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功臣,民國青幫大佬杜月笙

2020-12-22 騰訊網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上海浦東;父母去世的早,從小他靠親戚們的接濟勉強的活下來。

1902年進入青幫上海龍頭黃金榮公館,1925年7月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註:本文僅介紹杜月笙為抗日作出主要貢獻。不涉及他發家史與黑幫經歷。

一.淞滬會戰前後

1937年是杜月笙日本特務機關刺殺黑名單第二名(第一名是宋子文) 。

1.創辦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杜月笙在好友黃炎培先生建議下。與國民黨上海黨部常委兼組織部長吳開先發起了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7月22日成立。杜月笙擔任該會主席團成員兼任籌募委員會主任委員。

不久發出了徵募救國捐的宣言;8月7日杜月笙為此赴電臺作了專題廣播演講。淞滬會戰爆發後,他全力籌集資金;並輸送給養支援前線,收容和安置難民。至8月19日共籌集150餘萬元。

2.組織認購國債

8月24日杜月笙參與救國公債勸募委員會;他自任上海市民勸募總隊隊長、上海商界勸募總隊副隊長。經杜月笙等人全力奔走,上海共認購了救國公債7500萬元,佔全國發行量的1/6。

3.募集日用品

淞滬會戰期間,日用品損耗短缺十分嚴重。10月1日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密令市各界抗敵後援會迅速募集皮棉背心、青布鞋襪、衛生衣褲、手套耳套及棉毯等日用品,緊急調往前線。

杜月笙於10月3日通過電臺播音勸募棉背心,同一天又擔任新組建的浦東棉花運輸會常委,負責支前。有力的保障的前線將士日用品供應。

4.組建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忠義救國軍)

杜月笙與軍統頭目戴笠合作;組建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後改編為忠義救國軍),初建五個支隊,上萬人。其中第一、二、三支隊全部杜月笙青幫門生。

1937年11月11日為掩護國軍主力撤退,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在南市,閘北阻擊日軍精銳兩天,犧牲近三千餘人。

1938年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改編為忠義救國軍,完全由軍統掌控。成為國軍敵後抗戰利劍,抗戰期間共斃傷日軍兩萬餘人;最鼎盛時,發展有三萬餘人;活躍於長江以南多個省份淪陷區。

5.難民救濟

1936年9月9日他以上海市地方協會負責人的身份參與了上海市救濟會。因難民越來越多,設於仁濟堂的市救濟會辦公處的工作人員猛增至100餘人,難以照常開展工作。杜月笙獲悉後即同意將救濟會辦公處遷至浦東同鄉會二樓,使該會「一切均上軌道」。

6.鑿船沉江

上海淪陷後,為了阻止日本海軍溯江入侵提出了封鎖長江的計劃。杜月笙顧全大局,率先帶頭將自己大達輪船公司幾艘輪船鑿沉堵塞長江;成功遲滯日軍進攻。

7.經濟戰與宣傳戰

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曾召開市國民對日經濟絕交委員會成立大會,通電全國組織對日經濟絕交執行機關。杜月笙等27人被推選為絕交委員會執行委員。10月19日上海銀行業根據絕交委員會的決議通知各行莊停止對日匯兌證券交易時,杜月笙主持的中匯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等單位一體照辦。給予日本經濟重大打擊。

他曾不惜巨資買了不少中共黨組織設法出版的《西行漫記》、《魯迅全集》等進步書籍,燙上「杜月笙贈」的金字送給租界內的各大圖書館,支持抗日宣傳。

8.其它

他本人還出資1萬多元買了1輛裝甲汽車送給淞滬戰場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

向守衛四行倉庫的謝晉元部送去了光餅20萬隻。謝晉元為此致函杜月笙轉告廣大市民:「最好購買救國公債,或捐助現金,作全國抗戰犧牲官兵之撫恤,以免浪費而切實際。」

並給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提供防毒面具1000套。

杜月笙與孟小冬

二.香港時期

1937年11月26日晚,杜月笙拋下了所有的家屬,與宋子文、俞鴻鈞等人秘密乘船赴香港、繼續進行抗日救亡工作。

大漢奸傅筱庵

1.協助軍統,中統

利用中央賑濟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的合法身份在中國香港設立賑濟委員會第九區賑濟事務所和中國紅十字會總辦事處,藉以暗中幫助軍統開展工作。

在他的幫助下,1940年軍統上海站得以迅速重建。並掩護過軍統、中統在上海設立的秘密電臺。

並出面制止了其師傅黃金榮公開出任偽職。參與刺殺張嘯林,偽上海市長傅筱庵等漢奸日偽高官。

2.策反汪偽高官

1939年11月,杜月笙成功策反高宗武、陶希聖;脫離汪精衛叛國集團。 1940年1月21日,高、陶揭露的「日汪密約」由中央社公開曝光,此舉沉重打擊了汪精衛賣國集團。

3.創建上海敵後工作統一委員

1940年夏,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上海敵後工作統一委員會,杜月笙為主任,統一指導在滬的國民黨、三青團、軍統、中統以及幫會組織。

4.拯救上海愛國人士

1940年協助著名愛國企業家,上海灘首富虞洽卿等人離滬赴渝,

1940年及1942年,先後耗費三百多萬巨資從汪偽76號成功營救萬墨林,吳開先。

5.營救中國香港進步人士

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25日即告淪陷。為營救中國香港進步人士。杜月笙和戴笠與香港啟德機場取得了聯繫;將第一批陶希聖、顏惠慶、許崇智、陳濟棠、王新衡等數十名第一批人士送往重慶;但遺憾的是,由於太緊急;這批人士未按時間到達。

1942年1月開始,在杜月笙,戴笠與中共合作下。重慶經貴陽、桂林、韶關、龍川、沙魚湧、大埔直到的陸路及海上營救線路建立。先後有800多名著名文化界人士、愛國民主人士,以及在港的國民黨人士和國際友人得到逃脫,往回重慶大後方。

註:國內影視劇及媒體,關於香港大營救。只講中共的貢獻,卻完全抹掉軍統與杜月笙是完全失實的。

電影《建國大業》杜月笙

三.重慶時期

1.參與經濟戰

1943年在蔣介石,戴笠的授意下;杜月笙籌設通濟公司,從上海等淪陷區運去棉紗等物資,再從國統區運進日軍所需要的戰略物資;以解決大後方物資奇缺,物價昂貴,民不聊生問題。

雖然在一定程序上,幫助日軍解決一些經濟問題。但更大的緩解大後方物資匱乏。

註:國內《偽裝者》等影視劇,演繹成戴笠,杜月笙走私發國難財。此為謠言。

2.任紅十字會副會長,全力救死扶傷。

臺灣杜月笙墓(蔣介石親題「義節秉昭」)

謠言1:抗戰勝利後,蔣過河拆橋。拋棄杜月笙?

國內影視劇演繹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阻止其出任上海市參議會的參議;

此乃不實猜測。首先,杜月笙其人並無政治野心。其次,杜月笙患有嚴重的哮喘病;確實無力承擔上海議長工作。杜月笙之子杜維藩回憶:其父請辭議長後,只是日常排解工商糾紛;還是「以致氣喘宿疾日益加重,不勝繁劇,但遇會議之重要者猶勉力出席」,至於「普通例會,命餘代表」,由其子杜維藩代為出席。

最後抗戰勝利後上海的租界消失了,市政歸於統一,杜月笙的黑社會組織失去了賴以生存、繁衍的治安死角;同時國民政府也不能在容忍青幫勢力在上海的存在。他與國民政府疏離乃是大勢所趨,但並未翻臉!

謠言2:杜月笙是遭到國民黨批判打擊,才拒絕赴臺;而寓居香港

蔣經國上海「打虎」,抓了杜月笙之子杜維屏後,1949年7月,重慶《中央日報》確實點名批評杜月笙;對杜月笙確實產生很大衝擊,但沒有證據表明,這是導致杜拒絕赴臺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曾召見杜月笙,要求他立即前往臺灣。而杜月笙在抗戰期間曾居香港4年,地方比較熟悉,加之病情嚴重,才選擇在香港就近養病;絕非託辭。

1950年6月杜月笙還命人帶信給蔣,說自己效忠領袖的態度和1927年時一樣,且將「繼續努力,以求貫徹」。

杜月笙病逝後,臺灣方面給予極高禮遇。杜月笙的靈柩安厝臺灣時,由于右任主祭,王寵惠、張群、何應欽、顧祝同等一眾黨政要員皆出席致哀。杜月笙的家眷移居臺灣,也受到很高禮遇,如杜的四姨太姚谷香在宋美齡引領下,成為基督徒。

相關焦點

  • 杜月笙雖是青幫大佬,但他卻有一聞名全國的兒子,至今為祖國奮鬥
    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提起杜月笙三個字,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當時甚至有這麼一句話「上海灘,沒有杜月笙辦不成的事」,因此他也被民間冠以「上海皇帝」的綽號。
  • 上海皇帝杜月笙:青幫頭子和抗日英雄,這兩種身份放一起並不矛盾
    發布命令沉船者正是當時上海船業公會會長、青幫頭子杜月笙,這一聲巨響後,日本軍艦隻得倉惶逃離,也是伴隨著這一聲巨響後,杜月笙的大達船業所有船隻頃刻間化為烏有……
  • 青幫大佬杜月笙勢力龐大,兒子卻將18億文物捐國家,讓人心生敬佩
    青幫大佬杜月笙勢力龐大,兒子卻將18億文物捐國家,讓人心生敬佩民國時期上海灘魚龍混雜,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因此被稱為年輕人的冒險天堂。說起上海灘的人物,有兩個人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是黃金榮,另一個便是杜月笙。
  • 徐濠縈外公與上海青幫大佬們的恩怨情仇
    徐聖禪是民國江浙財閥的領軍人物,他早年留學日本,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資助過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回國之後,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北伐軍軍需長和軍法處處長,中將軍銜。徐聖禪故居不過就徐濠縈家而言,比她爺爺更有名的是她的外公,因為她外公曾經搶過上海青幫大佬——黃金榮的女人。徐濠縈的外公名叫魏延榮,是上海總商會會長、清末首富朱葆三的女婿。
  • 徐濠縈外公與上海灘青幫大佬們的恩怨情仇
    徐聖禪是民國江浙財閥的領軍人物,他早年留學日本,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資助過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回國之後,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北伐軍軍需長和軍法處處長,中將軍銜。 徐聖禪故居 不過就徐濠縈家而言,比她爺爺更有名的是她的外公,因為她外公曾經搶過上海青幫大佬——黃金榮的女人。
  • 杜月笙的左右之道:左手託起黑道青幫,右手不失江湖風骨
    杜月笙14歲初到上海十六鋪當水果行的學徒,後來投靠黃金榮進入青幫。過去上海灘有三個狠角色: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他們三人都是青幫大佬。青幫最早起源於清代漕運水手們自發組織的一個社團,他們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抱團取暖抵抗官家和匪徒,還省下了請保鏢的錢。
  • 50歲的黃金榮愛上14歲少女,卻因此被綁架,成就了另1位青幫大佬
    民國時期舊上海的青幫三大亨中,黃金榮年齡最大,發家最早,資歷最老,其早年在上海城隍廟的一家裱畫店當學徒,24歲時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了一名巡捕,因此結識了不少三教九流,後來逐漸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黃金榮巔峰時門徒達一千多號人,就連後來的民國總統蔣介石、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在年輕時也做過他的門徒,其影響力可見一二。雖然年齡大,資格老,但黃金榮在青幫三大亨中名聲卻不是最好,關於舊上海的青幫三大亨。
  • 清瘦杜月笙智取兇悍同門手指,誅心術初現江湖,青幫大佬始現雛形
    書生杜月笙智取兇悍同門手指,誅心術爐火純青,青幫大佬始現雛形於是答道:「桂生姐,放心,我這就去,阿道手指再硬也沒斧頭硬。」說完,杜月笙拿著斧頭便出了黃公館,可是剛走出門,杜月笙心裡就犯難了。憑自己的小身板,不要說取阿道一根手指了,估計連近他身的機會都沒有!
  • 青幫大佬張嘯林,投奔日偽,軍統制裁無果,收買貼身保鏢將其除掉
    布衣如是說的短篇小文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戰局惡化,「常申凱」思來想去,決心放棄上海,但又怕「上海青幫三大亨」,被日偽拉攏利用,便派人邀請他們去香港避難。
  • 1949年建國後,為何一直沒動上海青幫頭子黃金榮?其實原因很簡單
    民國時期總有那麼多叱吒風雲的人物,可他們幹的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明就有暗,能夠一生都光明磊落,不幹一點分外之事還能成為大才的人畢竟少,在民國那個各軍閥割據混戰、民不聊生的混亂年代,有不少人都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引子上個世紀的民國,大量的報章,今已塵封,《圖遊華夏》百家號在浩如煙海的歷史資料中,潛心鉤沉,精心整理,匯成《民國往事》系列文章,供讀者朋友再回民國,同探百年間的悠悠往事。本期以1949年杜月笙逃離上海為內容,篇幅較長,全為真實圖文考證分析,喜歡野史的朋友請繞道。
  • 青幫大佬汪壽華
    而恰好有一個報童經過,聽見汪壽華的話後,便笑著對他說:「上海誰人不知大流氓杜月笙,他最有錢!」等他攔下報童細細打聽一番後,汪壽華才知道,原來這杜月笙,是青幫龍頭黃金榮的得意門生,幹的也是勾結軍閥、販賣鴉片的行當。於是經過一路打聽,汪壽華孤身來到杜月笙公館前,張嘴就是破口大罵:「杜老賊出來見我!」而此時的杜月笙,正在家中會客,聽到門外有小孩罵自己的聲音,倒也好奇,就背著手走出公館來。
  • 杜月笙巔峰時有3000萬家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可能永遠都不信
    像影視劇中皇帝們喜歡犒勞那些有功之臣的時候,也會說要賞功臣們黃金萬兩。這時候就容易讓一些觀眾們誤解古代的社會生產力很高。其實古代的黃金提煉技術非常低,黃金萬兩很有可能就相當於是一堆黃銅。古代黃金的提煉技術太差,所以導致古代的黃金並不是十分值錢,正是因為純度不高。
  • 杜月笙倚仗的青幫,連蔣介石都曾迫不及待的加入,有什麼的背景?
    談起青幫,就不得不提舊上海大亨杜月笙,他後來被譽為「三百年來幫會第一人」。杜月笙最初到上海時,在十六鋪摸爬滾打好幾年,吃過多少虧,挨過多少打。但是加入青幫以後,籠罩在他頭頂的烏雲頓間消散了許多,就連他所工作的水果店提貨銷貨更加順暢了。
  • 青幫大佬廣招弟子,杜月笙一看急了:別收了,這些人我也鎮不住
    說到青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近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幫派勢力,除了洪門之外就要數青幫了。和洪門一樣,青幫也是存在時間久遠的一種幫派,最早創建於雍正五年(1727年),原本是清代漕運水手中的一個秘密結識,後來勢力發展的越來越大,還分為了許多個派系。
  • 杜月笙是青幫大亨,為何告誡子女,用心學習不許走自己的路
    做事要學胡雪巖,做人要學杜月笙。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杜月笙不僅做人被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稱為「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教育子女成才,也是有諸多的妙招。(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青幫大佬杜月笙,為何沒有好好安葬父母?風水大師:不能葬
    說起舊上海的風雲人物,相信大家都能說出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三個名字,但要說上世紀20年代左右,聲勢最大,氣候最為昌盛的,當屬杜月笙了。杜月笙的發跡,是時運,也是命運,是那種亂世中,杜月笙憑一腔孤勇,闖出一番事業。
  • 民國上海大佬杜月笙,財力有多雄厚?死後為什麼只有11萬美金?
    民國的上海灘從來都是遊戲場,你要有氣魄、有膽識、有能力,這位子就爬得快。當然,背後的油水就撈得多。作為上海灘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自然是爬得最高的那一批。那麼,家大業大的他究竟有多少錢呢?杜月笙原來就是個小混混,要啥沒啥,但因為「會做人」,交際能力強,慢慢爬到與前輩黃金榮等同的位子。1928年以後,杜月笙加大力度結交上流人士,為什麼?原來他就有一批人脈,有很多見不得光的產業,這位子爬得越高,欲望越大。1931年,杜氏祠堂落成,當時的軍政各界大佬都有出席。甚至,各國駐上海的領事館都送了牌匾。由此看來,杜月笙這交際圈是做大了。
  • 青幫大亨杜月笙:事業成功之人都會做人,牢記這3句話,成功指日可待
    民國時期的上海,是中國乃至亞洲最發達的城市,各方勢力在這裡爭相登場,一個個耀眼人物也接連出現。在所有風雲人物中,青幫杜月笙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杜月笙充滿爭議的一生,他詮釋了小人物的崛起,這裡面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思索學習的地方。 巔峰時期的杜月笙,是上海灘呼風喚雨的人物,「他橫著走,只要跺一下腳,整個上海灘都會震動三分」,可見杜月笙在當時上海的影響力。杜月笙14歲時去上海闖蕩,最開始在一家水果行當學徒,後來投到黃金榮門下,從此逐漸崛起。
  • 上海三大亨 杜月笙黃金榮背後的女人
    民國上海灘的傳奇女人,既是黃金榮妻子,又是杜月笙引路人~~林桂生林桂生林桂生出生於蘇州,18歲來到上海,憑著自己年輕姿色美貌處事圓滑,20來歲年紀就是妓院老闆娘。但是林桂生和黃金榮兩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是不會願意就此安安分分的過日子,當時黃金榮掌管的青幫沒什麼發展,林桂生便提議黃金榮應該廣收弟子,擴大勢力範圍,黃金按照林桂生建議,決心大幹一場。這些人中就就有瘦小的小夥子,這個小夥子就是後來的青幫大佬杜月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