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的大氣層,原來藏著這麼多秘密,幾乎鮮為人知!

2020-12-23 又帥的日常

在地球上方的大氣層,背後隱藏眾多秘密,很少有人知道!

地球的環境無時無刻變化,在地球上有大量的生物存在,這背後的「保護者」是大氣層和臭氧層,臭氧層的存在為人類稀釋了大量太陽光照,一旦沒有了臭氧層太陽光會直接照射到地球,人類也會因為受不了長時間的照射隨即死亡,最大的「功勞」還要非大氣層莫屬,人類每天都要呼吸新鮮的空氣,這些新鮮的空氣是由大氣層不斷進行改變形成的,很多人對於大氣層並不了解。

關於大氣層的秘密

宇宙中有眾多星體,地球是眾多星體中最特殊的一種,地球外有大氣層的庇護,讓它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向在金星上充滿了大量的腐蝕性的氣體,火星上充滿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地球和它們對比一下簡直太完美了,正是因為完美的存在,才逐漸有了人類的出現,那麼大氣層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人類進入工業革命後,大量的工廠逐漸建立,這些工廠在生產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逐漸進入到大氣層中,加上人類頻繁活動,造就了現在的全球變暖,在史前地球的溫室效應比現在還要重要。5.4億年的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超出現在的幾十倍不止,幾乎很少有氧氣的存在,所以在當時生物種類比較少,每天的氣溫直升不降,隨之迎來了冰河時代,打破了高溫這一「僵局」。

大氣層的出現讓生態圈更平穩

在地球剛剛誕生的幾億年,地球環境並未像現在如此完善,在地球的大氣中含有大量的氧氣、氫氣等等,在地球表面的氧氣實在是太少了,讓一些生物隨之因為缺少氧氣死亡,有科學家猜測第一次生物滅絕或許因為氧氣。隨後地球上出現了「藍藻」,正是因為它的出現讓地球上產生了大量的氧氣,在它的幫助下讓其他生物迅速繁衍,慢慢地球進去了富氧環境下,因為它的出現創造了生物出現的前提。

隨著大氣層慢慢發展,為了防止這些事件再次出現,它有了過濾氧氣的作用,現在陸地上眾多生物都要依靠氧氣,所以大氣層每天都會過濾氧氣,讓生態圈更加平穩。在大氣層的表面有眾多從陸地蒸發而來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進入到大氣層中,大氣層為了讓地球生態環境更好,通過下雨再「回饋」到這個地球上,保障了地球上的水資源循環。

正因為有了大氣層的出現,人類才能絲毫不擔心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可見大氣層對全球的生物有多重要,但是人類現在的眾多行為都間接的傷害了它,希望人類在發展的同時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大氣層有多重要?為何地球上會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呢
    浩瀚的宇宙中,星球的數量多到數不清,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星球上存在著大氣層,而且一些存在大氣層的星球,大氣層的濃厚程度也要比地球遜色不少。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因為質量很大,所以吸附了很多氣體而成為氣態星球,這說明引力的確起著主要的作用,地球的質量雖然沒有他們大,但也有著強大的引力,所以也可以吸附大氣層,但是如果你認為地球有大氣層只是地球引力強大的原因,那就不對了,比月球的質量還小得多的冥王星引力當然要小很多,但它卻有稀薄的大氣層,但是比冥王星的質量大好多的水星的大氣層卻非常小,而科學家們認為火星在遠古的時期也是有著相對濃厚的大氣層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的終極答案來了
    近日,據外媒報導,Live Science發表了一篇新的文章,解釋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關於這個問題,之前科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現在終於給了答案。簡單來說我們的大氣層是因為重力而存在的。大約45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剛剛形成時,幾乎沒有大氣層。
  • 藏在地球背後的「巨大眼睛」,一直在窺視宇宙秘密,它都看到了啥
    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ST)是人類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紅外望遠鏡,發射於2003年8月,於2020年1月30日退役,太空中服役了16年多,收穫了大量的宇宙探索科研成果。據新華社等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1月30日宣布,已服役16年多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當日正式終結任務,「斯皮策」項目工程師當日下午確認望遠鏡進入安全模式,停止了所有科學運轉。項目負責人約瑟夫·亨特宣布「斯皮策」正式「退役」。「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是第一臺與地球同步運行的太空望遠鏡,總長約4.45米,重量為950千克,主鏡口徑為85釐米,用鈹製作。
  • 地球上空的大氣層,對地球有哪些重要作用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大氣層的運行規矩,以及萬物生長環境的神秘出現。宇宙中的地球浩瀚的宇宙沒有邊際,我們生在地球,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顆沙子,太陽的光照和地球獨特的環境,孕育了萬物生靈。他們中間隔著一層臭氧層來保護我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不被太陽的紫外線破壞系統。所以才讓我們自然界完美的表現。臭氧層它被命為大氣層。
  • 太陽系邊緣一道4萬℃的「火牆」保護著地球生命,誰設計的保護罩?
    地球是一顆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星球,說它普通是因為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在宇宙中存在數量很巨大,就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整個銀河系擁有高達1000億顆恆星,按照平均一顆恆星攜帶8顆行星計算,那麼整個銀河系的行星數量高達8000-10000億顆,而地球只不過是其中的億萬分之一,小小的銀河系都有這麼多行星
  • 大氣層為什麼可以隔斷開地球和宇宙
    大氣層(atmosphere)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
  • 地球大氣層裡有月球?這4個觀點的出現,可能會讓你有所改觀!
    就拿我們的大氣層來說,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認知,也並不是十分詳細。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大氣層的厚度大約有100公裡,只不過地球表面以上50公裡處的位置,大氣層的分布就已經比較稀薄。一般情況下,最接近地面的大氣層為對流層,很多自然天氣的出現,都源自這一層中。在對流層的上方則是平流層。這個層面基本就屬於大氣層的最外部了。
  • 同樣跟地球有大氣層的木星,它的地表是什麼樣?科學家給你答案!
    木星的體積要比地球大得多,它跟地球不是一個種類,所以構造跟地球也差別很大。木星跟地球一樣都擁有大氣層,但是它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厚多了,因為它的大氣層中只有兩種氣體,所以我們從這個星球的表面上根本都看不到什麼,它裡面有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對於它的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我們一直都在慢慢地努力接近他,逐漸去了解它,讓大家對它的認知慢慢地清晰起來。
  • 月球竟然在地球大氣層裡面!這是真的哦~
    嚴格地說,地球和太空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我們的大氣層不會在某一高度結束,它只是會逐漸消失。俄羅斯空間研究所(SRI)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的大氣層向太空延伸了63萬公裡。要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38萬公裡。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是Igor Baliukin。俄羅斯SRI、行星、物理和太陽系小天體系的一名研究人員。法國凡爾賽-聖昆廷-伊維林大學LATMOS的Jean-Loup Bertaux也參與了這項研究。這項研究利用SOHO(太陽和日光層觀測站)的檔案數據來尋找地球大氣層的氣體延伸。
  • 世界地球日談環保,我們是在保護地球還是在保護自己?| 一刻 · 熱點
    這個緣起於1970年美國校園的環境保護運動,最初只是美國地球日,現今已成為世界範圍的活動。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並動員人們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就如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End Plastic Pollution」,塑料是生活中太過日常的東西,隨處可見、隨手可得。我們在享受塑料帶來便利的同時,卻忽視了塑料給環境帶來的威脅與壓力。環境保護,我們真的能從生活點滴細節做起嗎?綠色行動,真的能不再只是口號嗎?世界地球日我們談地球,我們是在保護地球還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 太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由於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剛剛好,並且地球內存在一定的防輻保護措施,在太陽系中才僅有地球存在生命體。當地球的體表溫度在30多攝氏度時,人們就會感覺到燥熱,而升至40攝氏度後,其炙熱感覺更加難以言說,今年夏季印度地區更因50多度的高溫傷亡了許多人。那麼地球溫度又是從何來的呢?自然是來自太陽光的照射!
  • 嫦娥五號返回器的秘密:大氣層邊緣再次跳起,打著水漂回地球!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程序是:首先裝訂返回的彈道參數,相當於給一枚太空中的洲際飛彈輸入瞄準數據,然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域上空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繼續繞地球飛行。返回器以彈道下落返回地球。在距離地面120公裡時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像一顆彈頭扎入大氣層,隨後進行初次氣動減速。
  • 地球大氣層新高度,月球軌道會衰減撞擊地球嗎?
    那麼,地球的大氣層究竟有多高,範圍又到哪裡呢?1、地球大氣層沒有人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大氣層由下而上分別是生命所在的對流層,民航客機所在的平流層,火箭才能到達的中間層,以及更高的熱氣層、散逸層。總的來說,大約80公裡或100公裡以上的高度就進入外太空了——取決於你是用美國標準還是國際標準,這裡的氣體已經很少很少,只比真空略多一點。
  • 太陽和地球之間幾乎為絕對零度,穿越真空後的光線為何能加熱地球
    因此太空中幾乎沒有微觀粒子產生劇烈的運動,而沒有運動就不會產生熱量,因此就很難體現出溫度,所以太空中是非常寒冷的,不能給人溫暖的感覺。 根據天文探測的結果,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並不只有太陽和地球之間如此,整個宇宙裡,太空中的溫度都非常低。
  • 木星保護地球,但實則在背後默默「襲擊」地球,這是咋回事?
    但也有一些小行星橫衝直撞,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會撞向地球。曾經恐龍作為地球上的霸主,就是因為行星的撞擊而毀滅的,因此人們對於宇宙中的行星撞擊還是感到擔憂的。在宇宙中每天都會上演著行星撞擊,這對於宇宙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但是有很多行星卻在經歷了行星撞擊後從此一蹶不振,不過好在地球處於太陽系中,有著太陽系的層層保護位置也是非常安全的。
  • 45億年前地球大氣層與金星非常相似 生命起源流行理論或受衝擊
    由ETH研究員保羅·索西領導的一組國際科學家對45億年前的地球大氣層有了新的認識。他們的研究結果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也有了新見解。 冷卻巖漿中這種程度的鐵氧化給了索西和同事們一些東西,他們可以把這些東西與構成今天地球地幔的自然巖石進行比較——即所謂的橄欖巖。這些巖石中的鐵氧化作用仍受其內部原始大氣的影響。因此,通過比較天然橄欖巖和實驗室的橄欖巖,科學家們獲得了關於它們的氣體混合物中哪一種最接近地球原始大氣的線索。
  • 人類其實從未離開過「地球大氣層」!
    導讀:一般而言,大氣層指的是包圍著地球的一層氣體。大氣層擁有許多作用,比如可以抵擋來自外太空的小型隕石,可以散射太陽的光線,以及可以為地球生命提供所需的氧氣!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地球大氣層實際上遠比我們認知的要厚,甚至就連月亮都還在地球的大氣層中!
  • 是誰在暗中保護地球?科學家:只要有它在,地球也許永遠安全
    我們知道,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太陽系乃至整個宇宙中唯一的一顆智慧星球。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因為地球上有合適的大氣,水分和土壤,從而孕育出了萬物,從而使得地球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星球。那有人會問,為什麼地球會有這麼得天獨厚的條件呢?難道是上帝對地球特別的眷顧嗎?
  • 【中英對照】地球的皮膚——大氣層
    10、地球的皮膚——大氣層。The earth’s skin—aerosphere從海平面以上1000公裡為大氣層,99%的大氣集中在地球表面向上40公裡的範圍內,根據各個高度範圍內氣體化學成分的不同,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同溫層、中間層、電離層、外逸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