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小學生迎來首次暑假夏令營活動

2020-12-16 天眼新聞

「你好,這是我從杭州帶來的軍棋,是我最喜歡玩的遊戲,我們一起玩好嗎?」浙江省杭州市雲集公益基金會小志願者笑容如花。  「我也很想玩,但是我不太懂軍棋的遊戲規則,你先給我解釋一下吧。」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古州鎮第四小學學生石開潔說。

7月17日至19日,浙江省杭州市雲集公益基金會組織了28位志願者家長和孩子們到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古州鎮第四小學開展暑假夏令營活動,這次活動也是古州鎮第四小學建成後迎來的第一次校園活動。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我就一直在思索,要在人生中有限的時間裡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所以,我和志願者們都決定了利用暑假的時間,來到千裡之外的榕江縣參加夏令營活動,體會不同的文化、語境和生活習慣,結交更多的朋友。」志願者廖麗波向記者介紹。

孩子們在操場上通過自我介紹互相增進了友誼,又舉行了英語互動、遊戲互動和科學小實驗等豐富有趣的夏令營活動,讓每位孩子進行才藝表演,鼓勵孩子們積極勇敢的將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展示出來。小朋友們還體驗了團結協作的力量,一起整理了夢想圖書室的書籍,當看到了畫面精美的繪本,孩子們還會互相分享閱讀後的體會,達到相互學習、收穫快樂的目的。

「3天的夏令營活動感覺很快就結束了,我最喜歡大家講故事的環節,總感覺杭州的小朋友們有說不完的故事,以後我也要多閱讀和學習,也要像他們一樣將自己看到的故事分享給同學們,讓同學們感受到快樂,和我產生共鳴。」古州鎮第四小學學生吳起康說道。  「此次夏令營活動,我們組織了學校的60名貧困學生參加,希望他們通過與其他地區孩子們的朝夕相處,希望我們的孩子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古州鎮第四小學校長龍安波說道。

據悉,此次浙江省杭州市雲集公益基金會為古州鎮第四小學捐贈了5200冊課外圖書,總價值為9.68萬元,主要用於豐富易地扶貧搬遷學校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通訊員 楊劍

編輯 餘光燕

編審 周燦碧

相關焦點

  •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就學保障
    王喜美2019年隨家人從望謨縣新屯鎮搬遷到義龍新區的新家,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戶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她轉入國建希望中學就讀。從農村到城市,從以前偏遠的學校到現在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綜合校園,王喜美並沒有感到孤單,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她快速融入到了新集體中,學習成績也穩步提升。
  • 玉山創新易地扶貧搬遷模式
    玉山訊 裁剪、壓膜、電車、打包、發貨……新年伊始,走進玉山縣南山鄉飛洋箱包加工廠扶貧車間,數十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趕製外貿訂單。「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就過來上班,下班後又可以去接孩子回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我過上了夢想中的生活。」今年41歲的港口村脫貧戶張面枝笑著告訴筆者。  張面枝原先住在港口村五梅山大山深處,距離集鎮街道有10多裡山路,生產生活很不方便。
  • ...大山的孩子 貴州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
    關嶺第三中學是關嶺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同康社區的配套學校。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建成後可以解決搬遷點1122名學生和周邊村寨678名學生入學問題,保障隨遷子女就近入學。  當前,加快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統籌保障搬遷戶適齡子女就學需求,是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教育保障硬仗的重大任務。
  •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隆回發改人用艱辛和汗水書寫易地扶貧搬遷答卷,用幹部們過苦日子,換來了搬遷戶的好日子。「十三五」期間,隆回縣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9631人。所有搬遷戶都興高採烈地遷入新居,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戶入住率100%。
  • 會寧縣:易地扶貧搬遷 有家有業有幸福
    會寧縣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手段,堅持易地搬遷與基礎設施同步建設、與就業創業同步實施,讓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住進了高樓大廈,開啟了新生活。房間寬敞明亮,沙發、茶几、冰箱、洗衣機等家居用品一應俱全。
  • 雲南鶴慶: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充分發揮黨的優勢,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組織化」路子,切實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幸福。鶴慶縣黃坪鎮馬家壩易地扶貧搬遷點強化組織推動 確保群眾「搬得出」充分發揮縣委統一領導,鄉鎮黨委具體實施,基層組織宣傳發動和黨員帶頭參與的作用,建成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安置357戶13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777人。
  • 湖北舉行「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新聞發布會
    目前,全省安置區的安全飲水、生活用電均已到戶,硬化路均已通達,廣播電視、通信網絡、排汙設施已實現全覆蓋,安置區均已配建或共享學校、衛生室、室外活動場地等基礎設施。  為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在實施搬遷過程中,我們始終把產業發展和創業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建設扶貧車間,加大技能培訓,不斷擴大就業。
  • 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衝」出高黎貢 「移」躍跨千年——高黎貢山保山跨州市移民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空廣安置點。 供圖立夏時節,富饒美麗的潞江壩熱浪滾滾。隆陽區成立了9個法治宣傳組,到移民當中開展法治、民族宗教政策宣傳;印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明白卡4000餘份,廣泛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認真做好信教群眾思想政治工作,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尋訪移民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工作伊始,工作隊員每次進山,村子裡的成人都跑光了,只剩下孩子們留守在附近。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奔小康
    阜平縣史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2016年以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重要抓手,根據全縣村莊布點規劃和脫貧實際,依託縣城周邊及工業園區、鄉鎮政府所在地、旅遊景區、產業園區及臨近交通主幹道,累計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39個,共安置搬遷群眾5.3萬餘人。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 2020扶貧政策解讀之六:易地扶貧搬遷
    包括:深山石山、邊遠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且水土、光熱條件難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地區;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或限制開發區;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決難度大、建設和運行成本高的地區;地方病嚴重、地質災害頻發,以及其他確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地區。
  • 2019雲南鎮雄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教師選調186人公告
    為做好2019年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公開選調教師相關工作,現將相關事項公告於下。一、選調計劃(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教職工配備標準為小學1:26,初中1:21,學前教育1:17.5。(二)烏峰中心學校轄區超編教職工調配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任教。根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學生到位情況動態確定實際招聘人數。
  • 「新華網 貴州頻道」江口縣「易扶優學」教育改革讓易地搬遷點學校...
    近年來,江口縣教育局實施以「五化」共育為主要內容的「易扶優學」教育改革,進一步強化以縣第二幼兒園、第三幼兒園、凱德民族學校、第四中學和淮陽中學等為主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讓更好的教育惠及易地扶貧搬遷子女。黨建引領常態化擦亮「最紅底色」構建紅色堡壘。
  • 易地搬遷幸福來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突出「四引四促」,切實抓好搬遷後扶,取得了顯著實效。易地扶貧搬遷考核連續兩年並列全省第一,「寧遠速度」受到省委書記點讚並批示在全省推廣;首創的「四引四促」後續幫扶經驗在全省全面推介;2020年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
  • 景泰:易地扶貧搬遷教育先行 扶貧扶智點亮農村學子新夢想
    易地扶貧搬遷,必須實現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目標,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而「拔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出路,關鍵在於教育。自精準扶貧開展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系列講話精神,一面狠抓易地扶貧搬遷促脫貧,一面加快安置區配套小學及幼兒園高質量建設,全力推動教育優先發展,優質教學不僅點亮了農村學子的「新夢想」,也成為易地搬遷群眾想搬出、要發展的力量源泉。
  • 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微視頻排名公示!
    為全面宣傳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省易遷辦在全省範圍內遴選推出一批導向正確、特點鮮明、創意新穎、製作精良、群眾喜聞樂見的微視頻作品,用鏡頭聚焦易地扶貧搬遷主戰場,展現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生動畫卷,用影像的形式生動再現湖北人民與貧困作鬥爭的精神風貌,更好地凝聚全社會力量關注和參與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 《工人日報》頭版聚焦會澤易地扶貧搬遷村民的新生活
    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積極創建「扶貧車間」,解決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和居家就業等難題。陳飛 攝張菊東的丈夫郭永祥5年前在廣東打工患病留下後遺症,現在腰頸都處於僵硬狀態,無法從事重體力勞作。患病後,張菊東就極少出門,與丈夫相依為命,靠低保、殘疾補助維持生計。郭永祥原以為,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 南寧市良慶區:助推易地扶貧搬遷戶脫貧致富
    【廣西脫貧攻堅百縣調研行】南寧市良慶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南寧市良慶區通過實施「老鄉家園」移民搬遷計劃2017年底,良慶區陸續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了四個移民集中安置小區,總共安置來自河池大化、都安等地的易地扶貧搬遷戶252戶636人,其中太安村「老鄉家園」易地安置的貧困戶就有130戶303人。良慶區大塘鎮副鎮長梁彩琴表示,結合當地資源,在太安村建立木材廠,發展扶貧車間成了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 欽北區大直鎮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紀實
    2015年10月,經過層層摸底排查,共有93戶221人符合廣西易地扶貧搬遷政策;2016年初,欽北區統一規劃統建新房,對搬遷戶實行二次安置;2017年,徵詢搬遷戶意願,出臺分配房屋方案,12月底圓滿完成100%搬遷戶入住,將住宅小區為冠名為「欽北區大直鎮老鄉家園」,小區花園、亭臺、路燈、健身器械等配套一應俱全;2018年,該區在後續扶持發力,搬遷戶安居樂業,不再思戀故土,主動拆除舊房並及時復墾。
  • 「易地搬遷+」的林西實踐
    易地扶貧搬遷是新時期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程之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在2019年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揭曉的「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最佳案例名單中,林西縣「易地搬遷+」扶貧模式名列其中,包括這個案例在內的全球110個最佳案例,一起被收錄到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分享平臺上。
  • 扶農首扶弱 產業必帶貧——白銀市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幫扶助力脫貧...
    扶農首扶弱 產業必帶貧——我市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幫扶助力脫貧攻堅透視白銀日報記者 喬斌初冬的早晨,會寧縣鐘鼓樓安置小區居民曹玉斌將兩個孩子送到學校後,就匆忙來到會寧縣易地扶貧搬遷電子商務知識技能培訓班,進行電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