,歷來均為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城屢毀屢建。

荊州古城最後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順治三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被稱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裡,分為裡外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

水城也就是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

城牆四周原有迎賓門、公安門、拱極門、遠安門、安瀾門、南紀門六座城門。

除公安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三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

原來六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曲江樓、朝宗樓、景龍樓。

賓陽樓邊上就是張居正故居,門前的街道也是以張居正的名字命名。關於張居正的歷史故事感興趣的人可以從歷史書、電視劇、小說中去深入了解。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從一個神童最後變成萬曆首輔。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是中國田賦制度史上繼唐代兩稅法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簡化了賦役的項目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

一條鞭法的施行,改變了當時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制度。它減輕了農民的不合理賦役負擔,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別是取消了苛重的利差,使農民有較多時間從事農業生產。

當然,一條鞭法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它所實行的賦役沒有徵收總額的規定,給胥吏橫徵暴斂留下了可乘之機。

關於荊州,最出名的還是「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由於大意輕敵,失去荊州三郡。

荊州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關羽所駐守的荊州遠不止我們所以為的只是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而是以湖北省和湖南省為主體的整個南方地區。

當時荊州的地理面積十分廣闊,它的價值可想而知,也正是因為其重要的軍事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才使得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歷史典故為人們所耳熟能詳傳延至今。因為關羽丟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荊州,而是將近小半個江山。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長沙、桂陽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時,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導致荊州三郡失陷。

關羽年輕時勇猛無比。鎮守荊州時,已年近五十。痛失荊州時,關羽已經六十歲了。曾經的年少輕狂,鮮衣怒馬,在年邁時卻力不從心,淪為敗寇。

「大意失荊州」是關羽傳奇一生中的一個敗筆,將關羽性格中所存在的缺陷暴露無遺。對於關羽本身來說,這是一個悽涼悲慘的晚年結局。

「大意失荊州「的典故給後人以警醒,切勿「剛愎自用、粗心輕敵」。當然,在逛荊州城的時候,你也沒必要懷著沉重的心情,畢竟那裡的美景和美食也不可辜負。

相關焦點

  • 失荊州只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嗎?
    關二爺性格是很難改變的,缺席了漢中戰,已經不只是因為他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因為關羽此時雖然頗負盛名,卻還是需要一場真實的勝利,因為他的名聲主要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時遠揚的,之前跟著劉備徵戰敗多勝少,其中一次失敗導致自己和嫂嫂一起被俘,早先平定荊南等小勝對他來說還是不夠的,他在此之前的帶兵作戰給人感覺都是不穩定,所以他自作主張大膽出兵。
  • 關羽真的是因為大意才失的荊州嗎?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該卸下來了!
    當荊州在關二爺手上一丟失,劉關張一生縱橫東漢末年矢志不渝的王圖霸業之理想,都付笑談中。 大意失荊州強調「大意」二字。這麼一強調,責任全在了關二爺的身上。再引出之後蜀漢猇亭慘敗,劉備身死白帝城,諸葛亮姜維以攻為守出祁山伐中原。故事一路朝悲劇方向發展,大蜀國一路悲歌。好像所有的不幸的起點,都在關羽這個大意上。
  • 關二爺和宋徽宗
    今天看見一條新聞,關二爺在荊州的那一尊巨大的塑像,因為被認定為違建,被迫走上了搬家這條路。
  • 關羽為什麼會大意失荊州?失去荊州對蜀漢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一般被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小失誤,繼而造成很大損失的事情。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三國時期正是因為關羽的失誤,導致蜀國國力大損,再也沒了和曹魏、孫吳爭奪天下的底氣。那麼,當時關羽既然是長期駐守荊州,怎麼這地界說丟了就丟了嗎?關羽為何會大意?1.關羽性格自視清高關羽雖然非常英勇,而且異常的驍勇善戰,但是本事有一個缺點就是為人太過於高傲。到了後期,甚至是有點目中無人。關羽這一生其實只聽劉備的話,張飛是三弟,所以對張飛也是很好。
  • 失荊州,大意還是大義?
    但在「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的關羽戰略棋盤上,有著非同尋常的認知:荊州勝,則荊襄勝;荊襄勝,則匡扶漢室勝。2月14日情人節微瀾不興,但「你爸可能要大意失荊州了」的評論衝上了微博雲霄,源於該「Euamoter」微博所言:「從沒覺得我爸有多大本事,當了一輩子官我沒佔到一點好處。直到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況下,通過他的關係派車把我從天門接回荊州。」
  • 荊州關老爺雕塑算「違建」嗎,招誰惹誰了?
    荊州關公雕像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大意」失關羽?第一個「大意」,有著強烈感情色彩的,為關老爺掩過。關羽,關雲長,威名一世,死後「文拜孔老二,武拜關二爺」。一個文聖,一個武聖,看來兄弟排行「二」,不是壞事。關公,由人及神,不斷成為真正的「斜槓大叔」,「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歷朝歷代進階,與日月相輝映。
  • 「大意失荊州」並非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而留下最得力的諸葛亮和關、張、趙雲鎮守荊州,這麼強的人手留守荊州,曹操孫權對荊州也不敢妄動,劉備在荊州還是實力佔優的。但隨著龐統在攻打雒城的戰鬥中中流矢身亡,劉備抽調諸葛亮入川,荊州的力量就發生改變。不僅兵力薄弱了,戰將配置上也薄弱。由於荊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荊州守將人選就變得重中之重。
  • "大意"失荊州不是關羽一人"大意",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
    不管從《三國演義》還是正史《三國志》來分析,不是關羽一個人的"大意",而是整個蜀漢集團都"大意"了!特別是蜀漢集團的代表劉備、諸葛亮,對荊州的丟失需要承擔的更大的責任。那麼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事件中,蜀漢集團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具體情況分析如下:一、用人上"大意",對鎮守荊州人選缺乏合理配置前一篇本人分析過,孫權借荊州其實只是借江陵,並且包藏的是"放高利貸"禍心。
  • 滅爸何公子,大意失荊州
    更讓人不得不聯想的是,該小哥在微博中曬出286萬多的消費帳單。網友首先找到的是荊州一把手:再次,其父照片被扒出來:然後被@荊州網警巡查執法: 跟你說了呀,你們猜的何良才不對!還在繼續發帖帶節奏,小心侵權造謠違法,就不能等著官方的正式回應嗎?[怒][怒]
  • 「關公大意失荊州」,荊州大意「傷」關公?
    ▲湖北荊州關公義園的「世界最大」關公雕像。資料視頻截圖據上遊新聞報導,由韓美林設計的坐落在湖北荊州關公義園的「世界最大」關公雕像,連同基座在內高58米,重1200餘噸,被稱為荊州市地標建築。據報導,關公義園於2016年6月開園,對外宣稱為「荊州旅遊的新地標」。荊州本想借義園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唱響文化旅遊,但4年多過去了,遊客和市民卻不買帳,慘澹經營。作為知名歷史人物,關羽和荊州淵源頗深,關羽大意失荊州,也是人人熟知的歷史典故。因而,荊州想借關公文化這張牌,推動當地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失去的並非一座城,而是半個江山
    引言我們都聽過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結果關羽大敗,孫權得到荊州。在初聽這個故事之時,人們大多為關羽的自負疏忽而感到惋惜。但事實上關羽所丟失的卻遠遠並非只有荊州這一座城池。
  • 「失荊州」豈止「大意」
    「失荊州」豈止「大意」2月14日17時42分,微博網友「Euamoter」發文稱,自己「從沒覺得我爸有多大本事,當了一輩子官我沒沾到一點好處,直到這次疫情,在全省封路的情況下,通過他的關係派車把我從天門接回荊州。」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大將呂蒙設計殺害,享年58歲。對於丟失荊州,這可能是關羽這輩子最大的失誤了。我們現在也可以猜想一下,關羽丟失荊州,他自己肯定是捶足頓胸,懊惱不已,感覺很沒面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關羽這個人一生非常傲慢,有些許的目中無人,就是能讓關羽看上眼的人或者物品不多。
  • 一個致命錯誤讓關羽丟失荊州,專家:他本來贏面很大
    這位英雄的死亡,後人多半將其描繪成「大意」失荊州,那麼今天作者來和諸位分析一下,關雲長的失敗。個人認為,他的這一死原因之一在於太飄了。話說關雲長的死亡,讓他的結拜兄長劉備一時也失去了理智。大軍攻打吳國,結果慘遭火燒連營700餘裡,自己也最終病死在白帝城。禍端究竟在何處?專家表示:他本來贏面很大。
  • 關羽丟失荊州,難道只是大意嗎?看看孫權和呂蒙的準備有多好
    荊州之地,是通往江東一門戶。如得漢中,就猶如巴蜀握於掌心。所以相對於孫權集團來說,荊州的重要性有多大。孫家對呂蒙有知遇之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者大多數在死前,做些對家族,對主公有益的事情。呂蒙一直抱有疾病,也是這個原因,矇騙了關羽的細作,讓關羽大意,發兵徵討曹操,完成隆中對的軍事計劃。
  • 大意失荊州,其實是當爹的把兒子給坑了
    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908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關羽大意失荊州關羽雖謀略不足,但治軍很有一套,敢做敢幹,如果讓他有了喘息之機,今後荊州仍然不穩。孫權知道虞翻精通佔卜,就把他叫來,讓他佔一卦,看看能不能抓住關羽。虞翻卜了卦,結果是「兌下坎上」,合在一起就是《易經》裡的節卦,到第五爻的時候又變成臨卦,虞翻解卦說不出兩天關羽必然被捉。關羽敗退,來到麥城,此地在今湖北省當陽縣境內,當年的長阪坡之戰就發生在附近。
  •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怎麼「大意」的?「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在這十年中,劉備收服了馬超,集齊了他的「五虎上將」,隨著龐統的來投,他的身邊「臥龍鳳雛」亦是比翼雙飛,兵強馬壯的劉備,逼降劉璋,佔據了蜀地,強佔荊州,讓孫權敢怒不敢言,攻佔關中,讓曹操嚇得差點遷都……但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的高潮戛然而止,關羽為何會「大意」?「荊州事件」的主謀又是誰?
  • 此人戰鬥力遠勝許褚,曾戰平趙雲,卻被關二爺一刀秒殺
    在老羅筆下這正的主角只有曹孫劉,袁紹這種配角的戲份本身就不多,所以顏良文丑兩位河北戰神由於戲份不夠,且雙雙成為關二爺通往巔峰之路上的墊腳石,所以給讀者一種水貨的印象。這是相當悲催的。按真實戰鬥力來看,顏良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排在武將中前五的位置,而文丑則輕鬆棲身於前十。
  •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劉備有一半「功勞」
    關羽的「大意失荊州」,一直作為反面教材見於歷史。從義薄雲天的萬人敵,到敗走麥城,命喪臨沮落寞英雄。很多人將關羽的人生結局歸咎為他本人的驕傲自滿,這種觀點真的正確嗎?個人認為,關羽最終的人生結局,作為君主兼兄長的劉備有著最大關係。
  • 荊州切莫大意失「關公」
    近日,湖北荊州的地標性景點——關公義園裡的巨型關公像被打上了「違章建築」的標籤,一石激起千層浪。而當下,正是有關公像的落地,以「義」為主題,以多種方式生動展現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給荊州增添了一股歷史古城的別味風貌,更是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再則,關公像所在地荊州關公義園規劃用地面積228畝,項目總投資15億元,投入的人力物力更是不可計量。其作為2012年文化部重點項目,對荊州的文化和旅遊產生了巨大影響,已成為荊州的歷史文化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