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騰騰的包子,沒有人不愛吃,但想要做好卻犯了難,明明是按著教程蒸,結果卻差強人意,包子塌塌的,到底問題出在哪呢?針對這樣的情況,也為了讓大家找到自己的誤區,今天詳細講解一下,包子從和面、發麵、揉面到出鍋,適合零基礎的朋友,詳細注意3個小技巧,看完當天就能上手,蒸出好吃的包子。
做包子需要發麵,也就是要通過酵母餳發,在合適的溫度下,通過生物發酵原理,讓麵團迅速鼓泡,發麵食品有利於消化,減少腸胃負擔,發麵雖說是一項「技術活」,但也就一層窗戶紙,一捅就明白。
餳發出的麵團為何有酸味?
這種問題一般發生在夏天,室外溫度太高,導致麵團發酸,可放適當的鹼面,綜合一下,另一個原因,酵母粉放多了。
我蒸的包子為何塌陷了?
麵團沒有餳發成功,蒸好之後,不要立刻揭蓋,要燜5分鐘。
涼水上鍋還是熱水上鍋蒸?
兩者沒啥區別,涼水或者熱水蒸,都能一次性成功,熱水適合餳發成功的麵團,涼水適合餳發略差的麵團。
麵團餳發幾次?
需要餳發兩次, 第一次是通過酵母生物發酵,約一個小時,第二次是餳發成品包子,約15分鐘。
素包子
食材:麵粉、韭菜、粉條、雞蛋、黑木耳
調味:蝦皮、生抽、蠔油、食鹽
1、這一盆面約500克,蒸包子用中筋麵粉就行,加入5克酵母粉,3克白糖,攪拌均勻,放白糖有小技巧,可以縮短麵團餳發的時間。
2、夏天用涼水,冬天用溫水,邊倒邊攪拌,等出現面絮時,淋入5克食用油,它能增加麵團的延展性,方便下一步好操作。
3、下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摸起來軟硬適中,和面達到面光、手光、盆光即可,蓋上一層保鮮膜,天冷要放置溫暖處,餳發約一個小時。
4、等時間到了,可以打開面盆看一看,滿滿的蜂窩狀氣孔,已經餳發至兩倍大,非常成功,可以包包子、蒸饅頭。
5、餡料我用的經典三鮮餡,有韭菜、雞蛋碎、黑木耳和粉條,這幾種食材搭配,味道簡直太鮮了,加食鹽、蠔油、生抽,最後放一把蝦皮提鮮,餡料製作完畢。
6、麵團揉成長條,擀成包子皮,放了鹽的韭菜容易出水,什麼時候包,什麼時候放鹽,舀入適量的餡料,捏成包子的形狀。
7、全部做好之後,再蓋一層保鮮膜,二次餳發15分鐘,這樣可讓包子更好的塑形,不易變形。
8、開水上鍋,中火蒸15分鐘,等時間到了,不要馬上開蓋,要燜上5分鐘,防止包子塌陷。
技巧總結
1、北方的家庭大包,做法大同小異,包子想要好吃,主要是和面,其次是調餡,酵母粉推薦用anqi,老牌子穩中求勝,100克麵粉配1克酵母粉,以此類推,冬季可改為1.5克,天冷酵母活性低。
2、麵粉中加熟油,生油會有味道,一斤麵粉10克左右,太多會起到發作用,加白糖可以促進發酵,縮短餳發時間。
3、素包子開水上鍋轉中火,蒸15分鐘,肉包子蒸18分鐘,關火燜5分鐘再開鍋,一次成功。
僅供參考、收藏轉發,謝謝點讚
原創圖文,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