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1.新加坡金管局就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管理指南展開意見徵詢
2020年6月2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針對銀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機構擬議《環境風險管理指南》的意見徵詢文件。該制南旨在增強新加坡金融機構對環境風險的抵禦能力,提升金融部門在推動可持續經濟轉型中的作用。同時,該制南也是新加坡金管局綠色金融行動計劃的一部分,旨在通過這一行動將新加坡打造成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本次意見徵詢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7日。(Source)
2. 新加坡金管局:14家企業通過數字銀行牌照初步審核
截止2020年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共收到21個數字銀行牌照申請,其中包括7個全面數字銀行牌照申請和14個批發數字銀行牌照申請。2020年6月18日,MAS宣布已根據2019年8月29日發布的資格標準對所有申請進行了審核。其中,共有14個數字銀行牌照申請通過初步審核。在下一階段評估中,MAS將邀請14個申請機構通過虛擬會議的方式提交數字銀行構建提案。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宏觀經濟和商業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因此,MAS曾要求所有數字銀行牌照申請機構對其商業計劃和包括資金來源在內的支持條件進行獨立審查。儘管如此,MAS認為上述因素並不會影響在今年年底前正式頒發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進程。(Source)
3. 新加坡推出數字自我評估框架,加快創企與金融機構合作進程
2020年6月10日,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宣布面向金融科技企業推出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合規準備框架"(FinTech Service Provider ("FSP") Compliance Readiness Framework),包括新加坡銀行協會制定的《外包服務提供商審計報告》(OSPAR)指南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制定的《技術風險管理諮詢文件和網絡衛生公告》中的一系列最低基本要求。該框架的目標是通過幫助金融科技公司了解與金融機構合作安全運營的最低合規要求,從而促進金融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可持續外包關係。該框架中提供的自我評估工具包將使金融科技公司能夠識別其控制環境的成熟度,並將其與最低合規性要求進行比較,增加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信心。此外,該計劃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2020年4月8日宣布的針對金融和金融科技部門的1.25億新元支持計劃的一部分。(Source)
4.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面向創新企業推出2.85億新元特別支持基金
2020年6月5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私人有限公司(EDBI)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投資部門SEEDS Capital聯合宣布,將提供總額2.85億新元的創業企業特殊基金(Special Situation Fund for Startups,簡稱SSFS),幫助新加坡初創企業渡過疫情難關,計劃截止日期大約為2021年10月31日。其中,EDBI將重點關注資金需求量大,就業基礎更加廣泛的後期初創企業。而SEEDS Capital將重點關注早期初創企業。EDBI和SEEDS Capital將逐個對申請企業進行評估。提出申請的企業必須以私人有限公司身份註冊,總部和主要增值服務均位於新加坡,且具有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Source)
1. 泰國央行開發使用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商業支付模型
2020年6月18日,泰國銀行宣布正在開發一種使用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商業支付系統模型。該計劃以Project Inthanon為基礎,將開展相關可行性研究,並開發將CBDC集成到商業創新平臺的流程。在本次測試中,泰國央行選擇了Siam Cement及其供應商的採購與財務管理系統為試點平臺。項目將從下月正式,今年年底結束,之後泰國銀行將就發布相關結果和項目總結。(Source)
1. 印度央行宣布創建支付基礎設施發展基金
2020年6月5日,印度儲備銀行(RBI)宣布創建支付基礎設施發展基金(Payment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und,簡稱PIDF),鼓勵收單機構在3級至6級中心和東北部州部署銷售點(PoS)基礎設施(物理和數字方式)。多年來,印度的支付生態系統已經發展出銀行帳戶、手機和銀行卡等多種方式。為進一步完善支付系統的數位化,有必要在印度全國,尤其是服務不足地區,推動相關基礎設施發展。RBI將先向PIDF注資25億盧比,預計佔基金總額的一半,其餘款項由印度國內的發卡銀行和網絡商提供。此外,PIDF還將從發卡銀行和網絡商處獲得經常性捐款,以支付運營費用。如有必要,RBI也將協助彌補年度缺口。(Source)
1.加大掠奪性貸款監管,韓國金管部門展開信貸業務法規修訂
2020年6月26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公布了《信貸業務註冊和金融用戶保護法》( Act on Registration of Credit Business and Protection of Finance Users)修訂計劃,希望藉此強化非法掠奪性貸款監管力度。具體措施包括:(a)將"未註冊信貸服務提供者"和"未註冊貸款經紀人"分別更名為"非法私人貸款服務提供者"和"非法私人貸款經紀人"。(b)"非法私人貸款服務提供者"收取的年利率上限為6%。重新發放的具有應付利息的大額貸款以及沒有可信證明的貸款合同將被視為無效。(c)遏制在線經紀活動逃避法規監管問題,對私人貸款業務和私人貸款經紀服務採用更具體的定義。(d)非法私人貸款服務提供者和經紀人面臨的罰款上限將從5000萬韓元提高到一億韓元。虛假和/或誇大廣告的行為最高可處以三年監禁或一億韓元罰款。(e)對文件保管和歸還提出更嚴格的要求,為私人貸款用戶提供更多保障。自聲明公布的40天內,《信貸業務註冊和金融用戶保護法》將完成最終修訂並提交韓國國民議會審議。(Source)
2.提升投資上限與機構支持,韓國多項政策鼓勵眾籌產業發展
2020年6月16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主席公布了韓國政府促進眾籌產業發展的相關計劃。具體措施包括:1)擴大發行人範圍,提升融資上限;2)提供在線評估工具,創造環境以促進投資;3)擴大中介機構影響力,允許中介機構收購其提供經紀服務公司發行的證券,或在股東信息披露、加速器方面發揮作用;4)增設投資基金和擔保貸款,加大市場宣傳,提供各類眾籌支持措施;5)共享行業信息,加大違法監管,提高投資者保護力度。據韓國資本市場協會估算,參與眾籌證券發行的公司數量將從2019年的195家增加到2025年的500家以上,發行總量將從376億韓元增長到超過1200億韓元。創造的就業機會也有望從每年約500個增加到每年1500多個。此外,眾籌還也有望促進天使投資總量提升。FSC表示,隨著監管框架的完善,眾籌市場有望持續增長,為非上市初創企業提供重要的資金來源。(Source)
3. 韓國開放公共金融大數據,總量可達千萬級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宣布,從2020年6月9日起,將通過www.data.go.kr上的開放API提供約4450萬例公共金融數據。其中,有約58萬例非上市公司的數據是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向公眾開放的金融大數據是存儲在FSC和其他9家韓國公共金融機構中大量公共金融數據的連結、融合和標準化的副產品。FSC表示,隨著公共金融大數據的推出,有望在該領域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以及更多以數據為驅動的創新服務,促進韓國數據經濟和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未來,FSC還將努力提供更多類型的金融數據,並增加開放金融大數據系統參與機構的數量。(Source)
4. 韓國金管部門建議投資者謹慎對待P2P貸款投資
2020年6月4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發布聲明,提醒投資者注意P2P貸款投資風險。FSC指出,P2P貸款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非保本的投資產品,而且投資者常常無法完全了解借款人的信用記錄、抵押品價值和還款計劃等信息。FSC統計顯示,從2017年年底到2020年6月,韓國P2P貸款違約率已經5.5%攀升到了16.6%,各類不公平和非法銷售行為也日漸增多。2020年8月27日,韓國《在線關聯融資法案》(The Act on Online-linked Financing)即將生效,預計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系列保護措施。未來,FSC還將繼續關注P2P行業的非法行為,並對違規者進行嚴厲懲罰。(Source)
1.以色列金融與創新部門攜手推出"數據沙盒"
2020年6月,以色列證券局(Israel Securities Authority)和以色列創新局(Israeli Innovation Authority)聯合宣布,將面向金融科技企業推出一項"數據沙盒"計劃。這項計劃旨在解決以色列證券局和該國資本市場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增加證交所流動性、增強合規性、降低運營成本以及為受監管機構提供更多數據訪問渠道等等。計劃將持續6個月,目前共有Zirra.co、Scanovate、Correlate Capital、Fintica AI和Wizsoft 等5家機構入選。此外,特拉維夫證券交易所和以色列財政部也將為這項監管創新計劃提供支持幫助。(Source)
1. FCA:所有加密企業務必在月底前提交註冊申請
2020年1月10日起,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成為英國加密資產行業反洗錢與反恐怖主義融資監管部門。為規範行業發展,FCA要求所有在英國開展加密資產業務的企業必須進行註冊,申請提交截止日期為2020年6月30日。6月22日,FCA再次向相關企業發出了通知提醒。其中,所有在2020年1月10日之後開始運營的加密資產機構必須在開展業務前先完成註冊。而所有在2020年1月10日之前已經投入運營,但未在2021年1月10日前完成註冊流程的加密資產機構都將被禁止運營。通過《金融服務與市場法》(2000)、《電子貨幣法規》(2011)或《支付服務法規》(2017)獲得授權或完成註冊,但是根據《反洗錢條例》從事加密資產活動的企業也要進行註冊。(Source)
2. 英國央行發布首份氣候相關披露報告
氣候變化的金融風險將給所有人帶來影響,一是直接產生的物理影響,二是對向碳中和經濟轉型的影響。為深入了解相關信息,英格蘭銀行於2020年6月18日發布了該機構首份氣候相關披露報告,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1)氣候變化風險披露方法;2)管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結構和流程;3)氣候戰略的制定和管理模式;4)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和跟蹤指標。(Source)
3. FCA計劃永久禁止投機型迷你債券營銷
2020年1月,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FCA)曾發布迷你債券市場營銷禁令,希望藉此減少投機型迷你債券推廣給不了解風險或無法承擔風險的散戶投資者帶來的損失。2020年6月18日,FCA宣布對一月禁令進行適度修改和澄清,並計劃永久禁止涉及向第三方借貸、房地產投資等領域的迷你債券向散戶投資者進行大規模市場營銷。未來,FCA仍將允許上述禁令涉及的機構向資深投資者或高淨值投資者進行市場營銷,但是營銷材料中必須包括特定的風險警告,並對融資過程中涉及的第三方成本等款項進行及時披露。(Source)
4. 英國監管機構推出廣告詐騙警報系統,以應對加密相關廣告欺詐
6月16日,英國廣告標準局(ASA)和網際網路廣告辦公室(IAB)推出了一套新系統,以檢測和刪除網絡欺詐廣告。據報導,該系統將允許人們舉報虛假廣告,特別是付費廣告。這兩家機構表示,該預警系統背後的主要動機之一,是對主要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廣告欺詐行為增多的持續擔憂。此外,這兩個機構都將獲得數字廣告平臺以及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支持。(Source)
1. 立陶宛央行:數字紀念幣開發進入最後階段,預計7月發行
2020年6月3日,立陶宛銀行宣布其開發的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紀念幣(LBCOIN)已經進入最終測試階段。這款數字貨幣是為了紀念1918年2月16日籤署的立陶宛《獨立法案》,並向當時的20位締約人致敬。本次計劃將創建2.4萬個數字代幣,每個代幣都會代表其中一位締約人,同時根據締約人的職業不同分為6個大類,每個類別4000枚數字貨幣。每個收藏買家將會獲得隨機的6個數字代幣,並可以直接在LBCOIN電子商店的專用錢包中進行存儲。如果藏家集齊了6個類別的數字代幣,就可以兌換一枚實體銀幣。實體銀幣總數為4000個,單個價值約合19.18歐元。實體銀幣的大小和形狀與信用卡近似,上面繪製有立陶宛《獨立法案》及20名締約人的圖像。這款紀念幣並不會進入流通環節,因為市場中沒有商家擁有接受這一數字貨幣支付的數字錢包或平臺。而立陶宛銀行表示,更多地是希望通過此舉加深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數字貨幣及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了解。(Source)
1. 紐約州金融服務部推出虛擬貨幣項目及條件許可框架提議
2020年6月24日,紐約州金融服務部(DFS)主管Linda A. Lacewell宣布,DFS已經與紐約州立大學(SUNY)籤署諒解備忘錄,並將聯合啟動一項名為SUNY BLOCK的虛擬貨幣項目。與此同時,DFS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有條件許可框架,幫助降低初創企業進入紐約市場的難度。獲得DFS許可後,SUNY BLOCK將能夠通過這個擬議有條件許可框架,為本地的新生虛擬貨幣實體(包括由學生或校友創辦或運營的虛擬貨幣實體)提供人員、運營等方面的支持,幫助早期初創企業實現從創意到市場的飛躍,推動紐約州地區創新經濟發展,幫助該地區更快地從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中恢復過來。目前,DFS正在就這一許可框架進行公眾意見徵詢,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Source)
2.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舉行將系列在線討論會,首期主題監管科技
2020年6月1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創新與金融科技戰略中心(FinHub)宣布,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舉行一系列在線討論會。2019年,FinHub曾舉辦了多場面對面的討論會,為業界與監管機構溝通交流提供了特定渠道。鑑於目前的疫情發展情況,FinHub決定將討論會專為線上。據悉,首個在線討論會將於2020年7月6日這一周舉行,主題為"監管科技"。(Source)
3. 紐約州金管部門推出新機制,幫助創企更好了解監管政策
隨著疫情封鎖逐步放開,全新的市場環境需要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來提供幫助。為此,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DFS)於2020年6月9日宣布推出一項名為FastForward的新計劃,為想要了解DFS監管和合規事項的創新企業(尤其是提供中小企業復甦、健康科技、個人與家庭金融工具的機構)提供一條意見諮詢快速通道,幫助市場儘快復工復產。(Source)
4. 美國貨幣監理署發布數字銀行業務監管意見徵詢,加密技術、人工智慧納入考察範圍
2020年6月3日,美國財政部貨幣監理署(OCC)發布了一條擬定法規的預先通告(advance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簡稱ANPR),邀請各方就《聯邦規章典籍》(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簡稱CFR)第12篇中有關國民銀行和聯邦儲蓄協會數字活動的監管條例發表公眾意見。據悉,本次ANPR的意見徵詢共60天,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3日,涉及1)OCC和CFR監管條例是否具備靈活性、及時性,2)銀行、金融科技機構使用的分布式帳本技術、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創新技術,3)新冠疫情對OCC監管影響等多個方面。有媒體認為,OCC此番針對銀行業競爭的監管回應可能是受到了新上任的機構代理負責人的推動。2020年5月29日,前OCC執行長Brian P. Brooks被任命為該機構的代理負責人。Brooks本人擁有豐富的金融科技相關領域從業經驗。在加入OCC之前,Brooks曾擔任數字資產交易所Coinbase首席法律官。此外,Brooks還是在線借貸平臺Avant董事會成員。(Source)
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起數字服務稅調查
2020年6月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簡稱USTR)宣布,將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針對近日歐洲、亞洲等國已經或正在考慮的數字服務稅政策是否對美國企業商務行為造成不利影響展開調查。為此,USTR還專門發布了一份聯邦公告,羅列了本次調查的詳細信息。(Source)
2020年6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致信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財政/經濟大臣。信中指出,有關歐盟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徵稅數字服務稅的談判已經陷入僵局,美國堅持反對數字服務稅和任何此類單邊措施,因此決定暫時退出談判,並呼籲各國將重點放在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問題。(Source)
1. 歐盟委員會就《數字服務法》展開意見徵詢
2020年6月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就《數字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展開意見徵詢,截止日期為2020年9月8日。自2000年通過《電子商務指令》(e-Commerce Directive)以來,歐盟數字服務的法律框架一直沒有改變。然而在過去20年,數位化技術和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給歐盟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競爭性、公平性和市場準入方面的挑戰。作為《歐洲數字戰略》(European Digital Strategy)的一部分,本次意見徵詢旨在向業界、學者和監管機構收集相關建議,為制定未來數字服務規則提供參考。(Source)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