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2020-12-16 雙胞胎孕媽小依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問:"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這樣應該怎麼做?看看各位家長們的評論:

1、有的家長會去制止別人的孩子:小朋友這麼做是不對的哦,在一起就要開開心心得玩兒,然後回頭再安慰下自己的孩子。2、 有父母的說:我會告訴孩子,不玩兒就不玩就算了,我們去找別的小朋友玩兒,先在氣勢上贏回去,然後回家再跟孩子詳細分析。3、 還有的認為,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就跟玩一樣,沒必要去幫助孩子解決,讓孩子自己解決就好。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又純粹

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我看過不少育兒專家的見解,大多的觀點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非常客觀的的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就打個比方先觀察孩子,然後快速作出反應,表達同情心理,給孩子講道理,幫助解決問題,等各種各樣的辦法。

我想說的是其實大人的思維都太過複雜,這個時候的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簡單而又純粹。我們教育孩子可能學習了許多的理論但是到用的時候才發現"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才是常青"。

家長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卻不能去幹涉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讓自己的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只有懂得怎麼樣保護自己才可以不受到別人的傷害。

孩子可以給我們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教會我的不是那些莫須有的理論而是我5歲的兒子。有一次他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看到那個小男孩非常生氣地站起來對我兒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沒想到的是我的兒子也站起來:你不要想控制我,不玩就不玩!說真的,當時我就震驚了,這句話非常的簡單,但是卻讓人印象深刻。父母可能冥思苦想、絞盡腦汁地給孩子講一通大道理,都不如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來得乾淨利落。

後來我問兒子這是從哪裡學來的,兒子說這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教的。我說你能教教我嗎?然後兒子給我深深地上了一課。

爸爸你知道什麼是控制別人嗎?,我搖搖頭,他就給我舉例子:兩個小朋友叫做大牛和阿傑,阿傑想玩兒大牛的玩具,必須有大牛的允許,如果大牛不同意,阿傑就不能玩兒。阿傑應該接受大牛的決定,去找別人玩就可以了,因為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玩兒;如果阿傑很生氣,跟大牛說"不給我玩兒拉倒,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這就是在控制別人。

聽完兒子的課我非常驚奇這孩子的吸收能力非常高,他小小的身體裡居然可以擁有那麼清晰的能力。那個時候我非常的欣慰,他已經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已經變成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個體。

孩子的問題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家長有些時候真的應該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當孩子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並不需要這一大筐的大道理,可能是一個鼓勵的話,又或許是一個擁抱就可以了。

一個優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孩子便會照著書本裡的樣子學習,更有助於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作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走開,我不和你玩!」當孩子被孤立,聰明家長要立刻補救
    結果,他就被同學們孤立了,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孩子被孤立,同事顯得十分不知所措,感到十分焦慮。其實,孩子被孤立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了,家長需要對此重視起來,當自己的孩子被孤立時,知道如何給予孩子幫助,帶孩子走出孤立境地。一、發現孩子被孤立了,家長怎麼辦?
  • 「媽媽,我被同學孤立了」12歲孩子哭了,家長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媽媽,我被同學孤立了」12歲孩子哭了,家長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叫小包,來自重慶,12歲的時候考上了某所重點實驗中學,是一位開朗的小男生。小包在學校成績不錯,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經常表揚他,性格也挺好,鄰居叔叔、阿姨都很喜歡他,小包放學回家還會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父母很少操心。以至於父母一點都沒發現自家孩子在學校被同學孤立了,時間長達三年,直到那一件事情的發生。2019年9月12日,開學不到半個月,這天起,小包再也沒有按放學後的正常時間回到家。
  • 「我不跟你玩,你走開!」 面對孩子被拒絕,家長應該怎樣「拯救」
    在如今這個「快時代」,很多成年人喜歡獨處,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小孩子可坐不住,他們更喜歡出去和小朋友玩耍。有時候一些孩子,卻不喜歡不太熟小朋友的加入,經常說"我們幾個人足夠了""我們快回家了""我們玩的遊戲不缺人"果斷拒絕,不覺得將他們孤立了。
  • 孩子被同學孤立了,家長做好以下幾點,不愁他沒有好人緣
    有的家長未必能夠理解孩子被同學孤立的心情,認為孩子在學校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被孤立又不是人身遭到傷害,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身邊沒有人帶著他一起玩,他也能更專心學業。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校園生活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否被孤立,對他的影響重大。
  • 如何處理孩子打架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在小區裡面,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在一起玩耍,當自己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時,大多數家長會有以下幾種做法:1.把孩子帶走,說我們不在這玩了,以後咱們都不到這個地方玩兒,因為只要到人多的地方玩,你就跟別人打架,或者是你總是讓人欺負。2.有的家長會拉著別的孩子說,你能讓他先玩嗎?
  • 出現這三個徵兆,說明孩子在學校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幫忙補救
    但是,某天鄰居滿臉愁容的跟我講,女兒果果突然從學校哭著跑回來,說因為有先天性的鼻炎,鼻子一受到冷空氣和花粉的刺激就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涕,導致班上有一些性格浮躁的同學針對她,罵她一些難聽的話,並且團結其他同學不跟她玩。鄰居聽完女兒的講述,才意識到女兒在學校被同學孤立了。
  • 當孩子被拒絕時,「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不要再教孩子用這句話
    這跟教科書上教的結果完全不一樣,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情景是「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回答「好啊,歡迎你加入!」書上是熱情的回應,可現實則相反,如果孩子在玩得很開心,不缺少玩伴的時候,是不願意接受新加入者的。這個時候我們用這句話詢問也是無效果的。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不要害怕被威脅,四歲小女孩教你霸氣回懟
    小朋友一起玩「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幼兒園現在依舊沒有開學,很多3-6歲的孩子不是宅家,就是在小區裡玩。小夥伴們玩的熟了,關係好了,同時矛盾也多了。一位網友的孩子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的孩子本來很樂於分享,但是最近他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經常被威脅,如果不分享玩具就不跟他玩,我看了覺得不舒服,但是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首先需要明確一個點:樂於分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所以應當儘量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但是這位網友所描述的情況,還是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不然可能會害了孩子一生。
  • 媽媽要吃孩子的櫻桃,孩子生氣不給,家長這樣做孩子更懂得分享
    這是一位讀者問我的問題,她說自己孩子不知道跟誰學的,非常小氣,不僅對陌生人小氣,對家裡人也一樣。「他爸爸上次給他買櫻桃吃,讓留幾個給我,結果死活不願意,又哭又鬧,搞得跟沒吃過櫻桃似的。」因為這個事情,她把孩子狠狠教訓了一下,結果惹來老人強烈不滿,「不就是幾個櫻桃麼,你跟孩子計較什麼?」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第一句回應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如果你跟他講道理,他會更生氣,甚至開始打人。問他怎麼回事,他還不肯說。程程媽想用冷靜的方法來改善,但對程程基本上是無效的。最後不得不威脅他:「再哭一次,我們都走了,把你一個人留在家裡。」程程才會因為恐懼停下自己的行為,但這個方法近期也在開始失效。程程媽很無奈,她不知道對孩子該嚴格還是溫柔。
  • 孩子被排擠怎麼辦?家長這5點做的好,孩子不愁沒朋友
    何女士的兒子樂樂今年剛上一年級,剛開學一周老師就打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不聽管教,哭著鬧著要回家。 何女士趕到學校後才了解到,兒子與自己幼兒園時的好友糖糖鬧了彆扭,被同學們孤立,沒人願意跟他玩,因此不願意在學校待。何女士覺得很奇怪,樂樂對人一直真誠善良,怎麼會造成這個局面呢?
  • 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打回去是下策,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勇敢
    孩子被欺負了,家長要怎樣做才能更好的保護和鍛鍊孩子呢?作為家長,首先要重視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有時候一帆風順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可能很多時候都會脫離父母的視線,有了自己的小生活,這時候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本身就離不開挫折和鍛鍊,不要害怕孩子的生活中出現狀況,怎樣正確的處理和教養孩子,才是父母應該做到的。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覺得她時不時打噴嚏、流鼻涕打擾到了別人,說了她一些難聽的話,還組織別的同學一起孤立她,不和她玩。鄰居聽了女兒的話才意識到,原來瑤瑤在幼兒園被大家孤立了。 我也是一位母親,所以很能理解鄰居得知女兒在學校被孤立是什麼心情。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是屬於一種欺凌現象,往往都是靜悄悄的、不動聲色的發生。
  • 「我爸把我忘了」,孩子的表現堪比教科書,家長都應該教會孩子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眾所周知,從古至今帶孩子的幾乎都是女性,在很多人眼裡,男性帶娃都是個坑,所以媽媽們都不敢放心地把孩子交給爸爸來帶。「我爸把我忘了」,孩子的表現堪比教科書,家長都應該教會孩子之前在網上有這麼個視頻,視頻中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獨自一個人在公交車上,公交車已經到了終點,司機問小男孩說「小朋友你怎麼不下車呀」,小男孩說「我爸爸好像在前幾站就下車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的司機也懵了一下問道「那你沒有跟著爸爸下車嗎
  • 「你走開,我不跟你玩」當孩子被拒絕的時候,你的回答決定娃一生
    這天奶奶帶著小軍在小區小花園玩,小軍被兩個玩小車的小孩子給吸引了,眼睛一直盯著他們手裡的玩具,一點點跟他們靠近。小軍奶奶也跟著小軍過來,當小軍走進兩個小朋友的時候,伸手想要摸他們手中的玩具。一個小朋友生氣地看著小軍說:走開,不要碰我的玩具,我不想跟玩。
  •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跟人打架,或者被人打了,你會怎樣做?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沒有矛盾,尤其是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他們的頭腦相對來說比較幼稚,不懂得自我處理事情和感情,彼此間會經常出現糾紛。那麼,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跟人打架,或者被人打了,你會怎樣?是不是會馬上整裝待發,氣勢洶洶地「御駕親徵」呢?這些,都是很棘手的問題。
  • 這些春節禮儀一定要教給孩子,不做沒禮貌的孩子!
    原來,我朋友用烤箱給孩子們做蛋糕吃,蛋糕上放了一些水果點綴,其他水果都較多,只有櫻桃就那麼幾粒,不夠分,分到最後一粒時,還有兩個孩子沒有,朋友就想把這一粒留給3歲的孩子吃。這下,8歲的女孩子不幹了,鬧起了脾氣,非要吃這最後一粒櫻桃,「我是客人,你得讓著我。」無論孩子的父母怎樣勸阻,8歲的女孩就是不聽,最後不得已,只能把櫻桃給她。
  • 不要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在一封孩子寫給父母的信中,寫道: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叫別人家的孩子,這種生物不玩遊戲、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學習,並且每次都拿年級第一……「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每個孩子童年繞不過去的存在。他們聰明懂事,樣樣精通。
  • 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講道理,這樣做更有效
    孩子如果有這樣的情緒,大人一定要抓緊時間幫他們糾正。前段時間在商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小女孩抱著爸爸的大腿不撒手,嘴裡還在大聲的哭喊著不要回家,那場面儼然一個人形拖地機。走近之後才明白,原來也是小女孩想要買玩具,但是家裡的玩具已經多得沒地方放了,所以爸爸拒絕給她購買。然後小女孩就直接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對此很多父母都束手無策,如果直接阻止孩子玩遊戲又會傷害他自尊心。覺得父母管得太多,限制他的自由。如果不阻止又怕遊戲會害了他。所以父母也處於兩難的地步,以至於手足無措,而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一、通過其他事情,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