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奢侈品牌正在被疫情吞噬,中國電商會是救星嗎?

2020-12-18 環球網

【來源:BOF】

奢侈品牌正寄希望於電商,來彌補中國目前低迷的零售環境以及疫情升溫所造成的部分損失。但是,消費者會轉向網絡,用足夠的購買力來彌補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巨大缺口嗎?

中國上海——中國城市裡隨處可見的高檔購物中心已經沉寂了一個多月,在這個全球最賺錢的奢侈品市場,消費者不願意冒險或者被完全禁止進入這些公共場所

然而,在一些精品店,仍然存在著生機。奢侈品牌的店員銷售(俗稱「櫃姐」)們已經加入了許多其它已經受到新冠病毒爆發所影響的行業,通過一直播等專業平臺進行直播,或直接通過微信溝通交易,將奢華的旗艦店變成網上購物的舞臺。

雖然很大程度上,這是一種客戶關係維護的演練——一種與品牌VIP保持聯繫並向現有粉絲介紹新系列的方式,但這樣的互動也允許人們通過直播直接交流,購買他們喜歡的產品。店員通常通過微信跟進完成購買,並直接從精品店發送產品,為陷入危機泥潭的奢侈品牌和時裝品牌們提供它們急需的收入來源。

旗下擁有Marni、Diesel和Maison Margiela等品牌的義大利OTB集團,是已經開始在中國進行直播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大中華區和亞太執行長Giovanni Pungetti對結果表示十分驚喜。

「我們觸達了很多觀眾,還已經做了一些生意。我們已經覆蓋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Pungetti 說。

儘管近年來,直播已經成為一種娛樂和商業的成熟模式,但迄今為止,高端品牌僅在直播上宣傳和販售價格較低的產品(比如美妝產品,而非成衣或皮具) ,人們認為奢侈品和直播世界之間存在認知上的脫節。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做生意的方式,」 Pungetti 承認:「我一直在向我們在義大利的股東強調這一點: 我們此刻所學到的一切——試圖找到發展業務的新途徑——都將對未來非常有幫助。當一切恢復正常時,它將成為我們用來增長和發展的又一武器。」

阿里巴巴一直是直播領域的行業領導者,據阿里巴巴副總裁兼天貓時尚和快消總經理胡偉雄 稱,新冠病毒疫情促使更多天貓的奢侈品合作夥伴開始嘗試這項技術。

從 Furla、Ermenegildo Zegna、Valentino等品牌最近都通過阿里巴巴平臺參與了高調的直播活動,內容涵蓋各種當季產品、即看即買的技術以及對品牌 KOL和創意總監的訪談。

新玩家,新競技場

甚至在新冠疫情打擊中國奢侈品行業的核心之前,電商平臺寺庫(Secoo)就已經一直在宣傳網絡直播能夠促進奢侈品在線銷售的潛力了。

該平臺從2008年開始從事二手奢侈品交易,近年來轉向與Prada、Salvatore Ferragamo、Versace、Lanvin以及Valentino等品牌合作,銷售新品,是奢侈品電商直播的領導者之一。 寺庫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日學解釋說: 「我們看到中低端城市有強勁的增長。」他對在線渠道的前景非常樂觀。

「高端市場的消費者仍然重視個性化的店內購物體驗,目前電商被用作旗艦店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品。但在未來,這種趨勢將得到扭轉,實體店將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補充體驗,」李日學極有信心地說道。

雖然目前,電商銷售估計只佔中國每年1500億美元奢侈品銷售額的10% ,但李日學預計這一比例將大幅增長,在未來五年內達到30% 。這超過了貝恩公司對奢侈品電商全球比率的預測。貝恩公司預測,到2025年,全球25%的奢侈品銷售將在網上完成。

寺庫的增長似乎突顯了李日學的信心。2019年第三季度,其商品總銷售額達到36.61億元,同比增長66.8% 。其總收入達到19.4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23.5% 。

不斷變化的行業景觀

僅僅在兩年前,中國的奢侈品電商市場還是兩大平臺巨頭——京東和阿里巴巴的天貓之間的競爭,每個平臺都開設了專門的奢侈品應用和入口。 近年來,這種格局發生了迅速的變化,京東網站的奢侈品平臺 Toplife 被 Farfetch 收購整合。

今天,Farfetch進行了深度中國本地化,用戶可以通過它自己的應用程式、微信小程序或者通過京東網站應用程式的首頁訪問。 Farfetch已經是許多品牌和精品店進入電商地熱門選擇,它們已經在全球其它地區與該平臺合作,而它與京東的合作關係,為其帶來了顯著的物流優勢。

京東擁有3.6億活躍用戶,也有自己的「奢侈品旗艦店」。 儘管京東近年來一直在與線下的爭議做鬥爭,同時在其他領域,被迫避開來自拼多多等中國市場新玩家地競爭,但近年來,京東通過在自有平臺上簽約高端奢侈品牌,實現了自己的勝利。

就在上周,京東宣布,它將成為Delvaux——這個歐洲老派奢侈品牌在中國的獨家在線電商平臺。

「為什麼沒有人會在網上買一個特別的手袋呢? 這種數字進化令人興奮,並提供了廣泛的可能性,」Delvaux 的全球執行長Marco Probst表示。

與寺庫一樣,京東表示,其強大的全國物流網絡,有助於其奢侈品牌合作夥伴進入那些增長最快的消費群體所在地區域——即二線城市。京東時尚與生活方式國際業務總裁蔣科以Salvatore Ferragamo為例,該品牌在京東網店第三大銷售市場是雲南省的三線城市曲靖,不可謂不出人意料。

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仍然是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公司,羅德公關和消費者研究集團(Consumer Search Group)上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60% 的受訪者更喜歡通過天貓的Luxury Pavilion在網上購買奢侈品,相比之下,喜歡通過京東購買的人群比例是44%。

OTB在中國的品牌已選擇與天貓合作開展電商業務。Giovanni Pungetti 透露,這家義大利集團去年在中國實現了「超級成功」的電商增長,三個品牌的銷售額翻了一番。像許多其他人一樣,他們選擇天貓的原因,正在於這個平臺的覆蓋範圍。

「當然,還有其它平臺一如既往地在向前發展,中國的電商環境很難預測,因為形勢變化太快,但天貓是最重要的平臺,其擁有的消費者群體是如此龐大,」他指的是阿里巴巴平臺上超過7億的活躍消費者。

Prada本月成為天貓Luxury Pavilion的最新一位高調入局者。這表明,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品牌並不一定只需要與一個平臺合作,這個義大利品牌已經與寺庫籤訂了協議,並在2019年6月通過一家在線旗艦店進駐了京東。

2019年10月,天貓在Luxury Pavilion開設了 Net-a-Porter旗艦店,這也為天貓的奢侈品打響了名號。 這標誌著由Yoox Net-a-Porter和阿里巴巴組建的合資企業風茂開始運營。

該合作關係已經開始幫助奢侈品電商領域的巨頭鞏固自己的實力,實際上也排擠了其他領先的全球奢侈品電零商,如MatchesFashion和MyTheresa。與阿里巴巴和京東相比,MyTheresa規模較小,並沒有為中國市場提供特殊的技術或購物模式。同時,國內其他平臺也很容易受到這種雙寡頭壟斷的擠壓,尚品網和走秀網的命運早在幾年前就註定了。

誰在線上買買買?

對於幾乎每一位奢侈品行業高管而言,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在毀滅性的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未來幾個月將接踵而至的經濟影響之後,中國消費者將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對奢侈品消費的興趣。 這是一個價值1500億美元的問題。

中國電商市場巨頭髮出了關於在線市場的複雜信息。阿里巴巴表示,本季度的收入增長將受到中國各級隔離措施造成的物流困難的影響。隔離措施最初於1月24日實施,目前在中國許多地區仍在進行一定程度的隔離。

另一方面,京東預測,新冠疫情後,其第一季度收入將至少增長10% 。 京東的蔣科表示:「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一直在與京東商談開設網店的事宜。」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胡偉雄描述奢侈品銷售恰逢情人節,彼時是中國疫情爆發的高峰期,但業績同樣是「爆炸性的」。

但是,這些因素是否可以直接與未來的消費者會在線上購買更多的奢侈品掛鈎,他們的消費習慣是否在疫情後有長久的變化,答案尚未可知。

更寬泛地說,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線下和旅遊零售業遭受了沉重打擊,在線奢侈品銷售能夠彌補這部分的缺口嗎?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答案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是肯定的。效果完全取決於品牌、消費者目標,以及在「特殊時期」是否願意嘗試新的數位化運營方式。

自疫情爆發以來,推動電商發展的產品類別主要是日用品,包括食品、藥品、口罩,而包括妹子產品在內的非必需品價格較低,也保持了彈性。 在人們擔心自己健康和經濟前景的時候,很大一部分計劃在2020年購買奢侈品的中國消費者,現在不太可能會這麼做了。

話雖如此,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由許多不同的消費群體組成。 先前提到的增長型二線城市市場將是奢侈品電商繼續瞄準的目標市場,中國最年輕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也將如此。

儘管經濟走低的說法一直在流傳,但埃森哲估計,中國有2.5億是九零後和零零後,這幾代人似乎不太可能像他們的父輩那樣,讓健康或經濟方面的擔憂阻礙他們享受美好時光,或者不讓他們購買奢侈品。

這些年輕人一直在推動一種趨勢,他們願意在網上度過自己的美好時光,而不是像往常一樣享受線下生活。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中國的夜店和現場音樂表演已經在抖音、快手和Bilibili等視頻平臺上直播DJ和樂隊的演出,"雲蹦迪"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賺取了數百萬元的打賞。

中國的年輕人對奢侈品牌的重要性超乎尋常。上個月,偉門湯普森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88% 的中國Z世代用戶認為線上購物和線下一樣舒適,73%的用戶認為擁有奢侈品牌產品是「重要的」。 而且,根據胡偉雄的說法,天貓的「絕大部分」奢侈品消費者年齡在18歲至35歲之間,其中15歲至25歲消費者的增長速度是25歲至36歲消費者的兩倍。

「Z世代已經佔據了天貓奢侈品消費者總數的20%左右,而且增長速度正在逐年加快,」他說。 此外,他還認為,旅遊業和海外奢侈品消費的下滑,是中國奢侈品電商的一個潛在亮點。

他預計: 「各國實施的旅遊限制措施,將加速網上奢侈品的消費,這種情況在海外也會出現。」。

這些因素應該能夠給品牌一些希望,年輕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用網上瀏覽和購買他們喜愛的奢侈品的時間,來取代他們曾經在購物中心或國外旅行時購物的休閒時間。

相關焦點

  • 奢侈品牌紛紛入駐國內電商 中國市場成「香餑餑」
    據悉,這是Gucci首次與國內電商平臺合作,為此有網友評論其為「跌落神壇的第一個奢侈品(品牌)」。此前,Gucci母公司法國開雲集團曾先後兩次指控阿里巴巴賣假貨,如今Gucci一次性宣布在天貓開設兩家旗艦店,是否意味著奢侈品牌正一改過去的「高冷」營銷策略,逐漸向中國消費者市場靠攏?Gucci正式入駐天貓,550元起售 網友:「冒昧問一句有折扣嗎?」
  • 疫情後奢侈品牌加大中國市場投入!
    1.奢侈品消費在中國率先重啟,緣於「海外遊」的凍結疫情步入常態化後,奢侈品市場展現出了幾個現象。這將是老佛爺百貨繼北京、上海後在中國開設的第三家店第三,便是疫情後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實體渠道投入的進一步加大。
  • 奢侈品牌尋路中國,天貓如何成為「第二官網」?
    隨著電商平臺數位化技術的進步,奢侈品行業對於品牌調性的擔憂正在減退,品牌正在呈現出十分積極主動的姿態,擁抱數位化浪潮。電商平臺在觸達上的獨有優勢成為線上數位化渠道與線下傳統門店渠道的分野,幫助奢侈品牌傳播自己的品牌價值,精準識別和運營奢侈品的目標客戶,對中國市場年輕、下沉的重要消費力量進行覆蓋。成立三年的天貓奢品,試圖為奢侈品品牌打造「第二官網」。整合阿里巴巴資源,串連起品牌信息、消費者運營、銷售、客服等完整服務鏈路,天貓正在奢侈品數位化浪潮中成為「基礎設施」。
  • 中國的奢侈品牌何在?
    其價格也不菲,傳統的修身旗袍鑲上部分皮草,將近一萬元,而大部分普通旗袍價格在7000元左右;又如法藍瓷,是中國目前在世界上較為知名的瓷器品牌,在全球56個國家銷售。哈佛管理學院還將法藍瓷作為中國奢侈品牌商業案例編入教材。「雖說這些帶有純種中國血統的奢侈品牌已經發展得有模有樣,但他們還是會碰到一個問題,即消費者偏見。」
  • 奢侈品牌的數位化大戰已經打響 誰會最先勝出?
    由於新冠疫情的封鎖舉措達到頂峰,各地門店被迫關閉,旅遊業被迫中止,第二季度的表現是現代奢侈品行業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對於一些品牌來說,結果比分析師預期的還要糟糕。但也正是在這個季度,奢侈品牌錄得了迄今為止最為優秀的數字銷售表現。儘管疫情正導致消費者需求急劇下降,Moncler的電商業務仍繼續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保持增長。Prada的數字銷售額也增長了一倍以上。
  • 疫情下,跨境電商如何利用海外流量布局分享會
    本次疫情期間的影響,無疑帶給中小企業沉痛一擊,那此時我們政府方面出臺了哪些政策?又是如何幫助商家緩解各個層面上的壓力呢? 中央和地方多項有針對性的利好政策正在陸續落地,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各地政府疫情扶持政策的頒布和落地,將有效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3、相較於在國內做電商,對於跨境電商商家來說,抓住流量就是抓住命脈,而要玩轉海外流量營銷更是重點,其實商家們最想了解的還是那海外流量布局和營銷的現狀是怎樣的?
  • 美國奢侈品牌Marc Jacobs正式入駐天貓 開設官方旗艦店
    9月22日消息,美國奢侈品牌Marc Jacobs(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今日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品牌官方天貓旗艦店,類目涵蓋成衣,配飾、包包和鞋類。   Marc Jacobs的執行長,天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與中國消費者建立聯繫的機會,同時也提供了數位化的運營策略和工具。數位化正在成為我們拓展中國市場的關鍵。
  • 中國能否擁有享譽全球的本土奢侈品牌?
    然而,中國巨大奢侈品市場被國際奢侈品牌牢牢佔據,顯有本土奢侈品牌與之抗衡。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大批製造企業為國際奢侈品牌代工賺取微薄利潤。中國能否擁有本土奢侈品牌?中國本土奢侈品牌能否走向國際市場?2012年郭秀玲決定停止奢侈品代工生意,建立自有牧場和完善的產業鏈條,創立藝術羊絨品牌沙涓。
  • 奢侈品電商MytheresaCEO:疫情給奢侈品帶來新機會
    疫情期間,美股上市公司趣店集團旗下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裡目,攜多個大牌以及「百億補貼」亮相,並喊出要「做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平臺」,野心勃勃的背後,是這塊蛋糕的誘惑力和數位化趨勢的浪潮近日,我們採訪了德國奢侈品電商品牌Mytheresa,在其走向全球的過程中,中國市場成為了重要的戰略目標,以下是
  • 西方疫情肆虐,少了「中國大媽」,歐美奢侈品牌或將面臨大量庫存...
    各大海外奢侈品牌在中國這一高增長市場,雖然好不容易捱過了2月份的艱難時光,但是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由於歐洲和美國的旅行限制、義大利在全國範圍內關閉商店導致的需求下降,以及中國購物者尚未達到疫情前消費水平的跡象,使許多品牌意識到發生庫存過剩的可能性很大。
  • 奢侈品牌上海灘之困
    鄧愛嘉對外表示,她此前從未想過能夠在品牌成立25年之際接手父親的事業,上任後她會在品牌基礎上注入更新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更好地闡釋中國奢侈美學。 既有家族傳承的背景,也有足夠豐富的相關經驗,鄧愛嘉本應是領導上海灘的最佳人選。上任後她一直致力於強調品牌的中國基因,把負責的首個系列命名為「回歸初心」(Back to the Roots),從設計開始致敬品牌歷史。
  • 深度|那些被中國買家收購的奢侈品牌怎麼樣了?
    短短兩年間,Lanvin、Bally和Carven等奢侈品牌分別被復星國際、山東如意和國內女裝品牌ICICLE母公司上海之禾時尚集團收入囊中,然而有的在換血後出現新的轉機,有的如石沉大海再無消息,也有的成空中樓閣,不禁引發業界思考,中國資本真的能支撐和打理好擁有百年歷史的奢侈品牌嗎。
  •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品牌「一鍵」觸達中國市場
    中國經濟展示出的強大韌性和中國消費者旺盛的購物需求,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注入強大信心,積極布局中國線上市場,成為海外品牌挽回損失、尋求增長的重要出口。內需旺,海外品牌挽頹勢韓國化妝品、法國背包、英國靴子……「雙11」過後沒幾天,北京市民韓女士陸續收到網購的進口商品,客廳已被她堆得滿滿當當。「這次『雙11』進口商品的確優惠力度很大,忍不住多買了些。」
  • 海外消費回流利好頂奢腕錶,用文學、音樂和美食塑造品牌
    2020年尾聲,古馳也開出了天貓官方旗艦店,重磅入局電商市場。這一年,曾經對中國電商充滿疑慮的品牌們紛紛「放下身段」,與各大平臺展開深度合作,其中不乏迪奧、卡地亞、積家等行業標杆品牌。去年的「雙11」也成為最奢侈的一屆狂歡節,近200個奢侈品牌參與活動,涵蓋65個硬奢品牌。預售期間,卡地亞用一場億元單品直播,賺足眼球和熱搜。
  • Burberry、Prada等奢侈品牌關閉中國門店 疫情或將影響業績發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購物中心客流大幅下滑,餐飲、影院等品牌紛紛宣布休市歇業,不少國際奢侈品牌也宣布暫停閉店,或縮短門店營業時間,這些奢侈品牌更是直言,這次肺炎疫情會對業績產生影響。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在中國內地的64間門店中有24間已暫時關閉,營業中的店鋪則縮短營業時間。
  • Marc Jacobs也趕時髦入駐天貓,平臺奢侈品牌已超200家
    鞭牛士報導 美國奢侈品牌Marc Jacobs加速布局電商,在天貓開出旗艦店,類目涵蓋成衣,配飾、包包和鞋類。截止目前,入駐天貓的奢侈品牌已經超過200家,涵蓋美妝、服飾以及單價超過數十萬的硬奢腕錶。疫情之後,全球奢侈品消費持續萎縮。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11月28日中午,央視新聞《相對論》走進了一個特別的直播帶貨現場。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為此,他已經籌備了一個多月,「雙十一「裡練了手(點擊回顧高佑思的「雙十一」>>>),也立下了自己的Flag,《相對論》全程記錄他的這次海外直播帶貨初體驗。
  • 入鄉隨俗開直播 海外品牌"一鍵"觸達中國市場
    「雙11」網絡購物節期間,中國各大電商平臺逾700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規模讓世界驚嘆。中國經濟展示出的強大韌性和中國消費者旺盛的購物需求,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注入強大信心,積極布局中國線上市場,成為海外品牌挽回損失、尋求增長的重要出口。
  • 奢侈品牌湧入李佳琦直播間
    歷峰集團旗下的奢侈珠寶腕錶品牌伯爵Piaget,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硬奢品牌。 8月20日,Piaget品牌中國區總裁Mathieu DELMAS與品牌大使劉昊然、芭莎珠寶主編敬靜,走進李佳琦直播間。當天,銷售鑽石超過1021顆,完成全年近1/3銷售。
  • 中國奢侈電商「獨角獸」寺庫登陸納斯達克;潮牌電商有貨IPO提上...
    中國奢侈時尚電商「獨角獸」寺庫強勢登陸納斯達克  北京時間9月22日晚21點22分(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9時22分目前SKU超過30萬,覆蓋3000個國際和本土品牌。 時尚博主Chiara Ferragni個人品牌去年賣了1700萬歐元 未來將在中國市場開35家店 據悉,Chiara Ferragni已做好準備將其個人品牌從線上延伸至線下,首家旗艦店已於米蘭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