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而創新思維是創新的主導因素,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思維決定命運。人類世界有許多人類共同體,每個人類共同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大致可分為十類。
1.發散思維:它是一種由想像力和創造力主導的思維,不受環境格局的限制,能創造出環境格局之外的事物。哲學家黑格爾說過:「創造性思維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2.逆向思維:它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維方式」。二戰時期,蘇聯元帥朱可夫與德軍交戰時就使用了逆向思維。當時,朱可夫想趁夜色偷襲德軍,可那天晚上繁星滿天,很容易暴露位置。於是朱可夫就反其道而行之,既然不能在「黑」上做文章,那就在「亮」上做文章。他下令將全軍的大型探照燈射向德軍陣地,加上滿天的星星,使德軍亮得睜不開眼。很快,蘇軍大敗德軍。
3.迂迴思維:這種思維講究迂迴前進,以退為進。在習武之人的對抗步伐中,就有「以迂為直」這一策略,有時候選擇曲線前進更易達成目標。
4.辯證思維:它強調以發展的眼光來認識事物,不能片面,要從多角度來看。
5.邏輯思維:也叫做抽象思維,它是一種將具象的事物抽象化、概念化來看待的思維方式。大家應該都熟悉居裡夫人吧!那你們知道皮埃爾.居裡是怎樣追到瑪麗的嗎?1867年11月7日,瑪麗·居裡生于波蘭王國華沙市一個中學教師的家庭。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學,11月進入索爾本大學(即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在大學裡,瑪麗才色雙絕,受到許多研究員的追求。為了不因此而影響自己的研究,瑪麗在門外寫了一句話,誰能問我兩個我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就嫁給誰。大家看到這句話後想,瑪麗這麼聰明,誰能問出她都不能回答的問題呢?於是眾人紛紛離去,只有一個人來問瑪麗,他就是皮埃爾.居裡。他提了這樣兩個問題,「你願意嫁給我嗎」和「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第一個問題一樣嗎」。如果瑪麗第一個問題會答「不」,第二個問題無論怎樣回答都會存在邏輯問題。於是,瑪麗只好回答「是」,嫁給了皮埃爾.居裡,成為居裡夫人。
6.移植思維:這是一種將某一領域的科學技術成果,移植運用到其他領域的思維方式。
7.共贏思維:這是一種以共同利益為基礎,化敵為友,異中求同的思維方式。螃蟹是一種可以脫離水的生物,但它不能脫離水太久。這時,它會吐出泡沫來包裹自己防止水份流失。可自己吐出的泡沫不足以包住自己,於是螃蟹們就會聚在一起,一起吐一個大泡沫來包裹所有螃蟹。
8.類比思維:這是一種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陌生的問題與已經解決了的、熟悉的問題或其他相似事物進行類比的思維方式。
9.形象思維:也叫做具象思維,是一種與邏輯思維相反的思維方式。它把抽象的事物具象化來看待,舉例解釋法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10.博弈思維:在博弈之中,誰能更好地把握對方的思想策略,誰就能獲勝,就這是所謂的上兵伐謀。
人的思維方式受生理和環境的影響,但並非一塵不變。通過後天的努力,人可以學習並掌握各種思維方式。思維決定命運,請問你的思維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