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發脾氣不聽勸,讀這些繪本!用心理學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2020-12-16 虎媽潘潘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有自己的小情緒的,但是往往因為他們年紀還小,語言體系和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全,所以總是會通過哭啊、鬧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肢體動作來表達情緒,每當這種時候,爸爸媽媽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對寶寶進行引導。今天呢,我就專門挑選了幾本幫助大家教會孩子認知和管理情緒的繪本推薦給大家。

第一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著名作家:安娜·耶納斯 適合2~6歲兒童

這是她創作的第一本繪本也是最知名的一本繪本。

在這本繪本裡,小朋友的情緒被比作了一隻小怪獸,在最開始的時候,這隻小怪獸情緒非常混亂,這是不是和我們的小寶貝一樣呢,常常說不清也道不明自己怎麼了。之後啊,我們就要對這些情緒分類啦,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顏色表示。

比如,高興的時候小怪獸就是黃色的,它像太陽一樣發光,像星星一樣閃爍;傷心的時候,小怪獸又是藍色的,你看它坐在床上哭,旁邊還有霧蒙蒙的下雨天;生氣的時候,小怪獸又變成了紅色的了,感覺像是隨時會燃燒的火焰…通過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顏色,把這些抽象化的情緒給具體化了。這樣小朋友漸漸就會明白,哦,原來我哭是因為我傷心了,原來我大喊大鬧的時候,是我生氣了,原來我蹦蹦跳跳,歡呼雀躍,是因為我開心。那當小朋友在遇到這些抽象的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問孩子說,「你今天是哪只小怪獸呢?」孩子會說:我今天是黃色的小怪獸,我今天是紅色或者藍色的小怪獸。爸爸媽媽也可以及時地分清,小朋友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意思。漸漸地,小朋友就會知道要用語言來表達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哭鬧了。

第二本:《我為什麼不高興》【英國】莫莉·波特 適合3~10歲

這本繪本主要是講述了小朋友經常會遇到的12種情緒,包括開心、憤怒、厭煩、害羞、害怕等等。同時呢,不僅教會小朋友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還針對這些小情緒,給出了處理的小建議。比如說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哈哈大笑,哼哼歌或者是吹吹口哨,把開心的情緒分享出去,讓別人也開心一下;

憤怒的時候,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把自己縮成一團,能蜷多小就蜷多久,還可以捶打自己的枕頭,閉上眼睛深呼吸,或者是數數,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等等;還有悲傷的時候,我們可以找個舒服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想像自己大笑不止的樣子,最後把自己逗笑等等。每種情緒都給出了8個可以適用的建議,而且每一條建議的方法都非常簡單、好實現,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和處理這些情緒。不僅如此,這裡面的關於處理情緒的建議也很適合大朋友,比如當我們感到嫉妒時,可以想像自己擁有的那些美好東西;或者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可以找個信任的人向他傾訴等等。所以這本繪本是非常適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共同來閱讀的。而且它是有目錄的,家長或者小朋友呢,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選擇你要閱讀那一頁。

繪本的最後一頁,還有一張情緒變化表,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記錄每天的情緒變化,然後根據孩子的情緒變化,具體的分析,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第三本:《拜拜了「壞」情緒》系列繪本 【英】凱·巴納姆 適合3~7歲

這套繪本是英國獲獎無數的兒童心理學繪本作家邁克·戈登繪畫的,是送給3~7歲孩子的一套負面情緒管理指南。這套繪本著重講了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經常會面對的6種負面情緒,就是:難過、害羞、生氣、焦慮、忌妒、害怕。那這些壞情緒呢,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還容易影響你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所以這套繪本呢,就針對這些壞情緒,用孩子喜歡的圖畫、小故事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並且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同時呢,這套繪本裡面運用到的故事場景都是源自日常家庭和學校生活的。

比如這本《我不害羞了》第一個小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小女孩,她到一所新的學校上學,但是一個同學都不認識,所以她感到很害羞,到學校3個小時了,都還沒有開口說話,於是另一個小朋友黛西就去幫助她,主動跟她說話,並且跟她做朋友。而且呢,第二天還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一起玩兒,最後啊,這個小女孩就融入到她們,和大家有說有笑,交到了三個新朋友。

比如這本《我不害怕了》,其中就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這個小男孩發現他的妹妹躲在沙發後面哭,原來啊,他妹妹是害怕打雷和閃電,那這個小男孩呢,就想辦法了,他告訴妹妹這個閃電和雷是怎麼形成的,並且告訴妹妹,在暴風雨的天氣裡,站在樹下或者是寬敞的空地上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在家裡就沒有關係的,所以不用害怕,漸漸的妹妹就不害怕了。那這套繪本裡面呢,每一本情緒裡面都涵蓋了4個有關這個情緒的小故事,並且都是小朋友平時身邊的經常會面對的真實案例。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問一答的圖文互動的模式,幫助小朋友從小就建立正確的應對負面情緒的思維,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關於教會小朋友認識和管理情緒的繪本大推薦了,希望大家喜歡。我是虎媽潘潘,我們下期再見啦,拜拜!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孩子喜歡罵人、打人?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吼大叫?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表現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所有的負面情緒。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1 《生氣的亞瑟》本書曾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
  • 孩子總亂發脾氣?情緒教育要抓緊,這7本情緒繪本或許對你有幫助
    相信很多父母都深有體會,孩子各種問題頻發,好不容易掌握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各種習性,但是總有一項是永遠無法順利解決的,就是孩子的"脾氣",總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孩子就是哭鬧,為什麼就是不能乖乖的呢?閨蜜前段時間說到,自家的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有人不搭理她也生氣,有朋友碰她的東西也生氣,就連父母進她的房間也生氣,都不知孩子哪來的這麼大的脾氣呢?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作為媽媽我很理解他們的感覺,因為我也會對孩子發脾氣。但是作為心理諮詢師,我知道這些觀念是錯的,每一個人的情緒都是自己引起的,我們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不是被別人所控制。只是知道和做到之間有著很長的一段距離,需要我們運用方法,並且刻苦練習,最終才能做一個對孩子不吼不叫的父母。
  • 孩子愛發脾氣又不獨立,怎麼辦?這繪本能幫助到孩子,不妨了解下
    但小傢伙從小被家裡寵慣了,不願意學,小劉多說幾句孩子就哇哇大哭,兩個星期下來別說自己穿衣了,連拿勺子都還沒學會。朋友給小劉支招,推薦了一套《媽媽我能行》的兒童早期情緒管理繪本給她,讓她每天陪孩子看這個。朋友還說,孩子能從書裡學會獨立吃飯穿衣,還能學習控制情緒。
  • 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情緒管理,還得從3方面入手
    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分析的原因,當知道原因之後,我們才能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引導他正確處理情緒。如何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1、分析情緒要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首先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哥哥在3歲多的時候,我們一起讀過一本繪本《再見,壞脾氣》。其中有關於孩子發牢騷、害怕、嫉妒、心情焦慮、害羞等情緒的描述。
  • 解析繪本《野獸國》:當孩子遇見情緒野獸,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有時候被父母說了一下就很明顯發脾氣了,就不和爸爸媽媽說話了,有時候父母們也感覺到很無奈。 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也是父母需要做到的一門功課,並且也是一項必需的任務。最近接觸到一本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兒童繪本,叫做《野獸國》,它很好的描繪了孩子的情緒波動過程。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小孩子不能這樣發脾氣。」也沒有誰阻擋他,而是任由亞瑟把氣完全爆發出來。當這股氣爆發出來後,誰都想不到亞瑟的氣竟然會有這麼大。後來,亞瑟把氣全部發完了,卻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會生這麼大的氣。他躺在床上睡著了,宇宙這才安靜了下來。在這本繪本中,主線一直貫穿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爆發得如此酣暢淋漓,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這種手法是非常罕見的,有點反其道而行的味道。
  • 0-3歲孩子繪本怎麼挑?怎麼讀?學會這3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讀書
    5.重複讀一本是正常現象很多寶寶會喜歡讓爸爸媽媽重複讀一本繪本,因為這個階段的語言能力快速發展,他們喜歡把繪本故事記憶下來。人類的語言經驗是先從聽和說開始,再發展到用眼睛去讀、用手去寫的階段。對孩子的繪本創作不作任何的假設可能,他做出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客觀對待,珍惜孩子的創作。也可以把孩子的創作收集起來,製作成一本專屬於孩子的繪本,留住這些美好的記憶。而且這本書絕對不會被遺忘,孩子會時常翻看,這樣不知不覺中他會有很多深刻的印象。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媽媽又在教訓我了,她總說「不行就是不行」。一聽到這話,我就生氣,於是,我變成了一隻到處搞破壞的噴火龍……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憤怒的龍》吧!怎麼勸也不聽。可我就是要這樣,一旦開始發脾氣,想要我馬上停下來,那是絕不可能的。媽媽對我說多少次「不行就是不行」,這不公平!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情緒腦和基礎腦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先發展。在這個階段,孩子很容易被情緒控制,無法做出自己的決定。父母應該用自己的人權來使勁管孩子尤其在這4方面!一、亂發脾氣容易發脾氣的孩子大多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1、由於情緒腦發育太快,孩子有自我意識,容易受情緒影響,所以會發脾氣,有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父母要使勁管,說不聽就打不能太放縱了。
  • 孩子愛生氣?讓這些繪本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孩子也許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化解或應對這些心理變化,過多的壓抑情緒,強烈的內心衝突也許會導致孩子的一些心理問題。首先分享幾本關於生氣的繪本。一、《菲菲生氣了》講述了:」小時候,每當我氣極了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點,是座一觸即發的火山。那種想要爆發、即將爆發、又怕爆發的狀態,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第一句回應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2、教會孩子控制情緒情緒化的孩子會大喊大叫,全神貫注地保護自己,因此家長無法有效地與他們交流。受委屈的孩子,甚至講不出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讓孩子有一個平靜的時期是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之一。孩子不僅不會因為父母的這些話語而停止哭泣,還會給他們留下爸媽不關心自己的印象,這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自卑情結和叛逆心理。當他們的情緒被否定時,孩子就不能把外在的事情和內心的感受聯繫起來。尊重孩子,他不是一個物體,而是一個人。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再回想我們平時的教育方式,像這麼大的事,回來一定會因為愛或者害怕大發脾氣,但是我們這樣的方式卻不能很好地讓孩子記住,只會讓孩子和我們越來越遠。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弱,是情商低的表現。比如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想吃的東西吃起來沒完,總像沒吃飽;看起電視停不下來,可以坐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一動不動聚精會神;玩耍起來就忘記了寫作業等等。這些是由於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引起的,和無法控制情緒一樣,都是情商低的表現。
  • 《媽媽,我真的很生氣》|讀繪本學方法,不打不罵改善孩子壞脾氣
    孩子們玩玩具,經常玩得好好的就突然發脾氣;玩具突然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孩子們就會哭鬧,甚至扔東西;自己的心愛的玩具就是不同意讓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旦不如意,就會發脾氣;組裝積木,怎麼都組裝不好,遇到挫折就放棄,一生氣甚至就會生氣把積木都扔了。你家寶寶是不是也經常會因為這些事而生氣發脾氣呢?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
  • 孩子亂發脾氣,父母先接納才是正解,再用4步幫孩子處理不良情緒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有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且不分時間場合地亂發脾氣。前段時間在和閨蜜凌凌聊天時,就聽她提起過孩子的這種情況。有一次凌凌和老公都答應兒子小俊,只要他考到了父母給他定下的成績就獎勵給他一件他想要的玩具。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問:"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這樣應該怎麼做?孩子可以給我們答案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教會我的不是那些莫須有的理論而是我5歲的兒子。有一次他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看到那個小男孩非常生氣地站起來對我兒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除了耐心,這4個方法建議家長試一試
    相信讓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經常愛發脾氣。如果說要打孩子的話,現在孩子太小,即使是打孩子,也是治標不治本。如果說是好好和孩子說話,去安慰他,那麼有些時候孩子反而是得寸進尺。所以說搞的家長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孩子愛發脾氣這個情況了。
  • 孩子打人、發脾氣、摔東西?如何對孩子情緒管理,有哪些好方法?
    最近一個寶媽反應,她家男寶寶3歲了,一直都是老人照看為主,父母照看為輔的育兒方式,孩子脾氣很大,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大人拒絕他,發脾氣打人,有時候犯錯誤,說他幾句,他直接把玩具一摔,大哭大鬧,平時裡,他爸爸打過幾次,孩子總說「把爸爸扔外面,打爸爸」,作為父母知道孩子情緒這樣不好,有時候也好好和他講道理,根本不聽,有時候也打屁股,一打哭的更厲害,家裡老人心疼孩子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孩子脾氣大,父母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這些細節是關鍵!為什麼孩子會有如此多變的情緒?首先,孩子年齡太小,對於情緒沒有最基本的認知;其次,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只能通過哭鬧來發洩情緒。所以,面對孩子的多變情緒,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