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教授:希望在上大學前,有人曾告訴我這10件事

2021-01-18 網易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Christopher Blattman這篇文章紅遍全球。

  他說,「希望在上大學前,有人曾告訴我這10件事」 。

  而這10件事,不僅僅適用於名牌大學的學生,也適用於每一個孩子。

  越早知道越好的10件事

  我是一名大學教授,有在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教學的經驗。

  今天說的這十件事,我已經給所有到過我辦公室的學生都建議過。我不認為這些建議只適用於名牌大學,我希望我的建議適用於每一個孩子。

  這些建議的大部分我自己沒有遵從,所以我把這些建議叫做 「我希望有人曾經告訴我的10件事情」。

  我是教經濟學、政治學的。我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社會科學類專業,計劃畢業後進入商業、法律或公共服務領域,所以這個列表對這些學生幫助很大。

  雖然我不懂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物理學家或藝術家,但我敢打賭,這些建議對大部分學生是有意義的。

  一、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

  你的職業生涯將是你生命中的一個巨大的一部分,它如果適合你的強項,你會感覺充實,你會更快樂。有些人很幸運在他們的第一次嘗試就找到。我卻花了三四次嘗試去摸索。

  不要等到你完成法學院或醫學院才發現你不喜歡你的專業工作。儘量及早並經常測試。在夏天從事不同的職業:研究員,記者,醫療助理,非營利性工作者,國會助理,等等。

  我個人開始了學習會計和商業。幸運的是,我去了一所大學,幫助大一的學生在他們的專業機構工作。當我完成了我大三的時候,我有12個月的稅收和審計經驗,而且我知道,我不僅討厭它,但我在這些方面是真的很不擅長。

  於是我轉向主修經濟學,並嘗試了夏天的管理諮詢。這對我來說更有趣,我做得更好,但它仍然不是我心底裡的欲望。

  我修完了我的學位,並且知道這兩個職業我不想做了,我想到了第三個:國際發展,待在在學術界。過了好幾年,我才有了這樣一份工作。但是比起我之前的工作,努力起來要快很多。

  二、掌握那些在校外很難獲得的技能

  進入大學,我們的日程表將會填滿誘人的學科課程。我的一些最美好的回憶是歷史和心理學課程,它們打開了我心靈帶來了新的思想。但不要忘了還要用大學的時間來建立你的技術技能。

  技術技能,我指的是很難自學的專業知識。我把數學、統計、法律、會計歸於這一類。這些課程都是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導,加上學分的壓力,才能學會這些難的課程。通常情況下,這些技能也是許多工作中的基本構建塊。

  對於任何有興趣在法律、公共政策、商業、經濟、醫學,或任何真正的職業,我建議至少兩個學期學統計。數據是在這些領域工作的越來越重要,統計的是你要學會理解的語言。無論是作為管理顧問,還是擔任研究員,我希望自己當初學過更多統計。

  即使你沒有在工作中使用它,你也將使用在生活中的統計數據裡。如果不懂統計,你很難充分體會紐約時報的文章。比如當你二三十歲的時候,你可能會在意對妊娠的研究,而當你60歲時,要看明白在疾病和藥物的研究…

  三、學會寫作

  認真對待寫作這件事。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你都需要寫作。能夠將複雜的想法用簡潔、直接、平實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是非常有用的技能。

  無論未來的你是一名律師、營業員、博主或醫生,你都要學會思維清晰,然後像說話一樣寫下來。

  你會驚奇地發現生活中居然有那麼多建議、報告和信件要寫,寫電子郵件可能是你與你的老闆、同事、朋友及顧客聯繫的主要途徑。

  怎樣才能寫得更好?簡單的答案是練習。在過去8年中,博客和論文寫作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你也可以考慮在創意寫作、非虛構寫作、新聞寫作或商務寫作修一門課。我沒有修過,但我希望我修過。

  相反,我讀了許多寫作的書。於是,每次我寫了一篇論文、信件或博客文章的時候,我聯想到我怎樣寫得更好。通常我每周只記住一個要點,這周在這一方面提高,然後下周轉到另一個。這樣對寫作能力確實提高了很多。

  四、注重老師而不是教學大綱

  根據我的經驗,你從好的老師那兒能收穫更多, 而不是從教學大綱裡。我上過太多教得很枯燥的課,我沒有去上課, 即便去了也沒有聽, 我沒有學到多少。

  當我回想我收益最大的課,我覺得是社會理論家教授的加拿大歷史課。加拿大歷史的適用性不大,但這個教授是一位大師, 經常參與我們學生之間充滿激情的辯論。從中我學會了思考,並嘗試去挑戰一些我對社會的基本假設。

  我告訴我自己的學生,根據教學大綱挑選八九門課,其餘四五門就去選擇最吸引人的教授的課吧!

  五、不確定時,走能帶來更多選擇的那條路

  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不知道你長大後想要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縮小你的選擇。

  當然了,要修學校裡的精品課程,不過也要去學那些畢業後有大量的選擇的專業,比如科學、歷史、經濟、政治等等。

  要了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統計和數學。大量的人文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有了好的教授和教學大綱,歷史或政治理論課將教你學會辯論、思考和寫作。其他基本課程可能是計算機科學,還有我上面提到的——寫作。


  六、不要在上外語課上花太多時間

  這是我最有爭議的忠告之一。很多人不同意。

  語言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英語,你應該多學一種(或多種)外語。但我認為最好是在你的暑假,或大學前,或畢業後。也許可以修兩個入門課程,幫助你開始這門語言的學習,或者修兩門高級課程,來鞏固你的語言能力,僅此而已。

  統計數據並不比語言更重要。但跳過統計課程的機會成本是很高的,因為離開學校很難找到學習統計的機會。畢竟,我們在大學只能修30或40門課程。在校園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機會可以學習一門語言。

  七、到不熟悉的地方去

  趁暑假或間隔年(gap year)到國外生活,一個與家鄉完全不同的地方,在那裡你會了解當地的人和文化。

  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有一天我意識到我在地圖上找不到葡萄牙,這個羞辱使我閱讀一些歷史並且來了一次歐洲之旅。

  我希望我能在一個地方待更長的時間。短期的旅行,住青年旅館、窮遊一周,並不會教給你另一種生活。直到我開始我的研究項目,在印度、肯亞和烏幹達待了很長時間,我才開始了解更多的世界(和我自己)。

  我鼓勵人們離開他們的舒適區。當我21歲去歐洲,我是那麼的缺乏經驗,我發現東歐乃至西班牙太嚇人,因為我太依戀熟悉的區域…

  十年後,我意外地發現自己在非洲一處被戰爭蹂躪的角落裡工作,這就是我今天的事業。我不推薦給大家。不過,我鼓勵美國學生離開英語國家,多出去看看。因此,學習語言更有必要。

  八、上小班課,便於教授寫推薦信

  如果你對讀研究生不感興趣,可以直接跳到下一個忠告。但是,如果想讀一個碩士或博士學位,你至少需要兩三封高品質的推薦信。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與教授保持良好的關係。多上小班課,多和老師交流,也許可以獲得一個助研、助教的職位,或者直接問他是否可以做你的論文或獨立研究的顧問。

  九、除非你必須寫論文,否則寫前要三思

  一個獨立的研究項目可以是你的大學時光完美的頂峰。遺憾的是,我經常看到,學生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寫論文中,很不值得。這些時間可以更好地用於獲得技術技能。

  我曾經建議大四學生如果他們有選擇不寫畢業論文。在我的博客獲得了大量的爭議後,我決定改變我的看法,畢業論文是很重要,但最好是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試著把論文研究和職業選擇聯繫起來。

  十、更新你的思想

  在每年大學課程結束時,你應該回顧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是否發現12個月前的想法已經過時了。如果沒有,可能你的探索和努力還不夠。

  即便在大學畢業後,這也是個好習慣。雖然很難讓自己驚喜,或改變自己的世界觀,但這世界上仍然有非常多新的東西可以學習。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書,尤其是超出了我們專業範圍的書。

  我看不同尋常的書籍。我也試著不同領域的報紙和雜誌。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換些期刊,而不是堅持多年看同一個期刊。在過去的一年,我一直在閱讀「紐約書評」(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該書評評論有幾百種科目。在此前,它一直是外交政策或時事雜誌,或者藝術家的選擇。我還閱讀網絡上不同來源的新聞條目。

  另一種方法是,設法在新的地方度過有意義的時間。我很幸運,我的工作把我帶到另一個發展中國家,每隔一段時間,每一個新的地方改變了我思考發展的方式。同樣,過去我做管理顧問時,在新興產業的工作和公司讓我挑戰舊的信仰,或想出新的。志願者工作也是如此。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需要融入當地,即使只有幾個星期或幾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個大四學長的忠告:在大學,這件事越早做越好
    告別19歲,人生路上的「大學季」就這樣不知不覺來到我們身邊,孩子們為了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充滿了好奇與希望。我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室友、老師和朋友?參加什麼樣的社團活動?在圖書館的一角又會發生什麼樣奇妙的邂逅?
  • 30歲的我,想要告訴20歲的你5件事,希望你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可如果要讓現在的我對20歲的我說點什麼,我還是希望可以把我感悟到的這5件事告訴她,讓她能夠在迷茫的時候找到方向,在困惑的時候得到指引。但是時間就是如此殘酷,過去了不可能再回去,那麼,30歲的我,就把這5個道理送給20歲的你,希望能夠因此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 在大學堅持做這10件事,成長為一名優秀大學生,實現自我突破!
    堅持做這10件事,用 4 年時間從一名普通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大學生,實現自我突破!如果你不能堅持未來有益的事情,那我這篇回答你也不用看了,堅持是成功的必備因素。(光這件事就能淘汰很多人)如何學習新知識:走進圖書館:這裡有你一輩子都看不完的書;網絡搜索:相比於過去,發達的網絡資源為什麼解決問題提供了極大便利,如果不會就搜索;與優秀的人交流:大學應該是知識氛圍最濃厚的階段,是個人和學術成長的好機會。
  • 多少人在減肥這件事上拿起又放下?
    如果在今天之前,你覺得減肥拿起又放下這件事只有你自己,那麼看到知乎上的這些提問你就發現了你並不孤獨。當你在第n次減肥又在n次放下時,你還可能會有一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的感覺。因為從心理學上看,改變這件事,唯有意識的改變才能促進深層次的改變發生,直面現實不自欺欺人時你才會更理性對待生活,然後你才會慢慢去嘗試尋找應對問題的靠譜方法。
  • 今晚,我有三件事要告訴你!
    今晚,我有三件事要告訴你! 我有三件事想告訴你! 01 我和你是什麼關係呢? 會有人喝了點酒 眼睛迷離又閃爍的 給你講愛和浪漫 會有人在你累的時候 接過你的戰甲和長矛 拍拍你的肩膀說 你休息下,我來吧!
  • 成為職業拳手前 沒人告訴你的10件事
    以下10條是四度摘得世界拳王桂冠的卡爾·富奇給年輕人的忠告。他結合自己職業生涯的體會,告訴你在入行前所必須要知道的10件事。跑步是拳手體能鍛鍊的根本,當我訓練時,我一般每周跑步五次,從80米的短跑到10公裡的長跑不等。即便現在我還能在40分鐘之內跑完1萬米,對於像我這樣肌肉發達的人來說,這是很快的速度。記住,要成為冠軍必須具備超強的跑步能力。
  • 五年前我哥瞞著嫂子借給我五萬,如今我去還錢,嫂子要八千利息
    或許有人會辯解:我借錢給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如果我把這筆錢放銀行,不也有利息嗎?那麼我把這錢借給你收利息不應該嗎?五年前我買房缺點錢,找我哥借了5萬。如今我還了這筆錢,哪知嫂子找我麻煩。我和我哥從小關係比較要好,我記得在學校,每當有同學欺負我,我哥總會為我出頭。那時候有我哥罩著,是多麼幸福的事。
  • 坐擁千萬粉絲的哈佛大學教授,告訴你5大育兒黃金法則,6歲前有效
    這本賣爆了的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他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現在返回老家加拿大,在多倫多大學教書。在youtube上,他是數千萬年輕人的精神導師,人稱「龍蝦教授」。彼得森的這本書,提煉了人生的十二條法則,雖然看似簡明,可是背後有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的理論支持,相當了不起。彼得森說:只要你做到這十二條法則,那麼絕對混得比90%的人都要更好。
  • 我用了整整13年,從頹廢走向自律;自律這件事,急不得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自律這件事情,真的急不得;因為我自己,用了整整13年的時間,從頹廢,走向自律。我是2007年考入到四川大學的。在我的高中生涯,我所接觸到的一切信息,都是在告訴我一個聲音:上了大學就是天堂!
  • 發現閨蜜的丈夫和別人約會,我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蜜,好糾結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前幾天,因為生活瑣事和丈夫吵架,於是,我摔門而出。其實,走出家門後,才發現,我也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本來想給閨蜜打電話來著,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就一個人漫無目的在街上瞎轉悠。
  • 林曉東:潛心研究「耐挫教育」的美國哥大終身教授
    美國哥大終身教授潛心研究「耐挫教育」文/林景人物名片林曉東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創新與耐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林曉東的女兒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附屬中學,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名校」。學校裡有不少非裔、西班牙裔孩子,也有不少孩子要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我覺得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除了課業,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女兒學校的學生,生活能力都是個頂個的強。有一個孩子,上學前和放學後還要去蓋房子,每天掙17美元當日常生活費。」
  • 周有光侄女:舅舅不後悔回國 因為做成了漢語拼音這件事
    周有光侄女:舅舅不後悔回國 因為做成了漢語拼音這件事這麼健談的人,現在不說話了,有人來,叫阿姨拿來助聽器,做手勢,不肯說話。我的表妹去看,也不說話,我最擔心的是,從他發來的照片的眼睛裡,一片空空,茫然,從來不是那樣的眼光。去年去看,吃飯前有談話,我說,舅舅,你從國外回來到現在,有後悔嗎?他說沒有,我畢竟做成一件事,他說的就是漢語拼音。我說,那很難,他說,如果我不回來,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 正式去大學報到前,這三件事要做好,別影響上大學
    做完這些工作後,就是靜靜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確實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但是廣大考生注意不要隨意在社交平臺曬錄取通知書,避免洩露信息,招來騙子,如果想要曬,也要保護好重點信息。而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以後,這三件事一定要做好,注意不要影響上大學。
  • 這件事,我真的想不通...
    這件事,我真的想不通......有人告訴我陵水17-2項目組居然開直播了?在哪裡直播?難道要賣貨嗎?還要在瓶蓋上扎孔?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七部加氫裝置已運行六年,馬上要進行第二次全面停工大檢修,大修前繁瑣的常規檢查早日完成,才能按計劃檢修完畢。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了不少跑冒滴漏問題,但目前噴壺數量不夠,噴射泡泡水進行檢驗的進度因此慢了下來。
  • 上大學前要知道的6件事,防火防盜,還要防學長!
    #我在大學等你#再過不久很多學生都要進入大學,成為一名大一新生了,大學與高中不同,大學時間和管理比較自由,空閒時間比高中要多,所以很多學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事情,其中有6件事,是上了大學以後學生們才能領會的,需要特別注意,能提前了解一下最好不過了。
  • 那個被何炅一眼看穿的實習生告訴我:比憤怒更可怕的,是這件事
    王驍的這一系列行為的確招人反感,但我更想談一談那個被他打斷說話的隊友劉煜成。劉煜成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且專業成績名列前茅,妥妥的名校學霸一枚,也是網友公認簡歷最牛最紮實的實習生。但如果情商欠費,智商再高也難以在職場上出成績。
  • 那些年,上班教會我的10件事
    所以昨天整理了一下「那些年,上班教會我的10件事」,如果你是一個職場新人,或者正處在對上班比較迷茫的階段,可以看看這些經驗有沒有共鳴,或者對你有沒有幫助。 首先介紹一下我曾經的3份工作經歷。
  • 河海大學陳鋼教授去世 父親也曾倒在了課堂上
    6月3日,河海大學離退休工作處(黨工委)在河海大學官網發布訃告,該校原商學院教師陳鋼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5月30日10時22分在南京逝世,享年64歲。這位在校園裡有眾多「迷弟迷妹」、在網絡上有數十萬粉絲、在電波裡擁有無數聽眾的「明星教授」,最終倒在了講臺上,留給眾人一片唏噓。
  • 滑鐵盧大學就有25%新生因作弊被停課
    滑鐵盧大學AFM(會計金融管理)的新生在ECON101這門課上自發創立了一個WhatsApp群組,並且在群裡分享Quiz的問題和答案。不知道是有人舉報,還是答案太類同,這一作弊行為被教授發現了! 隨後教授將此事以郵件的形式告訴了這門課的學生們,並稱所有違反「學術誠信」的學生都將會接受進一步的調查,有些人將面臨處分。
  • 七夕前,聊聊愛情這件天大的小事
    「愛情社會學」的選課學生每次按孫中興教授的建議到月老廟後,便會被這場景吸引了,乾脆也上炷香、磕個頭,有時還會碰到拿著喜餅回來還願的人,感謝月老牽線成功。廟裡統計過還願人數,便掛起牌子 :配對成功率40%。學生回校後,給他們布置任務的孫中興教授就調侃 :「有幾個人真的拜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