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小情緒的,但是往往因為他們年紀還小,語言體系和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全,所以總是會通過哭啊、鬧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每當這種時候,爸爸媽媽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對寶寶進行引導。今天呢,我就專門挑選了幾本幫助大家教會孩子認知和管理情緒的繪本推薦給大家。
第一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著名作家:安娜·耶納斯 適合2~6歲兒童
這是她創作的第一本繪本也是最知名的一本繪本。
在這本繪本裡,小朋友的情緒被比作了一隻小怪獸,在最開始的時候,這隻小怪獸情緒非常混亂,這是不是和我們的小寶貝一樣呢,常常說不清也道不明自己怎麼了。之後啊,我們就要對這些情緒分類啦,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顏色表示。
比如,高興的時候小怪獸就是黃色的,它像太陽一樣發光,像星星一樣閃爍;傷心的時候,小怪獸又是藍色的,你看它坐在床上哭,旁邊還有霧蒙蒙的下雨天;生氣的時候,小怪獸又變成了紅色的了,感覺像是隨時會燃燒的火焰…通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顏色,把這些抽象化的情緒給具體化了。這樣小朋友漸漸就會明白,哦,原來我哭是因為我傷心了,原來我大喊大鬧的時候,是我生氣了,原來我蹦蹦跳跳,歡呼雀躍,是因為我開心。那當小朋友在遇到這些抽象的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問孩子說,「你今天是哪只小怪獸呢?」孩子會說:我今天是黃色的小怪獸,我今天是紅色或者藍色的小怪獸。爸爸媽媽也可以及時地分清,小朋友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漸漸地,小朋友就會知道要用語言來表達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哭鬧了。
第二本:《我為什麼不高興》【英國】莫莉·波特 適合3~10歲
這本繪本主要是講述了小朋友經常會遇到的12種情緒,包括開心、憤怒、厭煩、害羞、害怕等等。同時呢,不僅教會小朋友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還針對這些小情緒,給出了處理的小建議。比如說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哈哈大笑,哼哼歌或者是吹吹口哨,把開心的情緒分享出去,讓別人也開心一下;
憤怒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把自己縮成一團,能蜷多小就蜷多久,還可以捶打自己的枕頭,閉上眼睛深呼吸,或者是數數,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等等;還有悲傷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個舒服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想像自己大笑不止的樣子,最後把自己逗笑等等。每種情緒都給出了8個可以適用的建議,而且每一條建議的方法都非常簡單、好實現,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和處理這些情緒。不僅如此,這裡面的關於處理情緒的建議也很適合大朋友,比如當我們感到嫉妒時,可以想像自己擁有的那些美好東西;或者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可以找個信任的人向他傾訴等等。所以這本繪本是非常適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共同來閱讀的。而且它是有目錄的,家長或者小朋友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選擇你要閱讀那一頁。
繪本的最後一頁,還有一張情緒變化表,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記錄每天的情緒變化,然後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具體的分析,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第三本:《拜拜了「壞」情緒》系列繪本 【英】凱·巴納姆 適合3~7歲
這套繪本是英國獲獎無數的兒童心理學繪本作家邁克·戈登繪畫的,是送給3~7歲孩子的一套負面情緒管理指南。這套繪本著重講了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面對的6種負面情緒,就是:難過、害羞、生氣、焦慮、忌妒、害怕。那這些壞情緒呢,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還容易影響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所以這套繪本呢,就針對這些壞情緒,用孩子喜歡的圖畫、小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並且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同時呢,這套繪本裡面運用到的故事場景都是源自日常家庭和學校生活的。
比如這本《我不害羞了》第一個小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她到一所新的學校上學,但是一個同學都不認識,所以她感到很害羞,到學校3個小時了,都還沒有開口說話,於是另一個小朋友黛西就去幫助她,主動跟她說話,並且跟她做朋友。而且呢,第二天還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一起玩兒,最後啊,這個小女孩就融入到她們,和大家有說有笑,交到了三個新朋友。
比如這本《我不害怕了》,其中就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這個小男孩發現他的妹妹躲在沙發後面哭,原來啊,他妹妹是害怕打雷和閃電,那這個小男孩呢,就想辦法了,他告訴妹妹這個閃電和雷是怎麼形成的,並且告訴妹妹,在暴風雨的天氣裡,站在樹下或者是寬敞的空地上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在家裡就沒有關係的,所以不用害怕,漸漸的妹妹就不害怕了。那這套繪本裡面呢,每一本情緒裡面都涵蓋了4個有關這個情緒的小故事,並且都是小朋友平時身邊的經常會面對的真實案例。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問一答的圖文互動的模式,幫助小朋友從小就建立正確的應對負面情緒的思維,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關於教會小朋友認識和管理情緒的繪本大推薦了,希望大家喜歡。我是虎媽潘潘,我們下期再見啦,拜拜!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