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先後作主旨發言,觀察者網也受邀參加此次論壇。以下是中國外文局原局長周明偉在論壇上的演講全文。
周明偉:
很愉快又有機會同我最尊敬的研究和從事中美關係的老朋友們一起,共同對話中美關係的問題與挑戰,共同對話中美關係的今天和明天。剛才王毅國務委員和基辛格博士為今天的會議和對中美關係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發表了重要的意見。各位主旨發言人也分享了他們很深刻的見解,深受啟發。
但此刻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半年來參加過多次多種形式的中美對話,每次都被中美雙方參會者的努力所感動,每次都努力以建設性的思路和保持著信心的口氣談中美關係的問題與前景。但實際的情況是,中美關係的發展似乎不僅與對話與呼籲的努力沒有關係,反而眼看著形勢越來越嚴峻,並被一些專家描述為,中美關係「正以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往下墜落」。
確實如此。人們似乎每天都不得不以複雜的心情,從各種媒體中了解美國領導人針對中國又出臺了什麼政策:制裁華為、通過涉臺、涉港、涉疆新法案、取消留學生籤證、制裁中國公司、「中國病毒」、終止抖音、脫鉤、斷鏈......「下一個會是什麼?」
而美國大選、全球性的疫情發展和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加上民粹主義、極端主義等思潮,正藉助社交媒體的力量,助推著這種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向著趨於失控的方向發展,眼看著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在增大。
一、我們必須找到能夠建設性、機制性管控分歧和應對危機的辦法
很顯然,如果美方一些人不顧後果、一手推動的中美繼續失控下去,很難有人可以預測這會給兩國、給全世界帶來怎樣的災難。
中美關係進一步失控的危險是著實存在的。它的發展趨勢會不會像剛才美方同事所描述的、導致冷戰1.2、1.5甚至2.0,甚至發展成為局部的熱衝突?如果是這樣,那不僅是對兩國,對全世界都是的災難。
是將今天的中美關係保持在和平與發展的軌道上,還是堅持全面對抗,並不惜進入大國戰略競爭甚至衝突的道路上去,將本質上決定兩國與世界的未來。
因此,中美兩國「如何互不為敵」,應該成為我們共同研究的話題和努力方向——這既是不可迴避的世紀難題,也是大國的使命和必須的擔當。
因為中美能夠創造和平合作的21世紀,也能把全球引向對抗和災難。
二、管理好未來的120天
中美關係之所以出現加速度的墜落,除了美國地緣競爭思維支配下對華的戰略與政策,以及零和博弈的邏輯等因素外,一個重要原因:今年是美國的選舉年。對某些政客而言,這個大選年的美國政治,需要一個越來越惡化的中美關係。特別是在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的選情不被看好時候,中國問題都會成為候選人之間競爭誰比誰打擊得更狠的對象。美國國內政治是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主要因素,妖魔化中國、毒化中美關係是當今美國政治正確的基本選擇。
因此未來120天美國總統選舉的形勢,對中美關係來說已經很難樂觀,甚至將十分兇險。在以往大選期間,面對候選人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的攻擊,總會有朋友提醒說,這是」選舉語言」,你們不必當真。但美方某些人將妖魔化中國,當作「政治正確」的最好選擇,也是煽動並利用民族主義情緒最好的機會,是把內部問題外部化的最好的機會--儘管任何將內部問題外部化的企圖,都解決不了自己的內部問題,但這將是現實。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民粹主義和「美國優先」的政治大環境,要阻止中美關係繼續惡化,還是需要雙方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促成政治人物回歸理性,以兩個大國對世界和平與穩定共同的責任擔當,降低因為美國的國內政治,對中美關係帶來更多的不可逆的傷害和破壞性。
當然2021年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無論中美關係出現什麼情況,中國政府的主要關注仍然是國內事務,繼續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的大方向不會變。
中國沒有影響美國總統大選走向,取代美國國際影響力的意圖。
7月9日中美智庫媒體視頻論壇現場(圖源:大會主辦方)
三、中美分歧的意識形態化將使中美關係愈加複雜
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變化是,今天中美的矛盾爭議不僅越來越得到社會基礎的呼應,偏激的民族主義情緒已經成為毒化中美關係的重要元素。
而且中美分歧的意識形態化也成為美方推動「脫鉤」、妖魔化中國的「新花樣」。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以來,在美國的內政外交話語中,無論是政治領導人還是國會議員,都刻意強調「中共」而非「中國」,「中國」的概念越來越少見,大有被「中共」的概念取而代之的趨勢。
這使越來越多人開始警惕並擔心。因為中美分歧的意識形態化,完全不是為了化解中美之間的問題,而是要進一步毒化中美關係,妖魔化中國的形象,使目前雙邊關係中的困難更加複雜化。推動以「反共」為核心的反華浪潮在美國的快速崛起,最終將進一步損壞中美關係共同利益的基礎,推動「脫鉤」和「敵對」的形成。
為此中美之間的對話顯得愈加重要。
期待通過共同努力,按照「穩定、協調、合作」共識,以基辛格博士提出的「共同演進」(co-evolution)的方式,共同推動中美確立至少是一種互不為敵對的、可管理的競合關係,制止悲劇性的「修昔底德陷阱」的發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