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孩子被孤立時,家長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有一個媽媽在網上問:"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和你的孩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這樣應該怎麼做?看看各位家長們的評論:
1、有的家長會去制止別人的孩子:小朋友這麼做是不對的哦,在一起就要開開心心得玩兒,然後回頭再安慰下自己的孩子。2、 有父母的說:我會告訴孩子,不玩兒就不玩就算了,我們去找別的小朋友玩兒,先在氣勢上贏回去,然後回家再跟孩子詳細分析。3、 還有的認為,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就跟玩一樣,沒必要去幫助孩子解決,讓孩子自己解決就好。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又純粹
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我看過不少育兒專家的見解,大多的觀點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非常客觀的的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就打個比方先觀察孩子,然後快速作出反應,表達同情心理,給孩子講道理,幫助解決問題,等各種各樣的辦法。
我想說的是其實大人的思維都太過複雜,這個時候的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簡單而又純粹。我們教育孩子可能學習了許多的理論但是到用的時候才發現"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才是常青"。
家長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卻不能去幹涉別人家的孩子,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讓自己的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只有懂得怎麼樣保護自己才可以不受到別人的傷害。
孩子可以給我們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教會我的不是那些莫須有的理論而是我5歲的兒子。有一次他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看到那個小男孩非常生氣地站起來對我兒子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沒想到的是我的兒子也站起來:你不要想控制我,不玩就不玩!說真的,當時我就震驚了,這句話非常的簡單,但是卻讓人印象深刻。父母可能冥思苦想、絞盡腦汁地給孩子講一通大道理,都不如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來得乾淨利落。
後來我問兒子這是從哪裡學來的,兒子說這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教的。我說你能教教我嗎?然後兒子給我深深地上了一課。
爸爸你知道什麼是控制別人嗎?,我搖搖頭,他就給我舉例子:兩個小朋友叫做大牛和阿傑,阿傑想玩兒大牛的玩具,必須有大牛的允許,如果大牛不同意,阿傑就不能玩兒。阿傑應該接受大牛的決定,去找別人玩就可以了,因為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玩兒;如果阿傑很生氣,跟大牛說"不給我玩兒拉倒,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這就是在控制別人。
聽完兒子的課我非常驚奇這孩子的吸收能力非常高,他小小的身體裡居然可以擁有那麼清晰的能力。那個時候我非常的欣慰,他已經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已經變成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個體。
孩子的問題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家長有些時候真的應該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當孩子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他們並不需要這一大筐的大道理,可能是一個鼓勵的話,又或許是一個擁抱就可以了。
一個優秀的孩子,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孩子便會照著書本裡的樣子學習,更有助於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作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