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發揮共建優勢 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

2020-12-17 雲南網

活動現場 雲南移動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賀靜)憶往昔崢嶸歲月,抒今朝愛國情懷。12月1日,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共同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的方式,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

活動現場,中國移動雲南公司與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向四烈士墓敬獻了花籃,並舉行了悼念儀式。據了解,活動全程通過5G網絡在中國移動「和商務」平臺進行了直播。

今年是紀念「一二·一」運動75周年,也是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是中國移動在全集團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創建活動元年。西南聯大於抗戰中誕生,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蜚聲中外的傑出人才,西南聯大博物館是愛國民主運動歷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弘揚西南聯大精神的重要陣地。中國移動雲南公司作為駐滇央企,秉持紅色通信初心和使命,始終把履行政治、經濟、社會三大責任融入企業發展,不僅為全省3800萬中國移動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數字應用和數字服務,更以比肩東部發達省份為目標,高標準加速推進5G、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創新5G應用賦能千行百業,盡己之能助力數字雲南跨越發展,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國企的政治擔當,實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活動現場 雲南移動 供圖

在籤約儀式上,中國移動雲南公司總經理葛松海表示,「中國移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共建既是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愛國主義精神的有益嘗試,更是雙方開展深度合作的嶄新契機。中國移動將充分發揮網絡和信息技術優勢,利用5G、移動雲、和直播等優勢資源,為進一步宣傳西南聯大博物館、弘揚西南聯大精神作出貢獻。同時更好依託西南聯大博物館的紅色資源,使其成為公司開展黨員黨性教育、傳承紅色文化的課堂,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幹部愛國、愛黨、愛企情懷。他相信通過雙方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共建共享,中國移動5G技術將為西南聯大博物館注入信息化新動能,共同探索服務地方文化事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載體,讓剛毅堅卓的聯大精神薪火相傳。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張瑋表示,希望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在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設中,以5G等信息化技術的強大優勢,助力雲南師範大學黨建思政、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工作,助力西南聯大博物館和「一二·一」運動紀念館在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等方面躍上新臺階,助力雙方在黨建共創、文化互動、資源共享、品牌共築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和進步,不斷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深入開展,使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記錄者、見證者和踐行者。

相關焦點

  • 為西南聯大文化遺產轉化插上「數字翅膀」
    作為中國近代史閃耀世界的文化地標,西南聯大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化精華,其核心價值在於自強不息,為國家民族崛起而讀書、學習、拼搏。今天,中華民族怎樣凝聚、怎樣團結、怎樣不忘傳統,點燃民族生生不息的奮鬥精神,西南聯大留下的精神文化遺產對我們仍然具有重大啟示。保護、傳承、轉化、激活西南聯大文化遺產,在當下有著重要意義。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呈貢文廟儒學博物館、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國情普查研究所紀念館開館
    12月31日,昆明市呈貢文廟儒學博物館及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國情普查研究所紀念館正式開館。
  • 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後期製作中,傳承「剛毅艱卓」精神
    該劇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探索救亡圖存、最終學成報國的故事,旨在弘揚和傳承西南聯大精神,激發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青春熱血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取材於真實歷史:1937年至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三所著名高校,為了保存知識火種,南下、西遷,輾轉大半個中國,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弘揚西南聯大精神,書寫中國夢雲南篇章
    作者:林文勳(雲南大學黨委書記)  雲南大學是我國西南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在近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紮根西部邊疆,為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雲南師範大學舉行「西南聯大愛國精神」宣講團第一場宣講
    7月2日晚,為進一步學習傳承和弘揚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講好西南聯大故事,激勵廣大師生做有歷史感責任感、志存高遠的時代新人,雲南師範大學舉辦了第一場「西南聯大愛國精神」主題宣講會。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在宣講會上致辭。
  • 從影視到文旅讓西南聯大精神與年輕人深度連接
    作者:常 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向本次全國政協會議提交提案,建議由政府牽頭,高校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做大西南聯大資料庫、博物館,開發西南聯大文旅IP,發揮好市場和企業的作用,充分利用數位技術和數字文化的力量,挖掘西南聯大特有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
  • 亞信科技與中核工程、中國移動北京公司、中國移動研究院,攜手共建...
    來源標題:亞信科技與中核工程、中國移動北京公司、中國移動研究院,攜手共建5G智慧核工業 2020年5月26日,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核工程")與亞信科技(股票代碼:01675.HK)、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北京有限公司(簡稱
  • 白庚勝: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經典IP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在提案中建議,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經典。「雲南已經成為全國『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開路先鋒』和全球數字文旅新高地。」白庚勝指出,數位技術的發展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方面,雲南省走在全國前列。
  • 十年磨一劍 西南博物館建設成績斐然
    中國重慶三峽博物館館長 程武彥 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擎,西南博物館聯盟的整體實力日益提升西南聯盟堅持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項目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貴州博物館成功舉辦了「第六次西南博物館聯盟年會」暨「新時期、新機遇、新挑戰」學術研討會,雲南博物館成功主辦「第七次西南博物館聯盟年會」暨「西南青銅器研究與保護學術研討會」,2018年成功舉辦「第二屆博物館文物防震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亮相《國家寶藏》第二季,官方微博榮獲全國「2019年度文博十大創新力官微」稱號,志願者團隊榮獲「2019年度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稱號。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漢中文明網訊- 「巍巍寶塔山,銘記著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滾滾延河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棗園窯洞裡的星星之火,點燃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革命激情;小米加步槍,向世界昭示著中國人頂天立地的脊梁......」
  • 導遊甘肅丨傳承紅色基因 開啟紅色之旅
    導遊甘肅丨傳承紅色基因 開啟紅色之旅 2020-11-23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們的西南聯大》關機 重溫傳奇歷史直擊心靈
    12月31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的《我們的西南聯大》於雲南騰衝圓滿關機。關機當日,先後曝光了「四立」劇魂劇照和演員陣容。在殺青之後發布的《戰火青春版》預告片片尾,出現了向西南聯大畢業生致敬的畫面,引發了無數共鳴,令人熱淚盈眶。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取材於真實歷史。1937年至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三所著名高校,為了保存知識火種,南下、西遷,輾轉大半個中國,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財政部雲南監管局:追憶聯大精神 強化使命擔當
    :追憶聯大精神 強化使命擔當   近期,雲南監管局與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共同組織幹部群眾前往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聯合開展學黨史、新中國史現場教學活動。
  • 《急先鋒》《我們的西南聯大》《一人之下》亮相「中國影視之夜」
    |《我們的西南聯大》:傳承聯大精神,為青春理想立贊《我們的西南聯大》是「中國影視之夜」 推介環節最後一部登場的作品,由演員張凱麗、閆妮擔任佳作推薦人,劇組演員俞灝明、胡連馨、王羽崢等一同出場。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講述了從盧溝橋事變爆發開始,到清華、北大、南開三大高校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再到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在雲南學習期間,科學救國、文化救國的故事。電視劇通過再現西南聯大的歷史,彰顯了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知識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譜寫了一曲戰火中的青春之歌,「為文化抗戰立傳,為知識分子立像,為青春理想立贊,為民族精神立碑」。
  • 肇慶舉辦慶祝葉挺獨立團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
    肇慶文明網 陳慶衛 攝2020年值葉挺獨立團成立95周年之際,為緬懷葉挺獨立團的歷史功勳,弘揚偉大的「鐵軍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展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的深刻內涵,11月21日上午,由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肇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肇慶市博物館主辦,肇慶市文物博物館協辦的「弘揚鐵軍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慶祝葉挺獨立團成立
  • 陝西延安市關工委充分發揮紅軍小學輻射帶動作用 大力傳承紅色基因
    一、注重抓典型樹樣板,著力發揮紅軍小學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我們積極採取抓典型、樹樣板,以點帶面的方法,注重發現典型、培養典型、推廣典型,大力推動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市、縣兩級關工委緊緊抓住全市31所紅軍小學這個典型群體,突出發揮紅軍小學傳承紅色基因的特殊優勢,著力抓了五件事:一是組織認真學習回信精神,下功夫抓落實。
  • 《我們的西南聯大》:讓剛毅堅卓精神薪火相傳
    原標題:探班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以剛毅堅卓精神激勵藝術創作  西南聯大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傳奇,梅貽琦、張伯苓、聞一多、朱光潛、華羅庚等上百位在各個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家都曾在這所大學任教。、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大學決定合併南遷,在雲南昆明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傳承文化血脈,為國家培養報國之才的史實。
  • 謝本書 | 西南聯大三巨頭
    [29]傅任敢非常感動地說,梅貽琦以高潔、仁厚的性格,發揮了一個道德模範和中堅的作用。「那時,論設備,論經費,論師生的人數,都是清華最多,依世俗的眼光看來,這一聯,清華是划不來的,反面看來也可以說,清華在聯大佔了壓倒性優勢。這份家務可不好當。一方面要使清華的各方面絕不感到划不來,一方面要使非清華的各方面絕不感到清華佔了上風。這關鍵與奧妙就在梅校長的大。
  • 兩岸媒體人重溫歷史感受「西南聯大」精神
    兩岸新媒體人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教室、紀念碑、西南聯大歷史博物館等。  兩岸新媒體人來到西南聯合大學。參觀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教室、紀念碑、西南聯大歷史博物館等。  華夏經緯網11月9日訊:(圖/文 邱夢穎)薪火永續,代代相傳。